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210 对手戏2

奸臣世家 第210 对手戏2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3:08:02 来源:笔趣阁

剩下的几个学子也都在仔细地思量着蔡老儒的那番话,他们不得不承认这番话说得极为在理,便共同说道:“的确如此。这人数还真成了那所书院成败的关键。”

不过,这时,当中最年轻的那位学子却说了一番话,给众人当头泼了一盆的冰凉彻骨的冷水。

“蔡先生,晚辈承认你的话精辟、透彻。可是,同样的问题,我们这所书院也同样存在啊!你们看看,这黑压压的一片,如今学院里可是招了500个孩子啊!曾山长,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曾师,要是教一两百个孩子,学生还是有把握的。可是,这里只有我们五个老师,就算每个人平均下来,一个人最少也得教六七百孩子吧!说实话,看着这么多的孩子,晚辈现在还真得感到有点怕了。”

“问他!这间书院,我虽是山长,也不过只是挂名而已。真正主事的还是这个孩子。道儿,你说是吧!”曾巩毫无节操的用手指着蔡道,不过,这话他并没有说错。

此时,曾巩的身体还没有调养过来,一天顶多教上一个时辰的课就顶天了。

“没错。不过,曾师、各位学子,还请稍安勿躁,等上三个月。这期间,曾师可以先调养您的身体,而几位老师也可以安心温习自己的功课。”蔡道见曾巩居然也耍赖了,便没好气地用一只手冲着众人伸出了三个指头,边说,边比划着。

“三个月之后,贫道或者曾师、你们自己每个人任意挑选几个有资质的孩子,教导他们一些科举知识就成了。毕竟,我们蔡家的这所学堂本身就不是以科举为主。”

曾巩满脸严肃地说道:“道儿,这可是你说的,如果到时候,老夫要是一个都瞧不上,你可不要怪老夫眼光太高哦!”

他对蔡道的大言炎炎,是完全不能够理解,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一群根本没有一点文化基础的穷人家的孩子,又能变成什么惊才艳艳的神童呢?500个孩子,偶有一两个出众的,并不是难事。可这小子,居然还让这些人三个月之后,去挑选学生。

除非是大罗神仙转世,给这些孩子脑子里灌注知识。不然的话,蔡道的话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哈哈哈!”蔡道对曾巩的话,露出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大笑了三声,这才说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贫道说出的话,自然不会反悔。不过,曾师,您到时候可不要挑花了眼啊!”

“一言为定!”

……

直到中午,花狻猊才把准确的消息带了回来。

汴梁城西南角那里的确是新建了一所新的书院,而且开馆的日子就放在今天。

等花狻猊到那里亲自观察的时候,大门之上的匾额已经展示出来,的确是宋神宗亲笔所书的‘汴梁小学’。

山长也的确是大名鼎鼎的官中侠——郑侠,不过,由于他还在河北忙着救灾。所以,开馆仪式由范祖禹亲自出面主持。

据其外界散布的信息来看,其建筑面积的大小和蔡氏学堂不相伯仲,可师资力量根本就不是蔡氏学堂能够比拟的。刚刚协助司马光修完资治通鉴的范祖禹也成了这间学堂的教授,大部分老师都是保守派大臣的子侄,个个饱读诗书。

蔡道得知后,心里面不得不猜测这些人的用意。恐怕不仅仅是要和自己的学堂打对台戏,恐怕这些人的目标主要还是为了几天后的制科的童子试吧!自己在这些大佬眼里,只怕仅仅是个要打击的添头罢了。

之前,这所学堂的兴建根本就没有透出任何的风声,根本不用郑侠掏一分钱,全部都是官府出资,且宋神宗亲自为之背书,师资力量又无比强悍。

无论从那方面看,蔡道兴建的蔡氏学堂根本和汴梁小学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据花狻猊探查回来的情报可知,这所书院招生的目标更加广泛,考核也更加严格。除了年龄要求和蔡氏学堂一样之外,还是要考核报名孩子的底子或者应变能力。比如说,识字的孩子并不多,可是给他们半个时辰认十个字,谁如果能够默写下来,也可以入选。

