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367 郑侠和范祖禹的应对方式

奸臣世家 第367 郑侠和范祖禹的应对方式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3:08:02 来源:笔趣阁

新安县县城即便也像宜阳县县城一样,选择在近期关闭城门。

不过,他们防守的重点肯定会放在县城的北面、谨慎一些的,县城的东西两面可能也会加派一些临时拉来的壮丁巡夜。

可是,唯独南面的城墙,新安县一定会忽略其背后,他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有人会从背后偷袭。

果然,到了深夜的时候,这些军官带领厢军来到了新安县城下,在黎明时刻一举就攻下了新安县城。

为了灭口,他们先是袭击了新安县厢军的军营,挟持者这些厢军和已经投降他们的军官继续进攻城中的大大小小的官员的衙门和他们府邸,以及城中那些中小富户。甚至于,杀那些文官的时候,都不是他们动的手,而是那些被挟持的县属厢军。

至于各个衙门里的衙役,则是一个都不留的杀了,这些人即便被胁迫,他们也有可能在事后反水。

这就是元丰八年,震惊整个大宋朝的新安惨案。

这个案子之所以被曝光,还是因为宜阳县知县。他在得知那些想要进城的人居然是洛阳城内的厢军的时候,就立刻暗中派人一直在盯着这支队伍的动静。

这个在暗中盯梢的人既是的傻大胆,也是个具有侠义心肠的人,不过,当他看出这支队伍的企图的时候,早就已经回天乏术了。

因为与新安县的县尉有旧,所以,最终,他也只是从中里抢出了县尉的一对儿女,悄然离开了新安县,回去向宜阳县的知县禀报了这件事的始末。

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对于宜阳县知县和新安县的知县这两位知县的结局来说,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如果不是宜阳县知县防备的那么严密的话,如今遭难的肯定就是宜阳县了,不过,那个时候,整个县城里死的却不是所有文官,仅仅就是他这个知县罢了。正因为他防备的这么严密,才导致洛阳城里来得厢军破釜沉舟,做下了元丰末年的滔天大案——新安惨案。

这个案子要到元佑年才会被彻底翻出来。

宜阳县的知县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把这个案子揭发出来的话,很有可能不但不能未这位遭难的同僚报仇,还很有可能报自己也给搭进去。

文彦博和吕公著怎么可能让自己的治下出现如此荒唐的事情,何况,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其实就是那位新到任的洛阳府知府,如果要严格追究责任的话,这位知府如此无理的逼迫也是新安县惨案最终爆发的直接责任人。

可是,在大宋文官的世界中,武将根本就没有什么人权可言,这也是洛阳府那些厢军将领们对新安县中文官集团痛下杀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要想做得天衣无缝的话,就要把文官全都杀了,饶后留下新安县里面的武将的一条命,跟他们一起同流合污。

这样做,既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这个掉脑袋的秘密不会被泄露出去,又能弥补他们如今兵力不足的劣势。

只不过,这些凶残的厢军将领没有想到宜阳县知县一直都没有放松对他们的警惕。

其实,所有参与这件事的人并不知道,整件事洛阳新任知府的无理要求的确是诱因,而在其中起着穿针引线作用的却是蔡道建立起来的七色领组织。

洛阳府厢军中的那个小校就不是一般人,他是洛阳府里的金领。七色领组织里,他名面上的官位在洛阳城里并不是最高的,可是,他能当上西京的最高领导人,自然是有过人之处。

他姓焦,名叫焦住,是焦挺的亲弟弟。焦挺被死亡之后,宋神宗顾念他是为了蔡道而死的,所以,他就承袭了哥哥的官位。

后来,宋神宗驾崩之后,在得到蔡道首肯之后,焦挺这才和家中取得了联系,而因为他的家事和其祖辈的遭遇,七色领组织的大头领才将这位异常仇恨文官的将领吸纳进了组织。

这也就是焦住一直不遗余力的怂恿厢军们进攻新安县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新安县的知县也并不是什么好官,欺压良善,鱼肉百姓,贪污受hui,凡是一个贪官能做的,这个家伙基本上都做了。

