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666 海外建国3

奸臣世家 第666 海外建国3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7:45 来源:笔趣阁

在经历过千难万险,绕过南洋诸岛和无数暗礁之后,蔡家的海外拓荒团终于找到了蔡道所说的新大陆。

开始的时候,蔡家人也只是在新大陆的西北角找到的定居点,整个新大陆西北地区除了沿海和一些河流区域,其他地区全是干旱少雨的地方。以目前的科技状况,根本就不适于大范围移民定居于此,真正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并不多。

因此,这几年当中,蔡家拓荒团征服新大陆的推进工作并不是顺利。

于是,蔡家的海船船队不得不按照蔡道的早先的提议,沿着海岸线一直从北向南,然后从西向东找到这片大陆的东南方,那里才是已经蔡道建国的最重要的地点。

蔡家和柴家一直在暗地里争夺大宋境内海外的移民,不过,蔡道一个人的名声根本就不是柴家人能够比拟的,因此,直到蔡道收回了幽云十六州,柴家人才在九州岛的基地上汇集了超过五十万的宋人。不过,柴家人也有柴家人的优势。

柴家子弟众多,而且,如今在蔡道的熏陶下,也不分什么嫡系和庶支,全家族上下齐心协力,更创一个新的国家。而且,九州岛比蔡道的作为基地的夷洲岛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就是九州岛上的倭国人。

在元朝入侵倭国失败以前,不论中原皇朝如何兴旺还是灭亡,倭国人对与华夏人始终都是心怀畏惧的。即便宋国人孱弱如此,倭国人还是以到宋国接种为荣。

因此,柴家人只要用心,便可以汉化很多倭国人为柴家新国家的子民。况且,在柴家统领的部队中参杂一部分倭国仆从军,也可以减少远征南美大陆时,宋人的伤亡。

可谓是一举数得。

蔡道把大半个九州岛让给了柴家人,也正是基于最后一个原因。

南方新大陆地广而原住民非常稀少,光靠蔡家人和移居于那里的宋民,足可以汉化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孤岛上的原住民。

而北美大陆即便是如今也有上百外的原住民,即便柴家英才辈出,想要彻底拿下这片富饶而辽阔的大陆非常的困难,因此,给予其适量倭国人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

宋朝终于如愿以偿的收回来幽云十六州和河套地区。

蔡道虽然当起了辽国的仲父、太师和宰相,可是,他还是遥控着宋朝的局势。

表面上,在蔡攸的主持下,由工部和军器监共同支持的工程——修建宋长城的工作,也于天佑六年全面铺开。

按照才的规划,西北五路的百姓春耕继续,不过,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上以及肥沃的河套地区,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再种植棉花或者其他任何的粮食作物,只种植紫花苜蓿一种经济作物。

这么做,一方面的原因是为了休耕,牧草茂盛都的话,对于饲养马匹和猪牛都有非常大的好处,关中地区禁止饲养绵羊和山羊,因为,到现在为止,蔡道还没有找到那种传说中不会吃草根的绵羊。

而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为了保持水土。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割上两三茬嫩草叶,既可以用来饲养牲畜,也会不用继续耕耘土地。而且,和大豆一样,紫花苜蓿天然就能够补充土地里的氮肥,如果这些地方在饲养大量的鸡鸭的话,其粪便也可以为土地里增添磷肥。

河东路,只需吕梁山西麓和中条天山南麓如此便可。至于黄河中下游两岸,也照此办理,影响的范围泼小。

至于这些区域所需的粮食,蔡道从四个方面弥补了休耕带来的损失。

第一、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大宋境内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一直在不断的攀升,虽然每年增长的幅度并不大,可的的确确是在增长。

要知道,蔡道并未把化肥引入到这个时代,因此,亩产量想要大范围的增产整首,还是有难度的。

第二,幽云十六州,特别是燕山山脉和榆关以南,以及河间府以北的这片区域,华北大平原在宋朝的时候,可是不缺水的。

因此,这片区域从天佑六年开始,便取代了京畿地区,成为了北方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

