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758章:卫王不是人,是一种情结

大隋主沉浮 第758章:卫王不是人,是一种情结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1:59:14 来源:笔趣阁

翌日午时刚过,涿郡蓟县最大的义仓周围人山人海。城中百姓清晨之时便接到郡府官员、衙役散播的消息,消息是县令高烈伙同义仓管事,一起贪墨了义仓之粮,卫王接到举报以后,决定当众开仓验看;如果确有其事,将高烈和义仓管事枭首示众、没收其家资,然后由官府以市价购买缺少了的粮食,所得钱币,按照各家各户捐粮的斗数平分。蚑

百姓视义仓为精神支柱、安全的力量,一听这个消息,顿时一片哗然,都争先恐后地拥挤过来。

本地百姓自然是主体,而许多从外地来的商旅闻讯,也纷纷赶来,后者除了看热闹,也想看看杨集这位战功赫赫、参誉半毁的卫王的风采。

消息传出不过两个时辰,周边已经聚集了将近几万名百姓,而且还有人陆陆续续的闻讯赶来。

杨集还没有赶到,但义仓四周已经有三千多名士兵、衙役在维持持续,他们站成一圈,将义仓前面空出一大块空地,百姓都站在圈外,相互低语。

幽州百姓对于杨集是由衷感激、拥戴、爱戴。这种感情其实与杨集的身份关系不大,主要是幽州百姓在之前的数百年乱世之中,家家户户都有先祖、亲人死在异族的屠刀之下,他们与异族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几乎每个人都对北方和东北方的异族恨之入骨。

不久前,契丹悍然杀入柳城郡,血洗柳城郡无数个城镇,此举更是让幽州百姓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然后就在大家既愤怒又担心契丹铁骑杀入涿郡之时,临危受命的杨集却血洗了整个契丹,将契丹狗贼诛杀一空;消息传来,包括涿郡在内的幽州各地尽皆欢欣鼓舞、感恩报德。而后,杨集更是轻而易举的收编了粟末靺鞨、逼降奚族、从高句丽手中夺回辽东平原北部地区。

这一系列的胜利,更是让杨集成了幽州百姓心目中的守护神、军神战神。蚑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开国卫昭王杨爽的起步点、扬名之地正好是在幽州;杨爽奉杨坚之命前来幽州当将军,跟着幽州总管阴寿抵御高宝宁和突厥、契丹、奚族、靺鞨联军,杨坚本来只是让他学习来着,但谁想到他是一个天生的帅才?随随便便的历练了一番,便如有神助一般的发威了,他多次率领一支偏师北伐,每一次都大胜而归。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特别能打、特别会打的猛人,所以知人善用阴寿根据杨爽的特点,将防守战术改为主动进攻,然后阴谋阳谋一起上,直接就把高宝宁为首的联军搞死了。此役过后,杨爽名扬天下,正式步入了名将之林。

幽州在开皇初的险峻时刻,杨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幽州在大业初的险峻时刻,他的儿子杨集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小卫王所打出来的战果,更是青于蓝青于蓝。而比起阴寿和战死的李崇孤单一个,“老子英雄儿好汉”大小卫王无疑更值得津津乐道、更值得人们谈论和爱戴。

也正是因为以上这些,所以幽州百姓对于杨集拥戴、爱戴、尊敬,不比凉州百姓差多少。

幽州百姓对于“卫王”这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也和凉州百姓一样,有着盲目的信任,如今辽东局势严峻,战云笼罩整个幽州,小卫王又及时的来了,百姓的心一下子就定了。他们对英雄的盲目的信任、崇拜,本能觉得只要“卫王”在,哪怕义仓之粮当真丢了,卫王也能帮他们追缴回来。基于这种情结,所以义仓周围的人数虽然多,但人们的情绪却非常稳定,并遵照士兵、衙役的意志,井然有序的站在规定线外。

