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113章:可悲的棋子

大隋主沉浮 第113章:可悲的棋子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38 来源:笔趣阁

朱雀门献俘仪式形式简单、举办草率,却又意义深远、荣耀无双,便是杨素这种人物都暗自艳羡,不过他也知道这种事情可遇而不可求,多少有些运气成分,他干败沙钵略可汗、步迦可汗的次数比杨集多了无数次,杀掉的突厥兵比起杨集也只多不少,但他偏偏就杀不死、抓不到沙钵略可汗、步迦可汗。

而杨集初出茅庐,就取得了如此辉煌战果,最后弄死了步迦可汗,外另五大可汗中的第二可汗,如果说歼灭敌军是实力和能力,那么阵斩两大可汗则是运气了,而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因为他杨素打了大半辈子的仗,就没有这种运气。

杨素心中艳羡,但并不妒忌,官当到他这个地步,且年过六旬,对于权利看淡了许多;他现在其实很希望自己也像高颎那样,处于一种淡出官场的半隐状态。

他心里很清楚,他已经成为儿子们进阶的绊脚石了,只要他在朝一天,杨玄感等人就很难爬上去,但如果他退居幕后,就可以利用半生威望、人脉关系把儿子一一推上前去,只是杨坚、杨广都不可能允许,他们父子还需要杨素的人望来震慑宵小之辈,使大隋王朝实现平稳交替。

杨集虽然没有升官,但得到的财物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杨坚又给了他诸多赏赐,增加食邑不说,另外又赏了金银绸缎一大通;让杨集哭笑不得的是杨坚竟然这个玉盆直径足有丈长玉碗,这本身是无价之宝,碗中还以金砂为米、以翡翠为菜,再插一株三尺多高的珊瑚树,上面挂满了明珠美玉。据说这是一个与佛教有关的盂兰盆,是在突厥人进贡的整块玉石上制成。

张须陀、阴世师、杨善会、韦云起、薛世雄等人,以及助战的史万岁、杨纶、段文振都得到相应赏赐。

来到大兴殿,杨坚坐在龙椅之上,皇族坐第二阶梯,文武百官分成两列坐在第三阶梯,左边是文官,右边是武将。这是因为因为皇帝坐北朝南,他的左边是东,右边是西,东方属木主生,西方属金主死,武将带兵杀敌,自然要杀人死人了,所以位列右边。而文臣以治理百姓为主,当然在左边了。

左边以苏威为首,文官依次列开,刘权、杨善会、韦云起坐在中后段。杨坚的右手边以杨素为首,张须陀、阴世师等人也在此列中后段。

对于杨善会、韦云起、阴世师等人来说,他们以前是没有进入大兴殿资格的,所以哪怕排在末端,也是无上荣耀了。

只是一些低级官员直到到现在,还不太明白大隋与突厥之间的前因后果,虽然城内各种传言多如牛毛,但是杨坚和杨广为了战略需要,所以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这是因为此战不单是将士在作战,还有许多官员故意混淆视听、隐瞒军情,这种恶劣的行径等同于卖国。此外,奉杨广之命北上的长孙晟北上突厥一直是常态,在朝堂之中,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关注他的人不多,但这一次,他竟然在狼山遭遇突厥万多名伏兵伏击,东宫八率的一千士兵损失殆尽不说,连长孙晟也身负重创,差点死在战斗之中,这两起事件看似毫无相关,但只要放到这场战争中来说,那就是一件事了,就是朝廷有人里通敌外,希望大隋惨败而归,所以他们先让派系中的官员隐瞒军情,未免启民可汗出兵助战,影响到步迦可汗屠戮中原的目的,便将长孙晟的行踪也透露了出去,从而发生了伏击事件。

只是杨坚和杨广父子当初也不知道这场战争会打到什么时候、什么程度,为了大局着想,他们只好先把此事压下,现在仗打赢了,有些事情也该清算了。

“也许有些卿家还不知道此此为会来得如此突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导致步迦可汗大举南侵。或许有人奇怪,大同城攻防战为何是张须陀、阴世师、刘权、张定和、杨善会、韦云起等人在打,而身为右卫上将军、凉洲刺史、凉洲大总管的卫王却毫无作为。”杨坚慈爱的看了席位上的杨集一眼,然后向微笑向众人说道:“现在,朕便给诸位卿家解惑。”

“步迦可汗为了改变突厥汗国内外交困的局面,一直有心与我大隋进行一场大战,以战胜我大隋雄师的功勋来震慑启民可汗和铁勒各部;但可悲的是,他指挥不动铁勒各部,调动不了各部的军队,于是便打出‘雪圣山耻’的旗号,他们打不过我弟,便准备将吾弟之子抓去燕然山,活祭葬在燕然山上的各族亡灵。各族都有英雄先祖葬在燕然山,同仇敌忾之下便响应了步迦可汗的召集,这才有了三十五万南征大军。哈,当真是夜郎自大!”

