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462 恢复新法9

奸臣世家 第462 恢复新法9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3:08:02 来源:笔趣阁

既能利用身份,借着巡查地方的机会,执行组织内的任务。

而且,七色领组织如今有一个巨大的政治优势,那就是,完全掌握了河北两路,河东路、等京畿地区以东各路贪官的名单,以及其这八年当中实际贪污的具体数目。

一旦章惇腾出手来,就会发动一场横扫天下的廉政风暴,而七色领组织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继续渗透进入大宋朝廷的中枢。

蔡道在军器监做得非常出色,他的那个便宜的爹蔡卞,在兵部做得也不差。虽然他在政治斗争方面比蔡京差远了,可是,蔡卞的具体执政能力还是很出色的。

有狄咏在一旁协助,蔡卞很快就在汴梁城成功实施了裁兵法,顺利完成了对整个禁军的整合。被裁撤、沙汰下来的禁军,占汴梁城内禁军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大部分比较老实的退役下来的禁军都被安置到京畿附近,开始屯田。有了武将世家和皇族们的土地,就是将全部禁军转为屯田兵,京畿地区也能安排的下。何况,蔡道之前诱huo宋神宗实施的那个藏富于民计划,在这个时候就显现了他的威力。

这些武将世家和皇族们既然将土地捐了出去,那么他们家中的耕牛就显得有些过剩了。于是,蔡道便花钱将这些人家中不愿意继续饲养的耕牛全买了回来,转手又按原价临时卖给了这些屯田兵。用以后田地里收获的粮食抵债,蔡道并不会收取一文钱的利息。

而赵煦也不会向曹魏时代屯田时那么黑心,曹操屯田的时候,一亩地官府要收五成的粮食,而如果租用官府的耕牛的话,就要收取六成的粮食。

蔡道建议,这些屯田,之后的三年一律收取两成的粮食,而在之后的三年,一律收取三成的粮食,作为朝廷提供农用工具的租金。

这些禁军即便退役之后拿到的钱也能在城外盖间草房就不错了,想要购置农用工具,种植粮食还有种子,乱七八糟算下来,他们那点退役金根本就不够。所以,蔡道才提了这个建议。

至于六年之后,这些屯田便成为这些退役老兵的永业田,赋税也恢复到平民的水平。

而裁撤之后,空出来的缺额,主要是从河北两路,京畿地区以东的几路,以及那些从河东逃出来,已经在荆湖南路安家的百姓中选取精壮,进行补充。

而京畿地区以西、以南,长江以北这些区域中,也会选取一些精壮,将之调入京城,合格的进入禁军,而不合格的则留在京城里当屯田兵。

整个河东路以及河中府因为郑侠和范祖禹的原因,损失了一大票壮劳力,如今这两个地方已经提前进入了用工荒,许多地方的地主家里面的土地倒是增多了不少,可却猛然发现找不到给他们当牛做马的佃户了。

而那些之前被迫签下长约的佃户,也大多数逃没了影子。

这就是蔡道给河东路地主们留下的釜底抽薪之计。这些个地主不是爱趁着灾荒囤积土地吗?蔡道就彻底满足他们,在这元佑这几年中,蔡道让各个山寨中人去诱惑那些佃户逃离国土。

开始的时候,响应的百姓并不多。可是,随着河东路户数的下降,夏秋两税收不上来,郑侠就不得不增加了很多苛捐杂税。这下子,别说是普通的百姓们都活不下去了,就是那些没有官身的中小地主都被郑侠折腾的家破人亡。

范祖禹这个书呆子上台之后,也曾经向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整个河东路的现状,他是官员之中最早发现农户不足这一状况的官员,为了弥补农户的不足,他甚至查封了蔡道在府州城里兴建的制碱工厂,这虽是无奈之举,但是,也大大得罪了折家、到府州做买卖的客商,和工厂里的近万名工人。

结果,蔡道的那个工厂倒是被查封了,可那近万名工人也先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全都从河东路中消失了。于是,这位头脑清晰,执政能力却很弱的转运使大人,到最后根本就无力改变郑侠留下的烂摊子。那场风波之后,他便彻底沉寂了下来,唯有萧规曹随,继续延续郑侠的执政之策。

与郑侠唯一不同的之处就在于,他在任期间,没有在加任何一向苛捐杂税。可是,在他任职的这三年之内,整个河东路破产的中小型地主变得更多了。

对于范祖禹,赵煦也没有客气。

这位也是智商欠费,当初,宫中只是传出找寻乳母的消息,人称殿上虎的刘安世就敢直斥赵煦要远离女色,范祖禹也更绝,他直接就因为这件事向高滔滔上书直谏。

从那之后,赵煦就一直记得这件事。本来,照他的意思,就是要将这二人一起贬到岭南去做伴,可如今有了更好的选择。

虽然他们二人并没有参与割让四寨这件事当中,可还是被记仇的赵煦,和当年骂章惇在南江杀戮过重的张颉一起,连同他们的家人都贬到西北,去和文彦博他们做伴去了。

直谏不是不行,可也不能听风就是雨,拿一件原本和皇帝不相干的事情,指斥皇帝的不是。在贬斥刘安世和范祖禹的时候,向太后来劝谏过赵煦,这就是赵煦对向太后的说辞。

就是因为这件事,导致向太后也没有办法劝服赵煦。

要知道,范纯仁将要被贬的时候,也是向太后求得情。

当然,科举考试中,王安石所编撰的《三经新义》是不能在继续用了。赵煦对于这一点有着自己的想法。

变法派大臣之中,实施新法最坚决的是已经故去的蔡确,最足智多谋的是吕惠卿,而执政能力最强的却是章惇。没有他,荆湖南路彻底打败当地的蛮族,收梅山洞蛮这些事情就不会进行的这么顺利,没有他荆湖南路也不会发展成如今大宋朝又一个粮仓。

当上三司使之后,章惇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而且,赵煦为了弥补章惇没有当上丞相的缺憾,便给了他很大的人事权利,整个三司使,除了副使以外,其他官员都是章惇的亲信。

章惇上任伊始,便向赵煦进谏,凡是中外学官,只要不是出身治科、进士、上舍生,而得到官职的官员,从即日起,所有人全部都被解除官职,并且,进一步解除那些凭借着私人关系而得到官职的官员。

这个打击面可就广了,如果他是丞相,这么做还无可厚非,可他偏偏只是财相。这么得罪人,可就非常招人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