第三、蔡道还是没有放过大越国。

天佑六年,由杨氏父子带队的第二次南征征军再次有雷州出发,同样的战船和战术,同样南方士兵,面对已经虚弱的已极大越国,杨氏父子轻轻松松地拿下了大越国一大部分国土。

南方的占婆国和真腊国并未敢轻易出兵,而大理国则得到了蔡玄的允准,出兵夺回了之前历代被大越国夺取的领土。

这片区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而且大越国地势狭长,非常适于海上运输。

第四、随着蔡道大力推广养猪业和养鸡业,以及豆油的普及,如今大宋国国内的士兵和百姓,每年所使用的粮食已经开始减少。

摄入的肉类和植物类越多,百姓所需要的粮食便越少。

而且,猪、鸡鸭都是杂食性的动物,饲养起来并不太费粮食。

继辽国册封蔡道之后,西夏国也不甘示弱,一方面,李乾顺亲自写信给蔡道和小赵伴,希望能够聘任蔡道的弟弟蔡杉就任西夏国丞相一职。

而他的弟弟如今已经改封为高昌王的李察哥更是迎娶了蔡道的亲姐姐。

之前说过,蔡道的亲姐姐和亲哥哥,因为蔡王氏的娇惯,品性和名声在汴梁城中已经臭了大街了。

男孩子还好,大哥蔡梧早早就娶了一个小官的女儿为妻。

可蔡道的二姐,就成了大宋第一代,华夏第一代大龄剩女了。

没想到,刚刚失去了嫡妻的李察哥,会愿意取她。

对此,能够做决定的自然是蔡卞和蔡王氏。他们也同意了。

至于蔡杉到西夏国为相的事情,蔡道给予答复自然是同意。

孟太后在得到才的回信之后,也同意了。

至此,蔡家三兄弟开创了一个先河,分别就任三个国家的丞相。

总体来说,蔡杉的能力是要远强于蔡攸的,不过,大宋国毕竟是蔡道主持变法之后,打下的底子。而西夏国失去了肥沃的河套地区,臣民虽然并未削弱,可其实力肯定大为受损。

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在西夏国实施变法三年后,蔡杉便建议李乾顺,由李察哥亲率五万大军,而其他部族首领率领各部族的兵力,向西域进发。

西域地区地域广阔,虽然沙漠众多,可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也不少。

一旦灭了高昌回鹘的话,西夏国就可以将这些逐渐失去权柄的部族首领分封到西域去。

比如,军事才华不错的李察哥,他既然做了蔡道的大舅哥,李乾顺即便是在怎么信任于他,也不想继续将其留在自己的身边,即便当初迎娶蔡家大小姐还是这位西夏国国主最先出的点子。

汉人的君主和受汉人文化熏陶的君主,都会对自己的臣子报以最大的怀疑,而不是信任。

对于这一点,李察哥便看得非常清楚,因此,他对于这一次的西征非常地上心。

在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情报之下,李察哥和这些西夏部族首领们居然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平定了整个西域地区。

而蔡道的姐姐自出嫁之后,便像换了个人似地,对李察哥千依百顺,不但为她的夫君生下了很多子女,还成为了她的贤内助。

在随后的岁月里,李察哥很快就稳固了自己在高昌的统治,并且,在随后的一次大战中,率领大军打败了十倍于己方兵力的塞尔柱帝国联军,称霸整个中亚地区。

三个国家共同进步,虽然不符合大宋短期的利益,可是,西夏国和辽国一旦恢复了生机,既可以替宋国挡住来自更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刺激大宋国内部进行自我革新。

相反,原本应该得到这个功绩的耶律大石,从大宋天佑六年开始算起,他一直领兵在黄龙府附近围剿了完颜部和完颜阿骨打。

开始的五年,与其说是围剿,还不如说是被动防守。要不是蔡道一直压着大辽国内军方的反对势力,耶律大石早就被别人顶替到了。

不是蔡道不愿意换人,还是他在辽国主政的那几年中,竟然没有在辽国内部发现一个在军事能力方面超过耶律大石的,何况,这厮的主政能力其实一点也不弱。

出现这样的局面,也只能怪耶律洪基和耶律延禧这祖孙两个昏庸到了极点,而完颜阿骨打妖孽到了极点。

耶律敖卢幹本质上算不得一个明君,而他较为宽厚的性格,甚至上都算不上一个合适的君主。

一个没有任何威严,只靠仁厚的好名声,在大宋那就是仁宗,可是,谁让他生长在辽国呢?

好在,蔡道做了他的仲父,实行的新法也杜绝了以往辽国耶律姓和萧姓贵族把持朝政的惯例。辽国的新禁军自然是比不上辽国建国初年的实力。这一点,蔡道也向其坦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