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677章:讹诈太子

大隋主沉浮 第677章:讹诈太子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1:59:14 来源:笔趣阁

太监内侍在隋朝仅仅只是皇帝的家奴而已,半点政治地位都没有,若是皇帝不动,他们连离开皇宫机会都没有。每当他们奉皇命去京城官员家里传话之时,也不是什么正式命令,而是皇帝临时有事,要找某个人,故而让自己“家奴”跑跑腿。

官面上的正式任命,自古以来就是十分庄重的事情,自然不能让家奴去传命了,所以传旨、传命这种事儿,一般都是由门下省官员、秘书省官员负责,作为下等人的太监内侍根本没有这种资格。但是这一回前来张掖传旨的人,既不是门下省官员,更不是内侍,而是胖太子杨昭。

杨昭听说杨集今日率凯旋之师抵达张掖,也就没有向萧颖等女颁旨了,而是专门等候杨集、准备向杨集本人宣布朝廷的最新任命。当然了,他不至于蠢得跑出城去迎接大军,更不会蠢到当众传旨。

那种在大军面前“蹭热度”的行为,官员和皇族其他人都可以做,但杨昭已经是太子了,他要是那么干,便是作死。

而杨集结束吐谷浑战斗不久,便把烂摊子丢给张须陀、薛世雄、钱世雄;而私人幕僚沉法兴和孔德绍也被他扔在高原之上,这也算是对他们的考验、培养,等他们以个人名义干出一番成绩,便可以顺理成章的向朝廷推荐了。本人收拢五万名长期驻扎在张掖三大军营的主战之军,押解一些重要俘虏和无数战利品浩浩荡荡的离开高原,开往张掖郡。

大军到了删丹县境,杨集听说朝廷派太子杨昭前来颁旨,于是让将军们把军队带往城外三大军营,又把俘虏和战利品交给捷胜军。自己和杨善会、李靖、慕容三藏等州牧府主官领千名亲兵向张掖城奔驰而来。

张掖城主干道和大兴、洛阳、太原一样,采取了百姓走两边,官员和军队、传令兵行中间的格局,以便发生紧急大事之时,三者能够畅行无堵,守军早已得到知会,对干道中间那一条进行了封锁,以便杨集等人率军疾行。

傍晚时分,太阳西落,巍峨壮丽的张掖城笼罩在漫天夕阳中,云霞绮散、美轮美奂,千余骑策马奔腾、驶入东城门,一路向杨府奔去。

杨昭此行是以封赏杨集个人为主,他未免落人口实,连州牧府都不去,只管安心在杨府候着。不过他虽然没有踏入州牧府,但是虞世南、刘炫、刘焯、何妥、岑之象、杜如晦等留守张掖的主官,自然不能把太子晾着不管,于是也都集中到了杨府。

虽然这是一种形式主义,可太子自古以来就是最最危险的职务之一,对于上下不讨好、不做也错的太子来说,形式主义是必须当重中之重来办的事,若是分不清公私、分不清位子,后果肯定不太好,一旦犯的次数多了,那就相当危险了。

当外面阵阵战马嘶鸣声,萧颖、裴淑英、柳如眉和虞世南等官员出去迎接杨集的时候,他虽然也想去,可最后,还是只能在大开着的玄武殿正殿门口等着。

“恭迎大王凯旋归来!”

“大王、诸位将军辛苦了。”

门外,虞世南、刘炫、刘焯、何妥、岑之象、杜如晦等人纷纷行礼。

“将士们在前方作战,还需一个稳定的后面。诸位稳定张掖局势、支援后勤。”杨集拱了拱手,笑着说道:“前方将士才能安心作战,获得大胜,所以此乃凉州全体军民功劳。”

“大王率军奋战的日子里,州牧府积下不少重要的政务,现在就等大王和杨长史、李司马回来批复了。”虞世南很不识趣的道:“我们可以说是天天盼,终于把你们给盼回来了。”

“我明白伯施的意思了,无非就是不许我们休息,让我们马上干活。”杨集说完,又向旁边的杨善会、李靖、慕容三藏说道:“善会、药师、慕容公,听到了没有?伯施说你们三人呢,都别休息了,立刻给我干活去。”

众人皆是大笑起来,刘炫抚须而笑:“诸位都是大隋的大功臣,怎么可能不给大家休息呢?但诸多事务包含战后重建、人员安排、奖赏和抚恤等事,这些都不能拖,所以休息可以,但不能太久。”

“我明白了!”刘炫说到这个,杨集肃然点头,仗不是打完就完了,战后需要处理的事情比战前、战斗期间还多还重要。

寒暄完毕,杨集来不及与抱着儿子的老婆们叙话,便率众来到玄武殿,一字排开的向等候已久的杨昭行礼道:“参见太子!”

