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550 夺回另外一处汉唐故地,有借口了

奸臣世家 第550 夺回另外一处汉唐故地,有借口了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7:45 来源:笔趣阁

不过,就在这时,绍圣二年,大宋国南部的近邻大理国在发生的一件惊天大事终于传回了汴梁城中,在大宋的朝堂上,引发了一场极大的争论。

大理国国主和一直把持着朝政的高氏一族之间的权力斗争,也终于分出了胜负。

绍圣元年,大理国国相高升泰接受了大理国国主段正明的禅让,于当年即位,改国号为“大中国”。

这老天爷赐给大宋国,一个可以夺回大理国,这个汉唐故地的绝佳借口,天赐良机。

以正伐逆,名正言顺。

于是,赵煦立即决定,暂时搁置攻略兰州城的计划,先从汴梁城发兵,一鼓作气拿下大理国。

官家的这个决定一公布,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

不过,让赵煦没有想到的是,赞成者反倒是少数,而反对者却占了朝中大臣的多数。

有些人甚至口口声声说,这是太祖赵匡胤当年亲自立下的规矩。

以大渡河为界,后世赵氏子孙不得越过这条极限。

可是,很显然说这话的人不长脑子。

赵煦可是太宗赵光义的子孙,岂能因为太祖的遗命,而如此轻率地放弃这次天赐良机呢?

“难道,你们都眼睁睁地看着大宋属国被叛贼逆臣所占据吗?”赵煦的一句话,就让反对的人闭了嘴。

这个话题根本就没有办法接,也没有人敢接。

叛臣窃据皇位,没有征讨的能力,赵煦自己就不会轻易出兵,可是,如今有了能力,谁在阻拦此次南征之举的话,那他们就真成了赵煦心中的叛臣了。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不过,出征的人选再次成了一个大难题。

大理不同于西北,自大宋立国起,便无人关注过那里,所以,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对于大理国的情况,熟悉的人实在是太少。也许,以前的驸马爷王诜如果还活着的话,他恐怕就是唯一一个对大理国还算是有些了解的文臣了吧。

大理国地处高原,地势复杂,山林密布,天气、毒瘴气、等等这些都将是大宋军队进军的阻碍,几乎丝毫不逊于大越国。

最终,又是曾肇替赵煦找了一个最适合的人选。

蔡玄,表面上看,这个人选并不适合,他从来就没有表现出过有统军的能力,贸贸然让他当了统帅的话,损兵折将都是小问题,覆军杀将才是让人最为担忧的。不过,如果蔡玄真得当了南征大理国的统帅的话,那个罗锅子真得就会坐视不理吗?

赵煦可是十分清楚二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蔡道的话,蔡玄也许仍然呆在仙游县老家,悠哉悠哉地当个富家翁,因此,两个人年岁虽然差距很大,可蔡玄这个族兄可以说是蔡道一手扶植起来的。

而且,蔡玄还有一个别人都没有的有利条件,他如今可是夔州路的转运使,夔州知州。

后世的四川,在大宋朝被一分为四,分别成都府路、利州路、梓州路和夔州路。四川的政治经济问话文化忠心一直都是成都府路的成都府。可如果论面积的话,夔州路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蔡道之所以暗中运作蔡玄到此地上任,就是看中了整个夔州路地域广阔,而且,都是山林和丘陵之地,用来种植棉花的话,一不占耕地,二也方便运输。

棉花轻便,是最适合夔州发展的经济作物。

自赵煦亲政以来,蔡玄没有上任多久,便开始大力推广草棉的种植。

果然,只用了一年的时间,整个夔州路的百姓都非常感念这位新的转运使,所谓的清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是他自知自己没有什么能力,带领治下的百姓共同富裕,这才不得已采取无为而治,不贪不占不作为,即是清官一枚。

而往往能够全路带来大幅度利益收入的,才能真正算的上是好官。

连续三年,棉花丰收,为整个夔州路上至地方官员,下至黎民百姓,都得到了巨大的财富收入。这样的情况,让周围的三路都看得极为眼热。

根本就不用蔡道和蔡玄特意推广。

如今的成都府路、利州路和梓州路除了留够种植粮食的土地之外,从第二年一开始,这三路的地主们都自发开始种植草棉。

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赵煦终于同意了这个人事任命,圣旨也很快传达到了蔡玄的手中。

能够接受这个任务,蔡玄当然感到高兴,可是,他自知根本就没有带军的能力,便去信问一问蔡道的意见。

说起来,两个人相距并不远。

没过多久,蔡道便派人来了。

两员中年将领,三名年轻的将领,前两位是谢飞豹和史二奈,而后三位确是蔡道从西军当中撬来的精英——刘昌祚的两个孙子刘道敬和刘道仰,还有一位却是种朴的部将,超级神射手王舜臣。

在没有蔡道的时空,这个王舜臣本来是兰州知州,可是因为蔡道,兰州早早就丢了。当一次,因为种朴在升龙城之战中并未得到参战的机会,因此,这位小将的能力没能展现在别人的面前。后来,蔡道和种朴乘船东征红河沿途的城池,他可是亲眼见证了这位神射手的能力。

箭无虚发就不用说了,蔡道还发现这员小将臂力惊人。一半一位弓箭手每日射出的箭都有一个定数,一旦超出,肯定会拉上肌肉。不过,王舜臣硬是在他面前拉了一个时辰的硬弓没有停手,这就让蔡道感到惊异。

谢飞豹和史二奈是山贼出身,自然非常适应山地作战,而李舜臣和刘氏兄弟都是神箭手,他们也都非常适于参与这次的战事。

百盟书

史二奈还交给了蔡玄一封信,信中说,征伐大理国叛逆,既不能缓,也不能操之过急。向南征大越国一样,还是不用从汴梁城派禁军。蔡玄完全可以在夔州路、梓州路和利州路就地征兵,因为夔州路本身也是山林众多之地,附近的蛮族不少。

不要怕花钱,为了拿下整个大理国。可向赵煦请示,这两年先不向朝廷缴纳四路的钱粮,先沉下心在夔州募兵练兵,等上一年之后,便可以立即向其进军了。

蔡道并不知道,那个篡位的高升泰将在篡位的第二年病逝,不过,那个时候,也的确是最佳的时机。

而且,蔡道在信中还说,大理国地势险要,并不需要完全占据,只需要占据几个关键的地方即可。比如,云南两湖,滇池和昆明湖。

蜀兵脆弱,但也只是相对而言。经过几百年的潜移默化,大理国的士兵也变得不堪征伐了。

再得了蔡道的建议之后,蔡玄立刻上书向赵煦请示,一听说不用从汴梁城继续抽调禁军出征,赵煦自然非常高兴。少两年益州四路的钱粮,换攻占一个国家,怎么看都非常划得来。

再次得了圣旨之后,蔡玄便立刻放手让五员将领到各地募兵。史二奈去梓州路,而谢飞豹去利州路,剩下的三员小将则去成都府路。至于夔州路,单凭蔡玄如今的声望就够了。

募兵一事进展的非常顺利,而史二奈和谢飞豹更是招降了两路里一些名声尚可的当地山贼。这让原本有些看不上两个丘八的文官,也渐渐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利州路转运使更是写信给蔡玄,恳请他将谢飞豹先留在利州路一段时间。

利州路转运使这么做,就是想依仗谢飞豹的能力替他彻底剿灭一直困扰整个利州路的山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