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399 变法派大佬回京

奸臣世家 第399 变法派大佬回京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3:08:02 来源:笔趣阁

这是,因为,蔡道已经得到了一个让他十分惊讶、却又无奈的消息。

之前,就是那个到呆在太原府想要赎回自己的杨畏,已经建议小皇帝,连同章惇一起,将蔡道伯父蔡京和父亲蔡卞同时诏回京城。

对了,还有那两个有才无德的吕惠卿和邓馆。

所以,几经考虑之后,蔡道还是选择带着蔡桶和蔡板离开了大部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白云观。

杨畏本来是想亲自到白云观去请蔡道下山的,不过,他可是个聪明人,自以为了解了这小孩子心中的想法,认为罗锅子这是想自抬身价,在暗中逼着小皇帝主动用最高的礼仪招揽他。而不是有自己这个小臣前来。

最终,杨畏带着遗憾,领着蔡攸和蔡道的几个弟弟回到了汴梁城中。

杨畏一回到京城,便立刻进宫,向赵煦完完整整的讲述了将蔡道等兄弟救出山贼窝的经过,对于这件事,他很聪明的说出了实情,而不是将功劳揽在自己的身上。因为,丁有才和金钱这两个大商人很有可能得到小皇帝的亲自接见,这两个将要直达天听的人,还是不要轻易得罪为妙。

听完杨畏的讲述,赵煦刚开始的确是有些生气,虽然这次下山可以说是蔡道自己的林良出得贼窝。可无论如何,自己可是皇帝,他一个罗锅子凭什么这么傲气。

不过,想着想着,赵煦猛然想到了一个人,心中的这点气也就消了下来。自己的确是拿那个小子没有什么办法,可是,能够制那个罗锅子的人很快就要进京了。

没错,这个人就是蔡道的亲生父亲蔡卞。虽然这两个父子之间并没有多少亲情,虽然蔡道已经出家入道,虽然这对父子两这些年的关系形同路人,可是,谁也斩不断二人之间的血缘关系。

如果,蔡道还想保持自己在大宋的影响力的话,那么他就必须向自己这个便宜爹俯首。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而且,蔡家的船队无疑大大加速了这过程。

虽然蔡道并没有嘱咐船队负责用海船运送两位老爷入京。可是,这两位老爷如果主动提出这个要求的话,蔡道本人又不在,下面的人还是要乖乖照办的。何况,在仙游蔡家二老爷的操持下,可以说如今已经总揽了海上人员运输的生意。独门生意总是非常赚钱的。

蔡卞和蔡京行程并不相同,蔡京是从岭南直接乘船入京。而蔡卞本来是打算协同夫人先回江宁,先祭拜一下岳父,看望自己的二妻兄王旁,顺便接自己的两个子女一起入京。没想到,他所在的船刚刚到达长江口的时候,就收到了赵煦紧急召他入京的消息。

来人并没有说小皇帝紧急召见他的原因,看样子也根本没有解释的意思。

没奈何,蔡卞只能在长江口和自己的夫人蔡王氏分道扬镳,江宁的事情还需要夫人亲自去操持。不过,在临行前,蔡卞还是反复叮嘱了自己的夫人,让她到达江宁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劝一劝妻兄王旁,让他立刻抛下所有矜持,立刻入京。

蔡卞其实当初在京担任中书舍人的时候,还做过赵煦的讲师,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他那时就十分清楚这位小皇帝的脾气和秉性。

这个孩子虽然年纪尚小,身上自然还有不少属于小孩子的缺点,可是,小赵煦那个时候就已经显露出非常坚毅的性格,经过八年的羞辱和压制,蔡卞可以想来,如今的小皇帝心中肯定已经充满了怒火。

这一点,他们这些所有被贬去岭南的变法派官员几乎都是一样的心情,

保守派,

文彦博,

我们要回来了。

带着这样的心情,蔡卞坐着官船顺着蔡道当初入京的海路来到了密州,从海南到密州,再到汴梁城,仅仅只用去了一个月的时间,这在当初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有一点,也让蔡卞非常的骄傲,因为,他们所乘坐的这艘行驶在海上的运输官船也是出自蔡家。虽然,他也清楚,孝慈里的那个造船厂已经和蔡道的关系不大了。可是,蔡卞心中还是有猜测,那个鬼儿子肯定在里面埋伏了伏手,不然,这个孩子根本就不可能乖乖的将手中这只会下金蛋的金鸡卖出去,即便对方是自己的族亲。

