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074章 神童蔡伯俙

奸臣世家 第074章 神童蔡伯俙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3:08:02 来源:笔趣阁

宋神宗自然不放心,蔡道一个人只带这么点人离京,所以,他便安排狄安带着一营的禁军亲自保护他们三个。

蔡道他们还是按照来时的路来到京东东路的密州。

过完年,蔡道就安排人到那里去传信,准备春耕之后就返回孝慈里,可是,行刺事件让他受了伤,又担心小迷糊的安慰,所以,一直到清明节这一天才离开汴梁城。蔡道的海船已经在密州港外停了近半个月了。

狄安坚持要领着那一营禁军一起同行,蔡道知道他这是奉了皇命,可是,当初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么多人,所以,蔡独臂安排的这艘海船并不大,顶多只能装下三四十号人。

狄安一时之间有些难以取舍。

蔡道却等不及了,便来问道:“狄大叔,你想好了吗?”

狄安想了想,便吩咐手下道:“传令下去,那些强壮的士兵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其他人全部留在密州,等候命令。”

在大宋,禁军中喝兵血的事情不是个例,想狄安所带领的这一营兵能够全部满员,就已经很难得了。如果,全都给他分配好的兵源,就是他祖父狄青在世也不敢这么做。

这可是要犯众怒的,所以,狄安这营兵之中有青壮士兵,自然也就有老幼弱。

蔡道一听就觉得狄安这样的安排并不妥当,便出面拦住了那个传令的士兵,说道:“狄大叔,你如此安排并不妥当,陆地不比海上,即便最强壮的士兵也有可能会晕船。千万不要小看晕船,这可是会死人的。”

“那你说怎么办?”狄安一想也对,去年他们接蔡道进京的时候,有好几个兄弟不适应坐海船,其中就有一个兄弟晕船晕得实在太厉害,被半路扔到福州,这才捡回一条小命。

“很简单,让密州市舶司多安排一些小船,让他们分批坐上小船,就在近海适应上一天,这些旱鸭子晕船是肯定的,不过,就要看个人晕船的程度和恢复能力了。”蔡道也很反感把人仍在半路,那样不但要择地靠岸,更何况下船的人万一除了什么意外,他又于心何忍啊!

狄安想了想,便同意了蔡道的方法,虽然为此会再耽误上一天,可是,这么做,也减少了半路再次靠岸的几率。

经过一天的……与其说是挑选,不如说是折腾之后,跟着上船的人选都已经确定。

果然,如蔡道所料,一些老弱士兵反而比那些强壮的士兵适应能力要强一些,一些人以前就坐过船,而另外一些则是天生就是适合行船。

之后在海上行船的过程中,也再一次证明了这一天并没有白白浪费。

这艘小型海船顺风顺水的来到了八闽大地的外海,这一次,蔡道并没有直接回孝慈里,而是提前在福|州登录。

因为,按照蔡道的计划,他们先要去拜访福|州福清县的老神童蔡伯俙。

蔡伯俙,福清南隅人,在真宗朝大中祥符九年,不到四岁的他应童子科考试,被宋真宗亲自赐予同进士出身,同时被安排到宋仁宗身边做伴读。

而另外一位鼎鼎大名的神童晏殊也曾做过宋仁宗的伴读。

不过,晏殊那是实至名归,而蔡伯俙之后便泯然众人矣,官做得不怎么样,诗词也没有什么传世之作。

实际上,蔡道现在最不想见到的就是他,自从听说他的名声之后,对于见蔡伯俙这件事,心生抵触。

更何况,福清人一直在和自己做对,蔡道实在是不知道这位福清的老前辈对自己又是怎样的观感。

一切为了任务,一切为了奖励。

这老家伙,寿命倒是蛮长的,可惜,没什么才能,脸皮却极厚,是一个十足的官场老油子。

进入福州,向知州递交了通关文书,便派人先一步到蔡伯俙的府上送信。

休息了一日,蔡道便启程赶往蔡府。

让蔡道没有料到的是,他们一行人刚到南隅,村口就响起了鼓乐之声。

蔡道从马车里卷起前面的车帘子往外一看,好家伙,打首一位花白胡须的老头,在众人的搀扶下,笑呵呵地迎了上来,除了头发和胡子都白了之外,这老头保养的相当不错,一口牙没有少一颗。

不用问,看众人对他的态度就知道,这位白白胖胖的老者就是中国历史记载中,年龄最小的神童——蔡伯俙。

脸皮真厚啊!

