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132章:杀鸡儆猴

大隋主沉浮 第132章:杀鸡儆猴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7:19:46 来源:笔趣阁

此次事件涉及到了关陇三派,三派首脑都被抓捕入狱,令满城权贵都把目光放到了皇宫之内,静静地等候着结果。如此重大事件,杨坚也不敢丝毫大意,自杨集离开以后,他就到来中华殿御书房等候消息。

“圣上,独孤陀和元岩承认参与了谋杀卫王案。”此时杨坚和杨广正在听取刑部尚书李圆通的汇报。

“独孤顺、独孤陀、窦谊、宇文弼呢?他们怎么说?”杨坚问道。

李圆通拱手道:“启奏圣人,独孤顺和独孤陀、窦谊、元岩都不认罪,宇文弼说圣人如果想让他认他就认。”

“宇文弼倒是挺圆滑的嘛。”杨坚接过供词看起来,独孤顺写了很多供词,也为独孤府中的武器装备作了辩解,但是并不承认自己联络步迦可汗、扣留军情、伏击长孙晟。元胄、窦谊的供词也和独孤顺类似。

这三人不仅是独孤家、元家、窦家之主,还是独孤派、元派、窦派的领袖,如果承认这三项足以抄家灭族的大罪,那么他们的家族和整个关陇贵族都跟着遭殃;他们固然野心勃勃,但却知道一旦承认了,便会失去大义,遭到几千万人唾弃。

而独孤陀供词倒是十分干脆,直接就把联络步迦可汗、扣留军情、伏击长孙晟这三件事担了下来,而独孤陀最后写到:“臣对圣人和皇后怀恨在心,先以猫鬼巫蛊咒诅皇后,结果事情败露,按律当死,得皇后求情方能减罪一等、得以活命。然臣心中始终不平,后又垂涎卫王府商道,便私自派人与步迦可汗联络,准备假突厥之手除掉卫王,卫王一死,独孤敏必将痛彻心扉,只要独孤敏一死,居延泽商道则唾手可得。为了使卫王吃败仗,罪臣动用家族关系,先是迫使兵部官员扣留军情,又请草原之贼伏击长孙晟将军……”

至于元岩的供词就更简单了,他承认元府所囤积的武器装备乃是他个人所为,目的是用来陷害家主元胄,只要元胄一死,那么元府之主非他莫属。

杨坚是何等人物?岂能不知道此乃独孤家、元家拙劣的壮士断腕之计?独孤陀、元岩明显是打算牺牲自己、保全家族。他们现在把罪责都揽在自己身上,那家主和家族便能置身事外了。

这也是世家门阀惯用的伎俩。

杨坚心中冷笑不已,元岩的供词没什么,只是为元府的武器装备作出一个交待而已,而独孤陀的供词,问题就大了。

以他对独孤陀这个蠢货的了解,此人短时间内定然想不出这么多的解释,更不会想到图谋商道而卖国之计,这显然是独孤家针对杨集、独孤敏的既定之策,独孤陀只不过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罢了。

而独孤家最不缺的就是钱,那庞大的家业既是他们的优势之一,但同样也是令独孤家不敢轻举妄动的劣势所在;根本不可能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去出卖大隋,然而他们现在却这么做了,可见独孤世家所图乃大,并非只是居延泽商道那么简单。

但是知道了又能如何?

关陇贵族当初是自己代周的主力,但他们更多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自己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博取利益的工具,也是赢了宇文氏,若是输了,他们定然毫不犹豫的放弃自己,然后狠狠地踩上几脚,将杨家打入地狱。

虽然成功的代周建隋了,但也给了关陇贵族极大的权势,使他们在政变中得以壮大,时间到了二十多年后的今日,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大隋王朝的国祚。虽然以朝廷的名义直辖了各兵镇府兵,想斩断关陇贵族赖以存在的军事基础。但关陇贵族哪能轻易丢掉自己的根基?他们对自己阳奉阴违,始终把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至今尤是奈何不得。

“圣人对这份供词有异议吗?”李圆通见杨坚久久不语,拱手询问道。

“此事事关重大,容我想想。”杨坚有些头疼了。

就在这时,杨安在门口禀报道,“圣人,苏相有要事求见。”

“宣!”

关陇贵族三派一发不可牵、牵之则动全身,杨坚虽然贵为大隋皇帝,却可也不能说处罚就处罚、说杀就杀,便对李圆通说道:“我再考虑一下,你先去外面稍候片刻,等一会再宣你。”

“微臣遵命!”李圆通拱手一礼,退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苏威被杨安领进了御书房,他上前深施一礼,“臣苏威参见圣人、太子。”

“免礼。”杨坚挥了挥手,问道:“苏相这么晚来宫中,所为何事?”

“臣有一个议案,想在明天朝会上讨论,请圣人先过目。”苏威说完,便将一本奏折恭恭敬敬递给杨坚。

“我先看看。”杨坚打开奏折看了一遍,忍不住看了低眉顺眼的苏威一眼,本以为是跟今天之事发生之事有关,孰料,竟是悬而未决的义仓大改方略。

苏威在这个关键时刻重新将这方略上奏,那些人心惶惶、生怕殃及池鱼的关陇贵族岂敢反对?

这家伙实在是太精明了。

杨坚合上奏折,笑问道:“苏相怎么忽然想到了义仓之事?”

