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 第六十三章 徐晃入军,杜畿为官

徐晃诚乃良将,荀攸有意招揽为刘辩所用,心中思索如何劝说徐晃。

荀攸不得不承认,刘辩在对待人才这一方面的确有一手,他不禁希望刘辩在此,三两句将徐晃招揽,令弘农国又多一员大将,在这个乱世多一分实力。

他思至刘辩,心中想起那日他为劝谏刘辩,以头锤地,后者在他头下垫了衣物,免得他受更多伤,诚乃仁德之主。

荀攸收拢心神,看向徐晃,言道:“公明,汝是否在想倘若汝在营中,白波军不至于遭此大败?”

徐晃见荀攸说出自己此前之言,愣了片刻,言道:“先生之谋,某自愧不如,该当此败。某此时为先生阶下囚,岂敢言此。”

“公明,此时杨奉早已渡河北去,弃汝等于此,汝可愿降王上否?”

荀攸直接讲出了用意,徐晃心中虽已经猜到一些,仍然错愕了一会儿,言道:“弘农王芳林洛舍,某自然愿意效命。”

正如荀攸所说,杨奉早已将众人遗弃在此,徐晃此时虽然束缚尽解,却仍是阶下囚,哪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他若说:“先生放我离开去寻杨将军。”

恐怕荀攸断然不会同意。

所幸,弘农王名声在外,其麾下张辽、高顺皆为当世猛将,受其提拔、重用。徐晃效命在弘农王麾下,并不用担忧被埋没。

荀攸见徐晃愿意投效,仍令其领原先的部下并杨奉麾下降兵,暂时归于高顺,待救出刘辩后,再由刘辩对其封赏。

安排完毕,荀攸令高顺领徐晃去营中整顿俘虏。高顺见结局皆大欢喜,自领徐晃而去,顺便营中帮衬徐晃。

弘农国又多了徐晃这员骁将,荀攸对于救出刘辩一事更有把握。

然后,荀攸将梁宇、杜畿两人召至身前,言道:“义空,伯侯,此次率军营救王上,我欲留你二人在陕城留守,以防河东之敌。”

梁宇麾下越骑乃是弘农**中精锐,荀攸原本只想留杜畿一人,但杜畿新至弘农不久,在军中威信尚低,恐麾下将士不服,遂令梁宇一同留守。

梁宇、杜畿两人答喏,各自领命。

不一会儿,高顺、徐晃两人整顿完降兵,并肩归来,荀攸将营救刘辩的计划和盘托出,将具体细节讲与众人。

只是有一个冲锋陷阵,届时冲进西凉军包围圈,联络深陷包围的先锋将尚未确定人选。

荀攸将目光看向高顺、徐晃两人,两人皆是军中翘楚,恁谁都可担此大任。

徐晃一个时辰前还是敌人,此时却能够与荀攸、高顺等人一同商议如此军机要事,心中有些感动。他沉吟片刻,看了看高顺,又看了看荀攸,言道:“先生,某愿杀入敌阵,做这个先锋将。”

高顺见状,也有意像当初梁宇成全自己一般成全徐晃,令其建些功勋,亦主动言道:“先生,王上不识得公明,我可以派秦琦与公明同行,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秦琦乃高顺麾下一名心腹军侯,曾多次代高顺往弘农城禀报军情,刘辩自然识得秦琦。

徐晃闻言,对高顺投去了感谢的目光,荀攸原本也打算将此任交与徐晃,对于高顺的行为很是赞赏,当即同意两人的话,令徐晃为先锋将。

众人商议完毕,荀攸令众人各自去准备,大军明日出发,赶往京兆尹。

高顺带着杜畿前往军营,将一名唤作陈忠的军侯引荐给他。

陈忠,无字,原本是陕县的一个忠厚的农家人。高顺为陕县令后,一日,陈忠与同村邻里因为土地纠纷闹到了县衙。高顺听完双方的陈述之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陈忠认为同村将土地中的界石向自己地里移了几分,同村则坚决不认。

高顺命人重新丈量土地后,发现果然是同村做了手脚,给陈忠做了主。

高顺见陈忠为人忠厚,体格见状,干脆便将他召至军中,做了一名军侯。

陈忠在军中任职后,并未借势欺压原先与他有隙的邻里,反而多加帮助。

荀攸早先与高顺沟通过,有其他的地方需要他。所以,高顺此次离开陕城,陕令一职也将由杜畿代理,他准备将军中心腹全数带走,给杜畿留下陈忠这个值得信任的人,令杜畿培养自己的心腹。

杜畿心中清楚高顺的好意,再三拜谢,又请教了些县里的其他琐事。

高顺将一切都与杜畿交接完毕,到营中将心腹全数挑走,令剩余的军士全部听杜畿军令。

高顺做完这些,便离了军营,将剩下的事交与杜畿处理,他已经做了能为杜畿做的事,其他的便看杜畿是否具备这个能力了。

翌日一早,高顺、徐晃各带一千名军士随荀攸离了陕城,往弘农城方向赶去。

其中,徐晃麾下的千人中有一部分是杜畿拨给他的,免得他兵力不足,陷入未知的危险之中。

陕城原本有军士三千人,高顺带走一千,拨给徐晃近四百人,此时只有不到两千人。

若没有梁宇留守,杜畿只率千余人守陕城还是有些令人揪心的。

杜畿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会为守好陕城,不负高顺的一番好意。

荀攸、高顺、徐晃三人马不停蹄地赶往弘农城,先有秦琦去弘农城通禀,待众人赶到弘农城,华歆、伍孚、皇甫贤、苏定、马礼等人已在城外守候。

荀攸为众人引荐徐晃,高顺更言他之勇不亚于自己,徐晃下马与众人相见,一一行礼。

众人与徐晃寒暄一番,华歆、皇甫贤二人拉着众人进城,商议大事,不要耽搁太多时间,时间便是生命,还是他们王上的生命。

随后,众人一同来到皇甫贤府上商议行动细节,马礼此时为弘农国郎中,他曾在司隶境内游学,对地理颇为熟悉,言道:“王上归途,有三处可设伏,新丰县内骊山离长安最近,郑县冢领山地势最险,华阴县太华山靠近段煨驻地,不知西凉军将在何处设伏?”

马礼的疑问,亦是众人的疑问,纷纷转头看向荀攸,想要得到一个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