之前提到过,蔡道让七色领组织引到的‘硕鼠计划’,目前还并未设计京畿地区,可是,这厮就是和相州韩家勾结在一起,用韩家盗取的蔡道进献给皇家酿造烈酒的房子,一起将新安县县城里的粮库和常平仓里面的粮食几乎都快要掏空了。

焦住本来就和相州韩家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他才会利用这个机会亲手灭了这个知县一家人。

因此,凡是看到过新安县仓库和常平仓现状的厢军,无不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就在那些厢军将领们想要责难焦住的时候,焦住却让大家伙稍安勿躁,面对着空空如野的粮仓,他自然早就知情。之后,从七色领标注的印记中,焦住找到了城中几家专门和知县一起倒卖粮食的大粮商,直接就从这些无良商人的家中抄出了充足的军粮。

不过,唯一让大家有些担心的就是,新安县的厢军本身空额非常多,能够使用的兵器那就更少了。新安县的厢军自己都做不到人手一件武器,更何况洛阳府这些丢了自己武器的厢军呢?

至于新安县的武库,早就被知县掏空了。

到了如今,之前还在为了杀了那些文官而惴惴不安的将领们如今全都愤恨不已,大宋国之所以是如今这种孱弱可欺的样子,就是这些贪婪无能的文官把国家都给败坏了。

这个时候,焦住再次劝解大家,他们之前做好的打算,也并不是那些饥民们打仗的,而是去风陵渡那里和对方的武装相持的。所以,有没有充足的武器,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实在觉得心怯的话,大家伙完全可以多砍伐一些树木,做成木枪。

对阵的时候,只需要把这些手持木枪的厢军摆在队伍的后面即可。

这样做,既能给自己壮胆,也能极大的震慑住那些饥民。

之后的局势,也的确就如同焦住预测的那样,

他们这些败军经过一次攻城大战之后,补足了一些勇气,这才在第二天押运着粮食,前往风陵渡。

留着风陵渡还有十里地,这些厢军将领们就决定找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安营扎寨,这样做,既能让洛阳府知府知道他们已经出了力,又能对河东路的饥民们产生一定的震慑力。

当然,如果之前他们遇到的那股骑兵要是真得进攻他们的话,这座营寨即便搭建的如何坚固,凭他们这点人,简陋而稀少的武器,根本就是螳臂当车。这个时候,他们背后的这座山就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所以,焦住就建议诸位将领,大家再辛苦一点,在山上也修建一些简易的居处,并且把大部分粮食都放在山上。

一旦那些骑兵袭来,干脆就放弃抵抗,大家伙都逃到山上。到了那个时候,大家也就都不用怕了。

这个时候的郑侠自然也得到了这个消息,可是,他却没有去管这些饥民们的动向,即便他如今还有能力阻止这些饥民们继续流向河中府,他也不会去这么做。

因为,郑侠此刻心中非常的清醒,他手下掌控的这些士兵,说到底也是河东路的百姓出身,把这些饥民挡在太原城外,就已经让他在河东——官心、民意和军心大失。单单只是阻止饥民进城,大家还可能会理解他,毕竟,太原府内的储粮不充足,要是放进来太多的饥民的话,非但救不了大家,还会牵连城中的百姓。

可是,郑侠如果真得下令彻底堵死这些饥民所有的生路的话,河北诸路的惨剧和反叛肯定会再次出现,那个时候,别说河东路的保甲会不会发生叛乱,就是郑侠自己也不能确定,手下的这些士兵会不会发生哗变。

何况,当初文彦博和吕公著给他下得的旨意,里面也只是提到了,让他派兵封锁河东路通往黄河和河北的通道,却并没有提到河中府。因此,郑侠也乐得在这件事上装傻充愣。

这么大难题,还是交给司马光的好基友范祖禹去头疼吧!郑侠如今已经是自身难保了,哪里还顾得上别人啊!

此时,刚刚上任的范祖禹还没有理清楚河中府的事情,却已经头疼难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