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212 新的告示

奸臣世家 第212 新的告示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3:08:02 来源:笔趣阁

本来,蔡道只想按照名单把要离开的孩子喊出来,让他们的父母把他们领走就行了。可是,他还是忍不住要把整件事情的真像告诉这些仍然懵懂无知的孩子们,不管他们此时此刻是否能够听得懂。

“孩子们,你们可能刚才都没有听到或者没有听明白。当今的皇帝陛下,在南城那里也开设了一间同样的书院,招收和你们同样年龄的孩子进入其中读书。他们那里的书院和我蔡道的这间学堂不同,学得都是将来可以用来考取功名的知识。”

“你们当中,学堂外面,已经有父母想要把你们接回去。这事,我不拦着。只不过就是想把这件事告示你们。我知道,刚才这个黑大个打了你们当中比较调皮的孩子。我告诉你们,以后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凡是破坏这里规矩的孩子就要接受惩罚。而且,凡是有孩子破坏规矩超过三次,都要被逐出蔡氏学堂。”

“如果,谁要觉得受不了这里的规矩,可以跟着这些孩子一起离开,我绝不阻拦。听明白了吗?”

这下子,刚才恐慌不安的孩子们一下子被这个消息惊得更加惊惶不安了,大部分孩子都不明白蔡道所说的话,只有极少数的孩子才能够了解其话中的意思。

不过,蔡道还是料错了一件事。

即便刚才有几个孩子受了重刑。但是,蔡桶经过蔡道的调教,那些孩子受伤看着挺重,其实,蔡桶出手是非常有分寸的。况且,人的屁gu上的肉最厚,受点小伤,很快就会痊愈的。

即便如此,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不愿意就这么离开蔡氏学堂。原因也非常简单,蔡氏学堂里吃的太好了。昨天大半天的两顿饭和今天早上的早饭已经彻底征服了这些孩子。

这些孩子当中肯定有家境不错的,也许从小就没有挨过饿。可是,这些寻常人家吃过的饭又如何能够比得上蔡道这个穿越者亲手调教出来的厨师。

而对于那些穷人家的孩子,更是把这个地方当成了人间仙境。他们长这么大,忍饥挨饿是寻常事,又何曾有人吃过一顿饱饭呢?

何况,这些孩子们也根本忍受不住充足的食物和美食的诱huo!

这就是事实。

这就是现实。

这就是孩子们脑海之中最真实的想法。

在这些孩子朴素的认知中,这里就是他们最好的归属。其他地方就是吹得再好,能管他们一天三顿不限数量的美食吗?

昨天晚上,这些孩子谁在大通铺上,其中有不少人都激动地睡不着觉,他们之间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但这并不能妨碍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

大部分的孩子的确是没见过什么市面,可也有见过或者上过其他私塾的孩子。

那些地方别说管饭了,凡是想要到那里读书的孩子就必须得给先生奉上一笔价格不菲的束修。汴梁城的先生开办的私塾,可不是传说中送上几条腊肉就能打发的。谁如果真得这么想、这么做的话,非但惹人笑话,还会惹怒整个教书先生的群体。

穷文富武。

那只是大宋国开国之初那些年的福利。

宋仁宗在位期间,平民子弟想要考中进士,越往后就变得越来越难。特别是到了仁宗末年,科举制度几乎已经被文臣世家大族所把控。

当今宰相,非韩即吕,就是这种现象的一个突出显现。

所以,蔡道的话说完,即便大部分孩子不明白话中的意思,但是,他们还是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

好在,蔡氏学堂这次收的学员,贫苦人家的孩子占了绝大多数。即便他们的父母得到了消息,也没有地方却凑那不菲的一百文钱,一直生活在底层的人家也没有几个有胆量去借高利贷的。

