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日出海东 > 三十四章 劫后余生

日出海东 三十四章 劫后余生

作者:蓝色慕明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8:50 来源:笔趣阁

回到景阳之后,李淄坐将这关中防务尽数交给李思恭,自己率领各军启程回安州。在此之前,他怒气冲天,一面给皇帝连上数道奏章,述说这朱魁不仁不义,又数次欲带兵南下,报这不共戴天之仇,但都被李在元及诸将领拦下。

“朱魁把责任归到了他的这个义子之上,还处置了手下五百多人,自己倒撇了干净。”刚到潞阳,李淄坐就接到了朱魁使者送来的信,信中解释了这次靖源驿事件纯属部下的个人行为,不幸造成邹德海将军罹难,已代为厚葬。

“鬼才信,”李在元非常坚决地说,“他朱奎就是始作俑者,没有他的授命,怎么可能有人可调动几千人,单单将校军官就有几百人。”

“兄弟四人,已丧其二。”想起邹德海,李淄坐便泣不成声。

“万幸,看来继存还有生机,事到如今,还是密潜亲兵去寻找二弟。”李在元接着说。

“恐怕凶多吉少了,”说完这句,李淄坐悲痛不已,拔剑砍向桌子,“元儿,还是你亲自安排吧,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吾军连续征战了半年多,减员严重,现在人疲马乏,还是回晋阳休整为好,”石恒说道,“与朱魁早晚必有一战,待有一日,整顿兵马,踏平汴郡。”

李淄坐冷静下来还是觉得众将说得对,现在尚不是与朱魁决一死战的时候。

说到减员,那损失的三百沙陀亲兵,更是让他心疼不已。这些人都是与他出生入死的族人,即使自己被弟弟赶出了河东,这些人也是誓死追随。这些勇士屡次大战冲杀在前,也都安然无事,没想到居然折到了朱魁这个老贼手里。

但李继存并没有死,那日之后不知多久,李继存终于醒来了。

醒来之时,他已躺在床上,身下是那种竹子做成的席子,让他很不适应。他感觉浑身无力,眼睛干涩,头脑混沌。他摸摸自己的头,感觉到额头的汗有些冷,倒是手放在上面很舒服。他意识之中还是夜晚的厮杀,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以及邹德海将军是否脱险。

他缓缓睁开眼,这是一个简陋的茅草屋,能听见外面河水流动的声音,空气也很湿润。他想翻身起来,却不怎么能使上劲,而且喉咙痛得厉害,从咽喉一直到腹中,感觉不知有什么东西堵在其中。他不觉咳起来,而且咳起来便停不下来。

“公子,你没事吧。”这时,屋门开了,一个纤细的女声传来。

李继存很警觉,歪着头喊道:“来者何人?”

“我一个弱女子,你害怕啥呢,”一个姑娘走进来,一身青色素衣,“该害怕的人是我。”

确定没有威胁,李继存便又把头正过来,说道:“多谢姑娘相救,来日必报答。可否给我一杯水?”

“公子每句每言都是如此客气,倒让我不好意思。”说着,姑娘盛过来一碗水。

李继存也感觉到,自己过于客气了,反正自己也不会亏待她,倒也不必如此板着。

“昨夜上游用兵,公子是自那里来吧,”她坐在墙壁旁边的椅子上,对着镜子说,“我在竹筏之上发现公子,公子一直昏迷。”

李继存立马紧张起来,用尽力气翻身过来,这样才能面对着与她对话。

“我无意连累姑娘,”李继存把声音提上来,“待我身体稍恢复,就离开这里。”

“公子别多心,”姑娘一直背着身,看李继存紧张就转过身来解释,“我无意参与这世间纷争,但帮助一个负伤之人是无需迟疑的,公子不必多心。望公子也要始终心存善念,勿动邪念。”

随着这姑娘转过身来,李继存终于看到了她的脸。她的头发扎起来,发髻一直盖过额头,只留几缕发丝垂在耳旁,随着呼吸轻轻摆动。她的脸很是白皙,额头有几块红点,微微泛着光,眼睛很大,睫毛也很长,每次眨眼就像在说话一样。

姑娘被李继存看得不好意思,抿着嘴,舌头在上下嘴唇间来回移动。她坐在这镜前的感觉总让李继存很熟悉,这身听体态,这说话的语气,哪怕那双自然放于腿间的手,都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原以为公子也许会是正人君子,没想也是这样的人。”姑娘起身。

她的话打断了李继存的思绪,他赶忙解释:“姑娘不要多心。只是,姑娘让我想起曾经的一个故人。”

“这说辞我可听过许多遍,”姑娘笑起来,“许多所谓的翩翩公子都喜欢如此说,可惜我真没这披甲持刀的朋友,自然不会是你的故人。”

