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397 南北巨富

奸臣世家 第397 南北巨富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3:08:02 来源:笔趣阁

这个时候,在找寻救出蔡家兄弟屡次碰壁之后,杨畏这个钦差在太原府里钦差的行辕里,迎来了两位客人。找寻蔡道的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

蔡道想出来的方法就是用赎金将自己和几个兄弟,假装从太行寨的山贼之中赎回来。

太行寨对于蔡道的要价颇高,一般人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即便是贵为帝王的赵煦现在也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钱。不过,蔡道之前在见到丁有才和金钱的时候,就有了对应的策略。

就是扶持丁有才成为大宋境内长江以北的第一富豪。

士农工商当中,商业无疑是最能够创造财富的。而垄断就更加能够在短时间内扶持起一个巨商。

元丰八年到元佑四年,这四年间,大宋北方地区屡屡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救灾物资和粮食无疑都是能够趁此良机,套取巨额利润的商品。

不过,因为元丰八年河东路的那场大雪来得太过于突然,所以,丁有才肯定是赚不到这笔钱的。所以,这一次的机会只能让给金钱,背靠着蔡家的船队,从南方粮食丰收的地区运来粮食,只需要以较低的价格卖给朝廷即可。

这样做,虽然肯定会损失一部分粮食交易的利润,但是,无疑会交好文彦博和吕公著这两个当朝的丞相。而且,金钱在南方的产业只要是以糖和茶为主,与北方这些世家大族之间的生意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冲突。所以,保守派大臣虽然都非常讨厌这位满身铜臭味的大胖子商人,还是不得不给金钱在北方的商业交易提供尽可能的便利。

因为,只要北方的这些地区仍然不断发生各种自然灾害,文彦博和吕公著肯定就一直需要金钱从南方运来的粮食给中枢输血。

相比于金钱在保守派大臣中混得如鱼得水,丁有才想要发展起来就要困难的多。

因为,丁有才不管贩卖任何的货物,总是会各地的商贩发生冲突。比如,他贩卖到河东路的海鲜,别人看到其中利润丰厚,京东东路、河北东路、海南东路这三路沿海地区的富商们自然也都眼红起来。这些当地的豪绅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发财的机会。

于是,原孝慈里造船厂中,海洋捕鱼拖船的订单迅速激增,而买主大部分就是这三路的人。

不过,海鲜倒是运进了内陆地区,一些有关系的人也的确是在京畿地区赚的盆满钵满。不过,大部分参与这项生意的人家最终还是亏得血本无归。

这是因为,受了蔡道和苏东坡的影响,其他地区,百姓能够吃到的肉,很大一部分都是当地养殖的鸡和猪,吃不起的也可以在河流中捕捞河鱼。

华夏人可没有后世的西方人那么娇贵,对于刺很多的河鱼一点也不排斥。

而丁有才手里面海鲜的主要贩卖地其实就是蔡道所在的河东路。更准确的来说,就是蔡道所在的太行寨。因为这些海鲜,大部分是要分给太行寨中的孩子们吃的。这些孩子正在进入一生当中学习的最佳时期,需要大量的营养补充脑力。光靠各个山寨之中大范围推广的鸡和猪根本就不行。

而广泛种植的核桃还没有到可以收获的时期,所以,从深海之中捕捞出来的鱼类就是这些孩子们最好的营养品。当然,蔡道一家人都喜欢吃海鲜,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那些跟风想要进入河东路的,全都被拦在了黄河和群山之外。

有山贼和水匪在路上拦截,这些沿海的豪绅根本就没有门路打通这里的通道。

当然,仅仅依靠贩卖海鲜的生意,丁有才想要成为北方巨富豪商,无异于吃人说梦。

人类在社会中生存的四要素,在后世被归纳为‘衣食住行’四件事。

不过,在古代这样以小农经济为主的、比较封闭的社会体系当中,‘行’的重要性反倒是不如‘医’。生活在村庄里的百姓也许这一辈子都安安稳稳地住在自己的狗窝当中,甚至有的人一生当中都未曾出过自己所在的小村子。不过,只要不是孤儿,自己身边的亲人或者自己都有可能会得疾病。

