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262 伤离别2

奸臣世家 第262 伤离别2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7:45 来源:笔趣阁

所以,陆芒,也就是小迷糊的身体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调理和恢复。

这一次,随同蔡道一起的人只有蔡桶、蔡板、花兰溪和陆芒五个人而已,不对,还有一个小跟屁虫——蔡小丫。蔡道倒是想把这个累赘扔下,可是,陆芒却把那个丫头当成了好姐妹,说什么也要带上她一起离开。蔡道被缠的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陆芒的要求。

至于,其他那些一直跟着蔡道进京的女孩子,蔡道不愿意再让这些女孩子跟着自己一起去白云观里受苦,所以,他非常坚决地把她们提前送到密州,然后乘蔡家的海船回孝慈里。

当然,这都是明面上的人,其实,在蔡道的身边,隐藏着一明一暗两个雌雄高手。

同样都是来自倭国,暗地里跟着藤原兰陵,名面上则是风魔樱花,如今都改成了蔡道同样的姓氏。

曾巩和蔡老儒的年龄都已经不小了,所以蔡道婉拒了二人相送十里长亭的盛情,他三个男孩子都各自一头小毛驴,蔡樱花赶着蔡道的马车,其他三个女孩子坐着马车里。

不过,蔡道即便骑个毛驴,都要保持与众不同,他是倒骑着毛驴。

看着蔡道晃着脑袋远去的背影,两位老者忍俊不禁,都哈哈得大笑起来。

“曾公,这孩子终于离京了,想必那些人应该安心了吧。”蔡老儒想起把蔡道发配到河东路的那些人,心中真不是滋味。

特别是,那些人当中,就有蔡道的大伯——蔡京,这位开封府尹大人,在宋神宗刚刚驾崩没多久,就立刻投入到保守派的阵营当中。

蔡道这个孩子看人怎么就这么准呢?

想当初,蔡老儒在和蔡道论及到这东主的时候,他可是心中充满了叹服,谁知,当时,蔡道那样子居然连谈不愿意谈到他这个伯父。

蔡老儒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蔡道被蔡老儒问得急了,就说了一句话,‘伯父大人他也就字写得天下无双,可人品吗?满朝文武,也就比吕惠卿、邓馆和李定能强上那么一点点。’

这三个人是谁,蔡老儒当然那清楚,前两个是喜欢玩弄权术、毫无忠诚可言的人,而李定这个人没有任何的担当,除了在家乡名声尚可之外,完全一无是处。

曾巩摇了摇头,叹息道:“唉!其实,早在上了那道奏折,被踢出保育院之后,这孩子就想要出京了,要不然,先皇在病榻上的时候,他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居然敢当着太皇太后、皇太后、以及那些宰辅的面前胡言乱语了,根本就是想逼着先皇提前把他踢出汴梁城罢了。谁想到,先皇却始终要把他留下,这么一拖就拖到了今天。”

“是呀!先皇也不知道为什么,情势那么糟糕,为什么还要难为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呢?”这也就是两个老熟人随便说说,不然的话,蔡老儒哪里敢说已经故去的宋神宗呢?

“不过,老夫倒不这么认为,这孩子说得好听些那是知恩图报,说得不好听些就是眦睚必报。他此时在汴梁城的话,反而不敢轻举妄动,可是,他一旦出了这个大牢笼,可就有人要倒霉了。”曾巩说着,下意识地缕着自己颌下的短须,说道。

蔡老儒惊讶地问道:“不会吧!这孩子,他人都已经离开汴梁城了,还能有什么能力找别人的麻烦呢?”

“正因为离开了,这孩子才真得好动手,省得落人口实。他的能量,比你我想象的都要大得多啊!可惜啊!那些人就是看不透这一点,肯定会吃个大亏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你我还是早日离开这是非之地为妙。”曾巩说完,还是提点了蔡老儒一句。

说道这里,曾巩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因为他猛然想到了一个人。

一个和他关系很亲的人。

他就是曾巩的异母弟——曾布。

宋神宗刚刚才驾崩没有多久,这位叛出变法派的大将又被诏回了京城,出任户部尚书这要职。别看,他刚才说蔡道会找一些人的麻烦,可如果这火要烧到曾布的头上,可就有得好看了。他这个弟弟还真像蔡道那孩子说得,有点奸臣的样子啦!

