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七十章 贱籍之条陈

怪帝邪相 第二百七十章 贱籍之条陈

作者:明泽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8:32 来源:笔趣阁

自从战国时代开始,国家治理便一直是统治者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家治理的程度和效果也直接关乎到国家的兴旺和存亡,几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都费尽心思的寻求变革,而这种变革也在历史之中留下了不少惊世骇俗的浪花儿,成功的那些改革者往往在当时就享受到了无比的荣耀和财富,更是得以在青史留名,而那些失败的往往在当时就直接被当权者杀害,甚至在后世也遭人嘲讽和指责。

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现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战略,使得战国时代的秦国便因为“商鞅变法”而逐渐强大,最终在战国七雄当中脱颖而出,大秦帝国结束了自春秋开始的诸侯割据局面,作为那个时代之中最成功的变革,“商鞅变法”也被视为是中土历史上最成功的的变革之一,至今依然为人称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商鞅变法”的模式也一直被后世推崇和学习。

北宋王安石时期,王安石发动了只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因为是从北宋熙宁二年开始,到元丰八年为止,因此也被称为熙宁变法、熙丰变法。在这场变法之中,王安石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等,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因神宗去世而告终。

就如同是上边提到的“商鞅变法”和“熙宁变法”一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在中土各王朝、各时期所发生的这种变法层出不穷、比比皆是,当然其结果也同样各有不同,成功者有之,失败者也同样存在。

对于澹国覆灭后的被称为“四国时代”的历史时期而言,变法更像是每一位帝王都要做的功课一般,几乎各国每一位新任的帝王都会进行一场变革,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变革看起来更像是笑话。

莒国熙和君刘煜同扈国洪昌皇帝司马云明,年纪都不大,都算是临危受命,甚至两个人登基的时间也就相隔不到半年的时间,所以面对着莒国和扈国的变革运动,无论是同时代的人们,还是后世,多习惯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最终结果几乎是一边倒的。后世对于扈国洪昌皇帝司马云明进行的这场变革评价普遍是很低的,在史书上的记载也多以讽刺和批判为主,原因实际上很简单,那就是整个变法存在着大量的漏洞和问题,使得这场变法对扈国的国力非但没有提升,反而是因为这场变法所产生的乱象,导致扈国的国力被重挫,也为后续的四国之战的结果埋下了伏笔。而与之不太相同的是莒国的变法却显得更加成功一些,这场后世称为“熙和变法”的改革运动,更一次的奠定了莒国在中土四国的地位和实力,也为后续四国战争之中莒国异彩纷呈的表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那么在这场被后世普遍批判的“洪昌变法”之中,扈国洪昌皇帝司马云明到底做了些什么呢?如果说洪昌皇帝司马云明刚刚上任、年纪较轻、毫无经验的话,那么偌大的扈国朝堂之上就没有任何一名大臣看出问题么?为什么他们不阻止或者劝说这位皇帝呢?

首先,最让后世抨击和诟病的,就是洪昌皇帝司马云明颁布了《贱籍条陈》,在士农工商之外又确立了一个贱籍,将贱籍描述成为了一种社会之中时代地狱普通人的特殊社会阶层,规定贱籍乃世代相传、不能有所改变,不能参加科举,不能担任官职,不能够知土地田产,同时还规定身负贱籍之人不能同普通民众通婚。就此也形成了乐户、疍户、丐户、惰民、伴当等在内的贱籍阶层。

《贱籍条陈》的颁布在扈国引起了轩然大波,朝堂之中更有二十几名大臣以死劝谏,但是这并没有能够改变洪昌皇帝司马云明的想法,这二十多名大臣也算是白白的浪费了性命,不但如此这二十多名大臣的家属、亲眷也都被纳入了贱籍,成为了《贱籍条陈》颁布之后,最早一批被认定为贱籍的人群。

在《贱籍条陈》之中列出的乐户、疍户、丐户、惰民、伴当,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洪昌元年,在礼部治下成立了一个教坊司,这不同于礼部的乐坊司,乐坊司是负责清点及迎接贵宾演奏乐曲事务的,终有众多的乐师和舞师,教坊司虽然也存在着乐师和舞师,但是实际上她们也被悄悄的称之为女乐,因为她们不但为看客表演乐曲和舞蹈,更向看客一览无遗的展示着最原始的魅惑。而最初成为乐户的便是在洪昌初年洪昌皇帝司马云明登基之后,那些被司马云明杀害的皇室宗族的家眷和仆从,当然也包括曾经反对过司马云明的官员。

乐坊司并不是仅仅在建安城存在,实际上在《贱籍条陈》颁布之后,整个扈国的各州县都建立了自己的乐坊司。此后,大批官员在官场失势后被杀害,而他们的妻女往往都被送到了乐坊司,成为了其他官员召集即来、挥之即去的女乐。而有些女子因为生的貌美,而成为了某些官员们猎奇的对象,甚至因此为家人招致飞来横祸,最终沦为乐户,成为了官员们的玩具。