有大约过了一个时辰,蔡老儒亲自把名单送到了蔡道的手中。

这个时候,也不需要客气了。蔡道按照名单,一个一个把名单上的孩子都叫了出来,然后让蔡板和蔡桶把这些孩子引出了蔡氏学堂。

有孩子被点名后,一直赖着不肯走,哪怕他们知道这是父母的要求。

蔡道并没有任何挽留的意思,百善孝为先,更何况他们只是五到七岁的孩子,有蔡桶在背后跟着,他们也只能乖乖地跟着蔡板身后离开了。

再说李犬儿,拿着蔡道写的告示,出了大门,将告示贴到了大门外两边的白墙上。

接着,就让几个识字的兄弟大声地读了起来。

蔡道知道他们几个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没有敢继续用隶书书写新的告示,而是用他那笔烂楷书写的。

蔡氏学堂新告示:

内容如下:

第一、今日有人自愿离开蔡氏学堂,现继续招收学员若干,补上缺额后即刻停止招收;

第二、今年内报名进入蔡氏学堂的孩子,一律不收取任何费用,明年再招收的时候,每个孩子收取二十文;

第三、蔡氏学堂从今日起,正式开始招收五至七岁的女孩子。

前面两点,算是应对汴梁小学。

可是,最后一条一读出来,在场所有的人都震惊了。

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立刻飞遍了全城。

收女孩子做学生,这是亘古未有的事情,从来没有人做过,更是从来没有人敢想过。

蔡道再一次成功抢镜,一张刚刚超过一百字的告示震惊了全城。

不但惊动了宋神宗这个争端的挑起者,也惊动了处在深宫中的太后、皇后和各位娘娘。

在大多数人看来,蔡道这么做,根本就是破釜沉舟,反将了汴梁小学一军。

招不招收女孩子,寻常老百姓倒是无所谓。可是,这个消息架不住那些文臣武将家里面的千金小姐,谁也都难免保正她们不会动心思。

蔡氏学堂收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这些千金小姐自然不会考虑加入到那里。

哔嘀阁

可是,汴梁小学这里可是宋神宗亲自为其背书的书院,又有官方出资的背景,这些想要读书的千金小姐完全可以进入这里面念书。

蔡道一个七岁孩子都敢做得事情,他郑侠如果还不敢做,难道他一大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了,这么一点担当都没有吗?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

别说郑侠此刻不再京城,就是他人在汴梁城中,也不敢开这个先例。

宋神宗则是个看热闹生怕事不大的主,他还巴不得汴梁小学的人也做到这一点。

躲在幕后的大佬司马光却傻了眼,七岁孩子的思想天马行空,谁也根本预料不到那个罗锅子下一步还会做出什么离经叛道的事情。现在,无论是郑侠,还是保守派的大臣都是骑虎难下。除非是宋神宗亲自下诏阻止蔡道的这个举动,或者干脆封了蔡氏学堂。

不然的话,他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蔡道借着这个蔡氏学堂逐步扩大自己的名声。

宋神宗不出手的话,满朝除了那位三旨相公王珪,其他手握重权的大臣都是属于变法派的。就连献上《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如今也只不过被擢升为资政殿学士而已。

指望行政命令解决这件事,还不如指望宋神宗此刻就驾崩。

事情在不断的酝酿当中,蔡氏学堂周边有胆子大的人家真得把自家的女儿送到了那里。结果,蔡道还真得就让人将女孩子收入了蔡氏学堂。

有人起了头,周边的人就开始像疯了一样,带着自家的男孩子女孩子潮水般的朝蔡氏学堂的方向涌去。

经过一天的时间,很多普通老百姓已经想明白了,汴梁小学画的大饼的确是非常诱人,可是,那一百文钱却如一盆寒冰,让大多数人都冷静了下来。

谁不是望子成龙,如果家里负担的起那一百文钱的话,还好说。可如果仅仅是为了一点点希望,就去借高利贷,最终闹得家破人亡,实在是得不偿失。

那位运财童子一贯信誉卓著,他办得蔡氏学堂,虽然教不出进士,但听说进去之后,都会给每个孩子传授一门可以用来谋生的手艺。最重要的是,今年招收的学生不受一文钱。

有了对比,自然就有了选择。所以,有钱人还是会把自家的孩子想方设法都要送入汴梁小学。而那些没有钱的普通老百姓则是削尖了脑袋也要把自家的孩子送进蔡氏学堂。

蔡道的一纸告示搅得整个汴梁城沸反盈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