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五十四章 扈皇落谁家

怪帝邪相 第二百五十四章 扈皇落谁家

作者:明泽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8:32 来源:笔趣阁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无论是深宫内的帝王、朝堂上的将相还是坊间的百姓都对正月初一有着极为独特的情感。开始总是显得那样的重要,无论是一天、一月还是一年。

每年的正月初一,在建安城城东的显圣庙附近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对于长期执行宵禁的建安城来说,显圣庙庙会是一年之中难得的盛会,只是这一年的正月初一的情况却同往年完全不同。

同前一日除夕夜依旧反常的执行宵禁一样,宵禁结束之后,建安百姓们期待的显圣庙庙会也被直接取消掉,原本早就应该开启的九道城门依旧紧闭着,甚至在建安城的几条主要街道上还有大量的军兵把持着。整个建安城就在一夜之后忽然变得分外紧张,一些嗅觉敏锐的人已经透过紧张的空气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人们将目光都锁定在了那座已经屹立了千年,见证了无数王朝兴起衰落的皇宫…

而此时的扈国皇宫之内,这种紧张的气氛已经是无以复加,自从有史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司马永延驾崩后,扈国的内阁已经争吵了一整夜,为的就是让谁在司马永延之后登上扈国的皇位。

“放屁!”,扈国皇宫外宫的总理事务衙门之中,内阁宰相、扈国一等候邱允能直接拍了桌子,沙哑的喊道,自从扈皇驾崩之后,按照总理事务衙门的命令,整个建安城全城戒备,而之前为了让扈皇遴选继位人选而请来的皇室男丁们也都被紧急安置起来,说是安置实际上也是看管起来,毕竟扈皇到驾崩也没有清醒过来,因而为了防止新君继位前出现问题,这些养尊处优的大爷们都被安置在驿馆之中,周围有大量军兵把手着。

原本总理事务衙门的一众大臣们以为能够讨论出个所以然来,但是万万没想到直到天亮也h还是争论不休。

扈国的朝廷架构极为特殊,首先扈国是采取三省六部制的,也就是设立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尚书省由尚书令领导并下辖礼部、兵部,中书省由中书令领导并下辖吏部、户部,门下省则由门下侍中领导并下辖刑部和工部。按理说这样的架构就可以,三省相互牵制、相互制约,这也有利于帝王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皇权不旁落,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扈国还设立了一个狗屁倒灶的“总理事务衙门”,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总理事务衙门”不过是三省办公地点的名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人才看明白这个所谓的“总理事务衙门”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内阁的作用,而且是大内阁的作用,因为所谓三省六部已经从垂直管辖变成了平行管理的作用,而且最让人想不明白的是在这“总理事务衙门”还填了一个职务——宰相。

宰相俨然成为了皇帝的影子,不过眼前这位邱宰相显然不是皇帝的影子,因为无论是扈皇司马永延本人还是三省六部的主官都看不上他,一个小小的殿试二甲次名怎么能够当宰相呢?

在这漫漫长夜之中,宰相大人一直在极力劝说各位大臣们尽快择选新君,但是谁听他的呢?

“我说邱相爷,大家同朝为官,再不济咱们也都是读书人,都是大行皇帝钦点出来的殿试头科的,这么粗鄙,实在是让人贻笑大方啊。”,尚书令隋文忠一脸笑意的提醒道,但是怎么看也是不带好意的嘲笑。

隋文忠的话音刚落,邱允能便使眼角一顿的抽搐,什么叫做“都是大行皇帝钦点出来的殿试头科”?是,你们这些什么尚书令、中书令,什么刑部尚书、工部尚书那都是殿试一甲的官儿,就老子特娘的是二甲…

“诶,隋大人这话说在了点子上。”,还不等邱允能发火儿,礼部尚书童波涛便直接接上了话,“咱们读书人可不能这么粗鄙。”

童波涛的话音刚落,周围的一众大臣们都是哈哈的笑了起来,过去扈皇司马永延活着的时候,虽然他也看不上邱允能这个宰相,但是多多少少还是照拂着他的面子,很多问题上都向这位宰相,因此大臣们总是有一种被小人欺压的感觉,如今皇帝已经成了大行皇帝,他们自然要出一口气了。

“罢了罢了。”,邱允能努力的压制着自己的火气,“我不同你们各位争,我知道你们看不上我,但是当今扈国是什么景象,我想在坐的各位是清楚的。中土形势可谓是风雨飘摇,秘不发丧可以是一天,但绝对不可能永远的拖下去!”

