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385 太皇太后驾崩

奸臣世家 第385 太皇太后驾崩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7:45 来源:笔趣阁

不过,高滔滔终于可以彻底解脱了。

元佑八年正月,从去年起就一直重病缠身的太皇太后终于支撑不住了,高滔滔自知时日无多,便召见自己的亲信大臣吕大防、范纯仁等入内,对他们嘱咐说道:“孤死以后,官家(哲宗)是不会再重用你们的了。你们应当有自知之明,早些主动退避,让皇上另用他人,免得遭祸。”

高滔滔这么想,还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的。

元丰八年,宋神宗驾崩的时候,小赵煦即便是虚岁也才九岁而已。所以,那个时候,高滔滔垂帘听政,暂时替赵煦执掌朝政,无可厚非。

可是,这个高滔滔和司马光一样的虚伪,她一再向大臣们表示,自身性子比较好静,垂帘听政是出于无奈,但她却丝毫不放松手中的权力。

而且,权利这东西就像是有致命诱huo的毒yao,任何人在它的面前,都难以抵挡住它的诱惑,高滔滔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凡人老太太而已。

她这一暂时,就暂时到了自己病故。原本,元佑七年,赵煦虚岁已经满十六岁了,可是,高滔滔却丝毫没有还政于孙的想法。

后世慈禧垂帘听政,也只是挂上帘子坐在同治帝和光绪帝的身后,处理政事。可高滔滔在上朝的时候,却一直和小赵煦相对而作,那些大臣也只看太皇太后的脸色,让小赵煦只能看见这些大臣的背部和臀部。就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当政的时候,也不会这么对宋仁宗。

历史上,被后人评论为有武后之能,却无武后之恶的刘娥,名声自然比不上有‘女中尧舜’的高滔滔,可是,两个人当政的能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在垂帘听政时期,高滔滔和她的亲信大臣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赵煦本人的感受,而且,她们也一点都没有放松对小赵煦思想上的教育。

司马光请来的程颐,吕公著、范纯仁、苏颂和范祖禹等人都担任过小赵煦的侍读大臣,想通过这种近似于洗脑似的教育,将小赵煦改造为一个始终恪守大宋祖宗法度、通晓经义的皇帝,尤其是,让小赵煦仰慕宋仁宗,而不是锐意进取的宋神宗。

这对一个皇帝,一个儿子来说,根本就无法忍受,可是,小赵煦却忍了下来。

对小赵煦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高滔滔都管制得非常严格,甚至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为避免赵煦过早的耽于女色,高太后派了二十个年岁比较大且稳重的宫女一直照顾小皇帝的起居饮食,这倒是无可厚非,毕竟,小赵煦年纪还小,过早的接触女色,对于他的小身板并非是什么好事。

可是,高滔滔却做得更加过份,她完全不可小赵煦任何的私人空间,从宋神宗驾崩之后,她就一直命令小赵煦到了晚上,必须在她自己榻前阁楼中就寝,一个皇帝即便是还没有到执政的年龄,这么限制他的人生自由,就是宋仁宗处在这个位置,也是难以忍受的。

有一件事,特别能说明问题。元佑四年十二月,民间有谣传,说宫中到处在找乳母。这件事被大臣刘安世知道后,立刻上奏章,告诫小赵煦自重。而另外有一个大臣范祖禹更是直接上书高太后,其中言辞极为激烈。

这件事,其实跟已经十三岁的小赵煦一根毛线关系都没有,宫中之所以有这样的传闻,是因为宋神宗有几个**没有母亲看护,自然需要在宫外寻找合适的乳母照顾她们。

这件事,高滔滔心知肚明,也把原因告诉了朝臣。可是,她自己却起了疑心,后宫之后,仔细盘查了她自己派到小赵煦身边的宫女。

范祖禹,他是跟着司马光一些编修资治通鉴的好基友,这个刘安世,其实也是司马光的学生。

刘安世,字器之,魏县人。

熙宁六年,刘安世进士及第,可是,他并未就选任何的官职。而是跟随司马光继续钻研学问。

其间,刘安世咨询过尽心行己的方法,司马光便教导他,做人要诚实,而且,一再告诫他,尽心行己要从不乱说话开始。

后来,刘安世调任洺州司法参军,当时,洺州的司户是一个以贪污闻名的官员,转运使吴守礼打算调查他,刘安世是司法参军,这件事,吴守礼自然会向刘安世垂询,

可是,刘安世却说:“没有这回事。”吴守礼因而停止。世人并不知道,当时刘安世说这句话的原因,可正是他的这句话,让那位贪污的司户躲过了一劫。

这之后,刘安世内心当中便常常感到不得安稳,心中说:“那个司户确实是贪污了,可是,我不以诚实应答转运使的话,这岂不是违背了老师司马光的教诲了吗?”

后来,刘安世在读扬雄《法言》的时候,读到了这么一句话“君子避碍则通诸理”,心意才解开。联系上文的一句话,水避碍则通于海,那么,这句话的大致意思作为君子,避开障碍,就可以通向大道。

鬼道理,刘安世这么做无非是为自己的错误找辩解而已。

刘安世和范祖禹不愧是司马光的学生,拿着道听途说的谣言就看指斥小赵煦。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在上弹章的时候,先去查一查这件事的真伪到底如何。

高滔滔不仅仅是对小赵煦如此,对他的生母朱德妃更是过于严格,甚至是苛刻了。朱德妃出身贫寒,入宫之后,替宋神宗生下了两位皇子,五位皇女,托蔡道的福,宫中的嫔妃当中,唯独只有她所生的孩子全部都活了下来。这对于屡屡丧失皇子的宋神宗而言,功高莫过于此。

朱德妃为人一向都是温柔恭顺,对高太后和神宗向皇后尤为尊敬,在她们面前一向都是毕恭毕敬。可能就是因为她是小赵煦生母的这个原因,威胁到了高滔滔本人的权势和地位,她才引来了高滔滔的嫉恨。当然,这里面也有大臣在里面兴风作浪。

比如那个刑恕,就曾经想借着尊朱太妃,来获取赵煦的欢心。

这里面也牵扯着政治斗争。而小赵煦和朱德妃只不过是其中的牺牲品而已。

说完这句换之后,过了没有几天,太皇太后高滔滔终于驾崩了。

一时间朝野震动,天下震动。

那几个听了高滔滔临终遗言的大臣,范纯仁、苏颂和吕大防倒是听了高滔滔的话,立刻上书请辞。

不过,赵煦人虽小,对政事却不是全然无知,他并没有应允这三位丞相的辞呈。而是将这件事按了下来,默默地看这些保守派的大臣们尽心尽力的操持着高滔滔的葬礼。

小赵煦不是不想立刻把这些王八蛋立刻治罪,他是在等待时机,一个可以彻底铲除汴梁城中所有保守派势力的借口。况且,他能够信重的大臣如今都被贬出了京城,没有一个在他的身边。贸然动了这几个宰辅,其实对他本人的统治也非常的不利。

蔡京和和蔡卞兄弟两个,在元佑年间,也并没有躲过保守派官员的倾轧。元佑二年,蔡京和曾布这两个当初拒绝了司马光招揽的人,即便辞官回乡,也还是被文彦博和吕公著手下人编织了几个罪名,贬到了岭南。

而蔡卞因为要替在元祐元年过世的王安石守孝,所以,延迟了一年追赶自己兄长的脚步,在元佑三年被贬到了海南,去接替高遵裕走后一直留下的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