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460 恢复新法7

奸臣世家 第460 恢复新法7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7:45 来源:笔趣阁

如果有高级工匠能够在这三个月之内超额完成任务的,除了可以晋升为匠师或者高级匠师以外,更是会被赐予官身。

这里指的官身指的是武官寄禄官。

达到五十人的,就会被赐予最低等的寄禄官陪戎副尉。

达到一百人的,就会被赐予仁勇副尉,

而达到两百人的,那就直接赐予御武副尉,这可是从八品的武官,

这些寄禄官虽然不是实职,可是,这些工匠们一旦有了这个身份,他们就立刻摆脱贫民老百姓的身份,也成了大宋朝国家公务员中的一员了,那可是可以领取朝廷的俸禄的。

对于蔡道立的这个军令状,所有人都不看好,失败的惩罚,其他人都不清楚,不过,凡是看到过赵煦那得意笑容的人,都知道这个惩罚肯定会让这位小皇帝顺心的,官家可是早就想找个机会整治一下蔡道了。他立的这军令状,就是把刀把子主动送到了赵煦的手中。

也难怪,这一次,赵煦会答应的这么爽利。

可结果,根本就没用一个月的时间,只用了二十天,军器监中的武器产量就已经早早地超出了元丰八年,军器监最巅峰时刻的武器产量的一倍还有余。

这段时间,那些学徒基本上都是在学习,而没有插手任何一件的武器生产,蔡道还开个十几个一直都不服从规矩手艺不错的工匠。

也就是说,军器监在实际人员没有增加、反而减少的情况下,提前了两个月零十天完成了军令状。

要知道,还有很多手艺很好的工匠在这八年期间逃离了军器监,也就是说,如今军器监里的工匠水平根本就赶不上元丰八年那时的水平。

赵煦自然是不信的,派狄咏亲自去查验了这批新造出来的武器。

狄咏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而去的,结果他亲手测试之后,惊讶地发现,这批新造出来的武器,居然比元丰八年制造出来的武器还要精良许多。

比如,朴刀,狄咏命人用元佑元年这批朴刀和元丰八年制造出来的对砍,结果,两把朴刀当然都有损伤,可是,元丰八年的朴刀居然被当场砍断了。

这个结果就非常让人震惊了。

制造得速度快,成品质量精良,要是西军都用上这样的武器的话,对于打败西军,就是狄咏自己都觉得把握十足了。

狄咏立即回宫向赵煦实话实说,对于这个结果,赵煦沉默了,他也不得不选择了沉默。

不过,赵煦对此反而更加高兴,因为,他虽然输了赌注,又一次失去了惩罚蔡道的机会,却让自己的江山更加稳固,他一点也不介意在多输几回。

这些军器监的工匠们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成果,却不是蔡道给予金钱的奖励,而是官身。作为匠户,他们无数无刻都在寻找让自己的子孙摆脱这身份的途径,现在,蔡道给了他们这个捷径,他们又怎么会轻易舍弃呢?

兵器的产量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完成,完全是因为,这些工匠为了让蔡道提前赢得赌约。而之后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这些工匠们将会把自己更多的时间花在培养工匠的身上。至于那些学徒们和中低工匠们也在努力地提升着自己的等级。

里面不是没有那种死抱着自己的技术,不肯传授给他人的工匠,不过,蔡道对他们都选择了无视。

当然,质量的提升,并不是这些工匠的功劳,而是蔡道颁布的另外两条条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古代制造兵器都是纯手工制造,所以,每一个人制作出来的兵器都很难保持一致性。对于单体的兵器来说,问题不大,可真正意义上的单体武器却很少。

比如一把朴刀,分为刀柄、刀刃和刀鞘。一个制作朴刀的工匠,制作出来的刀刃,要让木匠制作出合适的刀柄,每一把都要进行测量和调试。

如果照搬之前的数据,做出来的肯定就是残次品。

而蔡道颁布的第二个条例就是统一度量衡,并且在每一个制造的兵器上都要严格执签名制度,小到一个箭头,大到一把刀刃,上面都要可好属于每一个工匠的标记。

为此,蔡道还专门为军器监制定了一套区分每一个工匠的密码记录法。

所以,蔡道到军器监首要的工作就是制作出一套规范的、标准的用于测量度量衡的工具。

游标卡尺,皮尺,等等,这些都是工匠们将来工作时必备的工具。

那十几个被赶出军器监的工匠,就是公然无视了蔡道制定的第二个条例,还是按照老传统在制造兵器,这样的人,蔡道是坚决不会要的。

而第三个条例,就是重奖那些发明创造出更好的东西的工匠。

这一条例,因为大家忙着完成任务,争取在三个月之内获取官身,每一个人都铆足了劲头,所以,所有人暂时都还没有太在意。

蔡道提出了几个夷洲岛上钢铁厂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即便他开出了高达一百贯的赏格,也一直都没有人来应答过。

说实话,蔡道对于王安石推行的将兵法也并不是太赞成。

如果按照将兵法操作的话,就极易让边军的实力超过驻扎在汴梁城里的禁军。在他看来,如果禁军们都经历过严格的训练之后,即便换了主将,指挥起来问题也不是太大。

因为大部分的宋军都是干守城这个工作的。

而且,禁军部队如果长期留在汴梁城,不经历战场厮杀的话,用不了几年就会彻底变成浪费粮食的废物了。

所以,在实施将兵法的同时,也不应该就彻底地废除更戍法,这些禁军野战不行,将他们派到边关,也可以用来守城。

对于取士之法,蔡道向赵煦提得建议并不多,因为他已经提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建议。

小说阅读网

后来,在这一方面,蔡道只向赵煦提了两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太学和国子监的关系、职责和招录的生源。

在大宋朝,太学本来是统属于国子监监管。国子监的生源自不用说,而太学的生源不管之前如何,这一次,其生源则必须是出身于贫寒之间,其年纪小于二十岁的学子。

相反,国子监应该采取宽进严出的策略,这里不再限定学生的年龄,哪怕你四五十岁,如果过不了学院的考试,还是无法从国子监中毕业。

再向以往那样,靠荫补直接被授与官职的话,难度就非常大了。这之后,就像范纯仁那样,无法再靠着父辈的名望,都不一定能够从国子监中毕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