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日出海东 > 六十七章 二子夺位

日出海东 六十七章 二子夺位

作者:蓝色慕明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6:39:33 来源:笔趣阁

由于徐治颢反对直接利用朱友达,在和杜荣尚商讨之后,张钧飞决定从朱友伦那里打开突破口。

滑县,朱友伦军营。赵进由前不久刚刚经晏州偷偷潜回朔州,便立即赶到滑县找到了朱友伦。早在晏州,他就听闻北伐大军在晏州被李继存指挥的晋军横扫,粮草辎重丢弃无数,残军争相渡河南逃,惨不忍睹。在朱友伦大营,目睹此刻梁军军心涣散、士气低落,他隐隐感觉到了大厦将倾的危险。此时此刻,他无比悔恨当年的放虎归山。

“我们在晋阳的情报线断了。”赵进由很沮丧。

“先不提这个,我大军扼守白沙江沿岸,晋军也无可奈何,暂不能把我们怎么样,”朱友伦把手下人都打发走,只留下赵进由一个人,“我向来相信先生的能力,今有一事欲与先生商量。”

“公子客气,尽管说来。”赵进由对于朱友伦的客气很是意外。

“想来先生还不知这万江之事。我父皇此战之后便卧床不起,恰恰此刻我的那个弟弟朱友达进京了,而且在宫里住了起来,坊间传言,有不少与我不和的朝臣在拉拢我这个弟弟。”

“想来朱友达成不了什么气候吧,”赵进由听到这里,强忍住内心的变化,故作镇静地安慰他,“这天下人谁不认可公子乃是皇上的继承人呢?”

“那万一呢?我总要有个准备。”朱友伦望着赵进由,眼神很坚定。

“那公子应该早日回万江,反正前线有刘绁和孔勋两位将军,”赵进由建议,“只要你在陛下身边,一定不会有人趁虚而入的。”

“是这个道理,但父皇让我在前线,我若突然回去,恐怕让他生疑,总要有个合适的理由。”朱友伦很清楚朱奎生性多疑,对自己的儿子也不放心。

“那我回万江安排吧,”赵进由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主动揽过来,“公子等我消息吧。”

临别前,朱友伦交给赵进由一块腰牌,可以调动朱友伦在京城的府兵。不久,赵进由就回到了万江,此时的万江已是危机四伏。

“朱友达找过我吗?”赵进由问林婉。

“没有啊,照理我们应该主动去探望一下他,毕竟他在京城也没啥别的朋友,”林婉端上一碗面,还冒着热气,她摸了摸他的脸颊,“晏州很冷吧,看你的皮肤,都冻裂了。”

窗外天色渐黑,烛光幽暗。当林婉的手划过他的脸颊,一股暖流顿时涌上心头,一直流遍全身,他看着面前的林婉,一股别样的心绪涌上心头来。这些年他处处钻营,许多时候都忽略了这个陪伴他二十多年的人,没有很多的关心,也没有很多的宠爱,只剩下那每次躲躲藏藏的眼神。

幸而,万江城终于迎来了该来的人,也许一切都快要有个了结了。

赵进由难免有些感慨。二十多年来,林婉不再是当年那个活泼开朗的小师妹,他也不再如当年那般勇敢无畏。时间改变了太多人,自己、师父、师兄、师妹,都早已道不相逢,可回忆起当年中都旧事,依然会有悲楚之感。苍天或许真得会显灵,世道也终有轮回,耶律楚和、辛然、默涵,这些在仇恨中长大的孩子或许还不如自己,曾有过那么干净、悠闲的青春年少。忍辱负重的二十年,他看到了最后解脱的希望。

“你发什么呆?”林婉看着满脸胡须的赵进由,不免心疼,“先吃饭吧。”

“辛然早就不在晋阳了,你早就知道了吧。”赵进由端起碗。

“是,”林婉点了点头,“她不想再掺和这些事了,我让她回汴郡去了”。

“少掺和是对的,让默涵也躲得远一点吧。我们不怕危险,但总得为晚辈考虑一下。”赵进由一边吃一边说。

赵进由的话让林婉很意外,这和这些年他一直为朱奎篡位积极谋划的态度完全背道而驰。

“我听闻你一直和张钧飞接触,是想营救李氏母子吗?”赵进由皱起眉头。

“你是怎么知道的?”林婉没有料到赵进由居然啥都清楚,即使这段时间他人不在万江。

“你不用紧张,怎么说你我同床共枕这么多年了,”赵进由把碗底的汤也喝了下去,“我思来想去,也许朱奎这棵大树真得要靠不住了,这些年我们跟着他费尽心机,好事坏事都没少做。若有一日这棵树倒了,恐怕我们也难以摘个干净,如果我们救出李氏母子,未尝不可在道义上挽回一筹。”

赵进由不知道自己的理由能否让林婉相信。

他知道,虽然朱友伦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得人心,此人并没有朱奎那样的雄才大略,倒是心狠手辣、骄奢淫逸可以和朱奎有一比,但总归在朝中势力比刚刚入京的朱友达牢固得多。

“你愿意帮助我们?”林婉睁大眼睛。

“你是我的结发妻子,危险的事理应由我去做,”赵进由拉起林婉的手,“何况由我出手,也就没那么难了,靠张钧飞那几个毛头小子是办不成事的。”

