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日出海东 > 第三章 玉蕊仙子

日出海东 第三章 玉蕊仙子

作者:蓝色慕明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8:50 来源:笔趣阁

景阳东门有一家胡人开办的酒楼,名曰胡月楼,因为恰好地处城门内,来自帝国东南的官员、客商进入景阳便很自然在此落脚。点上几道西北美食,甄上一碗酒,在胡姬们的飘飘起舞中轻轻醉去,从此便不知旅途劳累,只觉这盛世景阳,尽在这胡旋舞里。

一日,在胡月楼二楼的某个角落里,军闻司小吏张焕之在这里送行自己的好友、在盐铁司闵州专署任职的赵军寅。张焕之的祖上可并非一般人,当年嘉中之乱,西州落入吐蕃人之手,正是其祖父带领归义军赶走吐蕃人,收复西州三郡。只是作为张氏庶子,张焕之父辈来景阳之后就没有再沾上祖上多少荣光。

“这几日,我听闻这昌明观的玉蕊花可是世上独一无二的美景,香可醉人,可惜来的不是时候。”喝了几盅,赵军寅偶发感叹。

“那确实遗憾,那可是景阳八景之一啊。”提到玉蕊花,张焕之有些不自在,只是酒劲之下,赵军寅并没有看出来。

“我还听闻,这尚书仆射林从观的女儿因为看了玉蕊花,从而变为了仙子。”赵军寅说得很轻松,只是他也是当八卦听听,没有当真。

“这可不要乱说,林相痛失爱女,至今未查清是怎么回事。”张焕之心中窃喜,传言传得多了也就像真的了。

这是初春时候的事了,当时新君刚刚即位半年,宰相林从观的女儿在前往昌明观赏花的路上离奇失踪,在景阳、大白天、大庭广众之下消失,从此杳无音信,想来简直不可思议。

为此,李沅调动安都府在景阳四周所有可以调动的力量,皇上甚至让军闻司也参与协查,却最终却一无所获。可没过多久,就有昌明观“玉蕊仙子”的传说。传言这“玉蕊仙子”其实就是林相之女,本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侍女,犯规受罚才意外来到林家,只有等待十八岁那年赏过人间神花后方可重回天庭。这种坊间传言虽然在朝堂之上不会激起什么浪花,但在市井之间还是引得一阵讨论。

昌明观是一座悠久历史的道观,因坐落城南昌明坊,因而得名昌明观。景阳有道观、佛寺不下十几座,唯独这昌明观独树一帜,从来都是香客不断。其原因,一方面是其建筑恢弘而有气势,号称集天下道观之大成,另一方面,则是其兴建之人乃河州天君山道长玉萝真人,号称这玉蕊树在玉萝真人建观之时便已存在,只是从未开花,甚至世人都以为只是一棵树。玉萝真人在这棵树旁边挖了一口井,水涌出来,居然让这棵树开了花,此花号称集天地阴阳五盛之气,凡人闻此花香就可了却俗念,如道家仙人一般寝不梦、觉无忧、食不甘,因此每年花开之时,赏花之人总是络绎不绝,昌明观也因此名扬天下。

“张兄,你家也就在这昌明坊,距离这昌明观也不算远,应该看过这玉蕊花吧,应该闻过这玉蕊花香吧,果真如传言那般?”赵军寅对这玉蕊花充满了兴趣。

“这个你就问对人了,”张焕之突然开始眉飞色舞起来,“我还真见过。这花吧,远看如玉盘,花须足有尺把长,雪白雪白如玉雕一样,花蕊金黄,映衬之下,花须就更显得白了。”

“那气味果真闻了之后让人了却忧愁?”赵军寅眼中泛起光。

“确实有一种浓郁的香味,沁人心脾,让人愉悦,大概还是有功效吧。”张焕之接着说。

“唉,”赵军寅叹了一口气,“希望明年可以在春天来帝都公差,兄可得亲自带我去一睹这玉蕊花之全貌啊!”

