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536章:后知后觉后怕

大隋主沉浮 第536章:后知后觉后怕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1:59:14 来源:笔趣阁

迁都之前,杨广通过杨集,以官府的名义从独孤敏手中买回了许多地段好的土地;杨广想到花的又不是自己的钱,而是国库,索性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思,开出了远高市价的价钱,使独孤敏大赚一笔。

买到了土地,杨广又令让工部、将作监修建许多大小不等、精致不等的府邸,好让他赏赐王公大臣。

迁都之后,杨广便将这座恢弘华丽的府邸赐予杨素,以作杨家“总部”。整座楚国公占据劝善坊北曲一半,府内亭台楼宇华美奢靡,只是比照独孤敏自建的卫王府,却是稍逊一筹。由于杨氏子弟、奴仆都是府前帮忙了,宽阔的府内显得冷清。

杨集、高颎给杨素灵位上香后,便在杨约、杨慎、杨玄感、杨玄纵四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前堂“贵客厅”。

六人分主宾坐下不久,杨素遗霜杨郑氏步入大厅,向杨集、高颎表示感谢,然后指挥的侍女将刚刚泡好的茶壶一一放在六人面前桉几上;待到侍女离开,她昂然坐到空着的主位之上。

不走了!

凋花窗户敞开,可见细密雨丝淅淅沥沥的打在窗外花树的片子上,发出滴滴答答轻响,透出一股自然灵动韵律,非但没有让人感到心烦意燥,反而生出一种宁和静谧的悠然。然而厅中气氛在这雨水的淅沥声中,却因为杨郑氏的存在,显得比较尴尬和怪异……

作为大隋时期的世家大族,弘农杨氏上可追朔到西汉开国功臣杨喜,杨喜因斩杀项羽有功而被汉高祖赐封赤泉侯。到了东汉末年,以清廉着称的东汉太尉杨秉,开始发力;杨秉儿子杨赐、孙子杨彪也是东汉太尉,在三代太尉的努力下,杨家正式步入顶级贵族行列,但是杨彪和杨修父子因忠心汉室而遭到猜忌、杀戮,于是杨氏没落了下来。

到了西晋时期,太傅杨骏与其弟杨珧、杨济势倾天下,时人有“三杨”之号,但是他们以外戚身份专权被诛三族;东晋时期,杨亮父子又因为“晚过江,婚宦失类”而遭到排挤,成为“以武干取职”的伧荒武将,并最终被桓玄、宋武帝刘裕杀害;这便导致弘农杨氏在魏晋时期并未转型为类似五姓七宗的高门士族。

直到隋太祖杨忠在北周时期归籍弘农杨氏;直到杨坚代周建隋,并且大量任用诸如杨雄、杨达、杨尚希、杨异、杨文纪、杨文思、杨再思、杨素、杨约等等优秀族人,弘农杨氏因而大兴,

杨忠这一脉成了皇族,是划分蛋糕的群体,地位变得十分超然,未免引起其他高门士族不满,并没有过度掺合到天下高门的明争暗斗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脉说是弘农杨氏也可、说不是也没错。

既然这脉当起了划分利益的裁判,那么弘农杨氏也“不指望”他们了,于是视杨素为首领,杨素虽不是族长,但谁都知道他是实际上的族长。

弘农杨氏明处有杨素等人在朝堂上力争,暗中又有皇族偏袒,使家族在实力上,首次盖过五姓七宗里的任何一宗,家风亦是非常好。

然则这个杨郑氏却是一个奇葩,她生性性情刚烈、妒忌心强,又生于长于“以制夫为妇德,以能妒为女工”的时代,加上杨素长期征战、长期在外为官,一走就是几月、几年,留下杨郑氏在家照料家少,故而是这一脉有大功臣;杨素感念其恩、对其相敬如宾,哪怕被她差点害死全家,也不曾做出休妻之事。

对于她,杨素都害怕;更别说被她教育长大的杨约、杨慎以及杨玄感兄弟了。

见她“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不识趣的赖着不走;杨家四人又是尴尬、又是为难和无奈。

