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212章:主动出击

大隋主沉浮 第212章:主动出击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38 来源:笔趣阁

连续行军两天,杨集为首的队伍来到了秦州冀城县境,只要再走一天时间,就会进入泗州陇西县。尉迟恭看着一直在前方带路秦州军,终于压抑心中的疑惑了。

他策马来到杨集身边,拱手一礼,然后说出了心中的怀疑:“公子,请恕我直言,我感到秦州刺史元善不安好心。”

“何以见得?”杨集笑眯眯的问道。说起这个尉迟恭,绝非是演义中大老粗的形象,这家伙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史上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人是他、射死李元吉的人是他,逼李渊交出政权的人还是他,他是玄武门之变的真正策划人和实施者,从这方面上说,演义中的程咬金称他尉迟恭为“黑炭头”也没错。

尉迟恭说道:“在贺若弼一案中,元家不仅损失了许多武器装备,还死了个黄门侍郎元岩,此人乃是元家职务最高的人,元家失去了他,等于塌了半壁江山,对元家现在、未来影响极大。虽说是给贺若弼牵连进去的,可此事毕竟与公子有关,我不信元家没有怨恨公子。然而元善却对公子的热情超乎想像,公子和他的关系,难道超过了他对元家的忠诚了不成?”

杨集笑着说道:“我和他只有几面之缘,与普普通通的路人差不多,谈不上熟悉。”

“这就是疑点之一。”尉迟恭指着在前方护卫他们的秦州军,继续说道:“疑点二、元善派来的三千名骑兵看似忠于职守,但行走路线、什么时候休息、在哪里落脚都由他们说了算,与其说是护卫咱们,倒不如监视更为合适。疑点三、吃喝确实是他们准备的,可是过了上邽城以后,却没有人邀请公子进入其他城池休息,虽然说公子管不了秦州,但再怎么说,你也是大隋卫王,他们这样就很不合理了。综合这三个疑点来看,我认为元善的热情是试探、是不想让公子看到上邽城之后的各个城池,只要客客气气的把我们礼送出境,就能掩饰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

杨集微微点头,他认为元善想掩饰的东西就是所谓的“马贼”。

他虽然是第一次走这条路,可正如他和元善时说的那样,这里隔着京城只有一个岐州,小股马贼或许有,可是几千人的马贼杨集确实不会相信,如果有几千马贼,朝廷绝不会稳如泰山、不动于衷,元善也不敢隐瞒两到三年的时间。

但是如此明显的谎言,元善为何还要说?真以为杨集连真假都听不出来吗?

旁边的郝瑗接口道:“秦州不是边州,怎么可能有几千人的马贼团伙?就算是凉州的几个边州也没有这么多马贼,这简直是让人无法相信的不可思议之事。除非是他自己纵兵为匪,并以马贼的名义袭击我们。”

“不至于吧?”尉迟恭大吃一惊,说道:“他不会以为几千名马贼干得一万多名堂堂正正的百战之师吧?一旦被朝廷知道,他这个刺史还当不当了?他元家承受得了这个代价吗?我觉得他不应该这么鲁莽、愚蠢。”

宋正本笑了笑,说道:“敬德所言极是,元善不会那么傻,元家也承受不了纵兵为匪的后果。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是另有所图。”

杨集问道:“宋主薄认为元善图的是什么?”

“羌人!”宋正本说道:“我认为他是挑拨公子和羌人的关系,期待公子与羌人斗下去。”

杨集沉吟片刻,又问道:“目的何在?理由又是什么?”

“羌人主要生活在河湟地区的山区之中,虽然我们用以工代赈、雇佣人力的方式令许多羌人部落卸下心防,并融入各个州县之中,但还有包括党项羌在内的许多顽固不化部落。如果公子与羌人兵戎相见,斗得不可开交,那么河湟地区便安定不下来,这样不仅不利于河湟地区的民生、也不利于大隋与吐谷浑的对峙。到时候,公子就要背负逼反羌人、河湟大乱的后果”

说到这里,宋正本目光看向杨集,一字一顿的说道:“而且关陇贵族把土地肥沃、牧草丰美的河湟地区视为发展的大方向,若非公子反对土地买卖,并强势的把河湟地区土地分配给灾民,那里早已被关陇贵族圈占了。一旦强硬的公子办事不力,黯然离开凉州,河湟地区的未来就由别人说了算。这是其一!”

