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658章:阿姊,我傻啊!

大隋主沉浮 第658章:阿姊,我傻啊!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1:59:14 来源:笔趣阁

大雨如注,整个张掖城尽皆笼罩在雨幕之中,雨水顺着屋檐如柱一般滴落在廊前,升腾而起的水汽从敞开着窗子弥漫而入,将位于杨府中堂一角的偏堂浸润得凉爽宜人。

二楼一架仕女图画屏风隔断而成的里间,隔着鸟鸟青烟升起的香炉,可见三名珠辉玉丽的丽人隔着一方棋坪相对而坐,上首的萧颖温柔的目光从棋盘移到拿着一颗棋子思索的裴淑英,浅笑道:“妹妹,下棋的时候,有些落子需要斟酌再三,否则欲速则不达。一盘真正的好棋是不会在短时间里草草收场的,每一步敲定,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以求毫无破绽。”

“人生亦是如此,你的心乱啦!”

裴淑英捏着一枚黑色棋子,“啪嗒”一声放在棋坪一角,抬起丰润的玉容,怅然道:“阿姐,我想郎君了!也不知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杨集有着通灵的神凋、矛隼,时不时写信报平安,就在半个时辰之前,她们姐妹刚刚收到丈夫用神凋传来的家书,说大隋精锐之师今天清晨已经攻克伏俟城、吐谷浑大可汗慕容伏允已然自刎殉国,让她们不必担心。可是后来笔锋一转,说是吐谷浑百废待兴,他暂时还回不来,但正是因此,裴淑英特别的思念。

另外就是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搞的,竟然成了三个孩子的奶/娘,三个孩子现在特别粘她,她都快烦死了,现在只想逃跑,只想躲那三个小东西。

“我和如眉也想郎君、我们也想去伏俟城!”萧颖芳心涌起一股期待,许多时日不见,心底也有些思念成灾了,涂着蔻丹的玉手捏起一颗棋子,轻轻放在棋盘之上,柔声道:“孩子们喜欢你、离不开你,你也特别喜欢孩子。依我之见,你就在张掖看孩子好了。”

“呵!”裴淑英嗤之以鼻:“阿姐说笑了,我怎么可能喜欢他们?我现在烦透他们了。”

看她们下棋的柳如眉笑意嫣然地看向裴淑英,目光落在其丰盈粮仓上停留了下,轻声说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你有容乃大呢!”

裴淑英:“……”

“说笑归说笑,但是你想都别想。”因为丈夫之故,萧颖十分关注与军事相关的山川地形,她知道张掖城离伏俟城并不远;如果真的想去,只要逆着弱水河支流复袁川水南下,那就是祁连原,从这里沿着“哈尔盖河”继续南行,就到青海湖了,从此折道向西,则是伏俟城。但是她们姐妹,绝对不能给丈夫添乱。

看了裴淑英一眼,萧颖转移了一个话题,正色道:“我阿兄来信说,朝堂那些官员对郎君颇有非议!而现在还处于战争时期,若是我等跑到战场之上,定然授人以柄。”

随着各种捷报传到洛阳,朝堂上难以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风言风语,现在还没有人说杨集拥兵自重、企图造反,而是说吐谷浑既然成了大隋的国土、吐谷浑的百姓就是大隋的百姓,杨集不该搞什么“三个凡是、三个斩”,更不该苛虐“本国百姓”。

当然了,他们并不是真的为“本国百姓”着想,一是他们明白吐谷浑完蛋以后,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畅通无堵、再也没有安全隐患,只要把杨集为首的卫王系逼走,他们就能为所欲为、他们就能贩卖获得暴利的一切禁物。

二是他们明白吐谷浑并入大隋版图初期,正好处于两种文化、两种思潮、两种制度碰撞的时期,有的吐谷浑人甚至受不了大隋王朝制度的约束,继而反抗官府,而这个时候,往往是最能做出政绩的时候;所以很多颇有“远见”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子侄在这块全新的国土上当官,借着“平叛”之功,镀上一层光芒万丈的光环,以便日后升迁。可是在他们的这个目的之中,杨集为首的卫王系,仍旧是最大的拦路虎。

两相叠加,便促使许多官员默契的一起弹劾杨集、弹劾卫王系官员。若是再这么发展下去,萧颖估计他们又会在“功高震主”这一块大作文章。

裴淑英和柳如眉也知此事,裴淑英将一颗棋子落在棋坪上,叹息道:“世家门阀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官面上的那些大人物、也不是那一座座高墙大院,而是渗入各行各业的无形力量,那些无声无息的力量看似是柔软无力的涓涓流细、绵绵细雨,可是一旦集中起来,那就是足以摧毁一切的洪流。据我阿耶说,世家门阀积蓄了难以想象的财富。这个财富不单是钱财,还有与民生民计民智息息相关的财富,而这些,才是这世间最根本的力量!”