李继存发觉这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姑娘,反倒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成熟与风度,和一个陌生男人对话,显得游刃有余,毫无畏惧,这坚定了他的判断,她并非一般人。

“明天我要离开,你帮我找匹马吧,”李继存对她说,“我不跟你提酬谢,因为我感觉你一定很有钱。”

“公子说笑了,”姑娘走近李继存,“我都不赶公子走,公子倒自己着急起来。你住几日也无妨,这里很安全。”

“当然我不担心安全的问题,姑娘与我在一起都不担心,我怎么会害怕呢?”李继存笑着说。

“我觉得你除了满脸灰土,一身臭味,倒也不像个坏人。”姑娘故意把鼻子凑近闻了闻。

这让李继存很不好意思,确实这大火搞得他满身都是灰尘。

“这里太偏僻了,人都没有几家,想找马肯定是不可能的,等你身体恢复了,我可以带你去几十里外的市镇逛一逛,不知道你是否敢与我同去。”姑娘望着李继存,突然一本正经起来。

“那好吧。”李继存并不担心什么,只要这个姑娘不害他,也不会有多少人认识他。

“到河里洗个澡,把你的衣服换一下,”姑娘拿来一些衣服,“我这男人衣服有的是,你自己去柜子里挑。”

为啥她会有如此多的男人衣服,李继存就这样盯着她,脸上写满疑惑。

“快拿着吧,”姑娘看李继存疑惑便解释说,“这房子原本是我叔父的。”

姑娘蒸了馒头,煮了鱼汤,趁着李继存收拾自己的这个功夫,已经端上了桌子。

“我还真是喜欢这清淡的美味,”李继存说话的声音有点沙哑,喉咙里仿佛含着什么东西,“上次吃这么鲜美的鱼还是去年在景阳之时,那时市井的繁荣可不是今天能比啊,战乱之祸真是苍生之苦啊。”

姑娘突然严肃起来,对李继存说:“别告诉我你的来历,不要过分信任我,小心我去官府告发你。”

“哦,”李继存没明白这言外之意,只好尴尬一笑,“你还是笑一笑吧,笑起来好看。”

李继存看着瓷碗里的鱼汤,汤白如羊奶一般,葱叶浮在表面,被煮过的鱼肉显得非常嫩,鱼刺从中绽露出来,像喜笑颜开的孩童面庞。热气缓缓升起,朝着李继存直扑而来。

“我好像闻不到味道了。”李继存有点失落。热气袭来,他的鼻子开始流鼻涕。

李继存休息了几天,身体稍好,唯一略感不适的就是喉咙和鼻子,凉风一吹便咳嗽起来。

张钧飞随同李思恭进入景阳,入城之后他就听说发生了靖源驿之变,李淄坐狼狈逃回,李继存和邹德海生死未明。但欣喜的是,此后朱魁的使者来到景阳面见圣上,解释了整个过程,只是说邹德海死于兵乱,并未见李继存的消息。

重回这帝都,他是又欣喜又心酸。这是他长大的地方,回到景阳让他喜悦不已,他可以回到他的老宅,可以找寻那故友旧交,但此时之景却让他倍感心酸,故友旧交早已不知流落天涯何方。

随他一起回来的,还有曾经的贼将孟拓。张钧飞接到李继存的信后,也认为孟拓之才可堪大用,他分别上书李思恭、王懋征,但得到的回复都是贼军之主将当押送帝都,待皇帝亲自下令以杀之,以儆效尤。于是张钧飞亲自入监面见孟拓,希望孟拓可以效忠朝廷,携手自己共同报效君王,孟拓感激不已。孟拓本也是读书之人,在与张钧飞的交流中,他也看到了拯救天下苍生的希望,觉得张钧飞乃是自己同志向之人,于是欣然应允。于是张钧飞花重金从神医张明仲那里买来假死药,先用毒药让孟拓假死,待其尸体运出监牢,他迅速派人予以解救,服以解药。此后,孟拓为自己起名郭嵩,以做生意为掩护成为张钧飞的重要耳目。这招瞒天过海至少骗过了李思恭和王懋征。

这一年秋天,皇帝自湘州回京,由凤翔军节度使王懋征率军一路护送其入景阳。随着皇帝回来的,还有那些王公大臣和皇室权贵。许多百姓也和队伍一起回家,随着太平又至,帝都一点点恢复了早前的气象。

皇帝回京之后大封功臣。除李淄坐已受封晋王外,李思恭重回帝都,再次担任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傅、武宁军节度使,王懋征即统领西北军事之后又获封雍州牧守,正式成为藩镇一员,又将河州建章郡以南都封给梁国公朱魁,张钧飞则在李思恭、李淄坐等人的极力推荐之下被破格任命为兵部侍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