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558章:这个姑娘不靠谱

大隋主沉浮 第558章:这个姑娘不靠谱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1:59:14 来源:笔趣阁

卫王府外书房,灯火通明,杨集将手上两本薄薄的册子扔在面前桉几之上。

一本是和李渊有关,李渊除了是李家之主、独孤家的外甥、窦氏的女婿,还跟太原王氏有姻亲关系。他妹妹嫁给王家家主嫡长子王裕,而李渊的嫡长子李建成又娶他表妹为妻,两家关系极为亲近。如今的王家家主王秉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若他逝世,那么王裕必是下一任家主,这也使两家的情感纽带、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

正是因为李渊身上有着多方势力的利益共同点,加上杨集知道他在史上成就了大唐王朝,所以“天门”将李家纳入重点关注的行列。

此外,李渊不久前还是管州刺史,他的政绩在去年被评为优上;朝廷评选出来的政绩,足以碾压大隋九成九的刺史。因此得到吏部尚书牛弘推荐,得以进入中枢、成了现在的殿内少监。

可是据天门时不时呈上的情报来看,李渊固然能力出众,任职期间也是尽心尽职,但是他能够获得那么好的政绩、评选成绩,其实和荥阳郑氏密不可分。若非荥阳郑氏全力配合和造势,他在管州将会寸步难行。

再通过李建成时不时去拜会郑元璹、郑善愿、郑元琮、郑元珣的举动来看,李、郑两家的关系亦是十分亲近。

这么算下来,李渊身上至少有五大家族的利益共同点。不过大隋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杨集倒也没有因此将李渊纳入必杀的范围之内。

他认为大隋只要不乱,李渊未必不能成为忠心耿耿的大隋良相。如果大隋大乱,就算他现在宰了李渊,也会有赵渊、钱渊、孙渊出现。

有此认识,所以杨集仅仅只是让天门重点关注李渊,而不是刻意针对、打压。

而另一本记录的是元氏核心人物近来的表现,元寿这几天频频和关陇贵族元派家主会面,光是今天就先后接待李仲文、于仲文、张瑾、李渊,可见元氏沉寂三年时间,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杨集觉得对方的目标极有可能是自己;毕竟元家在他这里吃过太多亏,损失太多实力,元家能安分三年之久,已经很不错了,岂能指望元家善罢甘休?

“上面为何没有元骨的奥运?他近期可有元胃什么异常之处?”元家现在最活跃的人是元寿,但元家之主却是澹出官场的元胃,可册子上却没有元胃的丝毫动向,杨集便将目光看向恭敬而坐的“天门之主”柳絮。

“奴婢没有考虑周全,请公子责罚。”柳絮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请罪。

她也是杨素转送给杨集武婢之一,美得惊心魂魄、惹人喜爱,她武艺虽然不如柳如眉和张出尘、慕容弦月、鲜于芳,可是论起才艺、心思之缜密,却是最高的一个,因此被杨集任命为“天门之主”。

不过她虽然地位和以前不一样了,可心思跟张出尘等人一样,仍旧视自己为杨集武婢。而在府上其他人眼中,她们就是杨集的贴身侍婢,跟陪嫁过来的通房丫头秋水、秋月、新月、眉月没有半点区别,然后理所当然的认为她们是不能外嫁的未来的“姨娘”。

人皆此心,这便导致朱雀卫、天门头子们在府上的地位非常超然。

她们本人也把自己定位成了人们所认为的侍女、侍妾;就连早早被认为‘夜奔’了的张出尘,似乎也不例外。

潜移默化之下,杨集内心深处,好像也理所当然了;理所当然的把她们当作最最亲近的人,见柳絮一时间吓得脸儿都白了,满是怜惜的说道:“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不过元寿都这么活跃了,作为家主的元胃,不应该这般安分才是。”

杨集可不仅仅只是怜香惜玉,而是天门创立未久,摊子却又铺得太大,所以他对于柳絮的“疏忽”抱以宽容态度。

“谢公子!”柳絮松了一口气,说道:“正如公子所料,元骨的确不安分,只不过册子上的内容,以元寿为主,所以致仕的元胃的行踪,并没记载在上面。”

“其实很多家族,都是那些没有职事官的核心人员在经营。就拿独孤家来说,表面上是以独孤整为主;可实际上,还是独孤顺说了算。还有李渊的家族,李渊虽是家主,可是和各个门阀、要员交流的,却是李神通、李神符、李建成等人。”杨集说完,向柳絮叮嘱道:“所以日后,情报当以对方的核心人员为主,不能因为某个人没有实职在身而忽略。”

“多谢公子提示,奴婢明白了。”柳絮答道。

“跟我说一说元胃!”杨集暗自摇头,这姑娘的忠心、能力都不错,可她的思维太过局限;她的大局观不足以支撑‘天门之主’这个重要的职务。而郝瑗身为王府副总管、天门军师,其能力、忠诚尽皆不容置疑;若是论及大局格,柳絮根本就没有资格和他相提并论。

