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531 折家的‘幺蛾子’

奸臣世家 第531 折家的‘幺蛾子’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7:45 来源:笔趣阁

最终,折家还是出了整出了‘幺蛾子’,只是折家以外的人都不知道而已。

折克行那是什么人,积年的老将,折家在府州之所以一直发展不起来,

一方面是因为自身观念上的束缚。边境走私贸易,一直是都是非常赚钱的买卖。可是,折家一直囿于思想上面的局限性。

而另外一方面,历任太原府知府,河东路转运使自上任之始,便开始想方设法的卡折家的脖子。

府州折家在边境上最为紧缺的就是粮食,而这就是历任转运使辖制折家的利器。

就是新上任的张耒也不会例外。

这是大宋文官天生就生有的对武将们的不信任所制,他们手中一旦没有了辖制武将的力气的话,文官就会觉得非常不安全。

不过,自蔡道介入府州的发展之后,这一招数就不那么好使了。

一方面,折家逐渐将折家的老弱都迁往了雷州,剩下的人都是精兵强将。何况,如今的府州商旅云集,其重要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太原城。

这个现象,自张耒商人以后就察觉到了,可是,这位清官却没有任何的办法去改变这一现实。

整个河东路因为屡遭灾荒,土地兼并之事尤为严重。

在郑侠和范祖禹治下的时候,为了征集足够的赋税,他们二人不得不听从小吏们的摆布,将因为那些逃难而走百姓身上的赋税都夹在了其他百姓或者不能享受免税的中小地主。这样的恶政,也就导致一些中小地主也缴纳不起沉重的赋税,这些人也不得不用极低的价格变卖了家中的土地,相继逃离了河东路。

不过,因为河东路的世家豪族却极少,除了已经被掳掠到西夏国的文家之外。所以,如今整个河东路大部分的田产都聚集在那些大地主的手中。而这些大地主虽然家中没有出过什么太大的官,可他们的家中毕竟是出过进士,地方官员自然就不能对他们动手。

因此,张耒上任之后便遇到了两大难题。

第一,如果不采用郑侠和范祖禹之前的方法,张耒根本就无法征收到足够的赋税。别说是完成国家的赋税任务,就是连他自己都有可能无俸禄可领了。

第二、足够的劳力。如今整个河东路透着一股奇怪的劲,河东路自古以来就是地狭人广,可自从郑侠以来,河东路却变成无人可用的困局。

张耒为了当好这个官,不辜负赵煦的厚爱,便舍下脸面向蔡道求助。于是才有了郭恕勇带兵押送三万大越国猪猡进河东路这件事。

蔡道给他出得主意,就是利用官家没收文家的土地好好做一做文章。

用文家的土地吸引河东路的农民,如果,还有这些土地还满足不了整个河东路的剩余劳动力的话,那么张耒可以在太原城大力发展工商业。这一点,张耒便可以向府州城去学习。

府州的确是紧邻着西夏和大辽国的边境。

以往,折家认为他们要是做走私生意的话,就只能从这两个国家里面选取一个。可是,蔡道的到来,让他们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说实话,折家真得就不知道,西夏国北面还有更加凶悍贫困的游牧民族吗?

也不尽然,要知道,折家自身就是党项人出身。

怎么可能不知道漠北的情形呢?

何况,对于折克行来说,整个折家有了更好的奋斗目标,而这一次赵煦对南征将士们的不公,变成了西北将门观念转变的导火索。

最重要的三个将门,折家、种家和姚家,都纷纷变得低调了,

这之后,除了章楶一直主动率兵进攻横山之外,其他各路的将领都只是配合环庆路的行动而行动,绝对不主动挑事,也绝对不会违抗各路转运使的命令。

再也没有哪个武将向当初的种谔那样,总是主动去挑起宋夏之间的纠纷。

折克行有三个儿子——折可复、折可大和折可存。

折可大并没有能够继任种朴在雷州的职务,继续监督屯田事宜,这是因为雷州本身就是整个折家的迁居地。

这一职务的继任者却是狄安的父亲狄谘,当年,他就是因为河北保甲叛乱的事情而被贬到海南去的。

因为狄安亲自去求了蔡道,在得到了蔡道的帮助之下,狄谘终于还是适应了海南的生活。本来,他是能够回京的,可是在这里呆了近十年,他反而有些习惯了南方温暖的天气,也许是年纪大了的缘故,他现在是十分不耐寒。赵煦为了稳住狄家,便将这个重要的官职给了狄谘。

可折可大并没有会府州城,而是跟着他的大哥折可复和幼弟折可存一起呆在南方,以适应南方的气候。

因为,折克行已经决定将府州的家业交给自己的侄子折可适,自己百年之后,将有折可适继任家主。而他的三个儿子已经开始适应南方的天气,几年之后,便开始出兵攻占南海岛屿。要知道,雷州本来就是折家用北方土地换来折家迁居地。

折可适是折克行的侄子,十七岁开始从军,整个折家军当中,也仅折克行自己的功劳超过他。可以说,这些年折家为大宋立下的功勋,折可适一个人就占了三成还多。

不过,因为有章楶这个十分杰出的文官统帅在,蔡卞在延安府干得又不错,如今宋夏战争,大宋国的军队开始站了上风。

而东北方向,宋辽的边界上。

想要收回幽云十六州,云州并不是宋军进攻的重点,幽州才是。

宗泽和张叔夜干得都极为出色。

大宋国新法的施行刚刚才在京畿地区展开,这个时候,正是积蓄实力,韬光养晦的好时期。

所以,宋辽边境还是应该以休养生息为大前提。不过,在宗泽和张叔夜所统管的州,却可以提前实施保甲法。编练普通百姓,他们二位都是深通兵法的能臣,自然不会让保甲法再次成为恶法。

不过,为了预防河北民众抵触保甲法这个名字。在他们两个知州的治下,这个实施的新法换了一个马甲。

如今的保甲法的改称为民兵法。

辽宋边境如今还是双方和平交往为根本,当然,两个国家都在边境上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小动作。

大理国那里,权臣高氏和国主段氏还在争权夺利,段氏已经快要被架空了。

三境皆安,而西夏国却已经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了。

赵煦不但借此停了给西夏国的岁赐,还关闭了宋夏边境上的互市。蔡家船厂用海船运到汴梁城的白盐也成了京畿地区、西北各路,河北各路,以及河东路、河中府的官府特供盐,价格便宜不说,味道也比西夏国的青盐要好上百倍。

这就是赵煦亲政之后,蔡道送给他的第二份大礼。不过,这件事被安到了仙游蔡家的头上,只是赵煦自己不知道罢了。

这下子,可以说,蔡家是彻底断了西夏国的财路。这些贪狼如今除了卖马牛羊,其他的东西,大宋国根本就瞧不上眼。

更不要说去走私了。走私的前提是数倍的利润,如果失去了这个利润空间,谁愿意冒这个杀头的风险呢?

蔡卞再次上任延安府知府之初就杀掉了一个敢于走私的将领和一家牵连在这个案子当中的所有商人,其家属全都被卖为奴仆。

在武功方面,赵煦取得了仁宗和自己的父亲宋神宗都没有取得过的辉煌成就。

此刻的赵煦,自然就有些志得意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