宋正本停顿了一下,等大家消化好“其一”,才继续说道:“其二、关陇贵族、元家要想进军河湟地区,就迈不开渭州陇西李氏,而渭州刺史崔师不但是清河崔氏子弟,还是陇西李氏之婿,若是渭州出现几千人的马贼、若是公子在渭州遇袭,并州把渭州打烂,那么崔师无疑是第一责任人,要是李氏祖宅、李氏子弟在匪患中伤亡惨重,元家为首的元派势力进军渭州、河湟地区将减少一半以上的障碍。”

“元善的高明之处,就是没有推卸责任,而是把‘马贼’的大本营揽在秦州,但如果没有凉州执行‘四等人’政策,洮州、渭州、成州等地的羌人也不会逃向秦州,他也有能力将之剿灭干净。如此一来,公子的政策就成为马贼出现、壮大的直接原因了;渭州刺史崔师‘放马贼’进入秦州,则是第二责任人;而他元善反倒成了受害人,哪怕到朝廷那里争论,他也可以说是马贼太强大,秦州剿灭不了,最后把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主薄一语中的!”郝瑗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总结一般的说道:“元善的短期目的是挤走公子和崔师,顺便借剿匪为名,剪除陇西李氏的一些势力;长远的考虑,无疑是进军河湟地区。”

杨集皱眉道:“这么说来,马贼袭击我们的战场将会渭州出现了?”

“正是如此。”宋正本点头道:“只要我们在渭州遇袭,不管最后有没有损失,崔师这个渭州刺史也当不成了,而元善的目的也达到了。总之一句话:凉州治下的河湟地区、渭州越乱,越符合元家、元派,以及关陇贵族的利益,至于死多少人、大隋西北是否大乱,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

尉迟恭、魏征、凌敬也沉默了,他们之前只是为了生活、为了学习而奔波的普通老百姓,固然知道官场上充满了阴谋诡计、尔虞我诈,但听了杨集和宋正本、郝瑗的对话,才意识到官场斗争的险恶、歹毒之处,竟然如此不计后果、如此没有底线。

“公子,那我们该怎么办?”尉迟恭沉声问道:“如果有人来袭击我们,我们该如何准备?”

杨集看了前方的秦州兵一眼,淡淡的说道:“敬德不必担心,这种袭击不过是夜间活跃的野鬼罢了,只要太阳出来,他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我想会会这帮小鬼。”

“公子所言极是!”宋正本微微一笑,缓缓的说道:“阴谋的特点在于暗处、在于隐蔽,在力量上的表现方式就是以见不得人的手段让对手陷入泥淖,但若是被对手察觉、并加以利用,那么倒霉的人便是施展阴谋那一方了。我们如今已经猜到‘马贼’与元善有关,也大致猜到他的用心,但他本人到现在尤自不知,这便是我们可以利用之处。”

“公子和主薄打算怎么做?”一直默不作声的魏征问道。

杨集悠然道:“我这个凉州刺史、大总管没有管理渭州的权力,如果贸然插手渭州军政,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处于吃力不讨好的窘境。正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所以我决定把这些事情告诉崔师,让他来处理即可。”

众人深以为然。

“公子、主薄!”魏征拱手道:“我记得敬德方才所说的一番话,不容忽视。”

杨集看了看尉迟恭一眼,又向魏征问道:“什么话?”

魏征道:“敬德说‘元善不想让公子看到邽城之后的各个城池,只要客客气气的把我们礼送出境,就能掩饰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而我们所谈内容都是马贼、渭州之类的,却忽略了秦州本身。”

杨集为之一怔,继而目光一亮:“玄成是说,秦州本身也有问题?”

“正是如此。”魏征侃侃而谈道:“我们如果只将消息透露给崔师刺史,最终也伤不到元善一分一毫,所以我认为主动出击为妙。虽然公子没有兼管秦州的权力,但公子要是发现秦州有什么异常,并‘无意’发现一些罪证,那么完全可以上报朝廷、上报雍州总管府,然后由朝廷、由雍州大总管杨雄来彻查。”

“玄成言之有理。”杨集笑着点头,向李大亮吩咐道:“大亮,你带一百名精明侍卫留在秦州,负责调查此事。”

“喏!”李大亮点了点头,又问道:“公子,但不知从何开始?”

杨集沉吟半晌,说道:“秦州有六个县,你在每个县安排十名侍卫,让他们从民间开始,一步步的搜罗元善罪证,务必拿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遵命!”李大亮行了一礼,前去安排人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