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零四章 贵妃的册封

怪帝邪相 第二百零四章 贵妃的册封

作者:明泽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8:32 来源:笔趣阁

盛唐诗仙太白曾经在《行路难》中写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他更晚一些的柳宗元也曾写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样的绝句。

不过在浩瀚如烟的诗词典籍之中,并没有任何一句能够形容如今的雪以及他此时的心情,对于刘煜来说,今天的日子太过于重要了。

此时在乾清宫之中的刘煜显得有些紧张,也有些急促。即使是当初看到圣旨入都继位的时候,他也没有这样过,即使是面对着群狼环伺的危险时刻,他也没有这样过,即使是一个人缓缓坐上王位的时候,他也没有这样过。但是就在他将要同宫和笙结婚的时候,一种空前的紧张和急促压迫这刘煜,甚至让他有些喘不多气来。

见刘煜不断的在乾清宫中踱着步,一旁的小贵子也是不安的看着刘煜,甚至在怀疑是不是宫中的火盆的烟气熏到了国君,心中不由得暗想待会儿一定去内务府骂一顿,不说这是最好的炭么!怎么烧了之后国君就这样了。想了想之后,小贵子便带着一旁服侍的小太监将乾清宫的窗户都打开了。

此时心绪不宁的刘煜直接站在了窗户前,望着外边刚刚又下起来的小雪,然后突然向身旁的小贵子问道,“什么时候到?”

面对国君这句没前没后的话,小贵子也是哑然失笑,原来国君的这幅模样是因为册封的事儿啊,“回陛下,按照时辰,大概还有一炷香左右的时间吧。”

刘煜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见国君一副颇为紧张的样子,小贵子赶忙对着刘煜又将流程重复了一遍,国君不是的点着头,但是怎么看似乎都没有将自己所说的听进去,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安静的待在一旁。对于即将成为主子的那位淑贵妃,小贵子还是充满着期待的,毕竟为了这位淑贵妃入宫的各种事情,国君可是同满朝文武甚至是太后都做了许多的斗争。

关于迎立贵妃的安排被有心人捅到了早朝之上,在早朝之上有那么一群大臣仿佛是打了鸡血一样,面对着刘煜是一通的诘问,说刘煜是什么破坏了祖制,破坏了规矩,就差点直言刘煜是个“昏君”了,最后连一直暗戳戳不声不响的太后章之涵也开始数落新君了。

“陛下,此番迎立贵妃很正常,到了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年纪该做的事情,但是规矩就是规矩,莒国立国以来,历代国君都是按照规矩走的,合理也好不合理也罢,如果到了国君这里就完全凭着自己的心走,怎么也说不过去,所以哀家觉得还是按照规矩走吧。”,太后章之涵冷冷的说道,这个曾经说自己因为觉得“哀家”二字太悲凉的太后,终于还是把自称从“本宫”改成了“哀家”,不过这种改变似乎有些要朝向刘煜动手的意味。

宫和笙是贵妃,所以从礼仪上来说是不会举行大婚典仪的,举行个册封仪式就结束了,自此之前也就是将宫中的教习嬷嬷派到府上去,将一些关于册封过程中应当遵循的礼仪以及日后在宫中的规定说一遍,在者就是将一些男女之事传授一番。

不过在刘煜的坚持下,这次贵妃入宫同以往是及不同的,首先便是贵妃乘坐的轿辇,之前的贵妃入宫不过是乘坐轿子而已,只有王后入宫才有资格乘坐轿辇,而宫和笙乘坐的正是当初永和朝王后入宫时乘的那一顶。

再然后便是宫门的问题,午门呢是三座大门,正门只供国君、王后和太后出行,一左一右则属于王公大臣所走的,平时午门的三座大门是绝对不会开的。只有国君出行才会三座大门同时洞开,再者是外国使臣入宫会开左门,一些立有大功的忠臣良将在被册封的时候会开左门或者右门通过。

平时早朝的时候,也只是开左右掖门让大臣们通过而已。

像贵妃这等身份,能够从左门进入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但是按照刘煜的命令最终还是为宫和笙开了午门的正门,这是王后才能享受到的礼仪。

