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日出海东 > 九十一章 乌鞘岭上

日出海东 九十一章 乌鞘岭上

作者:蓝色慕明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6:39:33 来源:笔趣阁

云中郡外,净月城下,北辽宰相张全国率三万大军接管净月城。

他不顾自己年迈,不顾路途遥远,依旧带着自己的儿子前来。他在中都是说了算的,只是这些年唯独无法掌握一支军队,如今,年轻的皇帝让自己来边境带兵接收降城,这心愿终于得以所偿,自己苦苦经营的事业也马上就要成功了。他在马上,幻想着率军回到中都的那一刻,身后是数万大军,前面是群臣相迎,以后不仅在中都,整个大辽也得都听自己的。

然而,净月城城门却紧闭着。

“我奉大辽皇帝之命前来接管净月城,速速打开城门。”张全国语气沉稳自然,只是声音低沉了点。

万千弓箭从城头垛口慢慢伸出来。此时,河东大将沙坨人石恒正立于净月城头,他注视着城下毫无防备的北辽大军,心头竟流过一丝怜悯。

“杀掉我派去接管净月城的人,他的头颅归我,净月城归你。”他想起,那日在北辽皇宫内,杜荣尚在自己耳边的窃窃私语。

突然,城上弓箭齐发,城外埋伏的大军从四面杀来。石恒跨上战马,拔出佩剑,身后是精锐的沙陀骑兵。随着吊桥缓缓放下,无数黑甲骑兵蜂拥而出,在一片惨烈的厮杀之后,石恒遥望远方的雪狼谷,遥望着那条叶漴、耶律弘志、耶律楚和、郭嵩都走过的古道,感怀不已。这净月城,依旧还属于自己。

中都城内的高墙上,杜荣尚一个人痴望着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将至。成群的鱼跃出慈湖水面,它们也感到了阴云之下的压抑。

此时,颜冲与薛起二人迈着快步爬上城墙。

“陛下,西都来报,我接收净月城大军遭遇晋军埋伏,全军覆没,张宰相父子为国捐躯,”颜冲打开奏折,“另,军闻司内线报告,忽鲁颜哥在离开草原前密访了北辽太师于子非,询问该如何处置,是否要在路上解决此人?”

“你说呢?”杜荣尚望向薛起。

“我们调他离开中都,只是怕他与张全国有所勾连,如今大事已成,我看算了”,薛起半倾着身子,“如今中都百废待兴,陛下有席卷天下之心,更需将才辅佐。当年耶律德荣看中的人,我想应该还是可以一用的。”

“说得是,”杜荣尚摆摆手,“杀人终究还是太简单,要学会驾驭人心。”

杜荣尚闭目思索,等待着忽鲁颜哥的归来。想起多年前师父把自己的鬼谷遗书传给自己的场景,他没有料到,他有一天会站立中都城头俯瞰众生。只是此时,他有种难以言说的孤独感。

景阳城外,一片芦花丛中,一座新坟建了起来。

“我与张侍郎分别前,他嘱托我为林姑娘迁一座新坟,”郭嵩左手牵着马,右手紧紧握着叶绮云的手,“他这个人,有时候真得没心,这么多年都记不起来给林姑娘好好安葬,临走之时却又想了起来。”

“他和继存一样,都是一个大好人,心里总装着别人的事,自己的事总是忘记,”叶绮云拂起眉前的头发,“可惜这个天下容不下他们。”

“我会照顾好你的,”郭嵩深情凝望着身边的叶绮云,“你是这世上为数不多理解李继存的人。”

“没有他们,我也不会遇见你,”叶绮云眼里饱含深情,却又突然情绪失落,“只怪我不能为你生个孩子。”

“说啥呢,”郭嵩摸摸她的头,“都半截入土的人了,说起话像个小姑娘。”

“我怕你遗憾嘛,总归你的身份,娶个三妻四妾也没啥说的,”叶绮云红着脸,真得就像十几岁的少女,“我好想多给你生几对儿女。”

夕阳已去,远山苍茫间,定格住白日的喧嚣。远眺景阳,城上灯火如海,疾风吹起楼阁上的旌旗,抬眼间,往事已成荒烟。

郭嵩回忆起当年自己率军奔袭在景阳古道上的情景,这条路,李继存走过,张钧飞也走过。只是如今,没有了古丝绸之路上西来的商贾,没有了四境之臣来此述职的繁忙,只有一片片高大的蓬草,没过人头,埋葬掉多少马下之魂。

他想起当日与张钧飞分别前的那段对话。

“我想留下来,我们不能都走,否则谁来为继存报仇,谁来完成他未尽的事业,”郭嵩望着天边的一轮悬月,“只是我怕我也很难回得去了。”

“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张钧飞微闭双眼,“今夜来偷袭我大营,赌一把吧。”

那天,张钧飞跟郭嵩回忆起许多往事,尤其说到当年帝都兵变二人合力突围时,更是相顾凝咽。张钧飞临走嘱托他三件事,一要替他保护好李睿琦,二要代他去昌明观照看姑姑,三就是再为林姿迁一座新坟。

