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六十八章 王师北归时

怪帝邪相 第二百六十八章 王师北归时

作者:明泽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5:39:05 来源:笔趣阁

宛平县,一座横亘在莒国国都新安城前的县城,这里也被视为是通往新安城最重要的一出门户。历经连日的奔波,内阁大臣、武英殿太学、兵部尚书、剿匪督军肖光仁率领的王城军,护卫着已故剿匪元帅韩青的灵柩终于到达了宛平县县城。

按照莒国的规矩,外出征战的将士是需要停驻在这里的,只有国君下旨之后,将士们才能够从这里前往新安城,此时已经是熙和二年二月初一了,明天便是二月初二,也就是民间所谓的龙抬头,这龙抬头也有气运上升的预示之意,在肖光仁看来,国君皆有可能会在明天也就是龙抬头的时候下旨让王城军入城。

不过肖光仁还是有些忧虑的,忧虑的就是国君到底如何应对韩青的问题,到底是赏是罚,如果是罚的话又是怎么个处罚的方法呢?从上庸城一路赶来,肖光仁一直在等,但是确实到现在也没有等到国君的任何旨意。虽然从上庸城而来的这一路上,特别是在朔州、云州的时候有许多百姓都感念韩青和剿匪军的恩情,感激他们剿灭了盘横在此间多年的椒金山土匪,但是同样也有不少被杀的俘虏的亲属想要冲击队伍,而且在冲击的过程中还不断的嚷骂、诅咒和诋毁韩青,如果不是在出发前肖光仁就已经严厉约束的话,恐怕王城军已经在这一路上杀了不少人。

自从当初被当今圣上指定为剿匪督军的时候,肖光仁便知道,当今圣上是要在莒**队有所动作了,而他这个兵部尚书自然是当今圣上的重点关照对象,原本肖光仁还打算称病引退,但是太后那边悄悄的给了自己消息,那就是一定要掌控好剿匪军,不能让韩青有立功的机会。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肖光仁表面上同太后的信使,也是太后身边最依仗老太监屈伯彦做了再三保证,表示一定会按照太后的懿旨行事,保证掌控好剿匪军。

但是内心当中肖光仁却坐了完全不同的决定,那就是做个花瓶,什么都不管什么也不顾,这样才不会招惹到国君,同时也不会因此得罪太后,肖光仁做了这样的如意算盘,在他的设想当中,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自己全身而退,大不了回了新安城之后便辞官不做,总比人头落地要好啊。但是让肖光仁没想到的是,大军开拔没几天,太后被国君逼出了王宫的消息就传到了肖光仁的耳朵里。

肖光仁在诧异之余,也赶到无比的恐慌,他万万没想到已经在莒国朝堂之上纵横了二十多年的太后,竟然会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失败了,而且还是以这样颜面扫地的形式离开了王宫。

自己该怎么做?国君要通过剿匪来培植军中的力量,那么自己就全力辅佐韩青,但是让肖光仁没想到的事情还远远不止于此,丁午战位失守,上庸城沦陷,一件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先后发生,好不容易准备攻城了,土匪们又把百姓推在的城墙上。

肖光仁原本还打算好好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方法既不伤到百姓也能够攻城,但是还没等肖光仁思考出方法,韩青就直接下令攻城,非但如此,韩青还直接将俘虏的土匪和叛军全都杀了,而后他更是直接自杀了。

韩青自杀之后,肖光仁一个人躲在自己的帐篷里,两天两夜都没有想到任何办法,最终只得认命,无论当今圣上做什么决定,都只能听之任之了。椒金山的事情,上庸城的事情,韩青的事情,当今圣上到底是如何看待的,这一点肖光仁格外在意,但是他也清楚,这件事情已经到了他无法左右的地步了,无论当今圣上到底如何处理,他也只有受着的份。

就在肖光仁长吁短叹的时候,房门却被人直接推开了,正陷入深深思索的肖光仁便是一拧眉头看向大门,却见来人是静书房掌案大太监小贵子,便赶忙起身来到小贵子面前,强挤出笑容,“贵公公,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小贵子微微一笑,然后对肖光仁说道,“多谢肖大人惦念,一切都还好。”