看到此情此景,蔡道不由得感叹道。

仔细算一算,这老头今年都已经七十岁了(虚岁),自己就是一个晚的不能再晚的晚辈前来拜访他,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吗?

让蔡道刚到吃惊和尴尬的事情还在后头呢?

“车里那位可是蔡卞贤侄的二公子!”蔡道还没有来得及下车行礼,那边蔡伯俙却抢先问道。

蔡道只好让狄安立刻停车,他自己马上跳下马车,整了整自己的衣冠,准备上前给蔡伯俙叩头行礼。

这该死的老头又抢先一步,吩咐道:“孙儿们,快给你蔡道蔡大哥,蔡叔叔行礼?”

尴尬!

太尴尬了!

实在是太尴尬了。

“大哥,……,叔叔,……”看着跪在自己面前大大小小二十几号人,听着这乱七八糟的称呼,此时此刻,蔡道实在是有些哭笑不得。

就算二十岁一个轮回,算算年龄,蔡伯俙最大的孙子此时也已经到了而立之年,更何况古代人结婚都早,十四五岁生孩子实属寻常。

现在,就是有人告诉蔡道,跪在自己面前最大的那个人有四十岁,他一点也不会感到惊讶。

关键是,福清和仙游两家蔡姓之间,这辈分是怎么论的。

蔡伯俙最小的从孙都比蔡道要大上几岁。

不过,蔡道的反应也很快,根本就没有搭理这些所谓的弟弟和侄子,他抢步绕过众人,来到蔡伯俙的近前,跪下之后,二话不说先磕了两个头。

“晚辈……无量天尊,贫道蔡道见过前辈。”这称呼乱得,一时之间蔡道自己都理不清自己该怎么称呼眼前这位老者。

蔡伯俙年龄到底还是大了,小时候又不停地读书,近视眼加老花眼,刚才也只是能看到马车的影子,冒问了一句。现在,蔡道到了近前,他才眯着双眼仔细打量着这个驰名八闽大地的后辈。

不简单。

蔡伯俙在心中给蔡道下了这三个字的判词。

他虽然早就嘱咐过,自己的孙子和重孙子们要认真的给这个孩子磕头行礼,可是,真正能抹下自己的面子,听从他吩咐的孩子却极少,只有几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才磕了头。

可这个孩子,比自己的重孙子还小几岁,反应却这么机敏,真是妖孽啊!

他摆出这样的阵仗,不但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拉近自家和蔡道的关系,而且,也存了试探蔡道的小心思。

没想到,蔡道的反应太快了。

同样是神童,听闻蔡道并不以诗词见长。

可是,那又如何?

蔡伯俙是先在官家面前扬名,反而在家乡这里声名不彰;而蔡道所为却与他相反。孰优孰劣且不论,这个娃娃确确实实造福了八闽大地数以百万的老百姓啊!

伺候宋仁宗那么多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是什么能力,只要能够帮助官家稳住他手中的权利,位极人臣就不是奢望。

王安石、吕惠卿、蔡确就是摆在眼前活生生的例子。

虽然,王安石被两次罢相,吕惠卿自作孽被贬到了岭南,蔡确也只是副相。

可是,他们毕竟到达了自己从未到达的高度,谁不想位极人臣啊!更何况,后面两个还是八闽大地的进士,他的后辈。

甚至于,蔡京和蔡卞这两个同姓的后辈,他们二人将来的成就也比自己要大得多。

近几年来,福清的文人合起伙来已经不止一次地暗算蔡道这娃娃,作为福清的老前辈,蔡伯俙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更是知道这背后就是郑侠这个反骨仔在暗中作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