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618 战前准备2

奸臣世家 第618 战前准备2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7:45 来源:笔趣阁

一国的君主是不是昏庸,三年之后,自见分晓。即便仁多保忠不服,他也不得不承认李乾顺是个明君。可那个耶律延禧,别说是辽国人,就是他们这些外人也都看得很清楚。

议政殿内陡然静了下来,司马康和文及甫的话,不但没有解决李乾顺最初的问题,还让事情更加复杂化了。

李乾顺如果真得硬下心来,拒绝蔡道的这封最后通牒,他的生命和大夏国的国祚都将受到双重威胁。

那些蔡道想要的西夏国国土也许还能在他手中存留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毕竟,辽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不是宋国一下子就能够打倒的。

可是,那之后呢?

况且,蔡道会不会留他这条小命到那天,还真不好说。

就在李乾顺两难的时候,司马康硬是憋出了一句话:“陛下,微臣有句话可能有些僭越,但不吐不快。蔡道此子后还是比较讲信用的。”

“司马兄,你……”文及甫用手指着司马康,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按说,以他们的身份,巴不得西夏国参与到这场战斗中,即便无法真得赢了大宋国,也能拖延蔡道取得幽云十六州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拖延,也许大宋国国内便会产生厌战的情绪。

让蔡道所主导的北伐变成一次虎头蛇尾的失败的军事行动。

司马康说这话,讲什么信用,又与李乾顺所问的问题没有直接关系?

可在场所有的大臣,包括李乾顺都听明白了。

司马康是真心为西夏国和李乾顺考虑,与其去期盼蔡道打败仗,不如早早接受其开出的条件,提早安置好河套地区的西夏国百姓。

其实,严格说起来,蔡道还是给西夏国留下了发展的空间。黄河几字形以西地区,河西走廊,这些地区的面积并不小,何况,还有更加广袤的西域。

将古丝绸之路掌握在手中,西夏国也能从中获取贸易的利润。

蔡道一向很讲信用,这话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听。

正面,蔡道对自己人一向非常看顾,从来没有亏待过任何手下和朋友。

反面,和他做对的人,都没有落下好的下场,这一点,从司马光和文彦博两个家族的下场来看,就知道是个什么结果。

可这话,在场的人中也就司马康敢说,其他人即便是心里面明白,也不敢宣之于口。这种事情,也只能李乾顺自己作出的最终的决定。

殿中又静了下来,李察哥知道这个时候,他要站出来表态,便跪下来说道:“陛下,我的皇兄,您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微臣都会尽力去做。如果,您决定拒绝,微臣定会为您奋战在前线。不过,如果您最终选择听从蔡道的,微臣还有一点小建议。”

“嗯!你说!”李乾顺点点头,问道。

“如果蔡道真得出兵进攻辽国的话,陛下您也可以从中取利。大宋朝十万精兵派往海外,微臣判断,大宋朝的军事计划,一定会全力进攻辽国的南京。而河东路有西军和折家的看护,只需要坚壁清野,死守太原城即可。那么,这时候,我西夏的机会就来了。

云州,陛下可以派一大将,带领十万精兵在一旁暗藏着,等云州守军进攻河东路,或者救援南京的时候,便立即进攻云州周边地区。城池能攻便攻,攻不下来也无妨,这一次去,主要就是掳掠云州附近的百姓和财富。这件事,您还可以提前知会蔡道知道。”

“啪啪啪!”文及甫拍手称赞道:“不错,晋王的这一计策非常妙。想必那蔡道得知之后,不但不会反对,反而还会乐见其成。”

“这是为何,据朕所知,云州附近居住的大多数都是汉人。如果,宋军真得拿下了南京,辽国势必也保不住云州。蔡道会同意朕吞了他自己嘴边的肉吗?”李乾顺不解地问道。

文及甫解释道:“陛下,您也说了,那是汉人,不是宋人。辽国统治那里已经两百多年了,虽然说的都是汉话,可这些人早就把自己当成辽国的臣民。如今的大宋国人口急速增加,人多地少,蔡道并不一定会喜欢这些不把自己视为宋人的百姓。”

……

这场议政殿上的争议,李乾顺并未当场做出决断。

最终,经过三日的反复思考,他还是决定耻辱地接受了蔡道开出的最后通牒。不过,他去信给蔡道,让他把正式宋朝诏书拿出来,西夏国才会做出相应的举动。同时,他在心中也把李察哥的小建议提了提。

孟太后果然和蔡道是一家的。蔡道接到李乾顺的回信之后,立即将这件事禀告给了孟太后,这位宫中之主也未怀疑,立刻写了一道圣旨,盖上玉玺就交给了蔡道。

“蔡太师,你要的这道圣旨,那个李乾顺真得能照做吗?”小赵伴虽小,却也知道这道圣旨的意义。

如果真得能够兵不血刃的拿回河套地区,那么,太皇太后给蔡道这个太师的官职,以及两县侯的爵位那就非常值了。

蔡道如是回答道:“陛下拭目以待便是,明年这个时候,便会传来好消息!”

人都是会变化的,也许,这个时候,李乾顺的确是准备接受蔡道的最后通牒。可是,蔡道也不敢保证,到了明年这个时候,西夏国主就不会改主意。

其实,一切都要看蔡道自己策划的战略是否能够顺利的实施。

接下来,蔡道就正式开始为明年的战争提前做好各种后勤保障的准备。

首先,就是士兵手中的兵器。

军器监立即停止一切外包工程,趁着汴梁城周边的河流刚刚解冻,水利充沛的时候,开始全力打制各种兵器。让人有些以外的是,蔡道让军器监重点打造的兵器,不是步兵对付骑兵的利器,拒马和长枪,以及步人甲。凡是而是守城的利器弓箭和火炮,成了打造最多的兵器。

这个时候,大宋朝已经有了最为原始的火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