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747章:乌云罩涿郡

大隋主沉浮 第747章:乌云罩涿郡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1:59:14 来源:笔趣阁

幽州原先只有八个郡,当杨集消灭契丹、败高句丽、收粟末靺鞨、逼降奚族之后,朝廷在他拿下地盘之上增设漠州郡、饶乐州郡,使幽州治下共有十郡,分别是涿郡、上谷、渔阳、安乐、北平、柳城、燕郡、辽东、漠州、饶乐州。虽然只是增加了两个郡,但面积比起以前,却增加了四分之一之多。阑

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之上,幽州监察州所在的涿郡面积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是它北抵阴山、南到大海,里面各种地形地貌都有,当杨集把奚族逼降后,考虑到涿郡出塞较难、不好制约奚族等因素,就把原属于奚族的白河(沽河)和黑河山之间的地盘划入涿郡。

杨集做这个决定之时,饶乐州郡太守、奚族大酋长奚仲异常不满、异常愤怒,只因涿郡经过杨集这么一划分,大隋的力量便越过燕山山脉,直接进入饶乐州(奚族)境了,并且与东部的安乐郡互为犄角,从东、西、南三面盯死了生活在饶乐州内的奚人,要是再把渔阳、北平、柳城、辽东四郡联合起来看,那么奚人就处在隋朝的包围圈中,无论他们想做什么都动弹不得。而杨集所谓“奚人地奚人治”,根本就是个一个弥天大谎。

然而奚仲不满归不满、愤怒归愤怒,可是慑于大隋的兵锋、杨集的刀锋,所以在杨集咨询他的意见之时,他非但没有反对,甚至表现得比另外四部酋长还要积极、还要忠诚。

说白了,奚仲虽不满,但他在杀神和屠刀面前,愣是不敢惹。如果他敢惹、不识趣,另外四名酋长就会把他的人头拿下,根本就不用杨集出手。

涿郡统辖九县,郡治蓟县;现任郡守和军司马是薛世雄、郡丞是张慧宝。

郡府官署之中,涿郡各级文武官员列队而候,小声议论,人头攒动。

薛世雄此时尚未抵达,暂由张慧宝主持秩序,张慧宝长得相貌堂堂,三缕长髯漆黑整洁,一张瘦长脸儒雅俊朗,举手投足之间一股儒雅的气质扑面而来,令人如沐春风。阑

张慧宝乃是河间鄚县人,其父张煚(jiǒng)性情宽厚、清正廉洁、精通律法和算法,乃是大隋王朝第四任民部尚书。杨广担任扬州大总管时,朝廷任命张煚为扬州大总管府司马、加银青光禄大夫。等他帮助杨广做稳大总管之职,朝廷调他北上,担任冀州(信都)刺史,然而杨广却离不开这位能吏,频频上表请之,张煚复为晋王府长史、蒋州刺史(丹阳郡)。到了杨广当上皇太子,他复又出去担任冀州刺史、进位上开府,在职期间吏民悦服,称为良二千石。

遗憾的是这位良臣能臣等不到杨广登基那天、享受不到支持杨广的红利,于仁寿四年初便卒于任上了。但好在杨广并没有忘记张煚、始终念着两人间的“君臣”情分,所以等到曾为县令的张慧宝守孝满了三年,第一时间便任命他为涿郡郡丞。

“张郡丞,太守将我们召集而来,但不知所为何事?”郡长史晋文衍望着上首的张慧宝,心头涌起一股浓浓的嫉妒之意。眼前这人在仁寿年间仅仅只是下县县令,其父张煚作古后,他更是辞职回家守孝三年之久,然而一复出,就当上郡丞了。

而他晋文衍作为关陇贵族一员、元家女婿,如果不是有丈人家帮衬和举荐,只怕连长史都当不上;可是尽管如此,他这个长史之位现在也有些岌岌可危了。

这是因为新太守薛世雄赴任不久,便携同张慧宝对涿郡军政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整顿,不过薛世雄基于初来乍到、辽东局势不安的考量,他还没有动郡府的文官体系,然而军事方面的人事都相继进行了调整,而负责郡内治安的郡兵、县役也被纳入薛世雄纳入军事体系之中。

经过这番整顿,涿郡的文官体系已经从军事之中彻底剥离出来,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军权,而他这个长史手上的权力,至少减少了一半。

关陇贵族子弟没有了军权,那还是狗屁的关陇贵族啊?阑

张慧宝淡淡的扫了晋文衍一眼,沉声道:“薛太守奉李刺史(李子雄)之命,前往冀州与滕王协商军粮等等事,今天方才返回蓟县,等太守过来,晋长史再行相询不迟。”

薛世雄是个军人、将军出身的太守,做事极有军人雷厉风行的风范,自他接掌涿郡太守之职以来,便对涿郡军事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郡司马元举因为吃空额、喝兵血,第一个被薛世雄拿下;而后,郡兵曹赵翼、郡仓曹贺兰骏因为犯同样的罪,也被打入大牢。

