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583章:拾遗补阙

大隋主沉浮 第583章:拾遗补阙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1:59:14 来源:笔趣阁

“大王,大学和县学、乡学开始学在即,卑职等人认为学生光学文还不够,而是应当进行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能使学生收一收心,亦可彰显学校文武并举、内外兼修的宗旨,不知大王意下如何?”杨善会接下要说的第三件事,还是与二刘有关,两人针对当前教育制度,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并以完整方案的形式,呈给了杨集。不过陈述人却换成了刘炫。

刘炫这个人的才学自不必多说,恐怖的是他能够左手画方、右手画圆、口诵经文、眼睛看着与经文完全不同文章、耳听他人说话,最后“考核”下来,他在同一时间内所做的五种事情,没有一样、没有一个字出现差错。而武侠小说中精通左右互搏之术的周伯通、郭靖、小龙女在他面前,至多就是三个小学生。

独特的天赋加上勤学好问、努力学习,使刘炫在当代学术界,刘炫完全就是求败而不得的独孤求败,对百家学术中的任何一家的了解,都是无敌于天下的存在。不管“宗师”们跟他辩论哪一家,皆是自取其辱。当然了,如果单独拿天文学来比的话,他是不如深耕和专注的刘焯的,但是论及综合成就,刘焯则是不如他了。

“军训?”杨集愣了一下,他也知道“军训”在商代就有了,由于诸侯间战争不断,统治者对军事训练非常重视,除了对军队进行训练之外,还通过学校对贵族进行军事教育,教学内容和军队一样,以箭术、剑术、徒手搏击、驾战车、兵法、战阵、兵推演练为主,而教师,则是由最杰出的军官担任。

那个时候,军事技能的高下、往往是评判一个人是否贤能的标准,所以《国语·晋语》便有“射御足力则贤”的说法。

颇为讽刺的是,后世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儒学,其创始人孔子非但是一个项羽般的狠人,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将射、御、数之术看得比礼、乐、书还要重要。《论语·子路》提到的“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就能证明孔子把军事训练提到了极高的位置。

盛行于宋朝的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文弱“伪儒生”们,要是生活在孔子那个年代,连当他学生的资格都没有;要是真有那种废物一般的学生,恐怕孔子将其生撕的心思都有。

“正是军训!”刘炫喝着茶水,说道:“朝廷开办学校的宗旨是为大隋培育上马治军、下马安民的宰辅之才,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文弱书生。我等建议开学以后,让乡学和县学按照学龄、让大学学生按学科分成无数个军队方阵,然后从军队之中选拔优秀将士,每日教导学生正规的军事操练。如此既可磨砺学生意志、锻炼学生体魄、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勇武!”

“《周礼·保氏》有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射与御便是培育士子强身健体,古之士子,莫不如是。”

“大隋尚武之风极重,有志青年无不以从军为荣,军中将士个个是闻战则喜。立国之初,无论是关陇贵族、山东世家、江南士族,亦或地方豪强,他们族中子弟皆是文武并重之士,故而朝堂宰辅要员、地方军政官员不但是五经贯通、文采斐然的人士,而且还是上马即可杀敌的将帅之才。”

“然而天下承平不过二十余载,世家子弟的嫡系子弟固然还是文武兼修,但是人数更多的旁支子弟则是舍弃了武功,专心向着文道发展,这是因为等闲军功落不到他们头上,与其随军出征却捞不上半点军功,还不如好好读书,起码可以依靠家族混上一官半职。”

“如今圣人全面复学,各级学校蕴含圣人的殷切希望,尤其是大学、太学,注定是培养大隋文武官员的摇篮,绝不可单纯注重学术灌输,而忽略了武道的培养、丢弃了大隋尚武精神。”

“是啊大王!”旁边的刘焯亦是说道:“学校课程并不多,学生每天都有大量空余时间;除了那些真心向学的学生,余者就变得慢慢松懈、懒惰了。更有一些学生,并不具备做学问的天赋,而军队也需要识文断字的军官,若是学校有军训、开设武学课,岂不是两全其美?”

杨集他自然知道“尚武精神”的重要,眼下的大隋依旧迈着扩张步伐,要是没有武力的支撑,休要说什么千秋霸业了,若是不能在武力上死死压制信奉强者为尊的异族,一旦其死灰复燃,攻守之势必将发生根本性逆转。

再看大隋王朝,杨集发现正如刘炫所说这般,开国勋臣们尽皆文武并举、内外兼修,每一个人都是出则为将入则为相、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厉害人物。然而现在就连号称是军武传家的关陇贵族,也已开始耽于奢华。很多关陇贵族子弟摒弃武功、专修文学,唯有那些得不到家族多少卷顾的庶子、族子,才在得不到家族培养铺路的情况下,不得不依靠军功博功名。

若是长此下去,这个天下定然形成文贵武贱的格局,假使将来有能力的人都刻苦读书、荒废武功了,那对大隋天下可不是好事。

这是他的疏忽,幸好二刘提到。

想到这里,杨集向他们说道:“军事训练、开办武学课的想法好,非常有必要。你们不仅要做,而且务必用心去做。”

二刘肃然拱手道:“大王放心,卑职定然尽心竭力,尽快形成一套文武结合、文武并重的教育体系。”

杨集闻言点头,向旁边的主管吏曹的虞世南吩咐道:“伯施,许多将官由于种种原因退役了,这些人其实就是最好的武学教师;你下去以后,立刻让各郡县统计出来,然后将识字、出色的退役将官挑来学曹听用。”

“卑职遵命!”虞世南拱手应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