缺医少药,就成了那些比较偏僻村庄的常态。在古代,除非是个达官贵人诊病,郎中和百姓之间,根本就不存在后世那样严重的医患关系。

蔡道给丁有才就指了这条明路——贩卖和种植药材,同时,利用京东东路那些比较贫瘠的土地大规模种植草棉。只要牢牢掌控了‘衣’和‘医’这两个方面。不想赚到大钱都不可能。

在历史上,大概唐朝时期,草棉就已经出现在了华夏的海南地区或者岭南地区。而草棉真正意义上的大范围的推广以及种植,那就是朱元璋登基做皇帝以后的事情了。

即便现在还没有到小冰河时期,可是,华夏北部的冬天还是非常寒冷的。普通百姓本身就缺衣少食,更不要提冬天穿什么皮草了。

即便是在大宋,每一年因为的伤寒病而死,或者被大雪直接冻死的人根本无法估计。即便是在大宋国的首都汴梁城里,这个地方设施和机构都很完善,可每一年的冬天还是会冻死很多的平民老百姓。

随着棉花的出现,无疑就会大大的减轻寒冷对于普通百姓的威胁。随着棉花大范围的种植,其制成的衣物价格也会逐步的降低。

而且,棉花的种植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就是,棉花虽然不能够用来充饥,可它的总量非常的轻,易于运输。

大宋境内有好几个地方就非常适合大范围种植棉花。

比如,巴蜀,这里自从有了都江堰以后,就成了鱼米之乡,可还是,由于这里是四塞之地。和关中夹着大巴山和秦岭,和荆湖北路夹着地形险要的三峡,如果想要将巴蜀中富余的粮食运往关中。

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就连一贯的产盐要地巴蜀,也因为道路险阻的问题,蜀盐一直都竞争不过淮盐。

如果,在巴蜀境内部分土地用来种植棉花的话,既解决了巴蜀富余粮食的问题,也能加速巴蜀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经贸往来。棉花相比于麻来说,非常易于种植,质轻价优,而且还非常的保暖。非常食欲替代华夏传统的麻质衣物。

还有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内陆地区,两浙路杭州以南的沿海地区都非常适合种植草棉。

就这样,凭着这三样生意,丁有才只用了五年的时间,便轻而易举的坐上了中原首富的地位。不过,这个首富还是有水分的。因为,那些世家大族在北方占据的土地数量相当的惊人,不如,韩琦韩家被人称为韩相州。这里的‘相州’可不是说得韩琦的郡望,而是韩琦家已经将几乎整个相州的耕地都纳入了韩家的名下。

也就是说,整个相州的百姓都是韩家的佃户。

在接到蔡道的传信之后,其实,丁有才和金钱早就来到的太原府,不过,为了让杨畏知道这件事的困难程度,他们之前一直都没有现身。

在等了整整半个月之后,他们二人这才来找杨畏,自己主动提出用钱来赎回蔡道等人的建议。

对于这个差事,杨畏在这半个月之内,已经是身心俱疲了。不管太行寨的山贼们提出任何的要求,他杨畏能够做出的承诺也仅仅只是准许这些拒命的山贼接受朝廷的招安。想要用钱财赎回蔡道,想不说赎人的价钱,朝廷究竟能不能出得起,单单只是赎金这一个问题,朝廷就不可能跟着山贼达成一致。

也许,之后赵煦迫于无奈,会选择在暗中支付赎金,换回蔡道。可是,这件事的执行者肯定就是他了。而将来这件事一旦被曝光,背黑锅的人肯定就是他了。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有两人商人主动跳出来替他解决了最大的难题,杨畏如何不敢动,如何不兴奋呢?

这一次,完全没有借助朝廷的名义,就赎回了蔡道。他这个表面上的执行者肯定会收获更多的赞誉的。

不过,出于个人习惯的原因,杨畏还是问了一下丁有才和金钱的身份问题,以及这两人这一次为什么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丁有才和金钱一说,杨畏这才明白,感情这两位都是那个罗锅子的熟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