在者便是响锣和鸣鞭,按照制度来说,王后享有响锣六声、鸣鞭六声,贵妃享有响锣五声、鸣鞭五声,妃嫔则是各三声。而宫和笙作为贵妃享有的却是王后的待遇。

但是,在刘煜心中看来,这些其实还不够,他甚至想完全按照迎娶王后的大婚礼仪来办,但是他也知道如果真的是按照大婚的礼仪来办的话,恐怕是真的会有人直接跳出来,指着刘煜的鼻子骂他是昏君,到时候太后恐怕真真的要直接挑起朝堂之争了,然后估计会有不少人投过去吧?

刘煜原本以为自己只是改了几个形式的东西而已,但是万万没想到在这个规矩横行的年代之中,即使是对几个只具有形式意义的所谓“规矩”也同样会带来这样的波澜。

刘煜微微皱着眉头说道,“母后,这件事儿儿臣不会妥协的,杞国的公主嫁入莒国王庭成为王后,让这样的人执掌莒国后宫的话,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么?”

刘煜的话问的章之涵是哑口无言,虽然这个借口很是牵强,但是却不容否定,自己总不能说刘煜说的就是错的,如果同他对着来的话,刘煜完全可能会抓着这个问题不放,到时候还不知道问题能扯到哪里去,因此章之涵只能默认了这件事儿。

见自己的母后不再说话,刘煜的眉头便舒展开了,然后看着殿中的群臣说道,“莒国同杞国和亲,虽然不能说是实属无奈,但是也是孤为了维护边境态势做的努力和牺牲,或许你们都能明白努力这个词意味着什么,但是可能对于牺牲二字不太能够理解,那孤今天就在这崇文殿上说一说,为什么要把这和亲说成牺牲。”

在一众大臣极为疑惑的眼神之中,刘煜缓缓离座,然后开口说道,“淑贵妃是鄞州公府长卿也就是现在的鄞州州牧宫郎的孙女,她同孤的第一次相遇是在白麓城外的芦苇荡,当时孤正同两名护卫在那里钓鱼,结果没想到的是竟然遭到了暗杀…”

就在这崇文殿的大殿之中,刘煜就站在这宝台之上,就站在龙椅之前,将遭遇截杀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关于自己为宫和笙将血毒吸出去的事情,刘煜是没有说的。

“这一身红衣的出现,救了孤,若不是她的话,恐怕孤早就死在白麓城外的芦苇荡之中了。”,刘煜苦笑着摇了摇头,“这是第一次,孤接到圣旨奉命还都,从离开白麓城开始就不断的遭遇截杀,那个时候甚至觉得全世界都盼着孤死在半路上,还是她一次次了为孤解围,一次次的挡在孤的身前,没有她没有跟随着孤一路而来的这些人,孤真的不知道会死在哪里,到新安坐龙椅那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刘煜说着看了一眼崇文殿之中的群臣,又继续开口说道,“后来所有准备杀了孤的人,都认为只有杀了宫和笙才能最终实现杀了孤的想法,于是便买通了这一行人之中的一个,这个人拿着这脏钱就给她下了毒,如果不是因为有烟雨楼楼主首徒长生请来了烟雨楼楼主,恐怕宫和笙已经死在了乐郁城,而等着宫和笙死在乐郁城之后,孤还能逃过这些人的魔掌么?恐怕是不能的,那孤就可能死在庐陵城,死在新富城,可能死在桐安,总之恐怕是很难活着来到新安城。”

刘煜说的不全是真的,他将所有的功劳都安在了宫和笙身上,但是也没有办法,其中有太多事情说不清道不明,而有些非常明朗的问题却也没有办法说出来,因此也只能这样说了,不过也不需要有什么顾虑,毕竟不会有人那么无趣的查这些事情,只要突出宫和笙的重要性就可以了。

