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日出海东 > 第五章 西州刀客

日出海东 第五章 西州刀客

作者:蓝色慕明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8:50 来源:笔趣阁

也就在郭庞秘密起身前往河州的前后,一个膀大腰圆、脸色黝黑的壮汉跟随商队自西北进入景阳。进入城后,他安置好自己的骆驼,便前往西城兴盛坊的一栋独门宅院。宅院仿佛许久无人打扫,门口杂草丛生,墙外遍布碎瓦,只有偶尔几只麻雀落在门口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

景阳夏日的傍晚,夕阳余晖尚在,洒满稻田。青黛色的薄云萦绕于远山上,苍茫不已。沈铭坐在窗前,任由晚风吹起自己的发髻,在等友人的间隙里,他不自觉想起了自己的妻子。

沈铭原本是家中独子,却年近三十也不愿娶妻,以至背负族人的巨大压力。他并非排斥成家,相反,他无比重视自己的婚姻,因为重视,更加慎重,以至苦苦寻觅。而沈铭终究是幸运的,在他三十岁那年,栗阳郡守高升主持重修登仙阁,落成之时正赶中元节,故而在当天夜里于登仙阁宴请四方宾客,而栗阳郡治所就在会宁,作为会宁知县的他自然受邀参加。而正是在那里,他遇见了二十二岁的徐佳。

徐佳祖上是徽州寿春郡人氏,时随家人徙居于江宁。因其二哥徐衍来河州商谈生意,其跟随前来游玩,恰好徐衍与高升熟识,故而兄妹二人也得以受邀参加中元节登仙阁上的夜宴。徽州徐氏是当地大族,徐氏尽出人才,徐衍主要从事丝绸锦缎生意,其还有一个哥哥徐望,当时在徽州本地做官。因为家境富庶,而自小又被家人宠爱,徐佳受得非常良好的教育,其诗文既有江南女子的温婉,又不缺大丈夫般的豪情,尽显才气,因而人称江左第一才女。

澜江自会宁城流过,登仙阁就矗立在江畔,其有五层百尺高。中元夜宴之地位于四层的观景阁,沿石梯而上,要数百步才能走上去。那日傍晚,太阳还未完全落山,晚霞柔美而壮丽。水光粼粼,时有银鱼跃出江面,犹如刀光剑影、飞银碎金。

“听闻沈兄是盛名河州的才子,可否请赐一首诗词,以用作开宴乐律?”那日,沈铭很早就登上阁来,正轻依在栏杆处赏澜江外的夕阳盛景,此时,一个年轻男子走到身边,打断了他的思绪。

“兄台为何人?”沈铭转过头来。

“鄙人徽州徐衍,受高郡守之邀来此参宴,”徐衍赶忙躬身行礼,“想来,兄台正是会宁知县沈铭。”

“徐公客气了。”沈铭赶快回礼。

实际上,徐衍此行的目的就是结交河州本地的大人物,以方便自己在河州开拓生意,因而他很早就调查清楚了宴会的参与人员。而沈铭是他最想结交的人,因为他本身认识李沅,听李沅提过此人,说当今太子在栗阳时曾表达过对沈铭才华的欣赏,说自己登基之后必召其入朝为官。

“还请沈兄赏笔,”徐衍让随从拿来笔墨,然后大笑起来,“也许沈兄不经意一笔,便可出绝世佳作。”

“不敢不敢,我也就略舒胸臆,献丑了。”说罢,沈铭先是拿起一杯酒一饮而尽,而后背向众人,提笔而作。

“香风微疏,红桌琼酒,登阁意与仙人舞。长洲鱼影日尽处,飞霞孤鸟偕来路。

玉蕊花落,关山极目,长夜不闻五星出。冠侯泉下酿玉浆,西州旧梦又几度。”

沈铭思考片刻,着笔一首《踏莎行》。

周围早已围了一圈人,然而当沈铭落笔之时,众人却又突然陷于寂静。众人皆以为沈铭会对这登仙阁上的美景描绘一番,但却偏偏只是浮笔略过。

“兄台果然是心中有天下的人,”就在此时,一个着青色长裙的姑娘凑了上来,缓解了这片刻的尴尬,“全篇平淡无奇,无一佳句。但寥寥数语却又写进心中所想,但也足矣。”

“哦?”沈铭的眼睛在那一瞬间充满了光芒,“不知姑娘如何理解?还请道来,吾也想听闻一二。”

“上阙写眼前。阁外流风,阁内美酒,阁中仙人,既照应阁名,又不吝对与座各位的夸赞,”姑娘望了望众人,踱着步,然后朝着远方摆了摆手,“而后长洲、飞鱼、落霞、归鸟齐出,虽无新意,却又陡然天成,自然之美已尽在其中。”

“那下阙呢?”徐衍望着妹妹赶忙追问。

“这上阙,其实各位都可以读得懂,难就在这下阙,”姑娘停下脚步,故意歪起头,面带笑意,“玉蕊花,乃帝都名花,而关山极目之处想必也是景阳。而五星一词出自汉代,相传武帝与太史公同观天象时发现东方有五星俱亮,豪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由此,后两句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沈大人心中自有报效国家的理想,如冠军侯与三军共饮酒泉。”

