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209 对台戏1

奸臣世家 第209 对台戏1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7:45 来源:笔趣阁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郑侠自己焦头烂额的时候,人没有在汴梁城,却还给蔡道找了点小麻烦。

这个小麻烦针对就是蔡氏学堂。

蔡氏学堂开门招生后的第二天。

蔡道在建立蔡氏学堂之初,虽然有曾巩坐镇,但是毕竟师资力量太差,他又在事先就言明不会教孩子们科举考试的内容,所以,他原本预先就估计,要用七天时间才能够招满初步设定的两千名全脱产学生。

谁曾想,不知道是蔡道自己的名声太大,而是曾巩的名声太大,招收的结果,只用了一个上午就招收了三千五百个孩子。

甚至于,很多西城和南城的百姓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他们还是带着孩子赶到学堂大门口,试图碰碰运气。可是,迎接他们的,只能是学堂那道冰冷的大门。

蔡氏学堂的大门早就已经被紧紧地关上了。

一大早,花狻猊就急急忙忙地快步跑进了大饭堂,一边擦着头上的汗水,一边嚷嚷着:“公子,大事不好了,公子,大事不好了!”

看到花狻猊这么火急火燎的样子,蔡道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便放下碗筷和手中的葱花大饼,拿起桌上的一碗牛奶递了过去,说道:“大花,着什么急呢?先喝口奶润润口!”

花狻猊并没有接蔡道手中的碗,他厌恶地看了那碗奶,倒不是他不喜欢喝,而是觉得自己已经三十多岁的人了,不能跟眼前的奶孩子一样,继续喝奶。

他喘着粗气,摆了摆手,一点毫不客气地就从旁边桌上抢过一个孩子面前的一碗豆浆,也不管里面的汤水烫不烫,直接端过来仰首倒进了大嘴之中,这厮喝完之后,居然还打了一个大大的饱嗝,这才说到:“真爽快!公子啊!外面真出大事了,您的学堂不妙了。”

“外城西南角那里也兴建起一座书院,洒家听说,这座书院还是官府拿钱建的,而且,一直有人再传,说那个书院的大门上挂着的匾额还是官家亲笔写的呢?”

“别人建书院与我又和关系?而且,还是官府建的,咱们这些**更是和咱们牵扯不起来了啊?”蔡道听完,觉得并不是什么大事,拿起奶碗喝了一大口,继续和自己面前的葱花油饼较起了劲。

“好我的公子啊!”花狻猊被蔡道的态度气得无语,忍不住抱怨道:“要是那间书院的名字叫‘汴梁小学’,山长是郑侠呢?而且,他们招生的条件和咱们大同小异。您说,这难道还不是大|麻烦吗?”

“哦!”蔡道闻言顿了一下,就继续吃着饭,嘴里面喊着食物,低声嘟囔着:“这就有意思了!”

花狻猊见蔡道居然还是没有太大的反应,觉得气闷,喘着粗气一屁gu坐在蔡道对面的长条板凳上。

“道儿,郑侠开这间书院,明显是想要针对你啊!你怎么不着急呢?”说话的曾巩,他如同蔡道一样,在这个大餐厅之内,和孩子们一起吃早餐。

蔡道给老师们专门安排了小灶,可惜,现在蔡氏学堂中,除了曾巩之外,只有蔡京安排了一个蔡姓的老儒和四五个去年入京参加科举,却名落孙山的学子。落榜之后,这些学子都不好意思归乡,贪图蔡道给得高薪,这才不管不顾的加入了蔡氏学堂之中。

那个老儒和几个学子看到曾巩没有进入小灶去吃饭,他们也不好意思搞特殊,便一起坐在曾巩的四周吃饭。

听到曾巩询问,蔡道只好停下来,用力咀嚼了几口嘴里的饭食,这才站起身向他拱了拱手,解释道:“曾师,大花已经说了,那个什么‘小学’可是官方建造的。所以,不管是谁来当这个山长,贫道无论做什么,都阻碍不了对方的任何动作。官方始终比咱们这些私塾来得正规。”

“的确是如此。”曾巩点了点头,应声说道:“不知道官家究竟是怎么想得?这种大的事情也是能够拿来斗气的吗?”

这话也就曾巩敢说,他一个致仕的老头,如果不是蔡道救了他的老母亲,而且他的老母亲不愿意归乡养老,此刻他又如何愿意继续留在这个是非圈中呢?

“公子,您难道不担心吗?”蔡家的老儒还是有些担心的问道。

“不急,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情况。招生的条件既然相同,而且它还是官方开得,肯定比咱们这里更加正规。”说着,蔡道把头转向了花狻猊,吩咐道:“大花,你立刻派人前去打探一下,主要有三点,

第一、这所书院占地和建筑的规模有多大,到底要招收多少的学生?

第二、招生条件具体的内容。它们即便跟咱们大体相同,但还是会有些细节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肯定会影响它们所招收学生的构成。

第三、问一问,具体有那些出名的人物到其中坐镇。这才是咱们在外人眼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毕竟,曾师年纪大了,一个人就显得有些独木难支啊!

小板子,记录好之后,给大花在写一份。”

蔡板依言将蔡道说得几个要点大略的记录了下来,然后抄了一份递给了花狻猊。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努力,花狻猊赖好摆脱了文盲的帽子,如果不是这次赶上蔡道迁移他们的家属,说不定他此时已经娶妻生子了。

“道儿,那你看出对方这座书院成败的要点在哪里?”蔡道将吩咐叙述完,有一个学子忍不住问道。

“人数!”

“为什么?”

“这个原因说起来既复杂,又简单。关键就牵扯到了一个问题。”蔡道不等别人发问,便继续说道:“不论是谁,出于什么目的,个人还是朝廷,任何建立书院或者私塾的人或者家族都有他们自己的目的和诉求。在大宋朝,几乎所有的书院都在教孩子们儒家的经书。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教导子侄或者学生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魁,扬名天下。”

“原来如此。”蔡道还没有把答案说完,曾巩和蔡儒生却都明白了蔡道话中的意思。

那几个学子为人处事欠缺火候,没有搞明白蔡道的意思,便问蔡姓的儒生,问道:“曾师、蔡先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呵呵呵!公子,老夫试着说说,不对的地方,你指正就是。”蔡老儒笑呵呵地回答道:“和咱们条件相同,如果只是招一两百名学生,在汴梁城并不难招那些有底子的学生。可那样的话,与那些世家大族的私塾又有何不同呢?比如吕家和韩家的私塾,听说最鼎盛的时候,也有超过五百名的学生。

可是,如果和咱们一样,不设其他限制,广开门路的话,不多说,只要超过一千人,就能把这间书院搞垮了。有底子的孩子,谁都不敢保正一定能够考中进士?更何况那些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你就是下死力气去教,即便走了狗屎运,百里挑一的教出几个能够中进士的孩子,那其他的孩子将来怎么办呢?

西红柿小说

这些孩子,文不成武不就,顶多就是认识一些字,还耽误了他们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的机会。”

“透彻!老先生的分析可谓是入木三分啊!”刚才那位问话的学子听完后,率先高声称赞着。

剩下的几个学子仔细思量着蔡老儒的话,不得不承认蔡老儒的话说得极为在理,便共同说道:“的确如此。这人数还真成了那所书院成败的关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