由于没有在中途耽搁,蔡京一行人还是先一步赶到了汴梁城,不过,他们兄弟二人并不是第一个回到京城的变法派大臣。

章惇、蔡确的家人、吕惠卿和刑恕都已经顺利进京了。不管对方的人品如何,蔡家的船队一向秉承着顾客至上的宗旨,所以,吕惠卿和刑恕二人人品这么低劣的人,也能够这么顺利的返京。

这一下,让所有的保守派大臣都大吃了一惊,之前,他们也预料到赵煦会招这些人回京。不过,考虑到岭南到京城隔着千山万水,有几个月的缓冲期,他们也想利用这段时间来缓和保守派一方和小皇帝之间的关系。可是,变法派这些人归京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这个时候,那些聪明的官员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们还是小觑了那个罗锅子的影响力了。

在他们看来,那些应该是工匠的事情,却能够对于证据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仅仅就是这一点,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力。

早知如此,文彦博和吕公著就不应该将那个罗锅子贬出京城去。

不过,虽然变法派入京的人有些良莠不齐,赵煦召见他们的时候,还是能够看出亲疏之别的。第一个受到召见的却是蔡确的家人。

蔡确,这位既王安石罢相之后,变法派中的灵魂人物,当初和章惇一起,主持了元丰改制,并且,在元丰末年,宋神宗驾崩之后,还仍然在苦苦支撑整个变法派。

八年的痛苦时光终于过去了,最终,章惇还是凭借着自己守孝的三年勉强躲过了保守派对他的陷害。

可蔡确,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个王安石变法最坚定的继任者,还是死在了岭南。

作为大宋朝的丞相,居然被贬到岭南,这在大宋朝也算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文彦博和吕公著这一次做得的确是太过分了。

风水轮流转,

如今保守派的大后台太皇太后高滔滔已经驾崩,即便是这些变法派大臣不提出这样的要求,赵煦也打算将文彦博之流全部贬到岭南,也解他心中积郁了整整八年的怨气。

接见的第二个人当然是章惇。

第三个却是两个人,蔡京和蔡卞。

能够排在第三位,也算是赵煦对他们的宠遇了。可是,这一点让蔡京心中难免产生了些许疙瘩。

因为,蔡卞可是要比蔡京晚了三天才进入的汴梁城。

不管是外人,还是自己,都能够看出,赵煦对他们兄弟二人的赏识,而是有所差别的。

更不要说,吕惠卿和刑恕这两个倒霉鬼,他们可是紧跟着章惇,第二波就进入汴梁城的变法派大员。没想到的是,赵煦虽然把他们都招进了汴梁城,却一直就这么晾着他们,一直都没有亲自接见他们的意思。这让权欲一直熊熊燃烧的两个人都有些泄气和怨恨。

既怨恨赵煦,也怨恨章惇和蔡氏兄弟。

和蔡氏兄弟二人见面,赵煦先是和他们寒暄了几句,便聊了一些朝政方面的问题,他们对于如今形势的认知。

既然到了赵煦的面前,也就是到了见真章的时刻了,这兄弟二人可一点都没有谦让的意思。

二人先是大大的批判了一下元佑年间当政的几位丞相,然后就说了他们各自的想法,无非就是恢复熙宁和元丰年间颁布的那些新法。

不过,关于这一点,这两个兄弟还是不同之处的。

蔡卞这个人自然是向着他的岳父王安石,主张恢复一切王安石颁布过的新法。

而蔡京则不同,他懂得审时度势,经过这几年在岭南的沉淀,他也曾仔细的考虑过王安石变法中的得与失,而且,这些年,他在汴梁城中安插的势力也一直在通过蔡家的船队,给他传递汴梁城中各种消息。所以,蔡京认为恢复新法当然是当务之急。

不过,这件事却不能操之过急,因为每一条颁布过的新法都是各有利弊的,特别是一些新法如果操持不当的话,不但不利民,反而是在害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