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636章:东渡大隋、狐假虎威?

大隋主沉浮 第636章:东渡大隋、狐假虎威?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1:59:14 来源:笔趣阁

洛阳位于中原王朝的中心,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东南西北的的枢纽城市,四方客商往来于此,客流量川流不息,繁华的商贸令洛阳城繁华无比,平时车水马龙、全国各地的物资通过便利的水陆交通、源源不断的云集于此。当沟通南北的运河开通、大隋王朝迁都至此,其枢纽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

远眺青砖包砌的洛阳城墙,它犹如连绵不绝的巨大长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点缀其上的一座座城楼、箭楼、闸楼,同样是巍峨凌空、雄浑壮美。等走近了,能体会洛阳城的宏伟和壮观,人在城下,真如蝼蚁一般渺小。

申酉之交,太阳西斜,气温渐寒。但是通往京城的各条笔直宽敞的官道之上,却是车水马龙,往来行人络绎不绝。一支寒酸落魄、奇形怪状却始终保持仪仗的队伍出现在东上门上春门外。

“旅帅,这是什么人呐?看他们的装束,既不是我们大隋的百姓,也不像是东北异族,这帮人究竟是何来路?”一名守城士兵指了指缓缓靠近队伍,连忙向旁边的旅帅说道。

帝都人流量大,衣着各异的人群都会向这里涌来,守城军士兵久而久之,就能通过他们的着装、发式判断出对方的来路,然而这支声势浩大的队伍,每个人长得都长得十分瘦小,虽然他们都身穿汉服,但明显不太合身,笼在身上,显得很是宽松。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这帮人把脑门、两鬓的头手都剃光了,然后再在头顶之上挽了一个发髻;此外,他们偏偏满脸都是胡子,看上去极为怪异。

守城士兵、过往客商首次看到这种怪异的人,全都好奇的议论起来。

“不知道,不过看他们的服饰、发式,绝非我大隋人士,让兄弟们都小心一些。”旅帅见这支稀奇古怪的队伍足有三四百人,说虽这里是帝都,不会有什么敌人靠近,但还是小心一点的好。交待了一声,他便拿起挂在脖子上的骨笛,狠狠地吹了几声,通过城门上的守军戒备。

城上士兵也注意到这支怪模怪样的队伍,听到城下同僚的示警,一名弓箭兵张弓上弦,将一支鸣镝扣在弓箭之上,待对方一箭之地,迅速朝着对方前方射出。

鸣镝发出尖利的声音,精准的钉在这支队伍正前方,箭杆没入地下,只留下箭羽在地面上嗡鸣震颤,这支怪异的队伍立马停住了前进的步伐。人群立刻跑出一人,他当众把佩刀丢下,双手举过头顶,一步步向城门口走来,用腔调古怪的汉语道:“尊敬的大隋勇士,我们不是敌人。”

已经准备就绪的旅帅,带着麾下五十名铠甲俱全的将士上前,他手按刀柄、目光漠然的注视着对方,冷冷的问道:“你们是何人?是何来历?来自何处?”

“回将军,小人名叫小野妹子,是倭国使节团的正使,奉圣德太子,嗯,奉敝国推古大王之命特来晋见大隋天子,交献上国书,愿与大隋缔结盟约,成为友好国家。”自称小野妹子的毛人谦恭的匍匐在地,以额头触碰地面,显得异常卑微。【注1】

“哦?”旅帅一脸懵然的看着这个什么妹子,他真不知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不过通过对方的自我介绍,他总算听出对方是来自一个名叫倭国的国家,此人正是带着队伍前来朝见圣人的使臣。然而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大事,实在不是他一个小小旅帅所能决定。

他想了想,朝着小野妹子说道:“你且起来,不过你们要在这儿老实等着,容我去通报。”

“好、好、好!”小野妹子爬将起来,点头哈腰的向旅帅说道:“将军慢走,不必着急。”

旅帅点了点头,转身就向城内走去,他在达官贵人、国公郡公满天飞的洛阳城里,仅仅只是不入流的小角色,然而堂堂一国使臣竟然向他下跪磕头,一种天朝上国优越之感顿时油然而生,身板也不禁挺直了,走路都带着风。

“旅帅,对方是何来路?”旅帅回到城下,几名严防戒备的士兵连忙问道。

“对方自称是倭国的使者,特意前来朝拜圣人,还企图与我大隋缔结关系!”旅帅本来是打算向主司禀报的,但想着对方好歹是一国使臣,不能大意和怠慢;他想了想,便从一名士兵手中接过马缰绳,一边翻身上马、一边说道:“我去礼部禀报。”

“喏!”士兵们应了一声。

“你们将看好他们,绝不能让他们乱来。”旅帅复又交待一声,立刻快马加鞭,朝正前方、尚书省六部所在的东城奔去。

与此同时,杨广正在仁寿殿偏殿接见刚刚到来的长孙成和史祥。

看完启民可汗充满谦卑口吻的书信,杨广随手丢在了桉几之上,眼见长孙成、史祥放下茶盏,已经缓过劲来,杨广问道:“启民可汗是怎么说的?又有什么要求?”