杨坚说到最后,语气中的嘲讽、得意毫不掩饰了,时至今日,强横霸道的突厥汗国算是亡了,亡在了他杨坚之手,而且葬送突厥汗国的主帅还是他的亲侄,这是完美得不能再完美的事情。

“突厥汗国亡了,自今日起,这世间再也没有突厥汗国,有的只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大草原。”杨坚微笑着看向众人,胸中一股豪气在回荡。

过了一会儿,他向杨集说道:“此战之因,朕已经说了。卫王,你把此战始末给诸位臣公说说。”

“喏。”杨集起身走到中间,向杨坚行了一礼,把事情始末从奔袭伊州、处月部开始说起,由于这些战争是连着发生,所以他一并说了。当他说到即将到达伊吾城下,却不知道怎么打、幕僚们只会大眼大眼时候,满殿笑声如雷,大隋文武几乎都上过战场,他们能够体会杨集当时的心情,如今作为旁观者,听起来却是十分开心。再听到杨集决定硬撼处月部时,众人明显感觉到杨集已经从一个懵懂少年亲王蜕变成一名将军了。

到了步迦可汗大举南下,杨集在说到自己决断时,他说自己相信张须陀、刘权、阴世师、张定和等人,相信这些部下能够坚守到朝廷援军,更判断出自己的军队哪怕去了大同城也发挥不出作用,这才决定去袭击兵力空虚大湖区,对步迦可汗采取了攻敌必救之计。

众人听到这里莫不拍手叫好,便是杨素也捊须点头,突变的战事最能考验一名主帅的能力,杨集一个战场新丁,却能从纷繁头绪选择最正确那一个,的确很了不起,这已经不能以战争天才来形容他了,因为多数天才,经历的事情少,不见得能够做实事,而杨集在这里的表现相当令人惊艳,表现出了一名战争行家特有的特质。

接下来在与贪汗可汗、阿史那怀德的战斗中,杨集的表现也是令人赞叹不己。

至于大同城的战争,则由张须陀来说,他的口才说不上好,至少没有让人感觉到铁血刀锋的慷慨激昂,有的只是平淡的话语,也没有丝毫多余的形容词,但却让朝堂之上,渐渐陷入一种紧张的静谧,淡淡的悲伤。

等张须陀说完,杨集又说道:“我想不通的是,张须陀将军明明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把军情送到朝廷,而且不单是他代表的甘州,连凉州也发了八百里军情,但是朝廷却在半个月以后、突厥大军南下了才作出回应。若是步迦可汗不是在乌兰湖畔集结兵力,直接让突厥精兵直接奔袭,大同城根本就守不住。天幸的是,他也因为集结铁勒各部的兵力,耽搁太多时间。”

杨集自然知道朝廷派系斗争激烈,各种龌龊的手段都往政敌身上招呼,只是他想不到有人罔顾大义,竟然连十万火急的军情也敢做手脚,这行为已经不是派系之争、政见之争,而是**裸的通敌卖国。

对于这种人,哪怕诛九族也不为过,只是审理这种人,乃是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的事,再加上他本人也不想赤膊上阵,索性把此事挑明了,让杨坚和杨广头疼去。

“圣人,这也是微臣要说的事。”因这一战而晋升为兵部侍郎的段文振尚未正式履职,他也起身说道:“说起来,还是灵州总管府率先发现步迦可汗这次行动的,我在第一时间把这军情发给凉洲大总管府,请那边多加留意,同时也朝廷上报了,两者皆是八百里军情;按理说,朝廷是应该先收到我这一份,之后才收张总管之军情,可至今,都没有丝毫回应。微臣怀疑朝中有人在帮突厥办事。”

“朕明白了。”杨坚向杨广说道:“太子,朕素来痛恨吃隋家饭,却为突厥办事的人,这种吃里扒外的东西,我们大隋容不得,如果这些‘玩忽职守’的人,真是突厥奸细,夷三族。”

此言一出,一些人面色苍白的瘫坐在地,这种事情其实很好查,因为军情到了谁的手中,谁都要加以批复,并盖上印章,本以为用文字游戏的方式蒙混过关,但如今看来,可不单是玩忽职守那么简单了。

而且杨坚是各种酷刑的废除之人,能说出夷三族的话,可见他已是怒到了极致。

“喏。”杨广应了下来,他看了那些瘫坐在地的官员一眼,目光冰冷如箭,固然知道这些官员只是别人手中的棋子而已,但他们明知道自己的为行是出卖大隋利益,却还做了,那就更加该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