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164 蔡道的计划

奸臣世家 第164 蔡道的计划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7:45 来源:笔趣阁

蔡道说道:“狄大人,解决之道我都写进了奏折之后,你想办法交给副相蔡确,由他递交给官家。你可以明言告诉他,这次的功劳可以给他,但是地上奏折的时候,却不能修改上面的任何一个字。不然此时作罢。”

“妙、妙、实在是太妙了。”狄安拿着这份奏折,细细地读了一遍,越往下读下去,就越觉得精妙,他忍不住连说了三个妙字。

“御武副尉,不如,我把这份奏折交给我的叔父,让他递交给官家。这样就不必受蔡确的掣肘了。”狄安看完之后,从怀里拿出一块干净的手帕,把奏折折好,小心地用手帕将之包好,放入怀内。

“哼!我真不知道你是在汴梁城如何混得,不管什么奏折,如果不经过宰相之手的话,就是官家允准了,又能如何?更何况,你如果将我的奏折交给你叔父的话,无非就是两个结果,第一,狄咏狄大人亲手将这份奏折烧毁,第二,就是你亲手把你的叔父送上断头台。”

看狄安还是有些不明白,蔡道忍不住又说了一句:“宦官都不得干政,更何况你们这些武官啊!”

狄安听完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句话也不再啰嗦,只是朝着蔡道拱了拱手,便立刻翻身上马,跳上蔡道在九州岛给狄安买得女真马,牵着另外一匹母马飞驰而去。

蔡道望着狄安远去的背影,心中哀叹,他既不是皇上,也不是皇子,如果不是为了大宋亿万个善良的百姓,他才不会为赵宋这些操|蛋皇帝的江山操这个心。

他立刻命令就近找一个大县的城外,找了一间客栈驻扎了下来,旅途劳累也该让孩子们多歇一歇。毕竟,其中有不少孩子的年龄比蔡道还小。

不过,蔡道并没有就这么被动的等下去,他写了两封书信,吩咐手下的人,让他骑快马迅速返回密州。让蔡家留守在密州的办事人员立刻乘船返回孝慈里。

其中一封信是带给蔡伯俙的,这个老家伙有钱,威望又足,这件事有他帮衬的话,做起事情来就更加事半功倍了。毕竟,蔡道手底下可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至于对方到底会不会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他心里也没有底,只能寄希望于蔡伯俙个人的觉悟了。

剩下一封信,自然是交给蔡喜的。蔡道在信中详细叙述了自己打算尽可能多的收购中原地区农民手中粮食的计划,并且,他还列出了自己拟定的第二个方案。

如果,蔡确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蔡道并不打算硬来,即便不让宋神宗知道这件事也无所谓。

第二个方案就是在朝廷并没有重视这件事的情况下拟定的。

首先,蔡道让蔡喜都搜集一下坚固的淡水船舶,而且,让造船厂的匠师和工人们一起,放下手头其他所有的工作,在接下来这一个月里加班加点,尽可能多的建造一些沙船。

其次,安排人用蔡道从倭国前来的铜钱在运河的两岸地区,高价收购沿岸百姓手中多余的粮食。蔡道个人的力量和财富当然有限,但是能做一点,还是要多做一点。而且,这些收购上来的粮食,蔡道打算用这些粮食和朝廷交换陈粮,然后用那些陈粮酿造出烈酒。

用陈粮酿造的酒,肯定比不上用新收的高粱酿造出来的就,不过,那些烈酒的买家几乎都是大辽国人,就略微降低一些价格,当成是中档酒卖给对方就行了。

换粮食这件事,通过他大伯蔡京就成。毕竟,蔡家现在还是开封府尹。

最后,蔡道就可以用这些稍低一些档次的烈酒,从辽国手中换取大量的耕牛,在以适当的价格卖给民间。这么一倒手,蔡道自己即便赚不下钱,也算是为这些可爱善良的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罢了。

积善之家有余庆。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狄安骑着宝马良驹,只用了一天一夜就急匆匆赶回了汴梁城。

刚一入城,他并没有立刻归家,而是赶往了蔡确的府邸所在。

这是,天已到了黄昏时刻,蔡确刚好下值回家,就听到门丁来禀报。

“老爷,狄府的狄安突然骑快马来到咱们府门外,他说有急事要见您!这是他给您的书信。”宰相门前七品官,如果不是狄安身份特殊,又花了五两银子,这封信还真不一定当晚就能送到蔡确的面前。

说实话,在大宋,毕竟文武殊途。

蔡确拿到了信,即便立刻看了,也不一定会在当晚就召见这些求见自己的武官。自郑侠入京之后,他就成了司马光这些保守派大臣们的马前卒,一直在暗地里伺机寻找变法派的错处。而现在,蔡确就是变法派的头面人物,说话做事自然就要谨小慎微一些,以免授人以柄。

哪怕是狄安,如果他一直在京,这位副相肯定不会搭理这位年轻的将领。

可是,蔡确却知道,自从清明节后,狄安就被宋神宗派去保护归乡的蔡道去了。他突然就这么急匆匆返回汴梁城,如果真有急事的话,他应该立刻进宫觐见官家才是。可是,据自家门子的说法,狄安看上去风尘仆仆的样子,根本就像是回过家的样子。

综合这些有限的情报,蔡确便猜测,狄安这么火急火燎的求见自己,这十有九八是那个蔡家的小娃娃有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必然不小,且只能由自己去办。所以,狄安才会这么突然的就来拜访自己。

“你去把狄小将军带到偏厅,准备好吃食,先让他吃些东西,缓一缓,稍后我再去见他。去吧!”吩咐完,蔡确摆摆手,就把门子赶了出去,他自己则拆开这封信。

果然,纸上隶书所写的字立刻跃入了蔡确的眼帘,这种写法早已传遍了整个汴梁城。对于这种新出现的隶书,汴梁城中褒贬不一。可单凭这一点,蔡确就非常欣赏蔡道这个孩子,在没有人教导他的情况之下,这孩子居然还能另辟蹊径的学会了这么独特的隶书写完,真是难能可贵啊!

蔡氏兄弟如今还年轻,可他们的书法不敢说是独步天下。可即便苏氏兄弟那么高的文学水平,如果单比书法的话,还是比不上这两蔡的。这孩子就算是一辈子死练楷书,也肯定比不上他的两个长辈。

蔡道虽然写的很多,蔡确却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读完了。看完信中的内容,蔡确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不是被蔡道信中的内容惊到了。作为副相,作为变法派的急先锋,跟着王安石实施新政这么多年,他又如何不知道常平仓中存在的弊端呢?

让他感到惊讶的是,蔡道这个孩子这么小,居然能够观察到这细节。难道,他的老师真是那位老神仙不成。不然的话,就根本无法解释一个六岁孩子,居然能如此深刻的了解‘谷贱伤农’这个成语的含义。

更何况,蔡道还在信中写了他自己拟定的解决办法。这个时候,蔡确也不得不感叹,如果自己有这么个儿子或者孙子,那真是祖先开眼了。

可是,整个中原丰收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宋神宗的耳朵里。蔡确如果在此时就把这件事进谏给官家,真得是最恰当的时机吗?

宋神宗自从继位以来,一直灾祸不断,如果不是王安石变法给他赚的了大量的财富,赵宋江山早就要破产了。如今难得遇到这么一个丰收之年,官家如何能够不兴奋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