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日出海东 > 三十八章 凌波湖再见

日出海东 三十八章 凌波湖再见

作者:蓝色慕明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8:50 来源:笔趣阁

张钧飞跟着朱魁军重回景阳,但朱魁对其并不信任,倒是在军队暂住万江时他遇见了林姿,就是那个曾经在戏院里侍奉客人的林姑娘。

“林姑娘,你怎么在这万江啊,”张钧飞再一次见到她,还是非常兴奋的,“你不在戏班了吗?这兵荒马乱的,一个人太危险了。”

“嗯,我挺好的,”林姿看见张钧飞,先是有点诧异,然后笑着说,“没想到两年之后我们又见面了。”

“这梁国公的地界还是很安全的,看起来比关中安稳得多。”张钧飞把林姿拉到了街旁一家茶馆里。

“公子,两年没见,成熟不少呢,”林姿端详着张钧飞,“以前在我心里你就是个毛头小子。”

“难道现在不是了吗?”张钧飞笑起来,“你喝什么茶?”

“都可以的,”林姿有点不好意思,“一直都是我侍奉别人。”

于是张钧飞随便要了两壶茶,他问林姿:“你在这万江,是否听说过梁国公和晋王的冲突?”

林姿迟疑了一会,他很犹豫自己该不该去正面回答张钧飞,她如果说她不知道,那他必然是不会信的,这火烧靖源驿连几岁的孩童都给编成了顺口溜,她怎么能毫不知情呢?但是如果回答,应该说到什么程度呢?

“林姑娘,你有什么难言之隐吗?”张钧飞看出来她很犹豫。

“不是,不是,”林姿回过神,“我只是一个平常姑娘家,对这些大人物之间的事都是耳闻而已。我听说,梁国公与李淄坐半夜饮酒,关系甚好,后来是其义子,因为在帝都之中与晋王世子有过节,因而带兵包围了靖源驿,放了一把大火想把李家父子烧死,没想到天降大雨,李家父子死里逃生。”

林姿的描述和张钧飞听到的情况基本一致。朱魁的义子,也就是原来江公公的义子江睢白,如果说真得和李继存有恩怨,那肯定就是马球场上的那次,但那次比赛与其说是二人是主角,倒不如说朱友镇才是主角,若不是之后贼军入关,关中大乱,那朱魁和李淄坐早就可能翻脸了。所以,江睢白既然跟了朱魁,朱魁也必然知道当日情形,所以这靖源驿之火就不可能和他朱魁没关系。

“那这李家父子还真是福大命大,”张钧飞接着问,“但听说晋王手下大将邹德海战死,世子李继存也下落不明,你可听闻这李继存究竟是死是活?”

“这朝廷之上的大官们都不知道的事,我一个弱女子怎么可能了解呢?”林姿说得是实话,她确实不知道,何况是她,连朱魁也不知道这个李继存究竟是生是死。

张钧飞拿起一碗茶,看着林姿有点诺诺的样子,心里顿生一丝难过。这样的姑娘也是很可怜吧,整日给人端茶倒水,还要看客人脸色。

“你在这里还有亲人吗?”张钧飞低下头,语气很温柔,“我带你回帝都吧,跟着大军一起。”

林姿脸上突然泛红了,她不知道张钧飞这话是不是那个意思,她希望是,又不希望是。如他这样的男子愿意与她这样卑微的姑娘表达爱意,于她自己是何等幸福的事。可是自己如此的身份又怎能配得上他呢?

“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如今这乱世,你一个女子漂泊在外是很危险的,”张钧飞不知道怎么表达,林姿在他心里是占有一席之位的,但似乎又没到那个程度,于是便说到,“没关系的,我现在在朝廷任职,俸禄足够养活好几个人,而我家人都不在帝都了,府中也需要人料理。”

林姿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内心还是有些失望的,她原以为他会对她表露情愫,没想到只是邀请她回帝都。在他接触过如此多的男人中,达官贵人也好,平头百姓也罢,像张钧飞这样彬彬有礼、张弛有度的,还真是不多,她对他还是很有好感的,这种感觉谈不上爱意,但每次当他和自己亲切地说着啥的时候总是很心满意足,也许张钧飞就有这种独特的吸引力吧。