第二天,赵进由洗了个澡,收拾了一下着装,然后动身进宫。这些年,他每次执行完任务都要去面见朱奎,只是这次他不确定朱奎的身体情况如何,但他还是决定照惯例去见他。

进入崇华门后,赵进由沿着青石砖铺就的小路一直向前走,这条路可以一直通往朱奎的寝宫,路上的侍卫多与他熟悉,也知道他的身份,看见他都会行礼。

“是赵师兄啊,许久不见。”赵进由回头,一个白衣青年站在身后,原来是朱友达。

“微臣见过二皇子。”赵进由侧下身子。

“你我不用这般客气,让师父知道该责怪我了。”朱友达笑起来。

朱友达一袭白衣席地,头发盘起,完全没了之前云游时候的邋遢和随意。他说起话来声调抑扬顿挫,时而眉头紧俏,时而嘴角微微扬起,笑意都带着高傲和坚毅。这些年,他远离政治中心,其实也是远离旋涡的中心,这里面有迫不得已,但也有他自己刻意而为的因素,他的不起眼恰是他生存下来的机会。

“我还要面见皇上,不敢耽误,”赵进由很警觉,生怕被人看见,“二皇子,我们不宜公开接触,还是老方式联系。”

“杀不了栗阳公主这不怪你,总归是在河东人的地盘,”望着离去的赵进由,朱友达说到,“但李氏母子还是要尽快除掉,要做得巧妙一些,不要怀疑到我们身上。”

“我已经在布局了。”说完赵进由就转身告辞。

赵进由随即来到寝宫前,在内侍带领下面见朱奎。

“赵爱卿,我恐怕要时日不多了。”朱奎躺在床上,不是皇后张氏,而是另外两个妃子陪在身边。

“皇上不要多想,你一定没事的,”赵进由说到,“今日进宫,有要事禀告。”

说罢,朱奎摆摆手,让身边的人都散去,只留下赵进由一人。

“臣从前线大营刚刚回来,有一事臣不敢不说,”赵进由跪下来,脑袋快要抵到地上,焦急地喊道,“大皇子生怕二皇子夺位,欲拉拢臣。臣以为,陛下该早早定下储君,避免不必要的争端啊!”

“你说什么?”朱奎很是恼怒,这些年,朱奎绝不允许有人掺和自己的家事。

“陛下三思,臣也是为大局考量。”说罢,赵进由交出了临别前朱友伦交给他的腰牌。

赵进由在离开皇宫之后,仔细回忆刚刚朱奎的表情,他紧咬牙根,微闭双眼,却又年老无力。此刻他倍感轻松,无论是为了帮助朱友达还是为了搅乱时局,他相信,朱奎和朱友伦的芥蒂已经种下了,朱奎生性多疑,哪怕朱友伦随他南征北战多年,他依然对他不放心。

半个月后,朱奎的病越来越重,他怕自己突然撒手人寰,最终还是决定把皇位继承人定下来。在此之前,他曾让宦官去召朱友伦进京,但派去的人都已被赵进由收买,在此期间,赵进由还屡次派人和朱友伦联系,编造假象迷惑他。朱友伦迟迟不来,如今只有一个儿子在身边,这些日子,朱友达陪着自己,朱奎觉得这也是个好儿子,要不是当年坊间多传言友达并非亲生,自己也不会待他如此。可传言终归是传言,此刻他也犹豫起来。

“达儿,我虽然之前对你多有责骂,但也是为你好。我死后,你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兄长,切勿自相残杀,要稳住京城内外大势。”迟迟等不来长子朱友伦,朱奎最终还是决定信任二儿子朱友达。

同时,张钧飞和杜荣尚也在密谋这件事,因为张钧飞总觉得赵进由这个人哪里怪怪的,他说不出来,但就是没法让他完全信任。

“朱奎要立朱友达为太子了。”杜荣尚找到张钧飞。

“绝对确切,是宋美人的消息,”杜荣尚说到,“这个朱奎临死也不改本性,昨夜让她去陪寝。她一直跪在床边,朱奎半夜居然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她。”

在此之前,杜荣尚已经接触上了宋氏,把自己伪装成朱友伦的人,赠送给她诸多珠宝,获取了宋氏信任。

“那就对了,今天上午,朱奎的几个心腹大臣被通知今晚进宫,怕是和此事有关。”张钧飞接着说。

“那估计赵进由应该也在这些人中,”杜荣尚嘱咐道,“我们最近要装作若无其事,一切按原计划进行,等着赵进由主动找我们。”

“你觉得他不是真心帮我们?”张钧飞看出来杜荣尚很不信任赵进由。

“预感而已。我觉得他太反常了,之前他在朱奎身边这么多年,从来都是小心翼翼,不咋抛头露面,以至我们之前从来不知朱奎手下竟有如此厉害的人物。而这次他回万江,不仅不背着我们,甚至还却积极和朝中大臣联络。这不正常。”杜荣尚说出自己的疑虑。

“而且听说他最近把手插进了万宁的卫戍部队里,”张钧飞沉思了一会,“哦,难道他要学我搞兵变?”

张钧飞怕明天万江会封城,于是让杜荣尚赶快派人将消息送往滑县,告知朱友伦。他担心他们都在监视之中,特意嘱咐杜荣尚,在这个关键时候,无论他还是宋氏都不能离开京城,要安排不起眼的人前去。

实际上,即使朱奎今晚把皇位传给朱友伦,杜荣尚也会按计划去给朱友伦送假消息,因为朱友伦首先关注的不是消息真假,而是谁做皇帝,而这只有回到京城才能知道,只不过现在不需做假,一切按照杜荣尚的计划进行。

在早春的风吹遍整个中原的时候,赵进由看到了黎明,十年如一日精心耕耘,终要结果了。和他一样,此时此刻,杜荣尚与张钧飞也与相似感受,他也看到了一缕曙光,一缕报仇雪恨的曙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