肖光仁点了点头,要拉小贵子到一旁就坐,但是却被小贵子决绝了。

“肖大人,奴才是来传国君陛下的口谕的,还请肖大人接旨。”,小贵子收敛了脸上的表情,一脸严肃的说道。

肖光仁赶忙撩袍跪地,“问圣上安。”

“孤安。”,小贵子一本正经的说道,“剿匪军奉命前往椒金山剿匪,今班师回朝,孤心欢喜,特命内阁大臣、武英殿太学、兵部尚书肖光仁,率部于二月二日入新安城。钦此。”

小贵子的话音刚落,肖光仁便是一愣,这就完了?不过他还是赶忙服拜于地,“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贵子赶忙将肖光仁搀扶起来,然后对肖大人说道,“内阁其他的几位大人,也托奴才给肖大人带句话,肖大人最好是在巳时抵达新安。”

“好。”,肖光仁点了点头,内阁那几个人特意让小贵子给自己带话儿,其中必然是有玄机,巳时?肖光仁想了想之后便恍然大悟,既然是巳时而不是午时的话,就说明明天恐怕是有什么仪式的,既然有仪式就说明陛下对于椒金山的那些事情,对于韩青的事情是有正面的评价和判断的。想到这里肖光仁不禁心中松快了许多。

见肖光仁神色缓和,小贵子便又说道,“敢问肖大人,元帅的灵柩何在?”

“在驿站的正殿。”,肖光仁的神色随着小贵子的问题而再一次严峻起来,他不知道小贵子这个时候问到这种问题,到底是出于什么用意。

而小贵子在得到答案之后,便同身后带来的几名禁军挥了挥手,几名禁军便直接离开了这里。

“贵公公?”,肖光仁有些疑惑的问向小贵子。

小贵子便是微微一笑,“陛下的意思,让奴才给元帅换一副棺椁。”

肖光仁便微微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小贵子见肖光仁始终是有些紧张和忧虑,便是同肖光仁说道,“肖大人,奴才多句嘴。”

见小贵子这样说,肖光仁便是眼前一亮,他知道眼前这位贵公公,是要同自己说些重要的事情了,于是便一拱手,“请贵公公赐教。”

“不敢。”,小贵子赶忙一摆手,然后才轻声的继续说了些什么。

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就在这一天,南下参加剿匪的王城军北归入城。

在内阁首辅、文华殿太学、工部尚书涂志远的带领下,全体内阁大臣以及文武百官都在新安城城外列队,迎接王城军北归入城。

当然其中还有一些小插曲,内阁大臣和文武百官在城外迎接王城军,这是当今圣上的旨意,也就意味着对于整场战事的肯定,甚至可以说是对于韩青的正面肯定,这自然让那些想要追究韩青责任的大臣和将领们很不高兴,于是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纷纷跳出来反对。

按照常理来说,或者说是按照当今圣上以往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来看,恐怕还是要同这群人做了一番口舌争辩的,但是此时的刘煜却一反常态,他并没有同这些人做什么口舌之争,而是直接下令杖责四十,在一众大臣目瞪口呆的时候,那些刚才还一脸振奋的跳出来指责国君的大臣们,便一个个都被禁军拖了出去,在挣扎中咆哮之中甚至是嚷骂之中,这些人无一例外的受了杖责四十的责罚。

然后整个崇文殿便安静了下来,没有人再敢跳出来指责了,因为国君说了一句话,“再有质疑的,就不是杖责四十了,是杖责八十。”

杖责四十对于大殿上这群老臣们而言已经接近于极限了,如果真的是杖责四十,那就差不多等于杖毙了…

涂志远一想到这的时候,就不禁有些担忧,他有些害怕当今圣上变得冷血无情,就像是他的母后和他的兄长一样,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莒国朝堂之上必然又会是一阵的腥风血雨。

“涂大人,来了。”,就在涂志远陷入到沉思的时候,一旁的焦小白忽然轻声说道。

涂志远抬头望去,远远的便看到一支缓缓前行的队伍,迎面而来的是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韩字,那是韩青出征之前,国君御赐的,代表着他们的身份和荣誉。