“哼,这一点我们自然是清楚的。”,童波涛冷哼了一声,“大行皇帝之前并没有择选皇储,但是魏亲王殿下是大行皇帝晚年身边待的最久的皇室子弟,依我看,就应该是由魏亲王殿下继位。”

童波涛口中的所谓魏亲王就是司马云明,司马云明作为扈皇特使参加莒国国君继位典仪回国后,当日就被册封为了魏亲王,而这样的册封也让司马云明成为了扈皇生命历程之中册封的最后一位亲王,而且也是现今扈国唯一在世的亲王。

既然是这样的一种状态,那么这些大臣们为什么还争论了一夜呢?自从扈皇驾崩,一众大臣们为大行皇帝布置灵堂,安排建安城封锁消息,忙不迭的过了大半夜才得以开始讨论继位新君的事情,不弱饶是如此也讨论到了天亮,原因其实很简单,扈皇昏迷之前就将魏亲王司马云明抄家入狱,而且他的家眷、仆从都被杀了,至于为什么会对魏亲王做出入狱抄家的行动,没有任何人知道,这是一个谜团,让这样的人继位成为扈国的皇帝,显然是不太现实的。这一夜之中,就在这总理事务衙门,一众大臣们紧急召见了许多人,包括大理寺的、昭狱的,甚至是建安府尹以及御林军当日带队抄家的,不过说到底谁也不知道魏亲王到底是犯了什么错误,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触怒了扈皇。

“我反对!”,门下侍中李元彦站起身来说道,“大行皇帝在三天前下旨抓了魏亲王,还抄了他的家,杀了他的所有家眷和奴仆,甚至是一把火就魏亲王府都烧了。确实我们现在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暂时似乎也没有人知道。但是。”

“但是什么?”,尚书令隋文忠直接打断了李元彦的话,他站起身来,走到李元彦面前,“好你个李元彦啊,现在都是这个样子,你竟然计较这些细枝末节,魏亲王那是大行皇帝自己选的。”

“细枝末节?如果魏亲王不是犯了大错的话,大行皇帝怎么可能下这么狠的手?大行皇帝是以仁德治天下的贤明之君,家眷、奴仆都给杀了,如果魏亲王不是犯了滔天大罪,怎么可能这样对待他?”

“嘿,犯了滔天大罪?犯了滔天大罪怎么还不褫夺他的爵位?他不还是魏亲王么?”,隋文忠一拧眉头冲着李元彦喊道,两个人的鼻尖都快顶在了一起。

不过隋文忠话音刚落,许多人都不禁有些惊异,过去的这一个晚上的时间,大家都把精力放在了魏亲王到底犯了什么错上,但是没有人注意到虽然大行皇帝的行事狠辣,但是魏亲王的爵位还在啊。

李元彦也是一愣,“是啊,为什么他还是魏亲王呢?”

其实连说这话的隋文忠也不禁思考起来,大行皇帝这么做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走回椅子旁做了下来,端起盖碗默默的喝着水。

“是不是因为其实魏亲王并没有犯错呢?”,宰相邱允能说道。

“没犯错?”,隋文忠看着这位宰相不顺眼,李元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听到邱允能的话,李元彦便是一皱眉头。

“大行皇帝极有可能是遇见了自己的归天在即,因此为了保护魏亲王,所以才将魏亲王关了起来。”,邱允能若有所思的说道,“至于,至于说魏亲王的家眷被杀?之前大行皇帝也不止一次的说过,魏亲王的那几位王妃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都是些难登大雅之堂的贱婢,所以大行皇帝也可能是为了给魏亲王除去后患吧?”