这样的确能够保证招生的数量以及质量。

第二天,一上午的时间,汴梁小学就招收了超过00名小孩子。

这个数字并没有超出蔡道的预估,现在的问题是汴梁小学的野心,不,应该说是郑侠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看着汴梁小学公示出来的师资力量的名单,经过曾巩的点拨,蔡道心中明白,里面除了一个郑侠之外,其他学术能力出众,但都是一群不通庶务的书呆子。

自己的对手从始至终就是郑侠。

以前只是两个人私底下的交锋,可是,这一次与以往都不同,这是在宋神宗的安排下,郑侠和蔡道之间明刀明枪的交锋。

宋神宗不再信任蔡道,却也不能说他反过头去信重郑侠,不然的话,宋神宗也不会这时候把郑侠派到河北诸路去收拾那个烂摊子。

这一次,宋神宗大力支持郑侠,一是卖个面子给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一个面子,毕竟,想要打压蔡道名声的不仅仅是郑侠,还包括所有的保守派和那些在去年‘常平仓事件’中大受损失的地方士绅和世家豪族。二是宋神宗自己也想要看蔡道出丑。

不过,据蔡道派人探查得知,到目前为止,‘汴梁小学’目前招收的那00名孩子,其构成主要还是城中文士的子侄为主。

汴梁小学招收的条件只要有三个。

第一、年龄限制;

这一点和蔡氏学堂的要求一样。

第二、能力限制;

第三、身份限制。

平民百姓的孩子,并不都是来者不拒的,即便其中有天资聪颖的孩子,通过了他们的测试。也要看对方的家人出身是否清白,还要求孩子的父母在汴梁城落籍的时间必须超过一年,且家中没有任何人在开封府或者其他地方犯过事。

其实,汴梁小学还有一个不是条件的条件。

凡是报名参见考核的人家,每个孩子都要收取一百文钱。

就是这一条,一下子就绝了接近三成的普通老百姓的希望。

一百文钱看似不多,可也不是哪个家庭能够轻易拿出来的。

其他七成参与了考核的家庭里面,有不少父母为了孩子的前途,能够进入学院,甚至还借了高利贷。

没有任何的付出,凡人轻易得到的东西,都不会太珍惜。

蔡道深知这一点,在蔡氏学堂开馆之前,他自己也曾经考虑过,在招收学员的时候,是否应该收取一定的费用。当然,他可没有郑侠那群人那么狠,蔡氏学堂即便真得收取费用,顶多每个孩子也就是收取十到二十文钱的水平。

他的伯父蔡京也是这么建议他的,甚至明确的给他指明了一个价码——五十文。

可是,蔡道有他自己的考虑。

他兴建的学堂,原本就不是正儿八经教授科举考试的内容。而他自己一向也没有表现出太高的文学能力。

在大宋朝,不是有这么一句流行语吗?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里的读书,可不仅仅是读书认字那么简单,实际上指的就是学习科举考试的内容。

如果,蔡道摆明了车马,说出自己办学的目的,还要在加收报名费,势必会影响自己的计划。那些父母也不愿意花冤枉钱,只是让自己的孩子到蔡道的这里学那些从来没有听说过得杂学。

所以,蔡道最后没有听取任何人的意见,自己决定,蔡氏学堂招收的第一期学员不收取任何的费用。

结果果然如同他预料的那样,不收钱的学堂,果然吸引了大批贫民老百姓哭着喊着送自家孩子到蔡氏学堂来就学。

相比蔡氏学堂,汴梁小学的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

所以,如果不是这三个条件限制的话,汴梁小学肯定能够在第一天的上午就招收超过一万人,那是妥妥的。

现在就要看事态的发展了,蔡道还真是希望汴梁小学能够放开手脚,大肆招收学员。即便有那三个半条件的约束,只要维持几天,整个汴梁城中,还是能够凑够近万符合他们条件的学生的。

到了那个时候,就要看,汴梁小学敢不敢继续招收学员了。

不过,汴梁小学的号召力已经开始影响蔡氏学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