苏威恭恭敬敬的答道:“回圣人,臣这些天反复考虑义仓大改之制,终于领会了圣人的深思熟虑、高瞻远瞩;臣以为义仓大改势在必行,不能因为少数人的阻挠,而罔顾数千万百姓的利益。所以明天的朝会之上,臣将坚决支持圣人通过此议案。”

杨坚意味深长的说道:“苏相的良苦用心,我心里十分清楚,可是你也知道反对者众多,仅靠苏相一人之力,恐怕很难得到多数人的赞同。”

“臣一人确实是孤掌难鸣,不过臣可以说服杨仆射、吏部尚书牛弘、民部尚书韦冲、刑部尚书李圆通、兵部检校尚书萧玚、吏部侍郎裴矩、民部侍郎崔仲方等人,请大家一并支持这个议案。”苏威看了杨坚一眼,又说道:“同时,臣也相信赵国公李仲文、左卫将军张瑾、薛胄、柳述他们明白圣人之心,并加以主持。”

“好!”杨坚会意的点了点头,微笑道:“那明天就看苏相的表现了。”

苏威又和杨坚、杨广商议一下明天朝会的具体细节,便告辞而去。

“阿?!”等苏威退走,杨坚扭头看向默不作声的杨广,笑问道:“你听出来了吗?”

“听出来了。”杨广微笑道:“苏相后面提到的几个人,都是关陇贵族的大家族家主,也是最反对义仓大改的大臣。这几人显然是因为今天之事妥协了,但之前闹得太僵,又顾及到自己的顾面,是以通过苏相来表明态度。”

“我也是这么想的。”杨坚默默地点点头。

政治没有对错,只有利益之争,所处的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观点也不同、所求的利益也不同。

杨坚要维护大隋和皇权、关陇贵族也要维护自身的利益,所以当皇权和关陇贵族的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争斗是在所难免的。类似的事情在历史上十分常见,每一次冲突大爆发,轻则令一个富庶强大的王朝伤筋动骨,重则足以让天下改朝换代。

但是从史上发生的事情来看,最终的胜利者往往都是世家门阀。而北周取代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大隋取代北周,实际上是皇权在利益斗争中失败的结果。

杨坚隐隐约约的感觉得关陇贵族这一次,似乎改变了以往的斗争方式,但具体是什么,目前还不得而知。

他想了一会儿,心中有了处置贺若弼等人的方案,令道:“宣李圆通、薛胄觐见!”

“喏。”

……

苏威走出大兴宫,登上了马车。

马车内坐着的李仲文和张瑾,等苏威一上车,李仲文便急匆匆的问道:“苏相,情况如何了?”

苏威等马车驶离皇宫,才缓缓的说道:“我已经代替二位表明态度了,一切就看明天早朝的朝议了,若是大家都支持义仓新制,大问题应该没有。”

“多谢苏相。”李仲文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旁边的张瑾凝声道:“苏相说大问题没有,那么肯定是有小问题了?”

“自然!”苏威叹息一声,继续说道:“今天这事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不说,将士们更是把武器装备一捆捆、一车车的往外搬,亲眼目睹的百姓不胜枚举,若是圣人毫不计较的放人,岂不是自毁禁令?其他人要是见到各府不受严惩,岂不是人人效仿?而且卫王是军功赫赫、人尽皆知的大将,如果不严惩刺杀他的幕后元凶,大隋将士岂不心寒?这是于公。于私,卫昭王、王太妃、卫王都是圣人和皇后一手带大的人,因此在诸多皇族中,圣人特别宠爱卫王这一家子;当卫昭王英年早逝以后,圣人将兄长的对弟弟的宽容、长辈对子孙的溺爱,全部用到卫王身上去了,溺爱得简直过分。他最宝贝的侄子如今接二连三的遇刺,没有当场大发雷霆之怒,已经算是克制了。”

“圣人明天要是毫不计较放人,问题就大了。”苏威最后说道。

“我明白了。”张瑾闻言苦笑,他已经听出了苏威的意思了。

于公于私,杨坚都会杀人。

……

不出张瑾所料,在翌日早朝这上,当义仓新制通过以后,杨坚便宣布了对贺若弼、独孤顺、独孤陀、元胄、元岩、窦谊、宇文弼等人的处置决定。

贺若弼刺杀卫王、密谋造反,其罪不容恕,诛其族。

独孤陀不但勾结突厥入侵大隋、谋害卫王,聘请“马贼”伏击长孙晟,还利用独孤世家的影响力胁迫兵部官员扣留军情,实乃大隋建国以来第一次遇到如此恶劣的情形,若不加以严惩,日后必有他人效仿,此风绝不可长。将独孤陀处死,剥夺其一切官职及爵位,子孙一律流放交州,永世不能担任大隋官职。

元岩私藏五千套武器装备,证据确凿,同样是将其处死,夺其爵位,家人发配伊州。

窦谊私藏武器装备四千套,罪不容赦,赐死,并夺其本人以及子孙一切官职爵位、勋,但念其家族于大隋有功,赦免其子孙死罪、发配瓜州为奴。

独孤顺、元胄、宇文弼虽未参与贺若弼刺杀案、谋反案,但三人知情不报,同样是罪不可恕,夺其官职、爵位、勋、散官等职,贬为庶民。

其他涉案人员,也受到应有惩罚。

感谢书友“他乡人不坠青云之志、冰封雪锁、冬冬的号、宋时金风照月儒、大爱彩虹梦”大赏。

谢谢诸位!!

八月开始,请有月票、推荐票的书友们,加以支持。

拜托诸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