此外,涿郡境内各个军府的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因为是元举、赵翼、贺兰骏等人犯罪的左右手,故而也被薛世雄顺藤摸瓜的拿下。

之所以整顿得这么胜利,主要是涿郡中低层将校对涿郡贪婪**严重的“上层建筑”早已怨声载道,而且多数人都随同杨集远征契丹、辽东,他们十分崇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赏罚分明的卫王杨集。所以当薛世雄打着朝廷和杨集的旗号来整顿军队之时,涿郡这些中低层将校立刻发挥出巨大作用,纷纷向薛世雄献出手上的实证。

可以说,薛世雄上任的时间虽然不久,但是经过这一番“疾如风、侵略如火”的整顿和改革,他已经彻底掌控了涿郡的军队、军事,使之完全纳入了卫王系体系之中。

“太守来了。”就在这时,外间的小吏高声说道,原本窃窃私语的文武官员纷纷安静下来,官厅之内顿时鸦雀无声。

薛世雄和次子薛万淑从冀州日夜兼程赶回来,父子二人来不及收拾就来了官署,看着一身都是泥水,薛世雄进入官厅,便大马金刀地坐在条案之后。阑

他目光掠向下方一众文武,挥手阻止了众人将要进行的行礼‘仪式’,目光冷峻的说道:“我南下之前,曾令郡内文武抓紧时间筹措军粮,而卫王为首的东路军不日将至,我想问问诸位:现如今筹措得如何了?”

张慧宝上前,将一个册子放到案几之上,然后拱手道:“这是卑职等人筹集到的军粮数日,请太守过目。”

薛世雄打开册子,目光掠过前方的文字,直接看向后面的总数,然后放回案几之上。他皱眉的看了下方一眼,异常不满的说道:“十万石?你们在十天之内仅仅只是筹措到十万石?”

久在凉州为将,薛世雄早已习惯了凉州州牧府的廉洁、高效,也非常享受这种自上而下的高效;他以前在凉州为将、为行军总管之时,只管负责谋划着如何打赢敌人、只管带兵打仗,至于后勤等等身事后,根本就不用操心,因为他知道哪怕后方没有后勤物资,也能变出来。

正是有了强大、有效的后盾,他们这些身在前沿的将领才能大放宽心、没有后顾之忧的打仗,这也是凉州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关要之一。然而到了幽州这边之后,虽不至于诸事不顺,但是幽州监察州的办事效率、廉洁度令薛世雄万分焦急、万分不适应。

如果以一百分来对比凉州和幽州办事交率、廉洁等等因素,薛世雄觉得凉州监察州至少是九十分,另外十分则是被路况不好、运输不畅、基础薄弱等外在因素占据;而幽州监察州这边,哪怕是打上五十分,已经是他薛世雄十分客气了。

“太守,十万石,已经不少了。”张慧宝苦笑着向薛世雄拱手一礼,解释道:“幽州修辽西走廊官道之时,耗费了无数钱粮,而今年北部诸郡因干旱而歉收,百姓受灾严重,州府又依朝廷之令,将官仓之粮拿去以工代赈,这便导致存粮所剩无几。”阑

“各地世家、大粮商知道高句丽陈兵数十万于边境的消息之时,疯狂收粮囤粮,使粮价涨到一个令寻常人吃不起的地步,更重要的是各地集市还没有多少粮食售卖,百姓即便手有大量钱财,也买不到可以裹腹的粮食。”

各地世家及其掌控的粮商十分精明,他们未免当地百姓在无粮可食的情况之下,冲击他们的商铺,便拿出一丁点粮食售卖,这样便能确保各地百姓有粮可食、不至聚众作乱、不至聚众抢粮。达到这个目的之以,他们再也不会多售一粒米。

要是外面有人运粮来自己传统的“势力范围”售卖,他们不仅没有支持,反而利用各种手段针对,如果对方还不识相,则会以暴力手段想对方连人带粮的毁灭干净。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朝廷一旦需要大批粮草之时,只剩下两条路可选:一条是跟世家门阀谈条件,给予世家门阀所需的政治利益;另一条则是拿出大量钱财购买他们手上的粮食,满足他们的胃口。

至于位于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的“华北平原”的幽州和冀州,说来也是讽刺之极。

“华北平原”今年春粮本来就是一个大丰收,而去年,同样是风调雨顺,可是朝廷调于两州的官仓、军仓愣是囤积不到多少粮食,以至于北方旱情严重、东路军出兵之时,两州官府所需粮草至今还没有集齐。

世家门阀和富户今年交税之时,更像是商量好了一般似的,他们在缴税之时,统一以钱代粮,没有给官府上交一粒粮食;要不是冀州牧杨纶和幽州刺史李子雄规定有子弟当官、吏员、将领、士兵的人家必须交粮,估计这十万石粮食都筹集不出来。