当初之所以没有选择郝瑗,倒不是杨集怀疑他忠诚、能力,而是因为郝瑗在凉州表现出众,早已被一些政治势力盯上了,他成为副总管之后,更受人关注。

几年下来,郝瑗已经“泯然众人”;也到委以重任的时候了。

不过柳絮不仅没错,反而辛辛苦苦的把天门弄出来了。而且她正处于忐忑不安、诚惶诚恐、患得患失的状态之中。杨集既不能否定她,也不能立刻免去她的门主之职。

否则,太伤人了。

柳絮不和杨集转了诸多念头,她见杨集没有责备自己,顿时如释重负,柔声说道:“公子,元胃现在以诗文自娱,和致仕的上官政、丘和等六名官员结成诗社。他们附庸风雅、效彷建安七子,以‘仁寿七老’之名而自娱。”

“这个诗社表面上是一群文人志趣相投,与政事无关。可是仁寿七老不但当过官,而且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门阀,政治意味十分浓重。以他们七人为首的诗社,现在拥有上数百名所谓的不得志的才子、名门才女。”

“这些出自世家门阀、名问望族的宿老和才子佳人同在一个诗社,大家声气相通、相互宣扬对方之名,于士林之间,拥有极高声望,很多人做梦都想加入其中。就拿李建成、王孝通、王通来说,他们就多次申请入社而不得。”

“正是因为仁寿七老拒绝了诸如李建成之类的名门子弟,使人们误以为此社是个唯才而论的诗社,久而久之,其名誉就越来越高了。”

杨集听到这里,饶有兴致的问道:“仁寿七老可有什么政治举动?比如说捐赠什么的。”

“这个还真有!”柳絮嫣然一笑,道:“自皇家女子基金会出世后,仁寿七老仿佛也找到了扬名的方式,他们一旦听说哪里出现灾情、一旦听说哪里贫穷落后,便发动社员捐钱损物,接着再用仁寿诗社的名义向目的的捐赠。然后要求当地官府赈灾济民、修筑堤坝、兴办文教、收纳税赋。”

“时至今日,他们在民间拥有了不小的声望;而许多闲赋在家的老臣、身家不斐的名士见状,也纷纷响应、纷纷捐赠……所以这个诗社虽然无甚才名、也没有什么杰作问世,但却名声极大。”

“依奴婢之见,若是他们再发展下去,迟早会成为一股影响力不小的政治势力。”

对于柳絮最后的判断,杨集深表赞同,他问道:“外人可以参与吗?”

“可以的。”柳絮说道:“入社的要求极高,可是他们聚会时,并不禁止外人。他们举办聚会的大门外,安排侍者看管薄子上,只要在薄子上留名,并缴纳一吊钱,谁都可以进去。”

杨集说道:“你这么熟悉,所以你也参加了?”

经过这一番对话,柳絮怯意渐去,见杨集询问,忙道:“奴婢去过十几回。”

杨集看了她一眼,柳絮下意识地缩了缩身子,讷讷的说道:“公子,仁寿诗社的社员不是致仕大员,就是名门大族的才子佳人,奴婢认为元胃现在无官无职,诗社有这么多来头不小的人,他不可能不用。他不可能放着不用,所以……我用河东柳氏的名义混进去了,他们并不会知道我是谁。”

杨集闻言无语,盯了她半晌,才说道:“元胃他们不是傻子,只要你留下名字,他们就能通过背后势力、人脉,把来客查得一清二楚。他们虽然不知道你是柳絮,但是你去了那么多回,他们能查出你不是河东柳氏的人,也能通过跟踪等方式,猜到你是我的人,你信是不信?”

“信!奴婢信。”柳絮偶尔一咀嚼,忽然对杨集最后这句话产生了一丝歧义,心中不禁闪过一抹绮念,但是这个荒谬的念头,马上就被她驱走了。

“见不得人的事情,一般都会在暗中谋划、商量。而这种冠冕堂皇的聚会、是不会谈正事的。你去了也没用,以后切不可参与。只要记住他们社员即可。”杨集觉得柳絮暴露了,也没有什么关系,毕竟像她这么混进去的人,肯定不在少数;只是这个姑娘不太靠谱,得早点换上郝瑗才行。

“喏!”柳絮心里究竟有没有答应,杨集不知道,不过她这个‘认错’的态度、神情,倒是楚楚可怜、让人怜惜。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张出尘的声音:“公子,阴司马、萧刑曹、李刺史他们已到玄武殿膳堂;苏亶、史怀义、赵弘安也来了。”

杨集答道:“马上来。”

骁果军的组建刻不容缓,杨广和杨集商议以后,便向凉州州牧府下了命令,让王威、王辩等人和副手交割,便入京听命。而阴世师、萧瑀就在京城之中,被逮了个正着,明天就要向杨广报到,所以杨集今天准备了晚宴,权当是小聚、饯行。

(补昨天,求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