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163章:因势利导

大隋主沉浮 第163章:因势利导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38 来源:笔趣阁

高昌于460年正式建国,延续至今,国君已经换了四个姓,先是柔然所立的阚氏,后阚氏高昌内乱,被高车王所灭,高昌人于是推荐在此立足的敦煌人张孟明为王,是为张氏高昌,他只在位八年又被马儒所杀,于是高昌以马氏为尊,而马儒的王朝更短,在位仅仅只有五年就被麹嘉杀死。

这个马念宗便是马儒的后裔,马儒虽然在政变中死了,可他多少有些政治、军事力量,再加上麹嘉为了安定局势,这才使马家避遭灭族之灾,虽然马家在麹家王朝地位尴尬,但也借助高昌这个战略通道,挣了不少家业。

由于泥撅处罗可汗“仓皇而逃”,所以在临川立足的马家免得强迁,当杨集了解高昌国的恩怨,便让人把马念宗带了来。

“小民马念宗参见卫王。”马念宗年约五十,长得高大魁梧,目测有两米之多,比起薛举还要高出十厘米左右,虽然显得畏畏缩缩,但声音却是中气十足。

高昌是汉人政权,官制也是比照中原王朝而高,所以汉家文化在高昌占有统治地位,不管是汉人、胡化汉人、胡人都说汉话、写汉字。

当然了,高昌并非是个例,凡是汉朝安西都护府管辖的范围之内,都有胡化了的汉军后裔,西域各国高层都以说汉语、写汉字为荣。

可以说,早在汉朝时期,汉家文化就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西域。

杨集看了他一眼,和颜悦色的说道:“马家主免礼,坐吧。”

“谢大王!”马念宗见状,心头暗自松了一口气。目前来说,他还属于大隋王朝的俘虏,也是见到杨集才稍稍捏了把汗,被隋军抓来的的路上,真心不好受,尤其是隋军每次看到他们家族上下瞬间就沉下来的脸色,都令他捏了一把冷汗。

“马家主,助桀为虐的麴伯雅已经败走高昌城,白力城城主马金文是你们马家人吧?他也跟着走了。”杨集淡淡的看了马念宗一眼,漫不经心的问道:“不知马家接下来有何打算?”

马念宗心头又悬了起来,额头上瞬间布满了汗水,他们马家是高昌四大家族之一,在大隋占领的这片土地颇有影响力,除了族弟马金文一家人之外,几乎一个不落的被隋军打包到来了横截城,他从被羁押而来那一刻开始,马念宗就知道马家面临这个抉择。

他小心翼翼的说道:“好教大王得知!小民先祖马儒公曾遣使到魏朝朝贡,请求高昌国举国迁住内地。魏孝文帝接受了先祖之请求,而麹嘉却鼓动各家族和高昌百姓,害死了先祖。虽然时隔百余载,然我马家内附之志始终存在。而今麴伯雅助桀为虐,与突厥人一起横征暴敛,我马家也是深受其害,若是可以成为大隋中的一员,实乃马家之福。当然了,若是大王有其他安排,马家上下莫敢不从。”

“你们的恩怨,我不想多问。你愿意成为大隋子民,我也相当欢迎。但是大隋王朝的政策,你们必须严格遵守。诸多政策之中,均田制乃是大隋立国之本,任何人都不能例外、任何人都不能兼并土地,你们手中的全部田地,我都要收回,然后按照规矩重新分配。除了这里,你们还可以带着家产到内地定居”

杨集看了汗水涔涔的马念宗一眼,继续说道:“你们成为大隋子民以后,也享有大隋子民的一切权力,比如说,如果你们族中有优秀人才,一样可以出任为官,真有本事的话,到内地富庶之州当刺史也不是不可能,管辖的范围和人口比小小的高昌国多得多。当然了,也可以去高昌城。”

“这……”马念宗惊疑不定的看着杨集,一时间不知如何抉择,以他对杨集的了解,这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若是选择错了,恐怕马家今天得玩完,想了想,又问道:“但不知大王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留下来。”杨集悠悠的说道:“泥撅处罗可汗畏我大隋军威,刚刚派人送来乞降信,向大隋俯首称臣,一旦圣人同意了,那么西突厥就是我大隋的附属国,丝绸之路也会因此畅通无阻,我大隋商人以后往西行商,突厥人也不敢拦截、盘剥。马家留在此处,未尝不是发展的契机。”

“果真?”马念宗又惊又喜。

杨集点了点头,说道:“我听说粟特人抱团取暖,他们并非是全程走完丝绸之路,而是分工明确、分段行走,有人往返于大隋和西域、有人往返于西域和西突厥……他们还会投附某一个势力,不仅利于商业开展,还能让其他商队寸步难行,最终独霸丝路贸易,利用东西双方的商品牟取了暴利。我打算组建一支走向大秦、大食、波斯商队,也在丝路之上建几个中转站,你们陈家有没有入伙的打算?”