张钧飞没有告诉郭嵩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分别以后,郭嵩无比失落,他知道,这条路只能靠他一个人走下去了。

乌鞘岭上,六月飞雪,寒气砭骨。

张钧飞站在山坳之上,背后是跟随他即将转战西州的精锐骑兵,士兵们牵着战马穿行于万丈壁间,天空妨若被一刀切开,道路仅成一线。雍凉大地在此处化作一道狭窄的孤岭,如巨龙一般,披云裹雾,蜿蜒曲折。百年前遗留的城墙已倒塌风化,残垣断壁处,破损的墓碑负于深雪之下,朔风烈烈,仿佛重回当年的金戈铁马。

远方的雪山像矗立的白玉直插云天,滔滔不息的河水飘然出于山脚下,穿过一望无际的草原滚滚东去,草原上水草丰美,牛羊群群。两匹骏马逐渐靠近山下,前面的青衣女子长发飘飘,洁白的腰带甩在身后,随风飘起,巧如云宿。她的身后跟着一个英俊少年,一身铁色盔甲,腰间佩剑,头顶红色羽毛。

张钧飞策马下山,他感受到寒风扫过眼角的疼痛,却感受到自己的眼睛是湿热的。也许,他早已决定与她诀别,早已不抱希望还能与她重聚,但她还是来了。此刻,他已泪流满血。

“末将一路护送公主追赶而来,总算追上了张公子,”少年勒马,停在张钧飞面前,“姑父托我转告公子,嘱托之事皆已办妥,此去一别,侍郎一定要保重。”

张钧飞定睛一看,此人原来是柴峒,不禁内心欣喜:“谢谢你了,一路辛苦了。跟你姑父说,如有来日,我愿与他再次并肩作战。”

“定替侍郎转达,既然已将姐姐送到,我就返回了。”柴峒拜别。

“弟弟,你要记得你的志向哦。”李睿琦笑着说道。

“姐姐放心,我定不负众望。”说完,柴峒便折马而返,他一路向东而去,不敢回头,装作坚韧无比。

张钧飞注视着柴峒的背影,隐隐觉得是那么熟悉。

“他确实很像年轻时候的你,”李睿琦转头对张钧飞说,“你看见我,怎么一丝惊喜都没有呢?”

张钧飞嘴角带着得意的笑,皱了皱眉头,说道:“我知道你会来的,但没想到你会来得这么晚。”

“你不要不在乎我哦,我可是万众瞩目的公主。”李睿琦埋怨道。

“我在乎的这个人,”张钧飞眼角瞟了她一眼,“她是无数才子求之不得的公主,她内心善良,总怕伤害了别人,她渴望亲情却又喜欢独立于世间,而且她有个毛病,年纪虽小却总喜欢做别人的姐姐,我说的没错吧?”

“她还是一个少女时,听信了一个没良心的少年的假话,害得她从此颠簸流离、四海为家,于是只好跟着他一起浪迹天涯。”李睿琦不觉笑起来,用手捂着嘴。

“祝贺侍郎与公主重聚,”一个声音传来,原来是李凌浩,“既然有公主陪伴,我想侍郎前路也就不会孤独。”

“凌浩,是队伍前面出了什么问题吗?”张钧飞问道,“怎么也下来了?”

“还请侍郎原谅,恐怕我不能继续前进了,”李凌浩有些失落,“刚才在乌鞘岭上,遥看这片大好河山,我真得伤心不已。我祖上本来自高原,当年受到吐蕃侵扰,不得不迁徙出来,幸得当年嘉中皇帝赏赐清州的一片肥沃土地让我们安身。前朝末年叛军作乱,赋闲在家的李思恭大人不顾年迈,带领族中数万男儿出征,只为守卫好这片土地。这些年,无数铁血党项男儿为了安定天下献出生命,只为报答当年的收留之恩。”

“你是真正的好男儿,”张钧飞眼睛不觉又湿湿的,“回清州吧,那也是当年兵部尚书李思恭大人的故乡,这些年,我一直觉得有愧于他。今日看见他族中男儿如此深明大义,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侍郎是否可以借兵五百于我,”李凌浩下马半跪,“下属定不负期望,守护好边疆。”

“我给你精兵两千,”张钧飞扶起李凌浩,“走好自己的路吧,前朝已去,皇恩不存。大丈夫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谨记侍郎教诲。”李凌浩再次跪下拜谢。

“都是那年中秋夜的那场变故,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望着远去的李凌浩的背影,张钧飞对李睿琦说,“你不会怨恨我吧?”

张钧飞想,也不知道当年跟随李思恭出来的数万党项男儿今日都在何处?有多少已战死沙场,又有多少流落天涯?如果李思恭大人活着,凌浩这样的好男儿怎么会长期委身于凤翔?想来,这多多少少都和自己有所关系。

“我怎么会恨你呢?”李睿琦打断了他的思绪,“当年的江孜、朱奎,也都不得善终。”

说完,张钧飞给李睿琦披上一件棉大衣,然后扶她上马。乌鞘岭上,冷冽的寒风中,二人策马同行,前路无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