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270 谁是贤君与贤臣?

奸臣世家 第270 谁是贤君与贤臣?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7:45 来源:笔趣阁

话说到了这里,关于铁钉案的话题就再也进行不下去了。

这两桌上的众人皆是一阵沉默。

“好人好事都让司马相公做了,可只要一牵扯到他自己,就立刻变成那个。唉!”邻桌的公子叹了一口气,对司马光在这些事件中的行为唏嘘不已。

“算了,刘公子,接着说说下一条吧!”张书生看众人沉默,便主动问道:“历史评说,公论没有自己的祖先重要;司马炎和司马孚又和司马相公有什么关系呢?”

“嘿嘿,谁说他们之间没有关系啦?这里面关系可就大了。”刘公子说道这里又卖开了关子,顿了顿,见众人的兴趣都被自己吸引过来,便接着说道:“司马孚,这人是谁,在座的诸位想必都清楚。可是,你们可能不清楚的是,司马相公的家谱把这位司马孚摆在了第一位。A”

“什么?你说得可是真的?”众人惊讶地问道。

刘公子摇了摇头道:“这件事,在下是拿不出例证的,你们如果谁有门路的话,可以亲自问一问。诸位读过晋书,想必知道司马孚是位贤臣,可问题是,他究竟是谁家的贤臣呢?”他摇头并不是否认自己的话,的确是他没有办法举证他这话的真实性而已。

“嘶!”听到此言,众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话可就大去了。

回忆一下史书上关于司马孚的记录,再想想司马相公的所作所为,他司马光虽然没有谋逆的举动,但是,翻登州阿云的案子,废除先皇推行的新政,这都是一个臣子应该做得事情吗?

接下来,刘公子又给众人扔下了一句直指人心的话:“在下曾经听人评论过这个司马孚,‘司马孚自谓魏贞士。孚,上不如鲁叔肸,下不如朱全昱,谓之正,可乎?’甚至,他还比不上后汉的三公杨彪。如果真是魏臣的话,干嘛还吃晋朝的俸禄呢?他怎么就没有同高贵乡公一同去了呢?”

“是呀,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司马昭弑君之恶,千古昭然,司马孚真是太虚伪了。”

“的确是如此,如果他大大方方的接受晋朝的爵位,别人也不会说他什么。居然还腆着脸自称是大魏的纯臣,却没有在禅让之后隐居起来,真是千古第一虚伪之人。”

“朱全昱虽是破皮无赖出身,说不定连字都不认识,可他还是明白大义。说他是臣子之辱还差不多。”

“那既然和司马孚有关系,怎么又扯到司马炎的身上啦!”这话还是邻桌的公子问得。

刘公子这一次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朝众人拱了拱手,问道:“谁那里有《资治通鉴》,在下这里要借用一下!”茶楼的老板其实也是个傀儡,不过他也是个风雅之人,自然会收集当朝丞相的大作了。何况,这还是先皇亲自命名,并且重点推荐的书。

老板让店小二将自己珍藏的这套书全都搬到了刘公子这边的桌子上。

看到店小二搬来这么多的书,刘公子就知道自己办错了事,连忙歉意的说道:“抱歉啊!还是在下的失误,其实,在下只需要魏纪第十册和晋纪第一册就行。”

其他人倒是没有责怪于他,毕竟这本书才刚刚刻板印刷没有多久,刘公子一下记不住其内容也实属正常。

众人挑出那两册书之后,就帮着店小二将书又搬了回去。

刘公子等众人忙完,这才说道:“诸位可以打开晋纪,泰始二年,司马相公那句评论看看,臣光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此先王礼经,百世不易者也。汉文师心不学……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惜哉!”

少顷,大家轮着都看完了,所有看过这段话的人都快吐了,张书生更是笑出了声。

从这段话,就不难看出来,司马相公还是非常地注重孝道,可是,你不能只把三年守孝这个百世不易的先王礼经只用到司马炎一个人的身上啊!

怎么一到了登州阿云和陈世儒的身上,就看不到你司马相公一点点重视孝道的影子呢?

如果,蔡道在这里的话,就会告诉众人,司马光这是典型的双重道德,后世的老美就把这个玩得非常的纯熟,估计老美的领导人都是司马光的信徒。

“诸位,大致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在下就不再这里卖弄了。先不论司马炎究竟是不是贤君,在下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话说,汉文帝和晋武帝究竟有没有可比性。那个所谓的‘太康盛世’又究竟能不能够和万世景仰的文景之治相颦美?”

“哈哈哈,司马炎要是贤君的话,那咱们大宋的历代皇帝都是不世出的圣主了。”

“刚刚统一华夏,他就往自己的后宫填充了佳丽过万人,这一点别说是唐玄宗了,就是隋炀帝比其他来,都只能自叹不如啊!”

“还是,阮籍说得好啊!他那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其中的竖子,既不是再说汉高祖刘邦,也不是在说楚霸王项羽。其实,说得就是司马昭兄弟和晋武帝司马炎啊!”

“是呀!别说是汉高祖和楚霸王,当时没有就连曹操、刘备和孙策、孙权那样的枭雄都没有一个,司马炎最后能保全他的首领死去,也只能感叹时无英雄啊!如果,他再多活几年的话,说不定就会被匈奴的刘渊、石勒之辈干掉了。”

“就是……”

“……”

“好了,关于这句话就说道这里。在下还想说一句,究竟什么是‘孝’?光是论语中,圣人就给道出了很多不同的说法。我个人总结一下,无非就是不违父母而已。三年守孝当然重要,可是,一边守着孝,一边却做出了很多违逆故去父母的意思,这种只重形式,却不注重内心,这还是孝吗?”

“不错,刘公子这句话总结的好啊!”邻桌的公子听完,猛地一拍桌子,霍然站起来,大声地赞成道。

“……”众人也是随声附和,他们自然也都同意刘公子的话,不少人更是听出了刘公子的弦外之音。

先皇才刚刚仙逝,司马光就急不可耐地翻过去的旧案,废除新法,其种种行为根本配不上一个孝字,更是他司马光为臣不忠的佐证。

刘公子止住了众人的喧哗,继续说道:“静一静,大家不妨再看一看另外一本,就是魏纪的最后一页。司马昭所说的那句话。还有,这里有谁还记得晋史里列传第八中的记载。”

众人打开一看,便看到了其中的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