“曾公,您怎么啦?不会是想那个臭小子了吧?”看着曾巩望着远方,有些走神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曾巩闻言,凝神望着远方,淡淡地说道:“没什么,就是有些担心那些孩子的将来!这两年学堂的生活真是让人终身难忘啊!希望,将来那些孩子们能够好好活下去。”

好好活下去,这在后世,大多数人都能够办到,可是,在大一统的大宋朝,却仍然是个多数人遥不可及的奢望。特别是党争以来,汴梁城还能好一些,地方上被朝廷摇摆不定的态度折腾地无所适从。

王安石当初变法的初衷,其实既是为了富国强兵,也是就是为了能够让普通的百姓好好地活下去。可是,识人不明,让大多数新法变成了朝廷和地方官府去敛财、以及坑害老百姓的工具。

曾巩回到汴梁城,刚进家门口,就从旁边窜出一个人来,把老头吓了一跳。

不过,来人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递给了他一封信和一个卷轴。。

“慢着,你是那个倭国人?”曾巩试探着问道。

没错,这个人正是蔡兰陵,他受了蔡道托付,给几个对自己非常重要的人物送信。

曾巩自然没有见过蔡兰陵的本人,可是,又一次他听蔡板吹牛,谈起过这个像宋人多过倭人年轻俊杰的样貌,所以,今天,两人一打眼,他就立刻猜出了对方的身份。

“曾公,正是在下。您多保重,告辞!”说完,蔡兰陵不再废话,嗖的一下窜没了影。

接下来,对于蔡道重要的人物,基本上都在西北地区,形势变化太快,他必须要抓紧时间才行。

而这第一个,自然就是和他相处时间最长的曾巩了。

这个老头今年已经65岁了,其实,事实上,他应该在元丰六年就应该去世,就因为蔡道救活了曾巩的后母朱氏,又借着这两年的时间,利用太极拳和饮食生生地将曾巩的生机延续到了今天。

这已经实属不易了。

所以,蔡道在信中,也就是只说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让他嘱托曾肇,让其在朝中尽量少说话,少进谏,因为,如今最重要的就是要教育好赵煦,太皇太后高滔滔又能活多久呢?而那个卷轴,就是蔡道让曾肇转交给赵煦的一幅画。

第二件事就是告诉他,曾布虽然被司马光招进了汴梁城,可是,他这个弟弟在朝堂之上并不能呆很长的时间,所以,让他劝曾布早作打算。王安石如今身体非常的不好,不如就由曾布接替蔡卞出知延安府,也好让蔡卞这个便宜的父亲,借着王安石病重这个理由,躲过接下来保守派掀起的政治风暴。

第三件事就是蔡道叮嘱曾巩一定要保重身体,希望二人将来再有相见之日。

曾巩拿起那副画轴,展开来一看,与其说是一幅画,还不如说是一副字。

这幅卷轴上,除了卷轴上方的写了一句‘每逢大事需静气’,满篇写着密密麻麻的‘静’字。

‘静’,看着这幅字画,曾巩陷入了沉思之中。

谁都看得出来,如今太皇太后效仿刘峨垂帘听政,心高气傲地赵煦根本就是个傀儡罢了。他如今除了生气之外,还能够干什么呢?

不然的话,司马光那个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的‘以母改子’的策略,如何能够通得过呢?

也只有这个‘静’字,道出了赵煦如今的处境,以及他今后的作为。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镇之以静。

本来,曾巩都已经准备收拾东西走人了。可就是因为蔡道给他的这两样东西,硬生生把他在汴梁城里拖了整整两个时辰。

蔡道他们是一大早就离开的汴梁城,结果,当天下午,刚刚过了午饭的那个点,曾巩忙完之后,一刻也没有耽误,一家人,身后还带着八百多个孩子,和蔡老儒一家一起匆匆忙忙地离开了汴梁城。

蔡氏学堂先后共招了八千名男女孩童的学员,离京时,曾巩却只带走了一成的孩子。这不怪曾巩,蔡道安排的人,即便是把所有的孩子都带去江宁,那里也是蔡道外公家的大本营,不但路上没有问题,就是到了江宁后,安置起来也完全没有问题。

可是,这些学员毕竟只是孩子,其中一半还是女孩子,他们自己根本就做不了主。除了那些眼光看得比较远的家长以外,大多数孩子的家人还是舍不得这些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