长孙成看了史祥一眼,见他没有说话的意思,心知对方尊敬自己,于是拱手道:“圣人,启民可汗说先帝可怜他、同情他,于是将安义公主下嫁给他,使他什么东西都不贵乏。而且还说他的族人嫉妒他、都要杀他。当他走投无路,濒临死亡的绝境之时,还是先帝和大隋王朝让他活了下来,并且让他做了东/突厥的大可汗。而且还说圣人仍和先帝一样细心呵护,使他们什么也不缺乏,所以他一直感激万分,感恩的话怎么说都说不尽。”

杨广闻言,只是冷笑。

启民可汗这种冠冕堂皇的客套话,他是听够了,也受够了。要是启民可汗真有这么老实、真有这么谦卑,也不至于在步迦可汗南下凉州之时,保存实力;也不至于在杨集二征大湖区的时候,令其次子阿史那俟利弗设强势西征了。

事后,启民可汗非但把一切责任都甩到阿史那俟利弗设头上,而且还亲自押解阿史那俟利弗设入京谢罪,但杨广又不是傻子,岂能不知阿史那俟利弗设只是一个替死鬼?岂能不知幕后主谋,实则是东/突厥大可汗启民?

长孙成继续说道:“他还表态称自己不是什么大可汗,而是圣人万千臣民中的一员,愿意率领突厥上下摒弃野蛮的陋习,改穿汉服、说汉话、写汉字、执汉礼,和汉人一样定居于城阙之中,恳请圣人派出名师,指点他们进入文明。”

“他白日做梦!”听到“穿汉服、说汉话、写汉字、执汉礼”的时候,杨广还觉得这是同化突厥人的大好机会,然后长孙成后面那句“指点他们进入文明”,却是令他大为警惕,并且向长孙成说道:“只要他们存心恭顺朝廷,没必要变易服装。”

杨广向来都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所以对异族十分警惕,而中原王朝先进于异族的地方,正是源远流长的文明、文化、百家技艺……他要是派出名师悉心指点突厥、帮助对方步入文明,那他杨广完全就是养虎为患的千古罪人,所以他才断然拒绝了隐藏在“穿汉服、说汉话、写汉字、执汉礼”之下的险恶用心。【注2】

“喏!”长孙成应了一声。

“他还有什么表示?”杨广又问。

“圣人!”长孙成笑了起来,拱手道:“臣向他说中原皇帝巡幸之处,地方官员都要亲自洒扫、修整御道,以示至诚崇敬之心。既然他以大隋臣民自居,就应当遵照大隋的方式恭迎圣人。”

“然后呢?”杨广顿时来了兴致。

“然后?”长孙成呵呵一笑:“他了解了圣人的行程之后,决定发动全体突厥人,专门为圣人修建两条宽一百步的御道,其中一条南起榆林北境、北达南部汗庭牙帐;另一条东起榆林北境、西至涿郡蓟县。”【注3】

“这两条路加起来,得有三四千里吧?”杨广是个喜欢搞大工程的皇帝,但是长孙成的话,却让他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他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乐呵呵的长孙成,心说金刚奴和长孙成成为忘年之交、儿女亲家,不是没有理由的。两人搞起异族来,真是一模一样的狠!不同的是,金刚奴是玩明的,而这个家伙则是喜欢玩阴的。

他这个杀人不用刀、杀人不见血的办法,比起直接发动战争还要厉害几倍,要是突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修这么长的路,一定会民不聊生、伤筋动骨;而大隋,却平白无故的得到几条大道。

“应该有吧!”长孙成乐呵呵的说完,又补充道:“若是圣人放出风声,臣以为他连河西走廊的官道也顺便修了。”

杨广面色顿了顿,说道:“我们不能竭泽而渔,先让启民可汗把这两条修好再说!”

“喏!”长孙成应了一声,他犹豫半晌,又说道:“圣人,突厥已然集体北迁,若他修路,自然又要发动无数青壮南下,臣有些担心启民可汗不安好心,若是圣人允准他大举南下,我朝不得不防呐!”

“路要修、防肯定也要防!”杨广停顿了一会儿,忽然冷笑一声道:“不过我倒是希望他不安好心,正好让我试试军改后的京兵、以及骁果军的战斗力。”

长孙成和史祥先是愣了一下,可是转瞬之间,两人民族尽皆喜上眉梢,长孙成更是激动的说道:“圣人,京兵经圣人整军经武后,战力已成;臣虽不知骁果军战力如何,可十万兵马皆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经过这么久的整训,想来亦成强军了。此之二军,要对付实力锐减的东/突厥,根本不在话下。”

“东/突厥再怎么说,也是向我大隋称臣了,我们若是无缘无故向附属之国发动战争,其他国家又怎么看待我大隋?所以打还是不打,一切得看启民可汗究竟是识趣还是不识趣。”杨广会心一笑,长孙成、史祥不仅是他的心腹重臣,而且与他一样是军人出身,所以两人也渴望有生之年再立功勋!