薛世雄离开凉州,前到幽州为官之后,也总算是体会到被世家豪门制约的难处了,同时也领会到杨集对付凉州世家豪门的原因和决心了。阑

这是因为世家门阀掌握了天下多数利益、多数财富,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为天下奉献、不知道为这个种族出力,反而不断给这个种族的安宁和发展使绊子、不断损害百姓利益、不断挖掘天下稳定之根基,杨集作为皇族之一,与天下百姓的利益一致,他不铲除这些自私自利的世家门阀还能铲除谁?而这些在国难期间发国难财的破玩意若不铲除干净,难道还要把他们留下来当卖国贼不成?

对于幽州和冀州这些世家门阀现如今的自私自利的作为,薛世雄都替他们感到默哀,而这些混蛋的下场,他也能够预见到了。

他在冀州的时候,就已经见到脱离东路大军、‘孤身’北上的杨集和裴矩了,而据杨集所说,他们早在大兴城的时候,就已经轻松解决了东路军的粮食之忧。依照杨集向他透露出来的粮食数目而言,甭说是供养几万大军了,便是二三十万大军,都能吃上三四年时间。

杨集之所以摆出严重缺粮的模样,无非就是让这些发国难财的世家门阀继续发国难财、继续挑衅朝廷和皇帝的威严、继续犯罪,好让他将对方一网打尽。

由此带来的问题……便是薛世雄预见杨集到来之时,幽州官场、幽州世家门阀将会遭到血洗一番。而他的任务除了继续哭穷、继续因为“缺粮”而焦头烂额之外,还要努力搜罗罪证,好让已然出发的杨集和裴矩大杀特杀。

至于本地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世家门阀,他也只能呵呵了。

诚然,他们的确是一个个了不起的庞然大物,然而当他们面对朝廷和军队之时,就是被捧得太高、被宠坏了的孩子一般,当朝廷不需要看他们眼色行事之时,他们就是任人宰割、怀金过市的稚子。阑

“太守!”见薛世雄黑着脸坐在上首,久久不作一言,张慧宝忍不住叫了一声。

薛世雄定下心神,皱眉问道:“何事?”

“太守,卫王令幽州和冀州全力备战、共同筹备一百五十万军粮,卑职这些天与州府多番交涉之后,发现包括涿郡在内的幽州全境仅仅只能筹集十八万石左右。而这个数目,与卫王所需之军粮比起来,差距甚远。”说到这里,张慧宝忧心忡忡的拱手一礼,向薛世雄问道:“但不知冀州能够提供多少军粮?能否在战争发生之前,送到前线?”

“滕王说冀州已然筹集到三十万石粮食,并日以继夜的输往渤海郡。”薛世雄报了冀州的数目,又面无表情的说道:“接下来,他们将会通过海运,直接把这批军粮运抵辽水入海口的望海屯,用不着我们操心。”

张慧宝估算了一下,皱眉道:“也就是说,还有百万石的缺口?”

“正是!”薛世雄点了点头,接着按照杨集的计划说道:“朝廷为了解燃眉之急,令豫州、青州各调十五万石粮食应急,不过从时间上说,这两州粮食在战争之前是无法抵达的,所以我们我们休要将之视作依仗。”

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对于“灾情严重”的幽州、以及远在南方冀州来说,的确有些强人所难,如果朝廷一颗米都不出,这很说不过去,也容易令人生疑,所以杨集便让薛世雄说豫州、青州各出十五万石粮食,以此打消涿郡官员的疑虑。阑

“卑职明白了!”张慧宝忧心不减的应了一声。

薛世雄目视长史晋文衍,问道:“晋长史,涿郡民情如何?百姓可有缺粮之忧?”

“回太守!”晋文衍面色愁闷的拱手道:“北方几个县的百姓纷纷南下乞食,官仓早已见底儿了。”

“如今虽是军情紧急、战事为上,可是百姓的生活绝不能懈怠,必须做好灾民安置之事,绝不能闹出事端来,否则,休怪我翻脸不认人。”薛世雄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又说道:“晋长史久在幽州为官,与本地世家比较熟悉,你代表涿郡府与他们沟通,看看能否匀出一些粮食,若是可以,高价购买亦是无妨。”

“卑职遵命。”晋文衍心下暗喜,拱手应命。

薛世雄又与满厅官员商议了一番,说所事项均与粮食有关。随后,他又在张慧宝陪同下,查看涿郡仓的武器装备和粮食等物质。

涿郡仓是一座巨大的仓城,是在原先的官仓的基础之上扩建而成,但由于建成的时间不久,所以谁都知道涿郡仓城几乎没有多少物质可查。而薛世雄明知如此,却还要跑去查看。使许多人知道他急了。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