这一幕,也让杂在人群中的裴矩和卢家家主卢赤松、卢家大长老卢长谐暗自称奇。

昨天凌晨,杨集和裴矩带队离开后,卢氏叔侄想着元氏能否除掉,都与他们卢家利益息息相关,一商议,他们也动身来了涿郡蓟县,并在今晨联系到了裴矩。蚑

卢长谐是幽州人,比裴矩更加了解百姓们的“卫王情结”,但是他也想不到百姓们在自身利益有可能受损的情况下,却因为“卫王情结”的缘故,表现得这么冷静、稳定。他看了裴矩一眼,似是不经意的说道:“世矩,大宝次女卢瑶与淑英见过十多次,瑶儿谁也不服,可她却十分仰慕淑英,不时感叹说若是能与淑英朝夕相处,此生无憾。”

裴矩闻言默然,卢大宝在京城的时间多过于遒县,其女卢瑶和女儿关系虽然比较好,但是远远达不到卢长谐所说的地步,之所以这么说,无非就是一个由头,真实用意无非是和杨集沟通一番之后,对“灭世毒匕”的杨集戒意尽消,于是便打算与杨集联姻,好让卢家攀上炙手可热的杨集、攀上皇族。而所谓的“仰慕淑英”,自然表示入了杨门,一切以裴淑英马首是瞻。

不过这岂是他能干涉的?

“世叔之意,世矩明白。”裴矩沉吟片刻,说道:“不过世叔有所不知,相国高颎当初为了嫁女,做了很多准备,但是最后没有成功,至今尤未死心,还准备把女儿嫁入王府为妾;还有相国李子权,他也打算把赵郡李氏嫡女许入王府为小妾,可卫王仍旧不答应。”

卢长谐好奇的问道:“却是为何?”

卢赤松也有些无法理解,文武百官若能娶到高家、李氏庶女为正妻已经是烧高香了,现在高、李两家竟然要把嫡女送给杨集为妾,这对杨集而言,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骄傲?

可是杨集,竟然不要?蚑

“据小女说,卫王的思维与其他人不一样,他不在意女方的家世,更不希望王府派系林立,所以哪怕是纳妾,也纳简简单单、知根知底的。”裴矩看了卢长谐一眼,接着说道:“我认为这是次要的,重要是卫王出生即巅峰,而今,他更是大权在握、进无可进,若是再与其他世家门阀联姻,那便过犹不及了。”

卢长谐人老成精,闻言双目一凝,顷刻之间已经想到了问题所在。

裴矩言下之意是杨集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都不可能纳大家族的女子为妾了,你们卢家就死了心吧!否则,只会自讨没趣、自取其辱。

“大王来了!”

“军神来了!”

“小卫王来了!”

“……”蚑

便在这时,人群之中忽然暴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呼喊,欢呼声震耳欲聋地响了起来。

“卫王杨”的赤色旌旗下,杨集在一队玄甲亲卫的护卫下,乘坐一辆高大的敞篷马车缓缓的走向义仓。

裴矩看着拉风出场的杨集,心头有点泛酸;但更多的,却是后悔。

杨集今天一大早就邀请他一起出场、一起当众审判一众贪官污吏,但是他知道百姓对义仓的重视,也知道蓟县义仓空空如也,所以他怕挨打,不敢光明正大露面,再加上他又有些不太想过度刺激元氏和元派,于是便婉拒了杨集的邀请。然后和卢氏叔侄在家丁、侍卫的保护下坐着一辆高大的马车、占了一个有利的地位。但是眼前井然有序的一幕、以及百姓们兴高采烈热议杨集的场景,却是让他羡慕、眼热之极。

要是他早知涿郡百姓这么文明有礼貌、这么“不在意义仓空虚与否”、这么相信“卫王”;那他一定身穿盛装,显示一下裴大相国存在,同时也让百姓们感受到裴大相国的亲民。

然而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杨集今天没有穿铠甲、也不是常服,而是头戴紫金冠、身着一袭玄色亲王袍、腰束玉带,显然丰神俊朗、飘逸潇洒、贵气逼人。蚑