“孤曾经答应过她,要让她做孤的王后,但是结果呢?结果却是让杞国的公主做了王后,这没有办法,孤是可以拒绝杞国的和亲请求的,然后呢?莒国同杞国的关系会怎么样?两国的边境会怎么样?孤托人给她送信,说了这件事情,她告诉孤,不能因为她一个人让边境的军卒吃苦甚至是丢了性命。”,刘煜停顿了一下,“这样的人如果能够成为王后,一定是能够母仪天下的人,一定是个令人尊重的王后,但是没有办法,孤只能应了杞国的和亲,就同应下虢国的和亲一样,因为孤是莒国的国君而不是一个普通人,孤知道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莒国,会有太多太多的人受到影响,所以即使孤不想做也不得不做。”

此时的大殿之中只有刘煜的声音在不断的回荡着,能够进入官场的人几乎是没有傻子的,即使有些人看起来傻乎乎的,但是那也是迷惑人的假象罢了,此时的刘煜已经将这件事情变成了另外的一番说法,针对于贵妃入宫的礼仪调整是国君的补偿,面对着这种说法,谁还能够说三道四呢?

章之涵还有那一众卖力的大臣们终于还是偃旗息鼓了,因为即使是再想挑毛病,似乎有些不好有意思挑了,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方法再去挑剔了。

于是,熙和元年十二月初九的贵妃册封,成为了莒国历史上最奇特的、待遇最高的一次册封,而册封的对象就是淑贵妃宫和笙。

此时的宫和笙乘着宫中的轿辇已经从午门到了乾清宫之外,在纳兰鸢的搀扶下宫和笙下了轿辇,然后静静的等待着。

就在宫和笙下了轿辇之后,便又小太监跑进乾清宫通传,“陛下,秀女到。”

已经端坐在乾清宫龙椅之上的刘煜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才说道,“宣。”

小太监应声后便走到乾清宫宫门之外,高声喊道,“宣秀女入殿!”

在纳兰鸢的搀扶下,宫和笙便迈步走向了乾清宫外的台阶,踏过地上的红毯、兵器和火盆,然后才走进了乾清宫。

在龙椅不远处的地方,在纳兰鸢的示意下,宫和笙跪拜在地,然后道,“民女宫和笙参见吾王,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刘煜脸上除了笑容便是兴奋,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从当初白麓城外芦苇荡的那一面,到受命回都的这一路上,到自己登基之后的每个夜晚,刘煜常常会想想这一天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就在自己的期待之中,就在自己的盼望之中,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刘煜赶忙起身,亲自扶起了宫和笙,然后从小贵子手中接过了一柄玉如意,就用这柄镶嵌着各种宝石的玉如意挑起了宫和笙头上的盖头。

凤冠霞帔,珠光宝气的宫和笙羞涩的低着头,常言道出嫁之时是一个女人最美丽的时刻,虽然刘煜不是很认同这个说法,但是此时的宫和笙真的令人惊艳,看着此时宫和笙那含羞带臊的模样,刘煜一时之间竟然看痴了,直到身后不远处的小贵子假意的咳嗽了一声之后,刘煜才反应过来,然后将小贵子手中的金册和金印交到了宫和笙手中,“孤册封你为淑贵妃。”

“谢主隆恩。”,宫和笙看着手中的金册和金印笑着说道。

“奉天承运,国君诏,曰,册封幽州上谷府乐浪城宫氏和笙为淑贵妃,赐春禧宫为寝宫,配宫女十太监五,赐金五十两,赐银千两,另赐蟒缎两匹、织金两匹、妆缎两匹、倭缎两匹、闪缎两匹、金字缎两匹、云缎八匹、衣素缎四匹、兰素缎两匹、帽缎两匹、彭缎六匹、宫两匹、潞四匹、纱八匹、裹纱五匹、绫五匹、纺丝五匹、杭细五匹、棉纳五匹、三线布四匹、毛青布十二匹、深蓝布十二匹、粗布五匹、金线十二络、绒十斤、棉线五斤、木棉二十斤、裹貂皮十件、乌拉貂皮二十件,钦此。”

“臣妾谢主隆恩。”

接下来是入洞房么?当然不是,因为国君还没上早朝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