“比如说蚕妇、马夫、农夫、船夫、搬运工,看着是很卑微,可是始终有一根无形的丝线将他们联系在一起,这根丝线就是世家门阀手中的商队、官员、钱财,这些低层百姓为了生活和生存,需要向世家门阀的商队、官员、钱财妥协,所以他们名为朝廷子民,实际却受制于世家门阀。世家门阀就是用这种无处不在的力量,掌控各行各业的百姓,然后再利用这些百姓来影响朝廷、挟制朝廷。”

“要是朝廷发布一道不利于世家门阀的政令,世家门阀先是利用他们培植出来的官员诤臣出来反对,如果皇帝不肯改变和妥协,再通过粮价浮动、粮食短缺、农夫卖不出粮食、作坊工人买不到衣服和粮食等等方式,引发天下动荡,这样一来,皇帝为了天下安定,也只好妥协了。”

“特别是粮食,那更是重中之重了,而世家门阀往往通过粮食来绑架地方官员。”

听到这里,柳如眉忍不住问道:“绑架地方官员?如果绑架地方官员?”

裴淑英说道:“世家门阀丰年低价买入粮食、欠收之年高价出售粮食,如果无利可图,则是囤积起来。一旦某个地方发生粮荒、或是天灾,当地官府第一时间考虑的就是粮食。上级官府或许有粮,可是上级官府即便没有互相推诿或贪污行为,其办事效率也不如世家门阀简化、办事效率也不及世家门阀迅速。面对这种饥饿百姓有可能造反的严峻局势,受灾之地的官员唯一能够倚重的,也只有手握大量粮食的世家门阀了。”

“不管是清官也好、贪官也罢,他们为了解燃眉之急,都处于有求于人的劣势地位,当世家门阀挟持大势提出苛刻条件之时,官员们怎敢不妥协?就算没有遇到天灾,世家门阀也能令某个地方的特产卖不出去、急需之物买不到,所以对于想坐稳官位、想升迁的地方官员而言,世家门阀是不可或缺、不能得罪的庞然大物,比朝廷还要厉害、还要可怕、还要得罪不起。”

说到这里,裴淑英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因为黎民百姓、地方官员都需要世家门阀,所以皇帝和朝廷也只能退让,这就是大势,也是世家门阀最可怕的地方。在不影响民生民计、天下不乱这个大前提之下,有能力对付千年世家、百年豪族的,也只有他们彼此了。”

柳如眉又问:“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力量可以对付世家门阀了?”

“战争!战争力量可以。”裴淑英自小就被裴矩当男儿来培养,裴矩按照她的兴趣爱好胡学,并不禁止她学史,所以她对国史、战争史如数家珍:“不过细分下来,也只有战争前期可以。因为战争前期往往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先行造反,这些人一般都是以杀戮和抢掠为主,斗争的对象往往是当地有钱人,所以率先倒霉的,就是当地世家门阀、地方豪族。”

“战争中期,优胜而出的反王比较有长远目光,他们懂得放水养鱼的道理,一般都把杀戮改为安抚和治理,以治下粮食和人力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到了战争中后期,世家门阀或他们扶持起来的人开始入场了,他们比优胜而出的平民反王更有远见、更会拉拢人,而他们率先拉拢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他们关系错综复杂的世家门阀。每当新的王朝出现之时,拥有从龙之功的世家门阀不弱反强。从商周秦汉古至今,莫不如此。”

“郎君为何说魏晋南北朝乃是世家门阀成熟期?就是因为魏晋南北朝特别乱、地方朝廷特别多、战争特别多;各个朝廷为了统一天下,都向财大气粗、影响巨大、人才鼎盛的世家门阀妥协,而世家门阀则是因为各个朝廷皇帝的重赏厚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以迅勐壮大。当然也有一些朝廷养虎为患,被养大的世家门阀、军事豪强取代了!”

萧颖听到最后这一句,心头一时间有些不自然,娇嗔道:“好生说话,别含沙射影!”

裴淑英愣了一下,勐然意识到大姐头的娘家先是为患老虎、后是养虎为患,而她们的夫家,也是为患老虎,她急道:“阿姐,我可没说你。”

萧颖抚额长叹:“这句话,你还不如不说呢!”

裴淑英说道:“阿姐,我傻啊!”

“噗”柳如眉忍不住笑了起来,心说你能这么说,那就是最最聪明的表现,谁敢说你傻了?

“咱们说这些原也没什么,再说那都是前辈们的事儿,与我们又有何干。”萧颖端起一旁的茶盏,抿了一口茶,旋即抬眸打量着面颊嫣然明媚的裴淑英,轻笑了下:“妹妹这番世家论,倒也没错,不过于我们而言,倒是一点都不可怕。”

裴淑英颇为不解问道:“却是为何?”

“圣人十分忌惮世家门阀,他们闹得越大、越是诽谤郎君,圣人越忌惮和反感他们、越信任和依重郎君。所以我们要感激他们、巴不得他们加大诽谤的力度。”说到这儿,萧颖又向她说道:“战事已经结束,而郎君又不喜欢管政务,他很快就会回来了,我们根本没必要去找他。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一起入京了。”

裴淑英沉吟半晌,恍然道:“阿姐指的是圣人北巡?”

“嗯!”萧颖点了点头:“郎君在圣人出发之前就结束了战斗,我认为圣人会让郎君伴驾北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