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284 进谗言的技巧2

奸臣世家 第284 进谗言的技巧2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7:45 来源:笔趣阁

在吕公著的心中却又把文彦博看低了一些。

在一旁倾听的过程中,他始终面无表情,除了嘴角微不可查地撇了几下嘴以外。因为,吕公著已经认定了,这两天汴梁城里发生的所有事的的确确是那个罗锅子所为。

按照文彦博的说法,不可能的事情,在此时此刻已经变成了可能。因为,汴梁城里能够读书识字的人本身就多了去了,更何况,如今是什么时候,先皇刚刚仙逝,那么朝廷势必就会开恩科,满汴梁城里现在都聚集着都是从京畿附近赶过来准备应考的学子。

况且,一点钱不够,那么更多的钱呢?那个小道长难道还缺这么一点钱吗?

那些人只要做完事,拿了赏钱,就可以立刻出城,在汴梁城外猫上十天半个月,甚至在临考前一个月再进入汴梁城里。真到了那个时候,一切早就已经尘埃落定了,那时,还能够找谁的麻烦呢?那时,谁还能记得住,到底有谁曾经扮演过刘公子这个外号之中带有明显含义的小人物呢?

至于太学里的那些学子,影响起来更加简单。那里都是些读书读傻了的愣头青,只需要随便收买几个带头的,再有了那两张纸上内容被过度解读这件事推波助澜,学子们要是还闹不起来,那才真叫见了鬼了呢?这种小把戏还难不住他吕家的人。

不过,吕公著心里面十分清楚,这件事即便是交给他亲自去办的话,也就是办到目前的这种程度罢了。

吕公著仔细回想起来,那位小道长进京之后的种种,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有些怕了,感到有些胆寒和心寒。那个罗锅子鬼起来,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如果,那两张纸上写得全是他们吕家的事情,全都是他吕公著的阴司,他想必比司马光还不如吧

而且,人家摆明了车马告诉大家这件事就是他做得,自己却也无可奈何?

更重要的是,整件事都只是他自己的猜测而已,而且,他和文彦博都已经决定将这两件事扔到变法派的头上,说穿了,也就是蔡确和章敦的头上。如今顺便还要捎带上苏轼,那也再找那位小道长可就没有任何理由了。

“所以呢?这两件事究竟是何人所为?”高滔滔不想听他们二人在废话下去,直截了当地问道。

文彦博把早就已经想好的话,说了出来:“太皇太后,臣以为这两件事是蔡确或者章敦,他们当中的一个,或者两人串谋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司马相公,以阻止司马相公马上就要废除新法的举措。”

“太皇太后,不仅仅是如此,昨天,曾布和蔡京官邸和府邸同时被人贴上了对联,也必然是他们所为,一方面既警示了那些想要脱离他们的掌控,一心想要改邪归正的官员们,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向司马相公展示他们极端恶劣的手腕,其目的根本就是为了杀鸡儆猴。如今,也的确取得了一箭双雕的作用。”吕公著的这番话就是想要盖棺定论了。

“什么,昨天的事情,也是他们所为吗?”高滔滔有些惊疑不定地问道。

“不错,太皇太后,不然的话,怎么解释今天发生的这件事,只隔了一天的时间,就打击了两位准备弃暗投明的重臣,又打击了司马相公的声名和威望。这实在是太巧了。”

“的确是太巧了。”高滔滔小声说了这么句,正准备说话,外面的传事太监突然禀报道:“启禀太皇太后,苏轼苏大人有急事求见!”

“这……”高滔滔听了之后,心里一时拿不定主意,因为,苏轼之所以进京,就是司马光向他举荐的,可如今,苏轼还未陛见就把举荐他的人给气病了。让这个口无遮拦的大嘴巴继续留在汴梁城,对于朝局看来是弊大于利啊!况且,将来废除新法的时候,他肯定还会站出来阻挠司马光想要实施废除新法的那些举措。

高滔滔又看了面前这个两位同样是司马光招揽回来的大臣,就见他们突然之间变成了哑巴似得,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装得似模似样,好像对于苏轼觐见自己这件事没有任何意见似得。

其实,他们刚刚已经给苏轼上过眼药了。

这一点,高滔滔已有所觉,起码在阻拦太学学子们这件事上,苏轼虽然说了一些过激的话,但是,他确实是阻拦住了那些闹事的学子们,暂时地阻止了事态进一步的扩大。于公于私都不好过份处置他。

关于如何处置苏轼,文彦博和吕公著也的确不好出言进谏。

所以,一时之间,勤政殿沉寂了下来,高滔滔沉思了好一会儿,文彦博见这么僵持下去,事情很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转变,一旦天黑,那些闹事的学子们要是都散了的话,他们二人的计划不就只好搁浅了吗?

文彦博便说道:“太皇太后,此次苏轼虽然是应诏进京,可当时并没有说就一定要将其留在京城之内啊!”

“不错,太皇太后,苏大人在西北久历风沙,不如将其安置到南方温和之地。让他休息几年,也未尝不可。”既然文彦博都开了口,吕公著就不得不说话了。

“嗯!吕爱卿所言,甚合哀家之意。拟旨,苏轼不必陛见,升任江浙路转运使,知杭州府事。”吩咐完,高滔滔又沉吟了一下,接着吩咐道:“蔡确、章敦二人有失大臣体统,……蔡确,罚俸一年,章敦罚俸半年。对了,这道旨意,你们拟好之后,先去问一问司马相公的意见。你们二人也下去吧!将这件事办好了。”

高滔滔其实也想要将蔡确和章敦立即贬出汴梁城,可是,毕竟宋神宗才刚刚驾崩没有多久,无证无据的就把先皇任命的丞相贬出京城,这让天下人如何看她呢?而且,这件事只能由手下人去寻找这两人的罪证,借此来扳倒这两员变法派的大将。而不是由她来亲自处理他们。

老实说,文彦博和吕公著对于高滔滔如此地处置早有预料,可是,听到之后,还是有些失望,比起做事果决的宋神宗,高滔滔还是有些顾前顾后,优柔寡断了。

不过,要不是如此的话,他们二人也就不会放任那些太学的学子们闹起来了。如今的结果也不错,只要苏轼调任杭州的消息一出,那些参与闹事太学的学子们得知之后,除了兵丁之外,又有谁还能拦住他们呢?

苏轼在宫门外等了半天,却没有想到等来的却是这个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