华夏族被束缚在中原太久,已经没有了先秦时期先民的探索精神,只知道守着脚下一亩三分地过着小富即安的小日子,就连号称行商天下的商人,也止步于西域,不愿多进一步。而统治阶级更是盲目尊大,不仅以鄙夷的口吻将周边异族斥为蛮夷,就连异域先进的文化也抱着排斥的态度,长此以往,如何得了?

必须得将这种思维扭转,让大家抬起头、睁开眼,走出西域,去西方看看外面的天地有多广阔、有多精彩。

只有走出去的人多了,带回去的先进文化、先进技术也会与日俱增;谈论西方的精英多了,不仅令他们的言论在国内更加有说服力,也能带动更多精英走出去看世界。

为什么粟特人走到哪里,哪里都欢迎他们?商品是其一,但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们将前所未闻、光怪陆离的世界呈现在在大家眼前。

京城有些粟特人甚至成了权贵人家的坐上宾,由此也可见,代表大隋精英的权贵,对于未知的世界也是充满了好奇,但却没有人踏出第一步的魄力。

要想打破这个无形的囚笼,逐利的商人无疑是中坚之力,但现在的大隋哪怕是以外贸为主的王府商队,也只是止步于国门之外,其他人可想而知。

杨集和泥撅处罗可汗达成商贸协议,一方面希望西突厥掌控下的西域各国更加依赖大隋、依赖他杨集,另一方面也是借助泥撅处罗可汗之力,使王府商队在西突厥有一个稳定的中转站,为进一步探索西方提供商道上的便利、人身的安全,只要王府商队赚了大钱回来,其他家族的商人不用鼓励也会纷纷走出去。

尽管杨集希望自家商队活跃在丝绸之路上,尽管有了泥撅处罗可汗这个重要的人物提供帮助,可是他也知道没几年时间来探索,几乎是办不到这一点。

然而马家在失去高昌的王权以后,几代人都以行商为主,他们在西域各国、西突厥、波斯、大秦的人脉和路线,恰恰是杨集所急需的东西。

杨集相信以他领先时代的见识和执掌的凉州大权,加上老娘掌握的商品资源,如果再配合马家经营出来的路线和人脉,这个时间必将大大的减少。

“入伙?”马念宗差点被这个馅饼砸晕了。

马家是高昌大家族、大商贾,生意东西方都有,往来关中更是家常便饭,对于大隋稀少的皇族知之甚详,眼前这位卫王,可不仅仅最显赫的人物,最年轻的名帅,还有一个堪称是“女财神”的老娘。

马家这点生意,在高昌确实是家大业大,可是隋朝随便一个郡望都比他强,至于卫王府那庞大的家业,以及拥有匪夷所思敛财手段的女财神,他做梦都没有想过去比。

双方的财力还是地位,完全不对等,怎么比?

但是权势无双、财力雄厚的杨集,现在竟然邀请马家入伙,马念宗差点怀疑自己老糊涂了。

他激动得胡子都上下乱跳:“卫王当真要我马家入伙,一起组建商队?”

杨集笑着说道:“不假。”

“小民愿附大王之骥尾,不管是人、物、钱,只要大王一句话,小民莫敢不从!”

马念宗做了一辈子买卖,岂能看不出这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天大利润?

若能与眼前这位搭上关系,结为利益同盟,哪怕亏惨了,马家也能够寻到一个长久的保障。

况且西突厥都因为怕这位卫王,不得不臣服于大隋,西突厥的附属国要是敢和粟特人勾结对付“大隋卫王”这个招牌的商队,恐怕最先出手不是大隋,而是西突厥。

如此畅通无阻的商队,又怎么可能会亏本?

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粟特自汉至今,一直往来活跃在丝绸之路上,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力,要想动摇他们丝路上的庞大势力,单靠我们还不够。”杨集看了深以为然点头的马念宗一眼,继续说道:“如果你还要其他熟悉人,也可以让他们加入进来,大家一起发大财。”

马念宗沉吟道:“大王,小民与焉耆、龟兹等国的王族子弟、大家族都有商贸往来,这些人可以吗?”

“当然可以,如果你联络得上,让他们年后派出使者,一起商议合作事项。”杨集闻言大喜,若是把西域各国的王族、大家族以利益联盟的方式联合在一起,这些人尝到甜头以后,自然会对大隋保持亲近。

如此一来,大隋以后的西域战略也简单得多。

“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