而他这个当皇帝的,又何尝不想指挥千军万马攻城掠地、再战沙场?

“是!”长孙成、史祥应是。

这时,门口光线一暗,一名内侍出现在了门外,远远向杨广躬身行礼道:“启禀圣人!礼部尚书杨玄感有要事求见。”

“哦?”杨广皱了皱眉,点头道:“让他进来吧。”

很快,杨玄感便进入殿内,见礼过后,杨广才问道:“杨尚书有何要事?”

杨玄感道:“禀圣人,倭国使臣小野妹子奉该国女王推古大王之命,前来朝见圣人,希望与我大隋缔结友好关系。”

“倭国?”杨广和长孙成、史祥听了这个名字,不禁怔了一下,他们自然知道海中倭国,只因《汉书》就明明白白的记载着“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是年,作为“百余国”之一的倭奴国派遣使节带着供品到洛阳朝贺,献奴隶一百六十人,汉光武赐以印绶。

但是之后的漫长时间之内,这个国家都没有和中原王朝有所往来了;直到开皇初期,用明大王遣使入隋,求取《法华经》。再之后,双方又断了往来。他们的使臣怎么忽然出现在洛阳了呢?

“正是倭国!”杨玄感点了点头,一五一十的向三人介绍道:“百济使臣不久前到访时曾提到这个倭国。此时的倭国被权臣苏我马子为首的苏我氏势力掌控,苏我马子如同董卓、宇文护一般,掌控了整个倭国的权力。”

给苏我马子下了定论后,杨玄感接着说起了具体事件:“前任国王崇峻大王因不满苏我马子独断专横,与他之间的矛盾尖锐。开皇十二年,苏我马子获悉崇峻大王要铲除他,于是他先下手为强,指使部将东汉直驹把大王弑杀。崇峻遇弑后,王室子嗣为了大王之位斗的你死我活。苏我马子为了避免倭国陷入更大混乱,居间调停,提议拥立敏达大王的皇后、也就是推古大王为国君。”

“等一等!”杨广打断了杨玄感,疑惑的问道:“倭国前任国王不是什么用明大王么?怎么是崇峻大王了?”

杨玄感说道:“回圣人,用明和他的前任国君敏达皆是钦明大王之子,敏达死后,由用明继位,不过他仅仅只是当了两年国君便死掉了。而这个崇峻便是他的继承人。”

“原来如此!”杨广点了点头:“继续说这个推古大王吧!”对于这个活着的女王,杨广比较有兴趣,毕竟这是他听说的第一个女王。

“喏!”杨玄感就了一声,接着说道:“据说推古大王原本是没有机会当国君的,可她身份比较复杂,她既是钦明大王的女儿、又是异母兄敏达大王的皇后,同时还是苏我马子的外甥女,所以苏我马子的提议得到各方势力的一致同意;就这样,推古大王成为倭国历史上的首位女王。不过时至今日,这位女王还是一个任由苏我氏摆布的傀儡。”

杨玄感由于之前的蠢事,在朝廷之上不怎么皇帝待见。而在家族之中,他这个家主又因为制约不了心向郑氏的母亲、妻子之故,所以他这个家主,在家族里外不是人。未免皇帝不满,自从当上礼部尚书之后,便尽心尽力,努力将这个职务做好。

而他现在所说的是这些,主要是通过与苏我氏十分要好的百济国使臣所提供,不过他当时只是当成逸事来听,却万万没有想到,此刻竟然派上了用场。

“……”杨广听得呆住了,这个女王不但是女王,而且还嫁给了自己的兄长?

蛮夷,果真是蛮夷。

旁边的长孙成听到这里,向若有所思的杨广笑着说道:“圣人,看来倭国这些因为内装的缘故,这才与我大隋断绝了联系。小野妹子此番以该国女王的名义来朝见圣人,莫非是想狐假虎威不成?”

“怕是让长孙公言中了!”此时的杨广尤自不知小野妹子会给他带来多大的“惊喜”,说完这句话之后,接着又向杨玄感吩咐道:“杨尚书,既然倭国使臣来都来了,那我明日抽空见一见这个小野妹子。嗯,远来是客,你且将他们好生安顿在驿馆,休要失了礼数。”

“臣遵命!”杨玄感应了一声。

————————

【注1:当时倭国国君的称号还不是“天皇”,而是“大王”,即便是有,那也是死后追赠的。】

【注2:启民可汗复上表,以为“臣今非昔日突厥可汗,乃是至尊臣民,愿率部落变改衣服,一如华夏。”帝以为不可,谕以“存心恭顺,何必变服?”】

【注3:“(启民)遂拔所佩刀,自芟庭草。其贵人及诸部争效之。于是发榆林北境,至其牙,东达于蓟,长三千里,广百步,举国就役,开为御道。帝闻成策,益嘉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