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怪帝邪相 > 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什么东西

怪帝邪相 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什么东西

作者:明泽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5:39:05 来源:笔趣阁

静书房,国君办公场所也是如今内阁的办公场所,被称为是莒国的心脏之地。

此时莒国的一众封臣和内阁大臣们都来到了这里,静静的等待国君刘煜继续发号施令。可以说刚刚在崇文殿发生的那一幕,令他们心有余悸,国君和太后合起伙来给他们演了一出戏——杀鸡儆猴,这一群贪官自然不能全杀,但是死罪能免却也是活罪难逃,在他们面前处置这些罪臣完全是带有着警示的意味,也向他们再次展现打击**的决心。

“是不是觉得孤太过于仁慈了?”,刘煜呷了一口茶说道。

“陛下是心有社稷。”,刘谓宇微微一笑说道,“这些人今后应该不会再有什么贪赃枉法的事情了,这些事儿传开之后相信国内面貌会焕然一新的。”

刘煜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些人都在朝中持重的位置上,如果都给杀了,短时间之内朝政还是会出现问题的,杀又不能杀,还真是让孤有些苦恼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些事儿恐怕还得慢慢做。”

在这些人看来,刘煜整段话当中存在意义的,恐怕就是那最后一句“有些事儿恐怕还得慢慢做”,而这句话似乎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但是仔细去品,去发现这句话能够指向的其实有很多。

见眼前这些人仿佛都陷入了沉思,于是刘煜便接着说道,“各位封臣马上就要离开新安了,所以孤把你们请到这来,看看各封地有什么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有的话,那么内阁的各位大人也都在,咱们就直接把问题解决了。”

芮国公到底第一个说了话,“陛下,现在同虢国有了联姻,不知道今后同虢国的边境事务怎么处理?”

“和亲的事儿现在正在鸿胪寺商谈,不过谈的也不过是婚事的一些细节和礼仪问题,这件事儿是定下来了。同虢国的边境应该会安静一段时间。”,刘煜只是微微一笑,他看了一下莒北五国的各位国公,然后才继续说道,“同虢国的关系维持现在的状态就好了,虢国和亲只是为了保证他们同扈国如果发生了战争,那么我们大莒国不会趁机对他出手而已,国与国之间没有什么真正的情谊,只存在着利益而已,倘若他日同莒国较好不符合虢国的利益,那么两国边境必然不会安宁。”

芮国公点了点头,“臣明白了。”

刘煜沉吟了片刻之后说道,“现在边境驻军后撤了,可以让他们轮换着休息一下,不过还是提高警惕。扈国不会这么轻易的容许虢国同我们维持和平,不得不防着他们从中做手脚。”

“是。”,芮国公应承道。

“陛下,老臣也有事情要请奏。”,一旁的昭北府府爵刘佩云起了身说道。

“府爵请坐。”,刘煜赶忙起身过来扶着刘佩云坐了下来,刘佩云可是他的叔公啊,连刘谓宇和刘谓崖都得喊刘佩云一声叔叔的。

刘佩云点了点头,“昭北府乃是莒国十一州的北端,常年肩负着向莒北五国输送兵卒、物资的任务,臣已经老迈,恐怕没有太多时日了,臣希望能够提前将昭北府府爵的位置交出来,不知道陛下是否能够应允?”

昭北府府爵世袭罔替这是太宗就定下来的事情,当时莒北五国还存在,昭北府就是莒国的北大门,战略地位显著,所以太宗才让自己的叔叔去镇守昭北,到刘佩云也已经是第三代人了,生前传袭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再说了如今昭北也不再是北大门了,完全没有必要做着生前传袭啊。

刘煜看了刘佩云一眼,他有些不太理解,为什么自己这位叔公有了这样的想法呢?