“每年都有,明年我亲自带兄前去!”张焕之夸下海口。

张焕之在军闻司虽然级别不高,但却深得沈铭信任,大概确实是沾了祖上的光,让沈铭对他高看一眼。二人虽然差了几岁,倒是行为举止都很相像,看起来似乎还蛮像兄弟的。张焕之就住在昌明坊,与昌明观隔了一块水田,他几乎每天出门都能瞧得见昌明观里飘出的炉烟。他之所以方才紧张,正是因为他知道这“玉蕊仙子”背后的真相,但他要谨言慎行,正如沈铭所言,军闻司办过的案子要永远烂在肚子里。

“之儿,你在楼里吗?”二人正喝得畅快,突然听见一声呼喊。

张焕之听出是老母声音,便赶忙站起身,身子却不觉晃了起来,他转了两圈,扶住旁边的柱子。他的眼前尽是胡姬们舞起来的身姿,只是他的眼里,她们在不断转着圈、转着圈,转得让张焕之昏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张焕之醒来之时已在家里。房门外只听老母和几个人在说着话,嘈嘈杂杂,让他很心烦。

“卧槽!”张焕之突然反应过来,今天是与西街豆腐坊李家女儿定亲的日子,他本来只想小饮几杯,把赵军寅送走,没想到居然睡了过去。

“张焕之,你啥意思!”突然,门“嘭”地一声被踹开了,他未来的妻子李清茹跳了进来。

话说这李清茹虽然看着娇小,但其实则是个暴脾气。张焕之吓得连忙从床上蹦下来,出了门直接奔向自己未来的岳母身边。

“清茹这孩子就这脾气,你也知道,其实她心眼可善良了,”岳母赶忙帮他解围,“清茹,以后进了婆家,就这样放肆可不行!”

“亲家母,这事还是怪焕之,”老母居然也帮着数落他,“定亲之日,双方亲戚朋友都到场,你出去送朋友也就算了,还喝得不省人事,这像个成年人能做出来的事吗?”

“清茹,别生我气了,都是我不好,”张焕之倒是很快赔上笑脸,“择日不如撞日,良辰美景就在此时,咱们就现在吧!”

“亲戚朋友都回家了,这也没准备好啊。”李清茹安定了下来,嘟哝着嘴。

“唉,这还不快。”张焕之于是立马让母亲去备些酒菜,自己则带着李清茹去他藏书的房间里,那是他们从小就一块玩的地方。

张焕之和李清茹说是青梅竹马倒也不过分,二人从小就是玩伴。李家在西街开了一家豆腐坊,在昌明坊一带还算小有名气,李清茹自小便勤劳能干,李家的生意做得也非常好,张焕之自小也吃了李家不少饭。

但他俩的故事却和沈铭脱不了关系,沈铭最喜欢李家豆腐坊的热锅豆腐脑,那日,他先是拜访了张焕之家,二人商谈了一些公事之后肚子就饿了,沈铭就非要带上张焕之一起去吃豆腐脑。那日的李清茹戴着一条小围裙,忙活着满脸都是汗水。

“那个姑娘,你们应该彼此认识吧,”吃着吃着,沈铭突然抬起头,一脸严肃,“我觉得她看你的眼神很奇怪。”

“哦?”张焕之也停了下来,“我们从小就一起玩大的,当然认识,不过咋个奇怪?”

“她明明与你熟识,刚刚却装作不认识,”沈铭瞟了一眼李清茹,“这阵,却又忍不住偷看你,这正常吗?”

那日,李清茹见到张焕之,本来想热情地和他聊几句,但偏偏沈铭在场,让她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强压制住心里的欣喜,装作若无其事。只是,这刻意的表现反倒被沈铭看在眼里,毕竟他可是圣上钦定的军闻司主事,这点洞察力还是有的。

“要不考虑考虑吧,姑娘看起来很朴实,人也挺漂亮的,”沈铭低下头接着吃起来。

“那就是表象,她可不一般,那脾气闹起来像个母老虎。”张焕之“切”了一声。

“所谓欢喜冤家,没准你们还是天作之合。”沈铭笑起来。

“绝对不可能,我可怕她。”张焕之撅起嘴。

虽然张焕之如此说,但那一日确实是他俩关系的转折点,自从被沈铭点破了心思,李清茹倒也不再拘谨。于是不过半年,二人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似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要不是之前张焕之配合沈铭去执行一件重要任务,可能现在李清茹已经进门了。

赵军寅骑着白马,沿着官路而去,盛夏的风燥热得很。一路上,他还是留恋帝都的繁华,那气派的乾宁宫,宽阔的朱雀大街,还有那西市灯火通明的夜市,和胡月楼里舞池上的胡姬,还有让他为之神往的玉蕊花香,以及那让人浮想联翩的玉蕊仙子的故事。

“提拔你做闵州的盐铁专办,就是要盯紧闵州的税收,徽闵是我们的底盘,不能让林从观插手。”他想起临行前崔琰大人对他的嘱咐,隐隐感觉到了身上的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