而所谓疍户,实际上指的是长期生活在水上的百姓,他们的工作有的是负责水上运输,这一类疍户主要是生活在兆丰大运河,是扈国官方漕运的主力。兆丰大运河是在永康十二年开始修建的一条人工大运河,起点是扈国国都建安城,终点也就是南端是扈国属国原国的康柏县,这条运河几乎贯穿了整个扈国,因此使得扈国南北的贸易运输更加方便。有了这条运河之后,使得从处于海边的原国的各种水产能够尽快的运输到扈国的大部分地区,使得内陆地区的达官贵人能够得到更多的海货。但是由于漕运的时间特别长,普通百姓难以忍受这种工作,因此无论是扈国官方漕运还是民间的漕运,从业者都不多,因此进一步导致了兆丰大运河的运力一直低下,这条大运河的作用实际上并没有显现出来多少。但是,自从有了疍户之后,整条大运河的运能也终于增加了。另外,除了负责草原的以外,还有的是负责捕鱼。他们的任务,便是在原国的外海为官方捕鱼、采珠,是一种辛苦甚至容易丢掉性命的工作。不过疍户最特殊的一点,也是让疍户与其他贱籍有着完全区别的一点是,疍户终身不得离开船只上岸,无论是生是死都必须在水上,如果擅自离开船只那么结局就一个——死。在《原海代答》之中有记载称,“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江海者,蜑也。“

所谓丐户,就是乞丐,无论一个国家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无论它的经济实力达到了什么程度,无论它的福利待遇到达了什么层次,但是在这个国家的一些角落总还是会存在着乞丐的。他们之所以沦落成为乞丐的原因,倒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身患疾病,有的是因为家道中落,有的则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懒惰成性。但是即使是乞丐也应该能够有改变自己生活的权利,但是随着《贱籍条陈》的颁布,乞丐便永远没有了改变的可能,在《贱籍条陈》之中对于丐户的约束实际上是最多的,比如丐户不能用活水洗脸洗澡,也就意味着丐户不能在河里、湖里洗澡。丐户不能登堂入室也就是说丐户不能到衙门,也不能进到别人的家里。丐户不能吃肉食只能吃素来赎自己的罪孽,也就说禁止布施者给乞丐肉食,只能给他们饭和菜。而且丐户不能饮酒,无论是素酒还是混酒,都不是乞丐能够享受的。

不得不说,《贱籍条陈》让乞丐的处境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也逼着扈国的乞丐联合起来成了一个震动整个中土的势力——丐帮…

那么洪昌皇帝司马云明到底为什么要推动这个《贱籍条陈》呢?后世在不断的找寻着答案,很快便从《大扈国洪昌皇帝起居录》之中找到了一些疑似的线索,实际上在最初被认定为贱籍的那群人身上就能够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邱允能,是扈国兴宗永康皇帝司马永延在世时的最后一任宰相,也是司马永延的继任者,也就是洪昌皇帝司马云明任内的第一任宰相。在洪昌皇帝司马云明继位后,就因为其他大臣的诬告,而丢了自己的性命,按照洪昌皇帝司马云明的命令,邱允能当即被推出皇宫问斩,而他的亲眷、仆从也都要跟着邱允能一起下地狱,也就是常言所说的“灭九族”。

到邱允能宅邸负责监督御林军行刑的是一名太监,这名太监在司马云明身边待了将近十年,对于自己主子的脾气秉性和爱好那是相当了解,见邱允能宅邸之中有几名模样出众的女眷,这名太监当时便动了心思,自己那位主子是极为好色的,不然也不可能做出将先皇后妃带入自己寝宫的事情来,于是太监便拦住了要动手行刑的御林军,将这几名女眷的性命留了下来。

果然,太监将这几名女子带入到宫中之后,洪昌皇帝司马云明是很高兴的,这几名女眷可谓是要身段有身段,要姿色有姿色,诚可谓是“盘正条顺”,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司马云明很是愤怒。整个邱允能府邸之中活下来的人就是她们几个,这几个人是看着府上的人死在了她们的眼前,那种凄凉、血腥的场面想必会充斥她们的余生,而就在这个时候,竟然让她们去服侍杀人凶手,她们自然是不会同意的。其中几个比较刚烈的表现出了一种宁死不屈的态度,不过让她们很是意外的是,洪昌皇帝并没有被她们的威胁吓倒,洪昌皇帝直接抽出了身旁御林军腰间的长刀,将那几个叫嚣的女子杀掉,而余下的那些女子为了活下去,也就不得不从了皇帝。

或许是洪昌皇帝尝到了甜头,于是先前被杀的皇族宗亲的女眷也被带到了皇宫之中,这些一向娇生惯养的女子之前是被发配到了皇家农场种地,如今摆脱了劳役,也就不得不任命了。因为其中一些人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于是便有了教坊司的成立,而这些人也被洪昌皇帝称之为乐户。

在后世看来,或许正是因为这些乐户的出现,使得皇帝颁布了《贱籍条陈》。而罪魁祸首不仅仅是洪昌皇帝司马云明,还包括当初到邱允能府上当监工的那个太监——厦古日。

但是实际上,这种判断是比较狭隘的,虽然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但并不是洪昌皇帝司马云明推动的原因,因为能够享受到这种待遇的人并不仅仅是洪昌皇帝本人,还包括了许多在京的官员,按照洪昌皇帝的命令,在京三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称为教坊司的恩客。

所以实际上这是洪昌皇帝司马云明收拢人心的一种手段,起码乐户的设立是有这种作用的。至于疍户的设立恐怕也是洪昌皇帝为了推动官方漕运的一种手段。

说到底实际上,洪昌皇帝是要将明细社会阶层,形成利益集团,通过这种利益集团的架构来稳固自己的皇位。

但是恐怕洪昌皇帝自己没有想到的是,这种方法也成为了别人打倒他的借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