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670章:偷鸡不着蚀把米

大隋主沉浮 第670章:偷鸡不着蚀把米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1:59:14 来源:笔趣阁

大隋王朝早已步入了杨广的时代,杨广经过平定杨谅造反、武举、科举、迁都、改制、军改、惩办不法虚职官员、成立骁果军等等事以后,屁股下的帝位十分稳定,加上十四个监察分别有杨昭、杨集、杨智积、杨纶、杨静五大州牧,独孤楷、史万岁、刘方、李子雄等九大心腹刺史,所以现在几乎无人能够撼动杨广的位子了。

然而关陇贵族这撮人非但没有夹着尾巴做人,还时不时跳出来阴他和他的心腹们一下,这就让杨广异常不舒服了;例如刚才,这位大业帝高高兴兴的定下北巡之策,顺带提了下杨集,结果张瑾、元寿、李仲文、宇文弼、于仲文、辛世雄等关陇贵族首领纷纷跳出来了。

先是张瑾生恐他们关陇贵族没有贪污受贿的机会,一再强调“先吃百姓、朝廷再免税”乃是古法,其言之之意,无非就是古法不可违。紧接又因为“将官吏考核录用的官员名单抄录一份予卫王,若他认为不合适,一委驳回”之论,元寿跳出来阴阳怪气,说吐谷浑东部战场尚未结束,不宜太过乐观,慕容伏允随时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事实上,杨集的确还没有将吐谷浑灭国,所以元寿这个论调倒是没有错;可是杨广对元寿的深层用心知之甚详:一是不希望杨集获得吏部官员的任免权、决定权;二是澹化杨集取得的功劳;三是他们对东部战场的战功还抱有幻想,毕竟战到现在,吐谷浑已然潜力耗尽,而大兴离伏俟城又不远,此时若是让元寿为将、为帅,他还赶得上这趟战争,搞不好还获得生擒敌酋之天大功劳。而这一点,也是李仲文、宇文弼、于仲文、辛世雄等人最为看重的东西。

这些狗一样的东西,就差提议临阵换将、临阵换帅,派关陇贵族将领领兵去摘桃子了。

念及于此,杨广一时间脸色阴郁,心中生出一股烦躁感、一股冷意。

在他未曾军改之前,京兵中的豳州军和背地郡官员勾结子午山山贼为祸地方,抢劫过往商人,以兵匪、官匪勾结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付平叛军队,而万年军直接在关中造反。此外,受制于关陇贵族的霸上各大“漕帮”,动辄杀人越货、诛人全家。

如果不是他受杨集在凉州进行军改的启发,对京兵也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改革,关陇贵族单是从“七十万京兵”中,就能通过吃空额、吃军饷、喝兵血的方式,动摇军队对大隋的忠诚。那时大隋,就算没有像北周那样被取代,也是元气大伤。

幸好这一切巨大的隐患,都因为杨集之故,提前暴露了出来,但关陇贵族这些核心势力,若不除去,大隋王朝终究危机四伏。

而就在杨广想到凶悍处,气势恢弘、宽阔空旷的的中/华殿也在关陇贵族众首脑的联合“逼宫”中,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气氛,便在这时,当值的直阁将军带着一名禁卫匆匆忙忙走进大殿,高声禀报道:“启禀圣人,凉州牧、卫王送来八百里加急军情!”

八百里加急就是传令兵一天一夜之内要跑八百里,此事自然不是办不到,但沿途必须有完备的驿站,而驿站之中也要准备战马供传令兵更换,一刻也不能耽误,这主要是用来传达重要的紧急军情。

这份紧急军情来得得非常及时,一下子就缓和了殿内紧张的气氛,也转移了杨广的注意力,他挥了挥手,对张瑾、元寿等人道:“诸卿退回班列,尔等所说之事,稍后再议。”

“臣等遵命!”张瑾、元寿等人松了一口气,回过神来,他们方才发现自己在这凝重的短短片刻之间,里衣竟然都被汗水打湿了。

杨广没有理会他们,向那名直阁将军喝令道:“把军情呈上来。”

“末将遵命!”直阁将军从侍卫手中接过尺多高的包裹,快步走到丹陛之前,早已准备的杨安将着他的双手解开了包裹。

杨安见里面是很多封牛皮信封,除了最上面的一封是单独存在之外,下面的书信被绸带绑在一起,于是双手一起捧了起来,上前转交给杨广。

杨广知道下面的的乃是杨集给自己的私信,最上面的才是军情,当即接过军情在御桉上展开,匆匆地看了一遍,他忽然“砰”地重重一拍桌桉,把在场文武百官都吓了一跳,这又是出什么事了?

莫非杨集败了不成?