见刘煜没有说话,一旁的刘谓宇便是一笑,然后对刘佩云说道,“叔父,这昭北府府爵是太宗命定的世袭罔替,如今交给下一代和以后交给下一代是没有区别的,您老人家要是觉得累了,就让尽忠多担些责任就好了,您经验丰富,您担这个大局,陛下才能放心啊。”

原来如此啊,刘谓宇的话音刚落,刘煜便品出其中的滋味了。刘佩云哪里是想提前传袭啊,这分明是在试探啊,试探自己会不会如同秦国公一样有裁撤封地的打算,毕竟当初自己是为数不多对国君有过支持的人。

刘煜看了刘谓宇一眼,不禁有些咋舌,这件事儿自己这位二叔能够瞬间想明白,自己的这位二叔也不是个简单的人呐。

刘煜微微一笑,“是啊,有您老人家坐镇,孤才能够放下心来啊。”

刘煜有没有裁撤封地的想法,有,王室宗族会不断的开枝散叶,这种情况下不断的分封,只会造成完全的家天下,好在莒国祖制是降袭,不然恐怕再过个百十来年那就封无可封了。但是他现在确实不想裁撤封地,因为时机不对,现在自己还没有完全控制住朝政,这种情况如果裁撤封地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至于今后是否裁撤封地,在刘煜看来,只要自己能够完全掌控住朝局,那么裁撤封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儿。

刘佩云见刘煜只是说了自己坐镇他放心,再没有说其他任何话,便是微微一叹气。

刘佩云的目的达到了么?未见得,在刘佩云看来,国君所说如同没说一样,有自己坐镇才放心,那自己死了之后呢?自己的儿子还能不能承袭这昭北府爵了?这实在是太重要了。除了当今王室这一支之外,其他的王族宗室有封地的并不多,而且因为是降袭制度,所以几代之后也都从一州的州公变成了一县的县尹了,至于混到县尹这个层次的还算什么王室宗亲呢?不过话说回来,做个县尹起码也是执掌一方小天地,虽然地方不大,但也是算是封地的王,还有些王室宗亲如今连县尹都不是了,空顶着爵位每年从宗人府那里领那么一点可怜的定银,除此之外也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刘佩云想到这里就有些窝火,自己那个傻儿子没什么本事,如果这封地真的裁撤了,让自己这个儿子自寻活路的话,恐怕不出一天就得饿死。所以在来新安之后,刘佩云就打定了心思,用生前传袭这种方法来试探一下这位国君,如果国君否认了准备沿袭裁撤封地的政策,那么自己就继续踏踏实实的做这府爵,如果国君不回答甚至明确要裁撤的话,那他也没啥办法,大不了在宫里闹一场,让国君给些赏赐,争取让自己那傻儿子能够多活几年,没办法,谁叫他就这么一个儿子呢。

如今见刘煜在避重就轻,刘佩云心中便是咯噔了一声,看这架势这位国君是有效仿他哥哥的想法啊。

刘佩云沉吟了一下,还是决定将这话摆在明面上问一下,在王宫之内自持身份大闹一番,终究还是下下策,“陛下,秦国公曾经下了《明定国是诏》,只不过因为江山石崩裂,又因为他突然失去心智,所以导致这《明定国是诏》所说的变法并没有真正开展,不知道陛下是否是打算延续《明定国是诏》的内容?”

刘佩云这话还真是问到了许多人的心坎上,莒国的封臣可不只是那些小小的县尹而已,还有不少的府爵呢,莒北还有五国国公呢,他们不怕么?怕,其实他们是想问的,国君登基前宴请封臣的时候他们就想问,不过刘煜却以家宴不谈国事为由把所有的事儿都挡回去了,所以即使刘佩云不问,估计也会有人变着法子的询问这件事儿。刘佩云这问的还算是委婉,换成其他人没准会问的更直白。

