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280 血未冷

奸臣世家 第280 血未冷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7:45 来源:笔趣阁

比如,这个装扮成刘公子的蓝领大人,其实就是柴家的人,也是当代柴氏族长的远亲。

想当初,柴荣过世之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灭后周而建立大宋朝。

柴荣的四个在世的儿子,除了周恭帝以外,传说一个跑了,另外两个,一个就是被潘美收养,一个被其岳父卢琰收养。

可是,柴荣的父亲柴守礼还健在。除了柴荣,他还有五子三女存世。

所以,如今除了周恭帝的子嗣这支主脉以外,还有柴荣存世的弟弟们留下的支脉。

而柴蓝领所装扮的那个真正的刘公子,这个时候,想必还躺在自己的床上瑟瑟发抖呢?

这位柴蓝领所用的易容术全部都是蔡樱花教给他的,他也只是其中汴梁城中一个接受过蔡兰陵和蔡樱花培训的暗子。昨天,那副让曾布和蔡京都出了大丑的对联就是蔡道让人布置的,而今天那两张纸上的内容更是蔡道亲手炮制的。这就是,蔡道送给司马光和高滔滔的两位大礼。

而且,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今天在各个地方负责按照蔡道意图解析那两张纸内容的人,都叫刘公子。谐音,罗锅子。

这么明显的暗示,不知道那位虚伪至极的大儒能不能够参透其中的奥妙,也不知道这位刚刚上任的丞相大人能不能够接下蔡道送给他的大礼。

蔡道安排人的在汴梁城里四处煽风点火,两张纸六句话,大部分人都可以把前面五句话当成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是笑谈,可是,最后一条却成功点起了整个汴梁城中几乎所有有良知之人的怒火。

禁军的士兵们虽然不敢有任何的异动,但是,他们的主官明显感到了军心不稳。那些往常被他们当作奴仆一样使用的手下,吩咐他们做事的时候,一个个都代答不理的。如果有那个主官敢动手打人的话,说不定就会引起兵变。

恰巧这个时候,殿前都指挥司狄咏刚好带兵去河北平叛,至今未归,而两外两个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的主官连忙弹压下属,三天之内,任何人都不得妄动,也不得随意处罚下属。有问题,报给兵部。那些文官不是能吗?

让枢密使和副使们去管这件事情吧!实在不行,还有司马相公这个大能在吗?

反正这两个草包将领打定了主意,蛰伏上一段时间,坚决不给这些文人找茬的机会。

国子监那里倒是挺平静的,一是在监的学生本来就少,二是,这些学生都是官宦子弟,自然没有那么热血。

下书吧

可是,太学这里完全是另外一个景象了。

宋神宗还在位的时候,就一直大力扩建太学,设八十斋,并重订太学条制,推行三舍法。历史上,到其末年,本来太学中最后学生名额达两千四百人。可是,受了蔡道开办蔡氏学堂广收学员的刺激,太学中学员的名额最终居然达到了整整一万人。

那里可就闹翻了天,太学里的学子们也如同朝堂里一样,大致分成了三派,因为之前是变法派当政,而司马光当政才几个月,没有来得及整顿这里。所以,太学里还是变法派的学生占了大多数。

不过,这一次,就连中间派系的学生也加入到了讨伐司马光的阵营。还没有打仗,就割地求和,千古以来,华夏历史皇朝中,闻所未闻。

更何况,西夏国还在名义上是大宋国的属臣。

奇耻大辱啊!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啊!

太学里面的学子们先是聚集在一起辩论,属于保守派阵营的学子本就人单势孤,再加上这种事不像学术那样,根本就辨无可辩。闹到最后,双方差一点就打了起来,幸好太学学正大人颇有威望,才最终没有让双方打起来。

可是,这件事让这些还充满热血的学子们根本就无法忍受下去,忍不可忍的时候,便无须再忍了。

于是,有人前头,属于变法派阵营的学子,以及一些中间派系的学子纷纷聚集在一起,他们不知去找司马相公讨个说法,他们要做就要把事情做绝。直接叩宫门,向如今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高滔滔亲自讨一个说法,如果司马相公真得要向西夏国割地求和的话,那他们就要求直接罢免司马光丞相之职。

一时间,整个太学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那位倒霉的学正大人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谁牵得这个头,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去直接叩宫门讨说法。他更是不知道应该如何拦阻这些个热血过了头的太学学子们,但是,他知道,一旦这些学子们真得去叩了宫门,他别说前途了,这条老命还能不能保得住,都难说了。

可就在这时,一个救星来到他的面前,苏大胡子苏轼赶到了。

中间派中有仰慕他的学子拦不住自己交好的同年,便想到了苏轼大人刚刚进京,凭借他的威望,以及中立的地位,肯定能够拦阻住这些热血为国的太学学子们。

这位学子骑着快马,很快就赶到了苏府。

他冲破了门子的拦阻,直接闯入苏府大门,将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苏轼。

其实,整个汴梁城里的官员都知道了那两张纸里内容,唯独他苏大胡子就是不知道。这也是因为蔡道不想因为这件事牵连到苏轼,才吩咐撒传单和散播消息的人不要到苏府旁边转悠。

苏轼一听说此时,大惊失色,他本人也并不赞同司马光当政以来的一些举措。可他更担心这些闹事学子们个人的前途。一旦,这些太学的学子们真得叩了宫门,事情就真得无法挽回了。

因为,之后,无论朝廷如何处理司马光,可是,这些闹事的学子势必会被驱逐出太学,驱逐出汴梁城,甚至很有可能会终身禁止他们参加科举考试。

于是,苏轼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穿着一身便装,打马跟着那位学子,赶到了太学,可是,这个时候,那些学子们已经走了。

最后,苏轼还是在在御道上赶上了这学子。

“太学的学子们,我是苏轼。你们都停下下来,听我说两句!”苏轼立马街头,大声喝道。

虽然他是一身便装骑马过来的,可是,他那副标志性的大胡子还是让大部分学子们认出了这位大文豪。

其实,这件事还真是蔡道亲自策划,并且派心腹指使的。

如果来得是其他人,那些暗藏在学子当中的心腹之人肯定会咕噪起来,根本就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可是,既然蔡道吩咐了要重点关照这个苏大胡子。所以,蔡道的这些心腹也就暂时隐藏起来,听听这位大文豪究竟能说些什么,来平息这些热血学子们心中的愤怒。

“之前的事,我苏轼听你们这位同年说了。在这里,老夫不得不感谢你们啊!看到你们这样的举动,说明你们心中的热血未息,老夫感到很安慰。不过,老夫这里要说一句,那两张之上的话,别的姑且不说,最后一天,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市井里的传闻罢了。司马相公他也并未在公开的场合说过这样的话。”

“苏大先生,我们此去就是要问个明白。如无此事,我们自当谢罪。”人群中,突然有一个学子大声说道。

“是呀!”

“……”

让去请苏轼的这位学子没有想到的是,他去请苏轼,也是出于一片好心,却没有想到办了一件坏事。最终,将这件事引向了不可收拾的边缘,也葬送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