邱允能的话说完之后,有几位大臣都默默的点了点头,不得不说邱允能所说的并非没有可能,但是如果说大行皇帝确实是出于这种目的才这样做的,那么所谓的保护魏亲王从何谈起?当今的扈国还有能够威胁到魏亲王司马云明的存在么?

“放眼如今的扈国,能够继承、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并不多,而就在这些人当中,大行皇帝最看重的就是魏亲王,所以什么保护魏亲王,那都是无稽之谈!”,童波涛显然是不赞成宰相邱允能的说法的,非常不屑的反驳道。

不过就在童波涛要继续说下去的时候,他的顶头上司,坐在他身旁的尚书令隋文忠却忽然伸出手阻止了童波涛,他面色阴沉,忽然说道,“大行皇帝并不是只有诚亲王一位皇子。”

隋文忠的话音刚落,许多大臣都忽然间想起了那个人。

“隋大人说的可是闵州刺史?”,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中书令郝柏瑜问道。

“嗯,正是闵州刺史。”,隋文忠点了点头,“大行皇帝共有二字,诚亲王上讳英下讳才,而那位上讳英下讳俊,那位要比诚亲王小六岁左右。”

扈国诚亲王司马英才,是扈国皇帝司马永延的大儿子,一年多以前因为突发重病而先司马永延而去,也间接的酿成了如今扈国没有继位之君的祸患。

至于那位二儿子司马英俊实际上早已经被赶出了皇宫,司马英俊是扈皇同一位宫女所生的儿子,可谓是人如其名,样貌确实是极为出众。而且不仅仅是样貌极为出众这么简单,这个人的头脑也很聪明,无论是先贤经典还是兵法谋略都烂熟于心、活学活用。

在司马英俊十六岁的时候,扈皇就有心将他册立为皇太子成为自己的继位之君,但是司马英俊却拒绝了,理由是自己年纪尚轻,而且出身要比自己的哥哥差很多,他更愿意成为辅佐哥哥的谋士,而不是成为继位之君。司马英俊的这番表态让扈皇极为高兴,认为这孩子不骄不躁而且懂礼知节,可谓是难能可贵。虽然没有将司马英俊册立为皇太子,但是也封他做了齐亲王,而在扈国的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齐亲王都成为了太子。

只是没过多久,扈国皇宫之内就出了大问题,扈皇司马永延中毒了,有人在皇宫给皇帝下毒了,好在毒性不强,很快司马永延就转危为安,只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查来查去,下毒的源头竟然查到了司马英俊身上,下毒的人是司马英俊府上一位下人的弟弟。如果说这件事儿同司马英俊没有人关系,谁都不信。于是司马永延在暴怒之下抄了齐秦王府,结果就在齐秦王府书房外挖出了一个魇镇人偶,所谓魇镇就是使用巫术的诅咒,而这个魇镇人偶的伤贴着的生辰八字正是扈皇司马永延的。

发现了这个东西,那么也就间接证明前后两件事儿都同司马英俊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了。

不过,被捉监入狱的司马英俊就是不承认,无论大理寺用什么办法都没有让这位嘴硬的齐亲王承认。

就在司马英俊被折磨的奄奄一息的时候,大理寺却接到了圣旨,扈皇决定褫夺司马英俊齐亲王爵位,削去皇籍贬为庶人,逐出建安。既然圣旨如此,大理寺也只能照办,就这样伤痕累累的司马英俊便这样出了建安城,而关于对皇上下毒以及魇镇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无论是诚亲王的一再上书还是大臣们的一再劝谏,扈皇都不为所动。

只是没想到出了宫的司马英俊却参了军,几十年过去了竟然还成为了闵州的刺史,不过饶是如此扈皇依然没有将司马英俊召回建安,恢复皇籍的打算,即使是诚亲王过世之后。

“既然大行皇帝早就下了定论,那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不好违背啊。”,李元彦直接开口对这件事儿下了结论,见周围的一众大臣都点了点头,李元彦便接着说道,“我看还是由魏亲王继位。”

很让人意外的是,这一次大臣们达成了一致意见,随后大臣们便开始撰写魏亲王司马永延的继位诏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