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弘农舌辩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第一百三十三章 弘农舌辩

作者:纳兰幽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5:10 来源:笔趣阁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县人,当世的大文学家,早年为官因得罪宦官与权臣而被构陷,后遇赦时又因宦官诬陷而远走吴、会稽两郡。

及至董卓弄权,强召蔡邕为官,他便成了董卓府上的幕僚,董卓对其颇为倚重,其亦多次对董卓进行劝谏。

虽为董卓麾下之臣,却能独善其身。

不过,刘辩知道他还是因为他的女儿——蔡琰,毕竟在后世,“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

蔡琰,字昭姬,当世的一位才女,善琴,此时她应该由于卫仲道亡故,为河东魏家所恶,在长安与父亲蔡邕一同生活。

使者中的另一位,马日磾乃是当朝太傅,亦是一位当世的大儒。

两人一同来访,刘辩不得不重视一番,让人将自己从榻上扶起,端坐着同两人将话。

另外,皇甫嵩、荀攸、华歆、伍孚四人亦到王府与两人相见,一方面了解一些长安近况,另一方面小心两人轻易将刘辩说动。

“王上,老臣此次受命来使,也是无奈之举。此次王上将河南尹西凉军全数剿灭,相国虽口中未言一二,其心必责难王上。

王上入长安,恐凶多吉少。”马日磾言毕又看了看蔡邕,似乎还有一些话碍于后者身为董卓幕僚的身份而不能讲出来。

蔡邕见马日磾这般模样,尴尬地笑了笑,他接受董卓诏令,无论他阻止了董卓杀卢植,还是他劝说董卓不要自比太公,都无法改变他在别人眼中“董卓近臣”的身份。

有如马日磾一般,对他充满了忌惮。

蔡邕看了看堂中的几人,对刘辩言道:“王上,此次出长安,相国命臣转告王上,相国不会因河南一事为难王上。另外,袁本初暗通王上,王上虽未与袁本初同流,然袁本初一再联络王上,王上是否动心?

若想令陛下安心,兄弟和睦,入长安诚乃上策,此亦为王上着想。”

蔡邕之言说得也有一些道理,只是他对于“董卓不会为难刘辩”之语,言之凿凿,令堂中的众人有些惊讶。

“伯喈之言,何故如此言之凿凿?由李儒携毒酒入长乐宫始,董贼一心为难于王上。董贼何故弃百里追击之嫌,清剿河南西凉军之隙,而与王上言和?

真当我等不知他是何居心?”华歆听闻蔡邕为董卓说话,不禁起身质问,语气也有一些激动。

蔡邕方才之言,确实是离开长安时董卓的嘱咐,董卓之所以让刘协诏刘辩入京,也是有一定缘由的。

一来,关东义军虽名义上与其为敌,却陷入了内部斗争之中,此时唯有弘农的刘辩一直与他为敌。诏刘辩入长安,是为了制约弘农国的发展,令弘农国众臣不敢轻举妄动。

二来,董卓早先听王允禀报袁绍欲立刘辩为帝一事,他担忧此时名声甚佳的刘辩与关东义军勾连,那他尽起西凉之兵,也不一定抵住他们的攻击。

三来,河南尹西凉军全没,董卓只剩下河东安邑县牛辅麾下一些兵马,以及京兆尹长安县附近的一些兵马,而远在西凉的马腾、韩遂等人虽早先与他有约定,却一直迟迟不出兵,恐怕想要在凉州坐观天下形势,根本指望不上。董卓实力受损,而弘农国迅速崛起,他有所忌惮,又不想与弘农国撕破脸面。

所以说,实力强大才是硬道理。

蔡邕将以上三点与众人讲出,令堂中陷入了沉默。

蔡邕身为董卓近臣,平日里几乎知晓董卓的一应事务,此时分析起来,竟也又几分道理。

只是他这番话若是让董卓知晓,恐怕要因此而遭罪了。

但他却不以为意。

从他这一段话来说吧,他并非事事都依董卓,但曾经有朝中官员联络于他,欲让他将董卓的每一个决定透露出来,而他却不理睬,并不做愧对于董卓之事。

“王上,袁本初一事,可为真?”

“真。”

马日磾听到蔡邕讲出袁绍欲立刘辩为帝一事,登时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敢置信,待得到刘辩肯定的回答之后,手中茶水一时没有拿稳,跌落到地上,将衣服溅湿。

刘辩则是有些无奈,没想到他欲让王允安心,不要针对他的举动,事与愿违地加大了王允对他的重视程度,不仅向刘协汇报,还让董卓知道了。

“唉……”刘辩心中叹了一口气,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此时的心情了。

弄巧成拙。

“唉……”另一边,马日磾也叹了一口气,想到了已故的同僚、前任太傅——袁隗,没想到袁家四世三公,袁隗尽忠而死,而袁绍却已经打起了扶持新帝,与董卓分庭抗礼的打算。

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救社稷,除国贼”了,已经演变为袁氏与董氏争权的闹剧,而各郡官员站队的战队,而看出这一点的不是明哲保身,就是离得太远。

“唉……当年先帝为了州郡安定,立了三位刘姓州牧,没想到此时竟无一位前来。而各州郡刺史、太守也多有异心,只有王上一心为汉。长此以往,唉……”马日磾身处宦海多年,对于这些看得还是很透彻的,此时竟讲出这番话来。

“马太傅,慎言。”皇甫嵩知道马日磾口中说的是刘虞、刘焉、刘表三人,但还是出言制止了马日磾继续说下去的话。

此时,堂中也一度陷入了沉默。

马日磾自知失言,不再言语。

荀攸见状,起身言道:“董贼害百姓,盗皇陵,危陛下,胁百官,杀人无数,其言如何可信?王上身负重伤,若无人守护,一婢女、宦臣便可威胁王上。

王上,依臣之言,这长安还是不要去了。”

刘辩、皇甫嵩、华歆、伍孚几人听到荀攸这样说,心中都有一些奇怪,昨日荀攸还言:“可入长安联络百官、诛杀董贼。”

今日,荀攸又这般言语。

难道他看出了什么不妥?

刘辩心中想及此,没有言语,却又见荀攸一个劲给他眨眼,知道其意,叹了一口气,言道:“唉……寡人之伤,诚不宜移动,只是如今长安来了陛下的五道诏书,若不去,便是忤逆。”

言罢,刘辩一脸痛楚,眼角开始闪出泪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