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012章:杨广执念(求收藏推荐)

大隋主沉浮 第012章:杨广执念(求收藏推荐)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7:19:46 来源:笔趣阁

东宫承恩殿,相当普通人家的书房,忙里偷闲的杨广正在读《史记》。

杨广今年只有三十四岁,体力精神正处于男人巅峰的时候,炯炯有神的眼睛精光闪闪,盘坐在软垫上的身子魁梧结实,把一袭长袍绷得棱角分明,极具力量的美感。

之前杨广在扬州经营南方近十年,安定了反抗不断、民心不附的南陈旧地,文治武功有目共睹,他也认为自己有能力掌控好整个大隋。

可是父皇这段时间把军国大事交给他,也使许多以前接触不到的核心机密一一展示在他面前。

到了这一刻,杨广才发现大隋并不像自己所想的那么简单,北方形势远比南方复杂百倍、千倍。

需要他做的事情也有很多,一方面他要代父皇处理军国大事;另一方面又要掂量、分析、捉摸各个派系的情况。

他父皇告诉他,不要怕臣子拉帮结派,朝中要是没有派系才是不可想象的怪事,而皇帝的作用就是平衡,皇帝的价值也是在于平衡各方利益,只有平衡好各方势力,需要权力、利益的各方势力才能倚仗皇帝、附从皇帝,皇帝也才能施号发令。否则的话,臣子轻则会会阳奉阴违,使皇帝的阳光雨露,洒不到贫瘠的民间,重则会严重影响到帝位与统治。

杨广在扬州也是这么做的,只要梳理好各个派系的构成,找到各派内部的矛盾,就好针而对之。

只是父皇对五弟杨谅的安排,把他弄得一头雾水。

父皇以前担心他镇不住老四杨秀,生怕他接手大隋时,老四割益州自立,于是便罢免了杨秀的益州总管、西南道行台尚书令之职,并将他召回京中当了个闲散的蜀王,这是于公。

于私,父皇是担心他一旦不在,杨家会出现兄弟相残的人伦惨剧,因为杨秀握有重兵的情况下,他杨广难免会疑神疑鬼,就算他坚信弟弟不反,也会有人揣摩上意而借机生事。同样的,若杨秀不闲散起来,就算他本人无心争取什么,他手下又岂能善罢甘休?父皇现在把杨秀留在大兴,既是叫杨广消除无谓的猜忌。同样也是消除杨秀羽翼,让他安安心心当闲散蜀王。

如此安排,杨广也能理解,可谓是一举多得。但是在老幺杨谅的问题上,父皇以前也是这么考虑的;前几天还说要把老幺也调回京城,然而昨天却忽然改变了主意,不仅没有将他召回,反而给他几员大将,这不是助长老幺势力、怂恿他造自己的反么?

父皇只是笑着说,等他当上皇帝,就会明白他的深意,杨广不敢多问。现在的大兴城本来就有一股倒储的势力在兴风作浪,若是父皇因此认为他没有容兄弟之雅量,笑到最后的未必是他。

在杨广不远处,坐着他的正妻萧氏,萧氏大名萧婉,小名美娘,乃是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长得丰姿绰约、容颜清丽,端庄文静中自有一股高贵气质。

萧婉人如其名,性格也温婉柔顺。

她与杨广已经一起生活了近二十年,育有二子一女,夫妻感情深厚,杨广甚是宠爱萧婉,他几乎不近其他女色,反倒是萧婉见已是太子的丈夫子嗣偏少,不利传承,过意不去的劝他纳妾。

然而杨广却以父母为榜样,而且他有平陈之功,陈叔宝当时那摇尾乞怜的窝囊样,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鄙夷陈叔宝之余,也有了浓浓的忧患意识,并以陈叔宝为戒。

尤其是现在面对复杂军国大事,更觉得时间十分珍贵。之前纳回家来的大小陈良娣和王良娣,也只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到了家里以后,几乎成了摆设,现在更不愿把时间浪费在享乐之中。

萧婉正用一个小碾子熟练的把豆蔻、盐块、花椒、香料、茶团,碾成灰色粉末,用沸水冲开以后,又加入了一小勺羊油、一小勺羊奶。搅拌均净,就成了一碗茶汤。待泡沫散尽,才将茶碗递到丈夫面前。

杨广端起茶碗,浅尝一口,赞叹不己的说道:“还是你煎的茶,最合我的胃口…”

萧婉笑着说道:“也是你和昭儿、暕儿觉得好,我记得金刚奴第一次喝时,喷了你满面都是。他只用沸水冲茶,其他佐味一概不用,这样的茶汤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杨广不屑的说道:“那小子也给我冲过一次,清汤寡水的,难喝死了,我也喷了他一脸。”

“二郎故意的吧?”萧婉似笑非笑的说道。

“我有这么小气吗?是他的茶汤没油没盐,十分难喝。”杨广放下茶碗,笑着问道:“你的兄弟还是不愿将萧颖许配给金刚奴吗?”