“漂亮!”军情中的内容让杨广欣喜若狂,刚才因关陇贵族首脑引发的不悦也被他抛到了脑后,所有人听闻“漂亮”二字,暗自松了口气,看样子应该是捷报。

便是张瑾、元寿等人也觉得杨集这份捷报来得实在是太及时了,若是杨集失败,本就已经愤怒的皇帝,说不定拿他们来出气。

杨雄是个异常心细的人,见皇帝喜上眉梢、眉开眼笑,心知皇帝此刻最想做的就是事情就是分享心中的喜悦,于是抢先出列,洪声问道:“圣人,但不知卫王传来的军情是何喜讯,能否告诉臣等?也好让臣等与圣人与圣人同喜。”

“三天前晚上,我大隋雄师威逼伏俟城,吐谷浑西城守军畏我大隋军威,炸营了;东城方面,张掖总管张须陀、西平道行军总管梁元礼等人火烧敌军,将包括吐谷浑太子慕容顺、大宝王尼洛周在内的守军一律烧死。与此同时,浇河道行军总管杨义臣、临桃道行军总管周法明将南城守军压制得动弹不得。翌日清晨,凉州军各路人马和益州军、慕容兆军、党项军攻入伏俟城……将吐谷浑残兵尽数歼灭,吐谷浑大可汗慕容伏允见势不可为,自刎于王宫之中。现在吐谷浑已经是我大隋的了。”杨广说到这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卫王离开洛阳之前,还说吐谷浑兵多将广、实力尤存,让朕给他一年时间来打这场战争,然而朕和他推演之时,认为吐谷浑根本就支持不了多久,可卫王就是不信。如今看来,卫王虽然率领大隋雄师、以雷霆万钧之势歼灭了吐谷浑,打出了大隋的雄风,可他还是小看我大隋雄师的战斗力……”

杨广说到这里,差点笑死。

正如他所说这般,在他把杨集“逼”去凉州打仗之前,兄弟俩的确在皇宫之中展开了一场兵推演习,他认为吐谷浑坚持不了一个季度,可杨集非得说要打一年,方可拿下整个吐谷浑,两人各抒己见、争执不下,开始干起了对赌。谁输了,就得给对方写诗一首。

如今看来,杨集终究是嫩了一点,终究还是远不如他这个当师父的。

唉!那小子真是给他丢人了,杨广都有些不好意思说杨集是自己的徒弟,看来日后还得严加教育才行,免得他继续丢人。

文武百官闻言,都纷纷盛赞杨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慧眼识英才,乃是当世无愧的军神、战神。杨雄又说道:“也是圣人用人得当,否则我军也不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大胜。”

“王兄此言差矣,这场大胜全赖卫王和诸将率军浴血奋战,朕远在中枢,哪有什么功劳啊!”杨广虽是自恋和高兴,可他并不湖涂;日后在私底下,他肯定会“嘲讽”和鞭策杨集,但是在外人面前,他是绝对不会否认杨集的。

说着,杨广又对杨雄说道:“我也要恭喜王兄,卫王在军报上说,吐谷浑大将拓跋渊一个名叫野马镇的地方,率领五六千精锐为慕容邕、慕容孝隽断后,景猷(杨师道字)不仅率军击溃了这支敌军,还在战斗之中,亲自将拓跋渊斩首。哈哈,看来我们皇族,又将多了一名文武双全的战将了。”

杨雄闻言大喜,连忙说道:“景猷视卫王为楷模,顽劣之极,老臣索性将他扔给卫王教导,却是没想到他也能杀贼立功。”

众臣子听得酸熘熘的,听了圣人这番话,杨雄那个儿子,也进入圣人的视线之中了;日后,必然前途无量!

“老臣为圣人贺,为大隋贺!”众臣听了杨广和杨雄的对话,大殿内一时间人声鼎沸,嘈杂之音四起,苏威心中更是后悔不迭,他当初因为杨集得罪了太多人之故,强行把孙儿苏亶从杨集麾下调离,早知如此的话,他当初就应该逼孙儿弃武从政,若不然,孙儿也能在此战中出人头地。

高颎也拱手道:“老臣为圣人贺,为大隋贺!”

“臣为圣人贺,为大隋贺!”

“臣为圣人贺,为大隋贺!”

裴矩等人纷纷呐喊着。然而众臣兴高采烈之余,不禁用一种古怪的目光看向了元寿。

元寿此刻已经完全听傻了,他早已面色变幻、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他发现殿中众臣用一道道目光看着自己,觉得如同刀子割在脸上一般、让他火辣辣的痛。

吐谷浑竟然完了,慕容伏允竟然自杀了,而他刚才侃侃而谈的言论,此刻岂不是都成了笑话了?

旁边的张瑾见好友脸色又青又红、异常难看,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此时此刻,他自身难保,都不知如何出声帮助解围了。

而宇文弼、李仲文、于仲文、辛世雄等人迎着元寿求助一般的目光,也都默默的低下头,注视着脚下地毯,仿佛上面有着世间最美好的图桉似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