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358 下了七个月的连绵大雪3

奸臣世家 第358 下了七个月的连绵大雪3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3:08:02 来源:笔趣阁

老话说的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花狻猊、还有太行八陉北部两个山寨的寨主忽略自己的意见,花狻猊甚至还因为这件事和他那个老丈杆子闹得很不愉快,他们很快就会尝到苦果。

至于,狮子寨和那两个山寨里究竟能够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大雪灾中,活下来多少的兄弟,那就是他们自己应该操心的事情了。

蔡道只需要把一直紧跟在自己身边的人保护好就行了。

不过,作为自己的嫡系人马,飞狐陉这个关口却是太行八陉山寨中的重中之重,其地位,和太行寨不相上下。也因此,蔡道必须赶在真正的入冬之前,替王敢那群人准备好越冬的一切必需品——粮食、食盐和煤炭。

所以,他便命令白显勇立刻召集太行寨里所有的兄弟,到自己找到的那座露天矿挖掘煤炭。赵虎则领着飞狐陉派来的人押送挖出来的煤炭,往来于井陉和飞狐陉之间的山路上。

而他自己则带着那群孩子就在矿区的旁边,支起了几十口大锅,带领着一群孩子们给这些拼命挖矿的喽啰们准备好吃的东西。

花样不多,准备的也很简答,无非就是面条、葱花大饼和米饭而已,而且,蔡道还把折家送给他的羊几乎都拉到了这里。冬天,如果这场雪下得太大的话,山寨里又没有及时储备下足够的草料。那些牛还要留着来年垦荒只用,所以,自然就成了宝贝。可那些这些羊,养着也就是为了吃肉。

蔡道如果硬要把这五百头养到明年,即便这些羊全都能够存活下来。

可是,这么做的后果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一方面,羊群在没有足够草料的情况下,势必要浪费更多的粮食来养活这些畜生。而另外一方面,这些存活下来的羊,如果只吃粮食的话,没有青口补充营养,它们在越冬之后肯定会大幅度的掉膘,而明年它们的繁殖能力肯定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蔡道决定把这些羊,其中两百头送给了南方四个山寨,三百头留在了太行寨。太行寨每一天杀掉两头,用来分给寨中的兄弟们吃。

至于那些羊杂碎,则让赵虎他们运到飞狐陉去。

沿途的辽国边军自然看不上这些东西。

一头羊看着是挺大,可是,放在一个大型的山寨之中,也只是给这些临时的矿工们和小厨师们的饭里面加了一点点荤腥而已。

由于人员紧张的愿意,蔡道冒着极大的风险,并没有给太行寨留下任何的预备队。所以,这些日子里,他一直表现得非常镇定,其实心里面却非常的担忧。

因为,郑侠根本就是一个疯子,并不能够用常人的思路来预测这个反骨仔下一步的动作。

不过,蔡道这次显然是多虑了。

刚开始下雪的时候,郑侠这个福建子,居然也同蔡道一样,看到雪,在他的心中就有一种非常不祥的感觉。他才刚刚到任河东,不会在这个时候发生大雪灾吧!为此,他还专门召集了太原府内的官员,向他们询问太原府周边的情况,以及河东路这几年的天气变化。

可是,其他太原府的官员中,不乏在河东路扎根十几二十年的官员,他们都认为郑侠这是却都劝他,毋须担心。河东路多山,山中早点下雪实属寻常。这些老资格的官员们自以为见多识广,别说八月下雪了,他们在太原府还见过七月飞雪呢。

郑侠在这些人的劝阻之下,也放了心。毕竟,他是个南方人,对于这里的地理天气,自然没有这些地里鬼了解的清楚。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半个月当中,一开始淅淅沥沥的雪花是越下越大。

九月一日,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大晴天。

河东路的百姓们都认为这是天气转好的预兆。

可是,转过天来,鹅毛般的大雪便在深夜层层将太原府包裹了起来,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之外。

郑侠醒来之后,看着外面厚厚的积雪,心里面一片冰凉。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位政治能力不大于65的转运使,并没有转运,他顶风冒雪的办差,却一直收效甚微。河东路本来就不是产量大户,一直都要靠汴梁城接济这里。

之前,大宋所有路当中,也就是西北诸路的情况比河东路要差很多。

可是,自从孙觉到任长安府知府之后,整个西北的粮食产量一直都在逐渐剧增,而不是逐年递增。

孙觉到任的第二年,西北诸路就已经摆脱了从外地进口粮食的尴尬境地。守着八百里秦川,整个西北却一直都缺少粮食,这在汉唐根本就难以想象。

唐朝中后期,关中的粮食之所以不够吃,一方面因为长安是天下的中心,不光是大唐的子民人数众多,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的各国商旅人数也不少,再加上历年土地兼并,关中的土地越来越集中在了权贵的手中,府兵制也正是因为这原因而瓦解的。

河东路也就因此成了老大难。李宪和那个草包知府在任的这几年,自然没有任何的建树。不过,架不住人家的运气好,李宪和种谔一样,虽然明升暗贬到了河东路,可他始终都没有放弃建功立业的打算,所以,他一直喜欢在边境上折腾。

不过,说来也是奇怪,这个阉人在河东路的时候,居然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任何一县范围以上的天灾。

郑侠这一接任,立刻大雪满天飞,**月可是秋收的季节啊!可是,漫山遍野的大雪已经彻底让河东路这一季的粮食收成泡了汤。

没奈何,郑侠只好硬着头皮向汴梁城中发去了加急求援的文书。

这种大场面,郑侠这个新扎转运使和知府已经感到回天乏术,根本就hold不住了。

文彦博和吕公著在接到郑侠的加急文书之前,就有人向他们禀报过河东路大雪的情况,这个人就是主动辞官,却一直赖在汴梁城外一直不走的张商英。

话说,张商英磨磨蹭蹭地离开河中府的时候,天已经开始下雪了。他治下雪虽然下得很小,可是,他在沿途就听那些商旅们一直都在谈论太原府的大雪。

所以,一进入京师,张商英就立刻向朝廷上奏章禀报了这件事。

对于这个陡然跳出来的刺头,文彦博和吕公著自然选择了无视。

可是,转过天来,郑侠的加急求援文书就把这两个宰辅的脸扇的生疼。

脸面,这二位人老成精的宰辅看得并不是太重,可是,接下来,他们就得肉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