腰间佩剑是先帝赐予的七星龙渊剑;这柄剑到了大业朝,皇帝杨广非但没有收回,反而加封它为天子剑,授予其主先斩后奏之大权。一般情况下,杨集更喜欢使用集刀、剑、槊、矛功效于一体的麒麟剑,而不是七星龙渊剑,一旦佩上此剑,那就表示他要砍人——砍大隋官。

今天这身装束具有浓重的指示、暗示意味,它表明杨集准备用皇族的身份斩杀大隋贪官污吏,让百姓感受到皇帝和皇族反腐反贪、维护百姓利益的决心。

四周百姓见杨集如此模样,众多护卫更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顿时一个个如鲠在喉,都呼喊不出声来了,而场面也慢慢寂静了下来。

马车驶到义仓广场正前方,调头面向众多百姓,而护卫瞬间一分为二,在马车之后列队,杨集站起身来,向百姓们说道:“义仓是百姓自己的储备粮食,所有粮食都是百姓的粮食,一般都是秋收缴纳一部分粮食存储于其中,待到灾荒时拿出来赈灾。而义仓的存在,也使各地百姓在灾年之时,有饭吃,不至于饿肚子、饿死。各地百姓因为享受了义仓好处,知道义仓粮能救命,所以每年秋收过后,根本不用催促,就会按照规定捐粮。”

“义仓最初由百姓举荐出来的宿老来管理,然而很多地方的义仓管事监守自盗,将义仓之粮搬空之后,一把大火就把空仓给烧了,然后向百姓说是无意失火,致使百姓损失惨重。朝廷未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便由官府出面,修建能够防火防火防潮的义仓,同时让地方官府加上监督,使义仓管事不敢贪墨百姓们的粮食。”

“这也是朝廷让官府监管义仓的初衷,朝廷唯一的目的是防止你们的粮食被不法之徒盗走,并不是要把属于你们的义仓之粮抢走。这一点,我相信大家能够明白!”

杨集的声音不大,也不能让所有人都听得到,但是他每说一句,侍卫们便大声的复述一遍,所以清澈洪亮的话直接送到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近十万百姓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谁也没再大声喧哗,偌大的场地鸦雀无声,偶尔风卷树叶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蚑

当最后这番话传到百姓们的耳朵里,许多人都默然点头,一些认为官府监管、想抢走义仓粮食的人,则是露出恍然的神色。

裴矩暗呼一声“高明、聪明”。

百姓见识有限,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官员等于官府、官员等于朝廷,官员的作为就是朝廷的作为、官员贪污就是朝廷贪污。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朝廷的各项律法和制度实际上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天下稳定、为百姓着想,只不过下到地方各级官府,就完全变了味了。

现在经过杨集这么一说,朝廷、地方官府就和贪官污吏区分开来了,而百姓也知道官员的贪污行为是他们自己犯了法,与朝廷、地方官府没有关系。

之后,再他niáng的一杀。

朝廷和官府的形象不但保住了,而且还体现出朝廷和官府反腐反败的决心,让百姓意识到朝廷对贪官污吏绝不姑息的坚定态度。最后,百姓肯定比之前更加拥戴“与罪恶不共戴天”的朝廷。蚑

此法,与《三国演义》中曹操斩粮官王垕的如出一辙;区别的是,贪官污吏是真的该死。

“然而官员部队里有坏人啊!有些人当官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当好官、根本就不是急百姓之难,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是站在老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是利用朝廷授予的权力欺上瞒下、压榨百姓。”杨集接着说道:“贪官污吏在地方,成了土皇帝;他们捞钱的手段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就拿义仓来说吧,他们以威逼利诱的方式,买通了义仓管事,然后把义仓里的粮食拿出去卖掉。”

“据我所知,幽州各郡各县普遍都存在这个问题,为了给大家一个交待,同时也印证本地官员是否清廉,便决定当众打开义仓。仓中之粮要是被盗走,那没有什么好说的,杀!”

说到这里,杨集大声道:“杀完,再抄家,再以其不法之财补足所缺之粮,然后分给大家,大家说好不好?”

“好!”随着护卫们传话,人们开始兴奋了,人群之中暴发出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有钱可分,还能看卫王砍人,当真过瘾极了。

“给我押上来!”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