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怪帝邪相 > 第十五章 以死谏君王

怪帝邪相 第十五章 以死谏君王

作者:明泽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5:39:05 来源:笔趣阁

永和四年六月二十二日,莒国国君刘淼在早朝后于崇文殿内召见六部尚书。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六部尚书跪拜于地恭颂万岁。

“平身吧”,龙书案之后的刘淼沉声道。

“谢陛下。”,六位尚书抱拳拱手拜谢后才起了身。

“赐座。”,刘淼看向庞大海说道。庞大海应承后安排几个小太监为六位尚书搬来了凳子,六位尚书再次谢恩后坐定。

“孤今日留各位尚书在此,是有一事相商。”,刘淼起身从龙书案后走了出来,六位尚书也赶忙起身,“你们坐你们的,孤是坐的乏了,快坐。”,几位尚书见此不再坚持便坐了下来。

“不知陛下同臣等商议什么事情?”,工部尚书是小国君这一线上,自然清楚国君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而找到这几位重臣,虽然自己是不大赞成的,但是国君心意已决,自己也不大好坚持。

“孤有心变法,不知道尔等是否愿做孤的肱骨之臣。”,小国君此时意气勃发,伸展出双臂似乎极其自信。

在这几位尚书看来,小国君的动作倒是比那“变法”二字更吸引他们。

变法?变法二字在大臣们眼中早就成了过家家的游戏。毕竟变法要牵连太多人的利益,而就算是国君也很难对那盘根错节的利益团伙有什么太大的震慑。小国君继位四年以来,诸位大臣一再研究小国君的心性和行事方式,小国君有着不同于同龄人般的深沉心思,这倒也算是没浪费太后的优良基因,但是这位小国君似乎更喜欢那种大开大阖的明斗,而非暗争。那些背地里使绊子、动手脚的事情做的真不多,起码要比太后做的少太多。

小国君对自己的能力、判断有着极强烈的自信,信心满满的要对朝堂、莒国进行大开大阖的改变。但是由于太后和那一脉大臣的掣肘,往往事与愿违。起码到如今这个时刻,国君还没有做成什么大事,而太后也以此为借口依旧参与甚至把持着朝政。

国君虽然对此恨得咬牙切车,但是却终究还是没有对着自己的母后展开那大开大阖的阵势。国君和太后显然没有明面的决裂,表面上还维持着母慈子孝的模样,但是谁都知道他们之间的不断增长的排斥乃至于恨意,只需要一段时间或者某些事情的推动,这份尚还掩藏的情绪就会暴露在阳光之下,届时恐怕就是莒国朝堂动荡的时分。

如今表面的风平浪静还能遮掩着那暗潮汹涌,不过最苦的就是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虽然几乎各自都已经选择了队伍,但是对手可不是他们能否有胆子得罪的。夹在太后和国君之间的滋味可是不好受啊。

“臣等定当为莒国肝脑涂地!”,吏部尚书率先跪拜于地,其他几位尚书也反应过来跪拜。

“起来吧,今天是讨论,不要过于纠结那君臣之礼。”,刘淼轻声道,随后向一旁的庞大海挥了挥手,庞大海会意便从身旁的一个小太监手中接过了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几份折子。

“陛下已将变法的具体内容编写成诏书,请各位大人过目。”,庞大海拿着托盘一人一份折子的分了下去,几位大臣向庞大海点头示意后接过折子细细品读着。

户部尚书焦小白和刑部尚书佟斌对视了一眼,佟斌摇了摇头,焦小白也摇了摇头。他们都是太后一脉的大臣,今天之前还真没听说国君要变法,更不知道国君这个所谓的“变法”到底是怎么个变。多年来,变法一事在多国是层出不穷,但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效果,只是看着今天国君自信满满的样子,两个人心中还有些疑虑,见对方并不清楚便赶忙展开折子细细的看着。

焦小白和佟斌的眼神交流自然没有逃过小国君的眼睛,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对此有什么动作,虽然恨他们为母后做事,但终究还是得找个好的理由、借口才能拿他们开刀吧?不然如何?我看你不顺眼,我要弄死你?虽然心里有这种冲动,但是这种事还是没有办法做的。

不多时,几位尚书将诏书看完了,不得不说诏书中很多内容写到了点子上,给出的解决方案也很是不错,但是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君要裁撤封地,要收拢私兵!这是莒国开国以来历任国君都曾想过但是都没做过的事情。

“陛下,老臣以为裁撤封地一事兹事体大,还请陛下三思。”,户部尚书焦小白倒是第一个开了口,裁撤封地,国君这是疯了吧?本来涿州公就心高气傲的,这事儿一出还不是直接给了他借口吗?到时候,涿州公带着兵卒杀进王宫,这王宫还不得成了你的王墓么?