在这面韩字旗后,是五面黑边素白面的旗子,这是丧旗,主帅战死或者其他原因过世的,都会将军中的旗帜换成这丧旗。当然,如果是圣上御赐的旗帜是不能换的。

在这韩字旗和五面丧旗之后的便是几位身着素衣的主将,在他们身后的是捧着韩青灵位的肖光仁,再然后便是韩青的棺椁。此时承载着韩青尸骨的棺椁已经换了,昨天晚上按照国君刘煜的要求,大太监小贵子带人将韩青重新成殓在了一口金丝楠木的棺椁之中,整个棺材是黑漆涂就,绘有金边,棺身的四个方位上还分别绘就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其礼制已经完全超越了普通武将,近乎于州公的葬仪礼制了。这一点是完全出于肖光仁的意料的。

很快,陷入一片肃静和哀愁的王城军停在了新安城城门前,而涂志远等人也赶忙上前。

涂志远从身旁的焦小白手中接过圣旨,高高举过头顶,高声朗喝,“圣旨道,众将士接旨!”

随着涂志远的一声高声朗喝,包括内阁大臣、文武百官以及三千王城军将士在内的所有人都双膝跪地,静听圣旨。

而捧着韩青灵位的肖光仁也跪在了地上,不过让人格外在意的是肖光仁是单膝跪地,并且将韩青的灵位放在了弯曲的那条腿上,以避免灵位被放在地上。

“奉天承运国君诏,曰,椒金山贼匪之盘踞,乃自澹国末年始,于乡邻山野间图财害命、烧杀抢掠、为非作歹,使百姓无安宁之日,使朝廷无颜面之存。历代先王以民生为重,以社稷为重,屡次围剿,皆因椒金山地势复杂及邻国干预而作罢。孤登基以来,对椒金山之情势极为忧虑,故遣王城军五千余将士南下,与各州地成剿匪军,今战事已决,王师荡平椒金山,孤心甚慰,虽战时有披露致使上庸城沦陷,但难掩战果。上庸城守军因蝇头小利而叛国投敌,实乃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似此等寡廉鲜耻之人,纵千刀万剐亦难解孤心头之恨,孤念及一众叛军乃莒国子民,故免去叛军亲属连坐之罪,以示恩典。叛军之亲属此后若有作奸犯科、以下犯上之事者,重典惩处。

上庸城一役,剿匪军将士不惧艰险、舍生忘死,具乃大义者。孤敬之,特行封赏。

剿匪军元帅韩青忠君报国、舍生忘死,追封忠烈上将军,赏金万两、良田千顷,于西郊兴修忠烈祠,与之安葬。

督军肖光仁….”

涂志远手持着圣旨缓缓的念着,对于王城军的大多数将领都予以了封赏,而且在这封圣旨之中,刘煜也特意的点出了韩青的行为是正确的,他完全驳斥了有些人所说的“杀俘不祥”,而是直接指出这些人是叛君叛国,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而且还格外指出这些人就算是千刀万剐也不能解他的心头之恨,同时也格外说了一点就是他赦免了叛军家属的连坐之罪,也就暗示了一点——如果他们依然咬着这件事儿不放,那就要问罪了,可以说就从源头上堵住了这些人的嘴,再加上之前崇文殿上对于一些大臣的处理,想来关于韩青杀俘虏的事情,应该不会再有什么非议的声音了,当然如果是还有些非议的声音的话,恐怕刘煜就真的要痛下杀手了。

“钦此。”,终于在涂志远的嗓子已经哑的不成样子的时候,圣旨宣读完了,涂志远原本是想将圣旨交给肖光仁的,但是看着肖光仁手中捧着韩青的灵位,便将圣旨先交给了一旁的焦小白。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震撤云霄的呼喊就在涂志远话音刚落的时候传来,随后文武百官以及将士们都起了身。

看着眼前的景象,涂志远又操着已经哑的不成样子的嗓子喊道,“当今圣上,在西郊校场等待着众将士的到来,入城!”

随着涂志远的一声大喊,文武百官左右两分,为将士们开辟了一条入城的通道,这里黄土垫地只为嗜血的将士和远去的英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