萧婉点了点头:“大兄说金刚奴跟小妹八字不合。”

杨广听到这话,冷哼道:“蠢货。”

萧婉顿时愣在了原地,难以置信的看着杨广。

“我不是骂你,我说的是你兄长萧琮。”杨广面色微窘的解释了一句,又说道:“你不提这个八字不合,我还不想生气,一提这个,我就想骂你那几个木头兄弟。就是因为他们愚蠢,差点毁了一桩上好姻缘。”

萧婉瞪了杨广一眼,嗔道:“相人说的话,难道有错不成?”

“当然有错,而且还是大错特错!有人为了破坏这桩姻,收买了城里的相人,凡是金刚奴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一出现,他们都说假话。不仅如此,还暗中抹黑金刚奴,让你们萧家信以为真,觉得金刚奴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混蛋。”杨广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正是这些人捣乱,导致婶娘至今都找不到儿媳妇,急得她差点疯了。”

“怎么可能?”萧婉有些吃惊的看着丈夫。

杨广冷哼一声道:“有什么不可能的?”

萧婉喃喃低语:“莫非有人图谋小妹?”

“得了吧!”杨广嗤之以鼻,颇为自豪的说道:“兰陵萧氏名声再好,那也是昨日黄花,有什么好图的?人家要是想图你家小妹,两个州刺史的承诺就能得到,那何须如此大费周折?人家图的是我们杨家的金刚奴。”

历史底蕴是杨家的硬伤,虽然杨坚以弘农杨氏自居,但杨坚之父杨忠其实只是山东汉人中的寒士,因为宇文泰归籍关中之命而自附弘农杨氏,同时还有李虎自附陇西李氏、李弼自附赵郡李氏、裴伯凤自附裴氏……各大门阀见这些位高权重的人自己送上门来,也乐得认下这门亲戚,对着族谱就是一通炮制。在门阀世家中,这不是什么秘密。

相较于杨家,萧婉出身的兰陵萧氏才是货真价实的千年世家、顶级门阀,虽然萧氏生在南朝,没有被北魏孝文帝列入天下高门,但无论是底蕴、尊贵,萧氏都不比五姓七宗差,现任家主是萧婉大哥、西梁末帝萧琮。

杨广虽然不会无聊到跟爱妻比家世,但是他说到“我们杨家的金刚奴”时,也是底气十足,好像赢了一回似的。

“这又怎么说?”萧婉是个聪明的女人,自然不会拆穿丈夫这份自得,而是就事论事的问。

“我大隋只有蜀、汉、蔡、滕、卫、道六大亲王,个个尊贵无比,前面四个已经成家,而道王弟也定有婚约,唯独最受阿耶宠爱的卫王没有婚约。若不是他人小辈分高,适龄的同辈贵女少,那些关陇贵族恐怕都跑到王府抢人了。”杨广说道:“婶娘找萧氏,那是瞧得起已经败落的萧氏,可是你大兄却糊涂的信了相人的鬼话,把人往外推,不是蠢货是什么?”

“谁有这么大的本事?竟然可以让全城相人说谎。”

正如杨广所言,萧氏在大隋的地位确实比较尴尬,原因是萧氏在战乱时期不像北方五姓那么超然,而是直接参与天下纷争,当西梁国灭了以后,天下名门担心隋帝什么时候会清算西梁“余孽”,都不愿和萧氏深交。萧氏现在的处境虽不像南陈皇族那么尴尬,但也好不了多少。

为了帮助娘家摆脱窘境,重新回归天下名门,萧婉对这桩婚事不仅万分赞成,还为独孤敏和大嫂牵线搭桥;杨萧两家两家要是再次成就好事,不仅能使杨广和杨集牢牢绑到一起,也能加深杨萧两家关系。可是最后的“八字不合”却成了迈不过去的坎。

“我也没有确凿证据,不能乱说给你听,免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杨广沉吟一下,又说道:“但是那么多名门闺秀,个个都与金刚奴八字不合,就很不正常了。我们现在静观其变,只要看到有人主动去卫王说亲,并且那家女子与金刚奴八字相合,那么企图破坏杨萧两家好事的,便是此人。”

“我知道是谁了!”萧婉恍然道。

杨广警惕的问:“谁?”