“卫王免礼、诸位免礼!”杨昭拱了拱手,目光望着征衣未解的杨集,沉声道:“卫王上前听旨。”

“臣恭听!”杨集大步上前,又是肃然一礼。

这年头没有下跪接旨之说,什么香桉瓜果更是不存在,但也十分的庄重,随着叔侄二人简单对话,在场所有人尽皆挺身肃立,人数众多的殿前广场一下子安静下来。

杨昭从旁边的左官手上接过‘圣旨’,刷地展开旨意,高声道:“制曰:凉州牧杨集文武兼全、忠勇皆备、勤于任事、秀毓干城、年轻有为;是役,率百战雄师,歼窃西海之贼、收万里疆土,特封为尚书省尚书令,赏金万两、银五万两,钦此。”(注)

杨集和随军等出征的人,远在高原之上作战,老鹰和鸽子肯定找不到他们;而其他知道这个消息的人,为了给杨集一个惊喜,也都隐瞒不说。所以杨集和杨善会、李靖远征归来的人,并不知道杨广封杨集为尚书令,以为又是提了提文散官、武散官。

此时一听到“特封为尚书省尚书令”这句,杨善会和李靖、慕容三藏、李大亮、朱粲、宗罗睺等人都懵了,更别说是直受封杨集本人了。

杨集此时有些晕,杨广究竟玩的是那一出儿?难道是让他入朝去当鲶鱼不成?

似是意识到了杨集的疑惑,杨昭将圣旨、印信交给杨集之后,使命也完成了,笑着解释道:“王叔,这个尚书令其实还是兼任,你的主要职务还是凉州牧。”

杨集闻言无语,说来说去,这个尚书令也是一个吃干饭的虚职了。

不过聊胜于无吧!

接下一应信物,杨集向杨昭启齿一笑:“太子,此战,我军伤亡巨大,你看战后抚恤……”

“你休想、你做梦!”杨昭脸都变了,他不用猜就知道杨集打算忽悠钱粮。

他作为太子、作为留守西京的雍州牧,在开打之前、开打过程当中,是竭尽全力的满足杨集要求,愣是给杜如晦那个死要钱的家伙压榨得差点把小妾都当了,但现在既然已经打赢了,杨集休想从他手中讹诈一文钱。

“我说的是战后抚恤这种事情,你是不是应该出面?”杨集也知道杨昭怕自己伸手要钱,但换一种方式,未必达不成目的,他向杨昭说道:“你是太子,既然来了,你是不是应该代表圣人出面安抚有功将士?是不是应该代表圣人见见痛失亲人的烈士家卷?你来都来了,若是避而不见,人们会怎么想?怎么看待圣人?”

杨昭面色顿了顿,说道:“若是这般,那我出面自然无妨。”

“太子大仁大义,我代凉州上下表示感谢!”杨集行了一礼,转而向虞世南和杜如晦唤了一声:“虞世南、杜如晦!”

“卑职在!”虞世南、杜如晦连忙出列。

“凯旋之军即将入城,你二人负责举办庆功宴。”实际上,庆功宴压根用不着杨集操心,留守官员一旦听说凯旋大军,就会准备着。然而好不容易有个冤大头跑来张掖,而杨昭这个人又特别仁义好说话,杨集自然要借题发挥了。

“喏!”虞世南、杜如晦应道。

“太子,你来都来了,就代表圣人、代表朝廷安抚下凯旋之师吧!”杨集眼巴巴的向杨昭说道:“太子,你也不想将士们寒心吧?”

杨昭不知道杨集打算套路自己,觉得将士们要是知道自己来了张掖,却不出面,实在会寒心之极,又想着是代表圣人、代表朝廷出面,于是便应道:“此乃义不容辞之事。”

“一切拜托太子了!”杨集又行一礼,又向杨善会、李靖吩咐道:“请太子去北大营主持庆功晚宴,接待伤残的有功将士,等我换了衣服,就过去。”

“喏!”杨善会、李靖心领神会的应了一声,又向杨昭拱手道:“太子,现在可以过去吗?”

“可以!可以!”杨昭在这里是客人,自然是无所谓了。可他压根就不会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都是一些能说会道、特别会卖惨的群体。

【注:有些扛精对于古代的一切,都抱着“不可能”的态度,老是认为古代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更认为古代不可能有那么多金银铜铁,甚至还拿‘官府’公布数据来说话,然后得意洋洋、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很有才华、知识面广。但实际呢?无知得可怜。

对于这类人,我只有“可悲、无知”两个词汇来回应。一是‘官府’让大家知道的数据,只怕是十不足一;二是无知限制了扛精的认知和想象力,但凡了解白银的金银铜矿、山东金矿、江夏和淮安等等着名矿产产地的历史、开采史、产量,就不会认为皇帝没有金银、缺少金银,更不会这么说,所以这种人,不是可悲和无知又是什么?

古代的金银珠宝究竟去了哪儿?我认为一是博物馆、二是普通人所不知道的国库,三是有钱人的宝库,最后这一点,最具代表、最容易让人了解贵族财富、贵族后代的人物,无疑就是“唐僧”的老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