国君饶有深意的看了焦小白一眼,“三思?孤已经三思又三思了,封地一事不必再说,必须裁撤!”,说罢一甩龙袍的长袖又坐回到了龙书案之后。

“陛下!裁撤封地一事万万不可啊,封地乃是祖制,陛下这样违背祖制恐怕要令王族寒心啊。”,在焦小白的示意下刑部尚书佟斌赶忙伏拜于地,高声喊道。

“寒心?王族寒心?”,国君倒是让佟斌气乐了,“你且说说,孤怎么就让王族寒心了?”

看着国君紧紧盯着自己那恶狠狠的眼神,佟斌不禁咽了咽唾沫,思衬了片刻才说道,“封地是开国先王定下的祖制,为的是让王族守卫我莒国疆土,保我莒国平安。陛下贸然裁撤封地必然寒了王族的心呐。倒是他们若生了反叛之心,我莒国危矣。”

“陛下,佟尚书说的对,为了莒国安危,万万不可轻动这封地啊。”,焦小白赶忙附和道。

“反叛之心?”,国君阴沉着脸说道,“孤裁撤封地他们就会有反叛之心么?不裁撤他们就不会有了?”

“王族护国之心,天地可鉴呐。”,焦小白伏拜于地道,动封地那就是要让王族分裂,代价于国太大了,若是因此再遭到其他几国的攻击,国不将国,那么今天这些人都会成为千古罪人,这等骂名是真真的背不起啊。

“若他们有护国之心,就当自请裁撤封地!封地于国有利有弊,但如今看弊大于利!封地子民大有只知封臣不知国君的气象!还违例超征私兵,俨然是要把封地当做国中国。似此等狼子野心,你们还口口声声的说是护国之心?这便是不臣之心!”,国君高声暴喝,说道尾声气急之下直接将龙书案掀翻。

国君动怒了,国君真的怒了。几位尚书的冷汗再一次遍布全身,上一次就是刚刚读完诏书的时候。几位尚书赶忙伏拜于地。

此时的佟斌却不像其他几位大臣一样伏拜于地,就算是焦小白几次拉了佟斌的裤脚,佟斌也依然傲然屹立,甚至还同暴怒的国君对视着,“陛下可想过,这般雷霆行动可会让他们的不臣之心乍现,到时候莒国内乱,周边三国岂能袖手旁观?定会借机瓜分我莒国疆土!”。

“谁敢?孤要杀尽这不臣之心,孤要灭了三国,要一统中土!”,国君紧紧的盯着佟斌大声喊道。

“陛下,可曾上过战场?”,佟斌并没有被国君激荡的情绪所感染,而是轻声冷冷的问道,“老臣上过战场!老臣看见过战场上的残尸遍地!看见过战场的血流成河!”

“那又如何?”,国君冷笑道,“没有战争怎么一统中土?孤又如何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战争不是儿戏!不是黄口小儿过家家!”,佟斌高声道,你这黄口小儿就算是国君又如何?你怎么就能把百姓把兵卒的性命当儿戏?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还有杀戮、死亡啊。多少个的母亲会失去儿子?多少个妻子会失去丈夫?多少个孩子会失去父亲?这些你这个高高在上的国君知道么?裁撤封地?你明知道他们有不臣之心,就不能用别的方法解决?就非得挑起战争?

听着佟斌的话,户部尚书焦小白冷汗一直在流,黄口小儿?佟斌啊佟斌你怎么敢说出口啊?整个朝堂之上谁不知道你是太后一脉的人,国君不也知道么?你还敢这般说话,你就不怕国君愤怒到极点就杀了你?

“哈哈哈”,不过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国君听了便笑了,但是那笑意之中的冷意、杀意,他们都感觉到了,“佟斌,你这老贼可真敢说?你真当孤不敢杀你么?”

“为莒国安危,死又如何?”,佟斌并没有退却而是越发笔挺起来。

“愚昧!孤撤那封地才是为莒国安危!”,国君暴喝道,“来人!”

“奴才在,请陛下吩咐。”,一旁擦着冷汗看着戏的庞大海回应道。

“把佟斌拖出去,斩了!”。

“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佟尚书罪不至此啊。”“陛下开恩啊!”,几位尚书赶忙伏拜于地为佟斌求情,此刻无论是太后那一线的还是国君自己这条线上的,都在为佟斌求情,何至于此?

“庞大海!你没听懂么?”,国君根本不理会四位尚书的求情,而是向庞大海问道。

“是,奴才这就办。”,庞大海迟疑了片刻叫来崇文殿外的的护卫喊了进来。

莒国刑部尚书佟斌就这样被两名护卫拖了出去,他未曾跪拜也未曾求饶,只是在被拖出崇文殿的那一刻高喊了一声,“陛下!老臣以死谏君王!望陛下三思!”

“裁撤封地一事不容更改?否则灭九族!”,国君冷冷的看着佟斌被拖出大殿,而后对着四位尚书说道,随后便一甩长袖离开了崇文殿,徒留四位尚书在这冰冷而又空荡的大殿之中。

佟斌便被推出午门斩首,未及日落,佟斌满门二十三口连带着四十多仆人全部死于禁卫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