良久,杨约终是打破沉默,轻咳一声,向杨集和高颎客套道:“我记得大王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即是‘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对于此言,以前还不置可否。如今,却是深切感受到了。”

“自家兄辞世以后,诸多王公大臣除了报丧当天、出殡之日,其他时候皆是避而不出,只派家中子弟前来吊唁。也只有大王、高公不时前来吊孝。”

“兄长言之不错!”杨慎捧跟道:“这便是《东观汉记·王霸传》说的‘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

高颎没有接话,将“主动权”交给了杨集;实际上,他也是奉命前来申饬杨家的,这是杨广生怕杨集直来直去的谈话风格,触动杨家敏感神经,把事情办砸了,便让老谋深算的高颎前来把关。而且他先后派出两名重臣前来,既是表示他对杨家的重视,也是表示他杨家各种骚操作的不满,希望杨家人知道皇帝已经仁至义尽了,但愿杨家识趣的见好就收,别再让他为难。

杨集见他们归咎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却不知自己错在何处,便看着杨约,澹澹的问道:“内史令可知这是为何?”

“都不是外人,还请大王明示!”杨约拱手道。

杨集也没有卖关子,说道:“自司徒辞世至今,洛阳民意沸腾,为杨府大声呼喝的‘百姓’比比皆是。更有人指责圣人,说他‘厚死人薄死人’。强烈要求杨府中的某个人来继承相国、尚书令、左仆射、太子少师等职务。不明就里的百姓受到这些风声的影响,纷纷怒而鼓噪,使风声充斥整个洛阳、并向四周扩散。不仅圣人挨骂,还有民变之势。”

停顿了一下,杨集又说道:“另外还有人说,贵府要把司徒的法事持续九九八十一天,如果消息为真,那么这等规则,已经远远超过了先帝、先皇后了。这又进一步坐实了贵府目无君上、目无法纪的事实。”

杨家男人尚未说话,杨郑氏两条眉毛顿时竖起,拍着桌子、怒气冲冲朝着杨集吼:“你简直是胡说八道、嫁祸于人。”随即又撒泼道:“我家一门忠良,为大隋立下汗马功劳,便是圣人到了这里,也执礼甚恭,你是卫王又怎么了?仗着自己是皇族就能嫁祸于人了?”

杨集知道老太太是个不进油盐的狠人,跟她计较是没用的,也说不过她,自顾自的说道:“一旦事态演变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散布流言者和闻声鼓噪的百姓,或许没事,可贵府上下不但是流言蜚语的受益者、又有目无君上的‘九九八十一天法事’左证,势力遭到朝廷惨烈打击。”

这番话,彷佛一只大锤狠狠在脑门上捶了一下,杨郑氏只觉得眼前一花,差点摔倒在宽大的主位之上,满腔怒火也在这瞬间消失得干干净净,只有无边的惊惧升起。

她脾气是不好,可不表示她傻。

自古以来,民变都是天大的事情,必须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

流言蜚语的发起者、鼓动者或许是查不出来;而参与者是天下的基石百姓,所谓法不责众,朝廷绝对不会将多不胜数的百姓尽数斩杀。那么最后承担责任的一方,就只能是杨家。

正是因为他们杨家大办丧事,才造成流言蜚语滋生,而他们杨家又是群情激愤、洛阳哗乱的受益方,如果再加上杨集说的“目无君上的‘九九八十一天法事’左证”……那么最后但凡是人,都认为是杨家暗中操作。

梳理至此,杨郑氏脸若死灰!

