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499 升龙城之战 17

奸臣世家 第499 升龙城之战 17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7:45 来源:笔趣阁

蔡道长大人居然能够施雷法攻破大越国的皇宫,这在之前是谁也没有想到过的一件事,而且,这可是大白天而且,升龙城也没有下雨。

白日、晴天神雷破城,这极大的振奋了宋军的士气。况且,蔡道长之前也已经做出了承诺。除了皇宫之外,宋军部队将会在升龙城里大掠三天。

当然,蔡道所说的大掠三天和那些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时所做的不同。

蔡道准备拿下升龙城之后,先是利用城中投降自己的部队,将全城的百姓赶出城去,然后,在分派士兵到各家各户搜刮钱财和重宝。

至于那些投降自己的越**队,一些人在外面看守好升龙城里的百姓,一些人则是将城中的粮食分发给这些百姓,算是暂时稳定住他们。

这之后,等到金钱用海船将从岭南沿海地区招募而来的民夫运送过来之后,就将整个升龙城值钱的东西全部搬空。趁着这个机会,蔡道还想率军攻破升龙城周边的几座城市。

饭团探书

至于那些被赶出城外的百姓,则还要甄别一下,凡是会说汉语的贫民可以继续留居此地,但凡是不会说汉语的,他们将来的命运已经注定,女人会被运进洛阳府,许配给那里的扩建城池的民夫,而男人则要先被运抵到宗泽所在的城市。

将原本的沧州改为如今的天津府。

这是大宋国新建的一个沿海城市,新城所在地自然不可能是后世的天津。因为,那里如今还是大辽国的土地。

新城就位于宋辽的边境线上,如今那里反倒成了宋辽贸易的汇集地。

为了防止大辽国干预此事,所以,宋国派使臣专门就此时照会过辽国,说明了大宋国在此地建造城市的原因、用途,而且,还特意说明,这座城市即便修建了城墙,也不会高于一株寻常柳树的高度,而且,辽国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派使臣到城中监督。

为此,蔡道还特意奏请了赵煦,准许仙游县蔡家可以将其所造的海运船舶卖给大辽国的商人,以此来使这些辽国的巨商们能够在耶律洪基的面前替他们说好话。

要知道,大辽国的巨商们早就垂涎蔡家制造的海运船舶,可这件事宋神宗不允许,太皇太后高滔滔、文彦博、吕公著和吕大防也根本就不接这个茬。所以,双方一直就僵持在了这里。

做了这么多解释和努力,这才打消了耶律洪基的猜疑。

而蔡道之所以,能够成功劝说赵煦最初卖出先进的海上船舶,也是因为,大宋国一直垄断着这方面的技术,而海上贸易获利丰厚,大辽国的商人情急之下,也开始在辽东湾那里兴建大型造船厂了。

与其让辽国人自己开发出来造船的技术,反而不如将自己造出来的比较落后的船舶卖给辽国的商人,省得他们研发出更好的船舶。

而另外一个方面,辽国的东北的确富产适宜建造船舶的木材,如果放开贩卖船舶的生意的话,大宋国就能够大辽国买到更多的木材。反而可以减少对大宋境内自然环境的破坏。

正是明清两代大规模的对西北地区环境的破坏,才使得河套的确一些原本是林木茂盛之地最终变成了荒漠,比如后世榆林。光是从其名字当中就能够看出,榆林原本是个林木密集的地方。

总之,有天大的惊喜在天|津城等着这些大越国的青壮们。

不过,在此之前,蔡道一定要用手中这不到两万人的队伍彻底击破围攻北城的大越**队。

若是换了平时,李常杰肯定不会走北城,因为,这样很有可能会让大军落入敌人的包围之中。可是,李乾德现在偏偏就是走得南城门,这让李常杰如何能够不着急呢?

没奈何,李常杰只能亲率大军直接向北快速行进,即便另外一路宋军真得敢拦住自己的去路。李常杰也不准备和对方硬拼,他准备利用壁虎断尾的方法,用一部分兵力从正面牵制住那路宋军,而他自己则率领其余部队从侧翼滑开。

因为,李常杰即便到了此刻,也始终坚信自己的判断,宋军此次偷袭大越国,带来的兵力肯定不足五万人,而真正进入升龙城的,很有可能还不到四万人。

这两路宋军在经过大半天的鏖战,即便是升龙城内的禁军一换十,也能让宋军部队大幅度减员。

对半一分,再加上那些驻守东门的士兵,那么,如今当面之敌很有可能就已经不足了一万五千了。

很可惜,李常杰只猜对了一半。

蔡道这一路宋军真正损失的也就是折克柔的那一小队三千人,直面李常杰所部五万人的部队是宋军部队当中如今最强的。

果然,蔡道在皇宫的北门前列阵以待,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吩咐手下继续防御工事。

这是因为蔡道心里非常清楚此刻对手的选择只有一个——冲过封锁。

李常杰此次带兵前来,并不是和他拼命的,而是准备牺牲小股兵力牵住住自己的部队,而李常杰自己则从侧翼突围出去,他这是想要和南城的李乾德一起汇合而已。

五万人的队伍突围不到两万人的队伍,看似不可思议,可实际上这就是现实。

李乾德如果在情急之下,心里一犯糊涂,很有可能就会听了手下人的鼓动,乘船度过红河。

看似非常稳妥,因为一旦度过了红河,大越国北方境内东南西北皆可去的。

何况,宋越边境上如今已经驻扎了十万的大军。只需将之招回来八万人,甚至是五万人,李常杰就足以收回如今半丢失的升龙城。

自从吕惠卿就任桂州知府,广南西路转运使之后,宋越边境的局势再一次空前紧张起来。

不过,吕惠卿可不是熙宁年间那些笨蛋,他先是用大军稳稳地防守住了边境上的重要关口。

十万大山,一旦被扼守住了那几个重要的关卡,大越国的军队再想像熙宁年间那样顺利的攻入大宋国,比登天海南。而且,吕惠卿的手段也不仅仅只是如此,他还用重金招募了很多山中的蛮族勇士,一颗越军的人头就是一贯钱,百姓却的不要。

短短的时间里,越国的边军就损失了不少士兵。

为了防止宋军再度出兵报复,也为了遏制那些蛮族无休止的偷袭,李乾德增派了五万大军增援边军。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升龙城内军力相对之前变得有些空虚了。

可前提是,李乾德真得能够乘船度过红河。

所以,尽快突破,尽快和李乾德汇合,李常杰只能这么做。

可是,李常杰的想法虽好,一旦付诸实施,便被蔡道彻底瓦解了。

自从得知皇宫被宋军攻破之后,李常杰也自知手下的越军士气低落,为此,他特意派了自己的义子李思节率领两万人作为先锋,去挡住蔡道在正面布置拦截的队伍。

而李常杰自己则率领两万人,当李思节挡住当面之敌后,他带着队伍立即从西南一侧滑过宋军布置的防线。

蔡道如今布置在正面的兵力,当然不可能有两万人,而李常杰即便将对手的兵力一再提高,也知道,正面布置的方面,最多也就一万挂零。可李常杰还是派了两万人应抵挡住蔡道的进攻,可见,其对东路宋军统帅的重视和忌惮。

不过,当李思节真正和蔡道对上的时候,就看到一位身着道袍的年轻道士有出现在阵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