“容我考虑一下吧,过几天给你答复好吗?”林姿以一种婉转的方式回复,既没有拒绝也没有立马答应。

但最终,林姿还是跟随张钧飞一同回到了景阳,并留在他的府宅里,料理各种事务,仿佛一个女主人一般。

皇帝回到景阳之后,默许了梁王朱魁在帝都的驻军,也默许了朱魁对河中地区的控制。此时,朝堂上形成了两派互争的现象,一派是江孜和李思恭的联合,他们背后还有羽林卫、军闻司、安都府等部门以及西北诸州的支持,另一派则是梁王朱魁,他与崔琰、裴庆余等人关系亲密,常常意见一致。如果说之前崔琰等人与江孜紧紧是意见相左,并不会真得翻脸,那如今有了朱奎做靠山,这几人似乎硬气了很多。有时候,对外会表现出相同的利益诉求,比如对付河东李淄坐,而对内则又争权夺利、相互压榨,江孜与李思恭得到帝都各紧要部门的支持,又有王懋征为外援,而朱魁驻军帝都,又控制了几乎半个澜江以北,有兵有钱,双方均不敢轻易撕破脸,反倒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制衡。

晏州以北,凌波湖畔。初夏时分,清风细雨,鸟伴白云,正是一年最为宜人的时候,于子非再次来到了这里。

紧靠凌波湖的黑矶山腰有一座亭子,曾是由数百年前的前朝太守在此修建,曾经是不少地方豪杰饮酒赏景之处,后来随着朝代变迁逐渐被遗弃,直到于子非的师父道己真人路过此山,在这里修道,才出资重建了此亭,不过二十年这里无人照料,此时这个亭子又是破败不堪。当年,自己就是在此接师父去中都,也是在此与师弟师妹相约二十年后重聚。

二十年时光,自己早已没有当年的意气风发,虽说于子非并爱张扬出头之人,一直以来就是内敛低沉的性格,但二十年的漂泊让他更显老气横生,所以才会时常勾起归隐之心,但又对耶律楚和不能完全放心,还时常想着要助他一臂之力。

就在他思索之间,马蹄声传来,由远及近,逐渐变大。于子非望去,远方的沟口一匹骏马驮着一个青衣男子,身披黑色披风,腰间还配着一把宝剑。虽然还隔着一段距离,但于子非还是很容易认出来那就是自己的师弟赵进由。

“看师兄依然安好,我也就放心了。”赵进由将马停在山下,然后沿着小路走上小亭。

“一晃二十载,能再重聚已不容易。”于子非把师弟迎上来,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赵进由也衰老许多,他年少时皮肤很白,如今却也肤色渐暗,满是皱褶。他身穿中原人的衣服,连头发也按着中原人的方式盘着。

“师妹呢?”于子非忍不住问道。

“师兄放心,师妹很好,只是还有事务需要打理。”赵进由解释。

“不知师兄是否完成了师父的嘱托?”赵进由没有继续寒暄下去,直入主题。

“耶律楚和在草原上长大,已经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英勇少年,我对得起师父的嘱托,也对得起先帝的信任。”于子非回答。

“就好就好,这样我就放心了。”赵进由嘀咕。

“能说说这些年你们的情况吗?”于子非接着问道。

赵进由放下佩剑,然后盘腿坐下来。自当年与于子非一别,他与林婉带着萧瑾心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隐藏在中都附近,这期间他和林婉的女儿也出生了。直到一年后杜仁回到了晏州,而后他们一家人决定投奔而去,一来中原更安全,而来也希望能让瑾心生活上过得好一点。

却不想后来晏州发生了内乱,杜仁被杀,萧品灵带着儿子也下落不明。这样,他们在晏州也呆不住了,于是就来到了景阳,幸而一次偶然机会得一赵姓老者收留,此人经营着一家戏院,恰好无儿无女,于是就收赵进由为徒。之后,他继承了这家戏院,现在来往于汴郡与帝都间,经营戏院并继续传道。这些年里,他与林婉一方面悉心照料萧瑾心,以报答当年萧长杰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则积极联络各方势力,积蓄力量。

“瑾心现在应该也二十多了吧,要是正常人家应该早嫁人了,”于子非继续问他,“你和婉儿的孩子也长大了吧。”

“谁说不是,可惜瑾心她不是平常人家的女儿,十来岁时我就告诉了她的身世,让她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如何死的,”赵进由很是无奈,“一个姑娘,很早就背负着这样的仇恨,确实太难为她了,不过她比想象中要成熟、睿智。至于我和婉儿的女儿,不爱书画,唯爱武学,一直跟着婉儿来往于江宁、汴郡、建章等地,一直在学习剑法,现在也有一点造诣了。”

赵进由并没有将自己的所有经历全数详细说给于子非听,只是大概叙说了一下,虽说师兄是自己人,但他清楚地知道,他和师兄有一部分目标是不一致的,他这些年的谋划绝不仅仅是要报答耶律洵和萧长杰,抑或帮助耶律楚和,他的目标远不至此,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

“灵儿这些年一点消息没有吗?”于子非又问。

“晏州出事之后就一直不知下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曾有人说在景阳见到过她,但我在景阳待了很多年,一直未有其消息。”其实,这些年赵进由心里也始终觉得萧品灵母女应该还活着。

于子非知道赵进由和婉儿都还尚好,于是放下心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