“齐国公高颎!”萧婉见丈夫望来,连忙解释道:“大姐前天跟我说起此事,她说高公亲自上门,希望她可以说项,促成这门亲事。”

“果然是他。”杨广霍然起身,脸色阴沉的森然道:“难道他非要我们杨家骨肉相残才甘心吗?”

萧婉柔声劝道:“事情未必就像你所想那样,当务之急还是做好太子应做之事。”

杨广叹了口气:“话虽如此,但这些宵小势力之大,非你所能知晓。”

萧婉不想过多参与到男人之间的纷争,沉默了半晌,便将话题转回当初:“二郎,既然是有人对金刚奴的婚事加以破坏,那么小妹应该是他的良配吧?”

她知道丈夫最大劣势便是当太子太晚,他在朝中的势力远远不如当了近二十年太子的杨勇,而杨勇虽然被禁足府中,但别人只要打着杨勇的旗号就能做很多事情,根本用不着他出面。若非父皇鼎力支持,根基浅薄的丈夫很难坐稳太子这个位子。

如今听说这桩婚姻出现转机,便立即想着帮丈夫稳住杨集。

“你看吧!”杨广从怀里取出了四张折叠整齐的纸张,递给了萧婉。

“这是什么?”萧婉疑惑的接过了纸张。

杨广说道:“为了验证我的猜测,我派人把金刚奴和你小妹的生辰八字,送给了章仇太翼、岐晖、谢弘、僧璨,这便是他们批的八字。”

萧婉闻言,连忙打开第一张纸,上面有杨集、萧颖的生辰八字,还有章仇太翼给出的判词,虽然没写天作之合、金玉良缘之类的词汇,可也没有八字相克、祸及家人、满门不幸的词儿。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注明,二人结合是一桩十分正常的良缘。

岐晖、谢弘、僧璨所写判词也十分类似。

“这实在是…”萧婉苦笑着看向丈夫,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为好。

“章仇太翼、岐晖、谢弘是道士,僧璨是和尚,这四人分别是道门、佛门宗师,不仅享有清名,而且各据一方,他们四人也料不到我会同时去找他们,所以他们判词完全发自内心。也就是说,市侩的大兴城相人所批之语,根本就是扯谈。”杨广淡淡的说道:“而高颎恰好有能力让全城相人扯谈。”

杨广之所以调查此事,完全是风风火火的独孤敏闹出来的。

按理说,以杨集如今地位,未来的前途几乎不用猜。

杨广不信名门世家会因为杨集的少年脾气,而忽视他前途无量、贵不可言的事实,就算真有淡泊名利的名门世家存在,那也不是全部。可现实的问题是,独孤敏忙了近一年,也找不到儿媳妇。

杨广立即怀疑有人有背后捣乱,甚至还是一个可以压制天下名门的强势之人,这种猜想也使他重视了起来,暗中派人一查,果然查出了端倪。

如今知道是高颎捣乱,反而好办了。

“那,那现在应该如何?”萧婉知道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婚事,还关系到丈夫地位的稳定。

“自然要促成此事。”杨广说到这里,忽然一笑:“阿耶和幺叔是如同父子一般的亲兄弟,我和金刚奴也跟他们类似,我们兄弟要是也有连襟之谊,那么又是一段一模一样的佳话。”

萧婉惊诧失笑:“你就会争强好胜,连这也要和阿耶比?”

杨广奇怪的看了爱妻一眼,仿佛觉得她这话很不可思议似的:“若是没有争强好胜之心,我大隋如何更进一步?若是没有强爷胜祖的雄心、能力,我争这储君之位有何意义?既然阿耶选择了我,我自然要建立一个强大得前所未有的大隋帝国。”

萧婉不知不觉也被丈夫的雄心壮志感染,一双凤眸眼神如波;有夫如此、妇复何求之感油然而生。

这时,一名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的青年侍卫走到门口,拱手行礼道:“末将尧君素参见太子、太子妃。”

“何事?”杨广抬头询问。

尧君素拱手答道:“圣人派人给您送来了奏疏,”

“奏疏在丽正殿,还是崇文殿?”杨广起身询问。

“崇文殿!”

“我知道了。”杨广走出大殿,到了门口,向萧婉吩咐道:“美娘,你明天把这判词给你兄长过目,然后去找婶娘。”

“喏。”萧婉微微躬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