听了刘佩云的问题,刘煜微微一笑,终究还是逃不过去么?刘煜看了看眼前坐着的封臣们,也看了看一旁站立的内阁大臣们,“《明定国是诏》的事儿,孤在做鄞州公的时候就上过折子,《明定国是诏》的目的是让莒国有所改变,现在的莒国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必然在某一天成为制约莒国发展的枷锁,因而秦国公才打算通过《明定国是诏》来实行变法,改变现状。”

所有人的目光此时都锁定在刘煜身上,刘煜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明定国是诏》的出发点是好的,其中的一些内容也是好的,但是也有很多存在问题的措施,这些措施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有些不合时宜、不合实际的。”

刘煜的话一出,一众封臣的神色便有了些缓和,有些话实际上不用说的太清楚,因为太多的事情说的太清楚反而出问题,有些时候点到为止就可以到达效果了,比如此刻在一众封臣的理解当中,所谓“不合时宜、不合实际的”便是裁撤封地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裁撤封地是绝对不合实际的。都是太宗刘靖安一脉的后裔,搞降袭制度也就罢了,你们坐国君位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还想着要裁撤封地,这简直就是要把我们这些人从宗族之中赶出去啊,这合理么?当然不合理了,这还是人干的事儿么?

但是对于刘淼甚至对于刘煜来说,在他们眼中封臣更像是盘踞在国家之上的蚂蟥,不断吸食着国家的血液,毕竟封地是不要缴纳税金的,境内的所有苛捐杂税都是交由封臣处置的,而且不仅如此朝廷每年还会向封地拨付一笔银子,来贴补一些收入不佳的封地,但是实际上好像就没有什么封地是收入不佳的。除了税赋的问题,封地实际上还会造成分权的问题存在,王权的削弱恐怕才是前任国君刘淼感到最恐惧的问题,在刘煜看来这同样是个大问题。他们今天还是莒国的封臣,若是被猪油蒙了心,恐怕明天就是自立为王。

就在众人长舒了一口气,心里感觉到轻松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出现,再一次揪住了所有人的心,“那就是不会裁撤封地了?”

说这话的正是涿州公世子刘景林,刘景林并没有任何爵位,“世子”这个词仅仅是意味着这个人有降袭继承封地的权利,并不等同于任何爵位,因而他是坐在最后面的。他这句话一出,所有封臣都不得不转过去看向他。

刘景林的这句话,让一旁已经晋升为内阁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的贻清不禁有些咋舌,涿州公刘谓崖不安分这是天下的共识,只不过是没找到实据所以朝廷才没动他,而这刘景林在这一路上准备谋害刘煜的事儿已经败露了,当了国君的刘煜没有找刘景林的麻烦已经是开恩了,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这种情况下刘景林竟然还会跳出来,完完全全就是自己往枪头上撞啊,这是种什么精神啊?这是一种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啊,还真的是不把刘煜这个国君放在眼里啊。

刘景林的话一出,所有人的都是一惊,国君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还需要问么?还这么直白的问这不就是在挑战国君么?

果如其然,刘煜的眉头微微一皱,然后看向最后面的刘景林,“刚才是谁问的?”

见刘煜明知故问,刘景林的眉头也皱了皱,迟疑了片刻之后起了身,说到,“回陛下,刚才的话,是臣问的。”

瞧着刘景林那不冷不热、不哭不笑的模样,似乎是在表达着一种态度——老子问的,怎么了吧?

刘煜微微一笑,“你问的?”

“是。”,刘景林也不拱手也不躬身,站的笔直,语气也显得没有那么的恭敬。

刘煜看了刘景林一眼,“你是谁?”

刘煜的一句话,让刘景林险些吐了血,他问自己是谁?我是谁?我是谁他不知道么?

一众臣子察觉到了其中的异样气氛,应州公刘谓宇赶忙打了个哈哈,说道,“陛下啊,这是涿州公的世子啊,刘景林啊。”

刘煜点了点头,“刘景林,嗯,涿州的世子。孤问的是封臣,你是什么东西!”

刘煜的话一出,一种臣子皆是惊诧无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