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 第七十七章 好消息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第七十七章 好消息

作者:纳兰幽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5:10 来源:笔趣阁

刘辩回到弘农城的第二日,北门外来了一个推车队,像是某个大户人家举家逃难一般。

守卫北门的军侯一听来人是投效刘辩的,不敢怠慢,然检查一番自然也是不能少的,好在来人为人谦和,十分配合。

否则,这要是一位跋扈的士子,他日一旦得势,自己一定少不了麻烦。

“要是跋扈之人,王上应该也不会用他吧?”军侯检查完毕,派一人引着来人去见王上,又派一人去禀报苏定。然后他望着来人离去的背影,心道。

而来人此时也正在议论着那名军侯,此人身行高挑,面容清秀似书生,肌肉结实勤耕种,像是在田间长久劳作的结果。

他对身边另一名稍矮一些的青年言道:“伯槐,你看这弘农城的一个守城军侯都能如此尽心尽责,这弘农国上下若皆是如此,则国富民强。”

矮个青年被唤作“伯槐”,正是那日与杜畿一日前来的常林,他辗转多日,终于拖家带口来到弘农,他笑了笑,对高个青年言道:“季才,由陕至此,百姓相较河东、河内、上党可是安穆许多。王上护陛下、百姓西迁周全,仁德忠义,文武齐心,皆为肱骨。我二人一路所见,足矣。”

“那杜伯侯与你一日前来,如今已是陕令,哈哈哈,若不是你非要到并州山中寻我,早已是一县之令了。”高个青年与常林打趣道。

杜畿在陕县做了几日县令,推出政令受人爱戴,两人经过陕县时听人提起,故高个青年以此打趣。

高个青年唤作杨俊,字季才,河内修武县人,早年曾求学于陈留大儒边让,为人敦厚贤良,后董卓作乱,关东义军兵起,率家人到并州避难。

杨俊与常林素来交好,没想到才到并州几日,又被后者磨了几日嘴皮子,举家再次来到弘农。

这也是为什么刘辩一直等不来常林的原因。

他要是知道后者去给他拉拢人才去了,心中一定不会着急,反而会希望后者可以晚一些,多带一些人才。

常林对于杨俊的打趣不以为意,反倒看着南方的天空,叹了一口气,言道:“我还托人到荆州与子华兄送信,希望他能一起至此,不知是否会到。”

杨俊闻言,叹道:“同为河内司马,伯达早已名声显世,子华兄刚正善断,能力更强,却跑去荆州隐居,唉……”

两人所言“子华”唤作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县人,乃是司马朗、司马懿的族兄,为人刚正不阿,早年丧父,与母亲一同避乱。

途中,避难人群遇一伙盗贼欲抢劫,同行人皆弃老幼逃走,只有司马芝一人守着老母,不卑不亢,对众贼言道:“老母年事已高,某之命任君取,诸君皆有母上,知母劳苦,还望留老母一命。”

众贼皆呼:“孝子也。”饶了他与老母一条性命。

常林、杨俊两人平日对司马芝钦佩有加,心中希望他能够离了荆州,一同在弘农一显身手。

两人在军士的引路下,行至王府,在王府门外,两人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他们心心念念的司马芝。

司马芝身边跟着老母,而他身后还有四个生面孔,两人却不时得。

两人见到司马芝,心中欢喜,正欲打招呼。

这时,引着两人的军士对其中一魁梧将领躬身道:“大人,这两位说要投效王上,樊大哥命我引来。”

这名将领正是城门校尉苏定,他在南门处见到司马芝四人,皆似有识之士,故不敢怠慢,差一人去请荀攸、华歆、皇甫嵩等人,亲自引着司马芝等人来王府。

他又见麾下军士引着两人,其中一人似乎有些眼熟,却记不起来,言道:“某弘农城门校尉苏季安,不知二位如何称呼?可与子华相识?”

苏定见常林、杨俊两人一直盯着司马芝,眼中满是兴奋与愉悦,似是相识,故出言问道。

两人拜见苏定,然后将旧事讲出,言明三人乃是旧时,相约一同来投效弘农王。

司马芝身后另外三人听到两人自报家门,一人上前言道:“伯槐兄,季才兄,虽从未相见,却早已从子华耳中听得。今日一见,果然没错。”

此人身形与杨俊齐平,国字脸,颇有威严,唤作赵俨,字伯然,颍川阳翟县人,少时聪慧,年届弱冠便享誉乡里,后携家人至荆州长沙郡避乱,恰好遇见身后两位同好。

三家并做一家,一同耕种、读书,不亦说乎。

赵俨身后两人,脸上有些雀斑之人唤作杜袭,字绪才,颍川定陵县人,饱读诗书,为人谦和。另一面容俊郎,意气风发之人唤作繁钦,字休伯,颍川阳翟县人,与赵俨同乡,三人中,他更善歌赋,才华横溢。

三人一同隐居,观察天下形势,与司马芝相识。

恰司马芝收到常林手书,欲投效芳林洛舍、护君西行的弘农王,三人商议一番,在弘农王与刘荆州之间做了取舍,赵俨对杜袭、繁钦言道:“弘农王芳林洛舍,必能匡扶汉室,吾可归矣。”

遂三人一同前来投效。

众人在王府外寒暄一阵,相互熟络,苏定方才想起尚未差人到府中通报,他怕军士记不住几人的名字,亲自到府中求见刘辩。

刘辩听说他心心念念的常林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众人才,其中有几个人的名字他还蛮熟悉,比如与李通一同在兖州叛曹时坚持却袁拥曹的赵俨、因亲近曹植为曹丕逼死的杨俊以及与张郃、郭淮一同镇守汉中的杜袭。

他赶忙出了内堂,与苏定一同出门迎接众人,恰好此时荀攸、华歆、皇甫嵩等人皆到,与众人寒暄一处,荀攸与赵俨、杜袭、繁钦同出颍川,又年长于三人,故三人对其十分敬重。

众人见刘辩出门,均躬身见礼。

“拜见王上。”

刘辩见皇甫贤亦在,而众人家眷皆在一旁等待,对众人言道:“卿等皆有学识之士,寡人欲与卿等昼夜谈论古今,闻诸君之高见。然,百善孝为先,卿等先与皇甫长史一道安顿家眷,寡人再与卿等论道。”

众人闻言,皆为之一震,心道:“弘农王果然非同一般。”

“拜谢王上。”

刘辩随后又与伍孚商议,差一些将士协助皇甫贤,也可以让城中将领与几人先行熟络一番。

他望着众人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分:“真是说人才,人才到。”

荀攸未与众人一道,而是留了下来,待众人走远,对刘辩言道:“王上,伯槐引众人来投,是为好消息。臣这里却是一个坏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