徐佳说完,众人皆击掌赞赏。毫无疑问,徐佳透彻得说出了沈铭的所有心思。也就在那一刻,沈铭被这个徽州姑娘深深吸引。他望着她许久,直至众人散去。他突然觉得,她的眼眸犹如琉璃一般明朗,她的脖颈犹如秀玉一般白净,她轻盈的步伐、翩翩的衣阙,那江南人独有的柔美声调,无不深深让他迷恋。那一刻,沈铭意识到,这个姑娘,便是他命中注定的姻缘。

“你为啥一直盯着我?”徐佳突然面带羞涩,也吞吞吐吐起来。

“让姑娘为难了,我就是觉得与你有缘。”沈铭不好意思地把眼神抽离出来。

幸亏此时,高升带着家眷到来。夜宴将起,众人皆落座,这一刻的尴尬终于被打断。

咚咚的敲门声打断了沈铭的思绪,将他从往昔的回忆中唤醒,他整理了一下衣角,赶忙推开房门。

“后面安全吧,”沈铭打开院门迎接壮汉进来,然后本能地朝着左右巷口望了望,“你是外来人,怕引起外人注意。”

“一切安全,”壮汉并未直接迈进院子,而是首先问候沈铭,“军闻司驻西州谷阳郡参将徐逍拜见沈主事。”

“赶快进来,不要那么客气。”沈铭赶忙把徐逍拉进院子。

徐逍常年混迹于通往西州的古商道上,其武艺高强,擅使一柄白铁弯刀。在加入军闻司前,他主要为商队护航,并以此谋生。徐逍生而骁勇,而又为人正直豪爽,每次接活无不尽心尽责,因而他不仅对西疆各国以及草原诸部的基本情况很了解,还在西州建立起一定的威信和人脉,江湖人称西州刀客。

他和沈铭的交集其实源于郭庞。在西州被吐蕃人占领之后,整个凉州以西基本不见官军身影,因而为了保证商道畅通,商人们开辟了经北方草原绕道清州或云州的新线路。然而最近几年,北辽支持的柔然部落不断壮大,逐步吞噬周围的小部落,并开始不断骚扰云州,甚至其骑兵经常渗透到整个漠南。也就在三年前,徐逍一行人在前往清州途中,遭遇一支足有数百人的柔然骑兵,虽然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庞大的柔然骑兵队伍来到漠南。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正好在清州前线的郭庞率军赶来,击溃了柔然骑兵,由此,郭庞结识了徐逍,进而沈铭上任军闻司主事后,借由徐逍发展起在凉州以西的情报网络。

沈铭带徐逍来到正厅,这里他刚刚整理过,并亲自为他沏上一壶茶。

“月前在凉州歇脚,收到沈主事的信便立马赶来帝都,生怕耽搁了司里大事,不知尚且来得及吧?”徐逍刚坐下立马问道。

“不早不晚,一切正好,”沈铭笑起来,“来得太早我还得供你饭吃,你还不得吃穷我?”

徐逍也跟着笑起来,拿起茶杯,对着杯口吹了吹气。

“这套茶具应该是来自徽州,”徐逍盯着茶杯看了好一会,“河州的窑生产的瓷器主以青花为主,图案多为龙、凤、鱼、树、石,釉色也不会如这般艳丽。”

“老徐好眼力,”沈铭坐到徐逍对面,“徽州远离帝都,生活安逸而随性,连瓷器都喜欢描绘那儿的生活场景。”

“是啊,只有皇家喜欢那种严肃、刻板的感觉,”徐逍的语调抑扬顿挫,“其实在四境之外,人们更喜欢徽州的白瓷或金瓷,尤其那种图案能把人景融为一体的。”

其实,这是沈铭刻意为之的。正如徐逍自己所言,景阳流行的主要是河州瓷器,徽州瓷器主要是用作贸易,在帝都并不常见。直到最近沈铭挑选人选,翻阅徐逍的档案,才发现徐逍居然也是徽州人,与妻子徐佳是同族,属于远支亲戚。

“沈主事信中说要安排我做一件要人命的大事,不知是何事?”徐逍放下茶杯,收起笑意,问道,“杀人之事于我不算难,只是不知要杀何人?”

“李敬忠。”沈铭没有丝毫犹豫,脱口而出。

“陛下尚父?”徐逍睁大眼睛,似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一个奸佞而已。”沈铭的眼睛根本没有闪烁,非常平静地说出这几个字。

“杀当朝大员是要杀头的,这个可不简单啊!”徐逍还是很惊讶。

“杀不杀头是要看谁要杀他,安排军闻司去做杀人的勾当,自然是可以不杀头的。当然暗杀当朝大员自然不简单,否则也不需调你回来。”沈铭沉下脸来。

“沈主事的意思,徐逍已懂,”徐逍立马起身,双手紧握,弯腰行礼,“李敬忠祸乱朝政久矣,天下有识之士早想除之而后快。”

风起了,夜已降临,萧萧而过。沈铭走后,徐逍躺在榻下,闭眼反复思索沈铭的每句话和交待的每个细节。他睁眼,突然发现一只蜘蛛在屋顶的角落里拉着网,他不敢多想,因为今天晚上的谈话,于他、于沈铭、于军闻司、于帝都、于整个帝国,可能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他甚至不敢轻易相信,那个改变历史的人将是自己,功成名就抑或人头落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