杨郑氏经历大风大浪无数,心志甚坚;她且如此,更别说是六个心怀鬼胎的杨家男人了。

此时此刻,杨约、杨慎、杨玄感、杨玄纵身体如筛糠一般颤抖,脸上冷汗涔涔,眼中满是末日来临的恐惧。

愚民最容易被扇动,这一点他们心知肚明。他们为了达到上位目的,便始终没有拆队灵棚,以这种静默的方式向皇帝示威,与此同时,又利用流言蜚语挑拨百姓、扇动民意;而早朝上的联合辞职,则是争取杨素部属的风情心。

在民意沸腾、局势动荡、军方支持的情况下,他们觉得杨广会向他们妥协。

可杨集现在这一说,方才意识到他们干了非常愚蠢的事,正把杨家带向绝地。

见到自己镇住了杨家人,杨集也不客气了,他站了起来,冷冷的说道:“封德彝人品虽然不行,可他有段话却说对了——‘对外,尔等只会采用不入流的手段钻营,可悲可笑的是,竟然以为旁人看不透尔等以退为进、装疯卖惨的伎俩。’”

“对于你们做出来的一切,以及用意,圣人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他让我告诉你们:他敬重司徒、顾念情分,可他和司徒的情分不是你们能够拿来为所欲为的,也不是你们执法犯法、扇动民意、挟持皇帝的理由。”

“念在司徒份上,圣人不会跟你们计较的,但也是最后一次;你们的联合辞职,他也不批准了,甚至还会授予杨玄感礼部尚书之职,明年开春即可上任。”杨集现在是代表皇帝说话,故而直呼其名。

“谢圣人!”杨约、杨玄感等人面色惨白的站了起来。

杨集顿了一顿,又说道:“司徒的法事虽然还未到期,可杨内史令是国之干臣,是圣人离不开的重臣,还请诸位以国事为重,抽出时间将当前乱象平息。”

杨约的身躯轻轻晃了晃,涩声道:“老臣遵旨!”

杨郑氏呆愣愣的看着这一幕,只感到彻骨生寒。

她听到这里,便料到这些不争气的混蛋,背着她干出了许许多多丑事。

虽然杨玄感获得一个礼部尚书的承诺,但皇帝这是念着杨素情份、功绩,给了他们一个体面。自此之后,皇帝心中已经把他们彻底摒弃了。

她颤微微的站了起来,哆嗦着嘴唇,向肃然站立的高颎颤声问道:“高公,他们、这些混蛋,究竟做了什么?”

高颎略一沉吟,摇头叹息道:“该说的,卫王其实已经全说了。具体如何,老夫人还是问内史令和令郎吧!”

对于杨家这些“中流砥柱”,高颎也蛮无语的。

杨素是杨广上位的头号功臣,光是这一个,就足以庇护杨家三到四代,可是这道连他都没有的保命符,却被这些蠢才消耗了干净。而且议事堂九相中,杨素代表中原士族发声,自他作古后,内史令杨约便是独一无二的人选,可如今,也飞走了。

此外,还交恶了皇帝!

更重要的,流言蜚语闹得沸沸扬扬,以这些“中流砥柱”的水准,怕是做不出一个令皇帝满意的结果。

到时候……

唉!

真是一言难尽呐。

杨郑氏慢慢的冷静了下来,她向杨集行了一礼,道:“老妇方才关心情切,冲撞了大王,还望大王勿怪。”

杨集拱手道:“不敢当,若是老夫人再无吩咐,晚辈回宫复命了,圣人正等着呢。”

杨郑氏忽然服软道歉,杨集几乎不用猜,也知道她下一步是动之以情,希望自己念在杨素的情份上,照顾杨家。

因为他老娘也是这样子,老娘耍无赖起来,便是杨坚、独孤皇后都要退避三舍,而这个更加彪悍,又岂是他能应付得了的?

“老朽也是奉命而来,正好一道入宫复命。”高颎见杨郑氏正准备看向自己,也连忙表态。

杨郑氏面色一僵,无奈道:“玄纵,送卫王、高公!”

待到杨玄纵送走杨集、高颎,堂中陷入一片死寂。

杨郑氏脸色忽然变得异常难看起来,她像一头凶悍的母老虎一般,锋利的目光不断在杨约、杨慎、杨玄感脸上扫视着。

对面这双锋芒毕露的目光,别说是身为儿子的杨玄感了,便是小叔子杨约、杨慎,也是心头打鼓。

三人都低着头,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

【注:史上的杨玄感志大才疏、有勇无谋,长期生活在杨素这棵大树之下,杨素逝世前后,他根本就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这也是本书、这个人设的由来。求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